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皮囊》有感
读《皮囊》有感
更新时间:2022-11-18 17:22:34
  • 相关推荐
读《皮囊》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皮囊》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皮囊》有感1

  作者用一种冷静、细致、客观的笔触,将"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最终通过文字,一点点重新被扒出来,呈现出当时的样子"所以,整体来讲,读《皮囊》一书,没有那么轻松,眼泪会禁不住的流出来,叹息会从心底涌出来。

  皮囊,无论再坚实,再怎么伪装,终究有朽败的时候。一旦被揭开,里面的人心可能脆弱无助到你不能想象。作者在书中回忆他的父亲,自中风瘫痪后,会突然号陶大哭,会像小孩一样耍赖,发脾气,也会因为绝望而整天跟家人嘀咕,要“抓紧死”。真正死了之后,他又跑到儿子的梦中,责怪儿子只给他烧小汽车,不烧摩托车,“小汽车我不会开”;跑到老伴的梦中,说他“想骑摩托车去海边逛逛”,要赶快给他。原本带着几许幽默的话,此刻却仿若一枚枚坚硬的钉子,要锲而不舍地楔进读者那柔软的心里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具活鲜的皮囊,不管这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心就像一盏明灯,把皮囊从内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人与人由此辨认。"

  书中所写皆真情,母亲坚持建房,出于对父亲的.爱,那种感情固执而倔强,甚至不顾生活的拮据和家人的反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原始最简单的爱就是成就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心和骄傲,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让他抬头笑,这是人间最质朴实在的爱。而并非为了爱ta而离开,最愚蠢的事莫过于让你找个更好的。世上有太多更好的,更好的房子,车子,衣服,食物,甚至是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是为一个人付出的一份情,无法复制,世间唯一。

读《皮囊》有感2

  假期已经过去近半的时间,这些日子里陆陆续续读完了两本书《皮囊》和杨绛的《我们仨》。在此先谈谈读过《皮囊》的感受。

  这是一部与灵魂有关的书,“肉身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对这句话印象颇为深刻,其实它也在告诉我们《皮囊》到底写了什么。

  初读《母亲的房子》,总以为这位倔强的母亲,一味地举债建房子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后来渐渐懂得,她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只是为了爱情,父亲生平以建最好的房子为自己的梦想,后来却因为疾病,梦想不得而终。而母亲为了她深埋于心底的爱情,她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于此。

  在这个贫苦简陋的家里,他们家是村里最早盖平房的一家,是村里最早盖小洋楼的一家,看到周围建起了三层小楼,倔强的母亲又外再加一层,小楼骄傲的俯视着周围的一切。因为政府扩建拆迁掉了那四层楼的一半,那拆了半面的楼房,又被固执的母亲修好,依然孤独的耸立在众多高耸入云的写字楼中央,与这些现代化建筑相比,显得那么的不搭调。这些都是这个倔强的女人的所为。为了这一切,她不惜让儿子承受负债之痛,让女儿因为贫瘠的嫁妆放弃自己的爱情,将一家人的陷入生活的绝境。

  看到母亲如此的举动,身患重病的父亲并不“领情”,父亲骂母亲,用拐杖抽打母亲,他恨她。在村民面前说她不让他活,不给自己看病却将钱都盖房子,都是为了面子。这一切都让母亲痛不欲生。她想到了死。因为和儿子的约定,她又忍受了这一切。继续她的“事业”。

  说实话,起初,我也鄙夷这位母亲,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顾孩子的死活。一直都在攀比,直到最后才慢慢明白,做这一切,她不为别的,只是因为爱情。因为多年前丈夫在新盖的门墩的诗句中,隐含着她与他的名字,她便发誓要倾其一生完成这个男人的梦想。她将她的大半生都投入进了这场战役中,那不被家人,亲人理解的苦楚她都默默咽下,只为了偿还一个人的爱情。忽然,我又理解了她的那份坚持,觉得她是那么的`了不起,她明白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她这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没完没了的建房子。她在维护这个至爱的人的尊严,她继承着他未了的事业。这是她留给这个家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终,当这个男人懂得妻子的心意时,这一刻,在这个家里却因为母亲的房子更多了一份精神的力量,那就是爱。是这份爱鼓励着孩子战胜生活中的所有挫折与不幸,勇敢坚强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是啊,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那?《皮囊》让我似乎明白了很多,人活着不是为了肉身的安逸,人活着更是为了灵魂的安逸,安放好自己的心灵才是最为重要的,有的人,一生忙碌奔波终是为了自己的嘴,有的人,算计一生只是为了皮肉的光鲜,名誉地位成了毕生的最求,为了得到这些,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做着违心的勾当,有的人,为了别人的眼光,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为了这幅皮囊,劳累一生,疲惫不堪。外表的光鲜和华丽并不能掩饰内心的粗陋和糟粕,生活的贫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灵魂的贫瘠。

  人的美丽在心灵,高贵在精神!肉身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应该让肉身为灵魂服务,切莫做它的奴隶!这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

读《皮囊》有感3

  《皮囊》,作者蔡崇达,文体散文,读来却有种小说的味道。以一个渔业小镇,作者的故乡为背景,写了十多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除了温情,还或多或少流露出时光的残酷和人世间的庸俗。

  通过阅读此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复杂的内心。想要紧紧握住,却发现无能无力;想努力奋斗得到自己想要的,却发现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想要劝说误入歧途的朋友,却发现无从劝说。一切的一切都不曾受他的掌控,好像周边有一张无形的巨网把他紧紧网住,让他无所适从。面对生活的种种,他除了释然,别无他法。

  他所描写的`阿太,对生活看得透彻,也活得轻盈。阿太认为生命本来是轻盈的,却是被这肉体和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所以每个人都负重前行着。千百年来有多少的孤魂野鬼,为了一个皮囊而争得头破血流,他们不知道自己已拥有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那便是灵魂。

  父亲的瘫痪,使他对生活绝望,母亲对父亲深深的爱,又让他感到了温暖,而周边的一切又让他意识到世界的无情。这个世界,有重症病房里被疾病夺去生命的幽默的伯伯;有因触碰到古制被父老乡亲唾弃的女子;有因家庭变故变得现实的孩子;有胸怀远大理想却被现实残酷打击,而最终选择自杀的青年;有以体验生活为借口,向我们诠释生命的精彩,却无情地被生活击倒的少年。

  时光易逝,或许只有写作才能留住时光走过的痕迹。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有时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时迫于生活压力做着自己讨厌的事。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艰辛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淡然处之,调整好心态,继续前行。但愿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活出精彩。

读《皮囊》有感4

  好几年前就听说过《皮囊》这本书,这两天刚看完,便在此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围绕作者的亲身经历,通过一个个故事提现了其对亲人离世、理想与现实等问题的思考,而我最喜欢的几个故事是“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和“厚朴”。这几个故事都围绕“理想与现实”问题,叙述了两个阿小,文展还有厚朴对于理想的探索、追寻、热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但大都以悲剧收场。我想我之所以喜欢这三个故事是因为我也正在挣扎,困惑,不知如何平衡现实与理想。或者我在想的是,究竟我有理想吗?

  不清楚。有时觉得当老师就是我的理想,有时又觉得是否可以给人生多一点选择,趁着年轻拼搏一番;有时认为留在家乡会比较安逸,有时又觉得安逸的生活特没劲。不过幸好,虽然我不知道以后具体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我知道我不想过怎样的生活。我不想浑浑噩噩,不想将“谋生”作为工作的唯一目的,不想因为物质和不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我要做的就是努力避免这些我不想要的未来,而我想要的想必自会逐渐清晰。

  我很喜欢书中的'这两句话,“很多人脑子里都偷偷藏着很多个世界”“厚朴,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隐忍。”我想这两句话很好地解释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你有很多理想,但现实只有一个,只有不断的朝着理想做出努力,超越自己,才有可能改变现实,实现理想。

读《皮囊》有感5

  《皮囊》一书,第一感觉就是蔡崇达的文笔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就像是一个好朋友娓娓道来它的过去,他的故事。

  世间万物,皆有它自己的皮囊,来接受来自外界无时无刻的摧残,但需要承受这一切的却是加附的灵魂。随着岁月带来的生老病死,直到皮囊无法承受这摧残,灵魂才会离开,寻找它未来的依附。人生在世,来这世间走一遭,皮囊让我们彼此相亲相爱,却也让我们感受这人世的悲怆。

  文章结尾,蔡崇达曾点出,所有的理想和责任不过是逃避生活的`借口。有的人终其一生追逐梦想,未曾一刻休息,这不过是不知道如何生活罢了。作者的室友厚朴,满嘴"理想"和"世界",却遭到现实的沉重打击。灵魂依附于皮囊,便是让我们整装来享受生活,活在当下。但有时候信念却也是一种好事,比如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信念能给你力量继续前行,就像作者的母亲,当父亲去世后,她仍要修建房子,求见巫人,把父亲的骨灰安放在离家较近的祠堂里。因为当你突然不知道生活的时候,信念便能驱使你的皮囊来面对考验。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如果皮囊抓不住灵魂,那便和行尸走肉毫无差别。然而,穷其一生来追求,享受生活,我想,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读《皮囊》有感6

  我们生来就是一具皮囊,来不及让肉体充实,灵魂已沧桑。

  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些从小就立下的理想,那些无人诉说的苦难和那些烂在心里的故事,一遍一遍在体内发酵,一幕一幕浮现在脑海,一次一次地叩击着我的心灵。

  若即若离,仿佛他们就发生在昨天,又仿佛他们从未出现。

  一个人的时候,我闭上眼。听见均匀的呼吸声,感受心脏的搏动,这是生命的力量。我能感受到我还活着,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为什么。我的大脑还能控制我的双手写下此刻的想法,这仿佛是哪个梦里出现的场景。

  每个人都不了解自己,都是依靠“镜中我”来获得对自己形象的感知。我们头戴面具,置于公众之下,让他们品头论足。不同的场合我们戴着不同的面具,有时候来不及切换,甚至同样的时刻变换着不同的嘴脸。

  他们代表了不同的自己:自大的自己,温柔的自己,坚强的自己,脆弱的自己,以及未来那些不知什么面目的自己。

  游走于人世,渴望远方的自由,却囿于现实的牢笼。没有哪个人显得与世格格不入,但大底平庸之辈又比比皆是。芸芸众生,你我终是凡人,任谁也难逃这个桎梏。

  我曾经路过那么美的风景,认识过那么有趣的灵魂,拥有过那么真诚又善良的朋友,这些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日子。但我又诚惶诚恐,我时常想起太宰治那句话:你要避免过度的狂喜,这样悲伤就不会造次。

  我不算怯懦,但绝对不敢像作者那样把痛苦到麻木的回忆再过一遍。读不懂的人说这就是人生,读懂了的人每读一遍心里头都在滴着血。

  我常常羡慕梧桐:夏天绿得浓烈,给人一方阴凉;冬天枯得干脆,走得洒脱。敢爱敢恨,这才是值得过的一生。

  社会学上说,一个家庭自夫妻缔结关系之日起,就跟人一样是有生命的。经历第一个孩子出生,第二个小孩出生,到最后长大成人,离家出走,至此一个家庭的生命也就完结。但我读皮囊,读到父亲偏瘫之后,这个家就死了。

  是的,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个家庭该有的模样。而“我”还没想过要代替那个三头六臂的父亲,成为家中的顶梁柱,这是苦难,也是成长,猝不及防,叫你说不出来。

  我有时会停下来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渴望怎样的生活。我问了好久,都没得到答案。这12月的风没有回答我,这10万棵梧桐也没回答我。我自己也回答不了。后来我一想这个问题就忍不住想哭。

  世界向我缓缓驶来,还是我离这个世界越来越远?我分不清,我渴望去看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天桥上热吻的人,田野里奔跑的人,十字路口迷茫的人,公交车上焦急的人,大海里遨游的人。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他们脸上幸福的模样。

  我等幸甚,不读《我与地坛》,不明白生命之顽强;不读《皮囊》,不懂得生命之厚重。人生说来公平,我们免去了那些痛苦的.遭遇,便不明白这最浅显的道理。只能透过诗人的眼睛略窥一二。是幸,也是不幸。

  读完作罢,不记得写了些什么,但能切实感觉到,他写进了我的内心。如同大多数人喜欢《人间失格》一样,是因为写的东西都像自己:“心狠手辣”的阿太,母亲的房子和她那些神明朋友,病房里的圣诞节,像祥林嫂一样被人唾骂的张美丽,阿小和阿小以及许许多多出现在文章里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心中,你不懂,我说了也没用。

  逝去的时间,留不住的爱人,老去的双亲,从天而降的疾病,犹如倒下的墙,覆水难收,又让我们在残酷的人间显得捉襟见肘。你我心知肚明,于是我们带上面具,假装笑得很开心,继续前行。

读《皮囊》有感7

  皮囊:

  于人而言,那副阻碍灵魂前行的躯壳。就像西天取经的路途中出现的所有灾难的实化。于人生而言不过就是渡过这些灾难的修行。所以不要太在乎皮囊。过了八十一道坎再苦再累也是利用皮囊修炼灵魂,最后就是灵魂的升华。用阿太的话来说,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母亲的房子:

  父亲年少时的诺言让要强的母亲执着的想要建好那栋房子,她宁愿省吃俭用,吃糠咽菜也要将那座房子盖完,即使政府即将要拆掉那栋房子。她是想盖好这个家,可以记住死去的父亲,那是父亲来过这个世界的象征。那也是他们年少时美好的爱情的象征。

  残疾:

  他是怎么做到反复的去撕裂自己的伤口,写下这篇折磨了他小半生让人不想也不敢回忆的过去。生活有时很残酷,狂风暴雨拍打在父亲的脸上,他依然在与生活对抗,即使一切都是徒劳。附上文中经典语句“唯一的观众——生活,从来就不是个太好的观看者,它像一个苛刻的导演,用一个个现实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加进很多戏码,视乎想帮助我们找到各自对的状态。”

  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

  我庆幸自己身边的人都安好,没有经历直面死亡的恐惧,没有体会亲人的别离,我也希望我永远不会体会,因为最痛不过亲人别离。即使是周围认识的人突然有一天听到他已经不在了,也会莫名的感伤吧。他的父亲住在重症病房里。就更容易体会那种随时就会永别的状态。谁又会去敞开心扉,会去对一个即将永别的'人产生感情。

  我的神明朋友:

  死去的人留下的就是生人的牵挂,母亲会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执着的为父亲寻找“赎罪”的方法,即使有的方法显得那么的假,一个半大的孩子都能戳破的骗术,母亲依旧选择相信。虽然迷信日常,但是一切都那么自然,显得真实,能让母亲找到解脱,也是爱的表现。

读《皮囊》有感8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可这里的“皮囊”却是万里挑一的,因为这本书让我体味到了生活的千滋百味。从作者真实的情感和有温度的笔触中感受到了现实的生活气息、看到了带有血腥味的生活片段、听到了无奈又无助的喊叫......那字里行间的心灵深处的猛烈碰撞,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尚有余味萦绕。直到读完后发现,其实透过那皮囊看到自己的灵魂,才是我们不断去经历的真正目的。

  如果皮囊朽坏不堪,那我们还剩下什么?或许你告诉我,还有灵魂。可是那脱去了皮囊的灵魂,到底能干什么?作者从本书第一章就提到了那个有着一副老旧破败皮囊的阿太,之所以破败,是因为阿太秉持着这样的人生观: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的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而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去经历各种风吹雨打,使得我们的灵魂得以有地方安放。这一章奠定了皮囊这一说法的存在意义,也注定了这本书的基调是悲情的。

  整本书作者紧紧围绕着自己周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展开,有倔强不屈的残疾父亲、勇敢面对生活和坚守信念的母亲、试图把握人生却失败的天才文展......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透过作者的笔触,让人不得不记起温情而又残酷的家乡故事与现实纠缠的影子,但谁又能彻底理解和领悟生活的本质意义呢?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因为第一次那样强烈而又真实的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他说电梯里重症病房里的医护与病人家属们的对视就像在看自己的战友,因为他们都那么近的感受过死亡的气息。

  这时的父亲已与恶魔做了多年斗争,被折磨得不成样,但自己竟没有什么能为父亲做的,于是难过、逃避......想到自己的父亲仍是家庭栋梁柱和仍尚安康时,这种心灵上的对比和对未来的想象让我潸然泪下,不由得感慨万千,才明白,除了生死,其余的都是小事。作者的描写太过细致和具体,使得那种无力感包裹住了我的全身,甚至让我身体里的血液放慢了脚步。也许是因为生于农村的缘故,这些经历过的.、未经历过的场景常常让我不自觉地去联系自己生活中的那些鲜活的场景和形象。

  作者在笔下纪念了若干他所熟知的人物之后,开始审视自己,从脚下的泥土到自己的人生,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和担起自己的责任,不再一味地为自己开脱和逃避自己。正因如此,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对话,既听他说又像自己在说,从中获益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

  它没有华丽的语言去刻意装饰什么,而有的是对现实生活和真实情感的描述,它让我们懂得应该如何好好地去利用我们所戴着的皮囊和如何珍惜与家人、朋友一起的时光,也教会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生活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皮囊有心,不管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这也是余之所得也。

读《皮囊》有感9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之前,他写过几百万字的专题报道,登在《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上。1982年生人,看到网友说,蔡崇达的手指已经没有办法完全并拢,因为以前写了太多的字。这部小说散文集基本上是他的自传。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猜想的到这不是一本让人觉的轻松愉悦的书。它记述了一个早就历经沧桑的年轻人的故事,关于贫困、疾病、亲情、爱情、乡情、青春对人的`冲击。蔡崇达的有些经历,大部分人要等到四、五十岁才会遇到,那种“上有病父,下有稚子”的中年危机,而他在十七岁那年就全都承受了,成了母亲口中的“一家之主”。唯一让人觉的欣慰的是,故事的主人公穿越了重重困难,重重迷障,成为了他想成为的人。看完这本书,令人觉的五味杂陈,心里有很多感触,却无从表达起。韩寒在编者按中写到:我会将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而不是红灯亮起或者堵车不动时。

  经历相对不平常的韩寒也无法驾驭这么厚重的话题。还有两个人写了前言,一个是刘德华,一个是著名的学者李敬泽。刘德华的文章写的非常精彩,短短千言,没有轻飘飘的同情和滥情,有的是知心知肺的理解,道尽了一个老江湖的人生智慧,真是英雄惜英雄。相反,学者的文章太过文艺和矫情,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哇。也难怪,他们的经历相差太远了,不在一个话语空间。

  我想我不会经常翻看这本书的,这样清醒地、赤裸裸地直面人生,太伤神了。

读《皮囊》有感10

  阅读一本好书就像与高尚的人谈话,喜欢蔡先生简单而富含哲理的话语,字里行间都倾注着对生活的思考,也让我审视周围的一切。

  书中描述了福建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讲述中阐述了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其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当属这一段:“我疯狂工作,不让自己有空余时间,除了真实的生存压力,还在于,我根本不敢让自己有空余的时间,因为时间一空下来,我就要回答怎么去填充时间,怎么去面对生活,去回答这个问题—我要怎么生活,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真正享受什么?”这段作者的自我反思发人深省,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每日都计划着把时间填补得满满的,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害怕一空出来该怎么去填充时间,我从来不去想也不敢想自己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大多数时候只知道自己非这样做不可!在忙忙碌碌的同时也在失去些东西,而那些东西错过了就不再拥有,如果说时间是一辆前行的列车,那我们就是车内的乘客,上车下车,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

  一个人除了努力工作,更应该学会享受生活,x一首小曲,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一场旅行……让心沉淀,让梦更甜!

读《皮囊》有感11

  读《皮囊》这本书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了,阅读最奇妙的体验就是读完一本书后你可能已经忘记这本书的每一个细节,但是有些感触还是会时不时的冒出来,《皮囊》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而《皮囊》中,关于厚朴这个章节,我记忆尤为深刻。厚朴可以说属于一个想要打破陈规的空想主义者,他特立独行创办乐队,但是他却不会唱歌。他一次又一次做着标新立异的事,但他的内心没有跟上步伐,最后他辍学,生活过的一塌糊涂。

  为什么我对于他如此印象深刻,因为他使我陷入反省中,曾经是否也在不清楚自己内心的时候,做那些超乎于内心真实反应的事情呢?这个年代我们主张自由,但是你是否真的已经感到自由了,而不是做那些看起来很自由,而实际很虚空的假招式来为你还未达到的真正的自由来开路。但是不找到源头就很难做到内心与实际行动的完美结合,还可能会在这种假把式中迷失自我,最后无所适从。

  厚朴就是这样,他空有改变的理想,但是却没有为改变做实质的事情。在自己构造的以为的特立独行中,逐渐变成更加虚空的架子,没有扎实的根基,风一吹,架子就摇摇晃晃,多几次,便荡然无存。

  所以,在有想法的时候,也要有行动,这样才可以相辅相成,你的心中所想才可能成为现实。

读《皮囊》有感12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好书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引用书后作者所引用的话: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初读这本作品,带着我自己一些稚嫩想法,本以为会像浏览新闻简讯那样点水一过,却用了漫长的时间细细将它品完。读完后不忍再去翻看第二遍,即便我没有很多生活的经历,也在很多笔尖处与作者产生精神的共鸣,情感的共振。我想如果不在读后将想法记录下来实属可惜。这无疑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仔细想想它到底哪里好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自身文化的贫瘠让我无法盛赞其极,只能从小处细细品尝,梳理作品涓涓细流般流入心间的感悟,受益良多。

  读书给我们与作者延时沟通的机会,虽然无法也无资格与作者盘膝共谈,却也是直面的一种形式。这部作品的性质是作者多年来的随笔,由些许生活的小故事拼成,记录了作者半生的遇人、遇事,以及大量当时的想法与日后的感悟。每个小故事都是小说的形式,展现了作者本人的心路历程、父母亲人的往事、小镇居民的生活百态、新思想与旧思想的碰撞、小男孩孩童时期羞涩的内心、成长的烦恼、亲人离世的挣扎痛苦、好友的生到死、回家的意义等等,包罗万象。可以说作者的所闻所见也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所闻所见,而作者的感悟却非常深邃,常人不能如法炮制。我想我从作品的语言与感悟两方面来浅谈吧。

  花架上的繁花

  读小说就像走过一片繁花似锦的花架,故事大半就像枯树搭成的花架。花架的用处只是支撑住一团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而故事的文字描写就是花架上的花,如果读小说只看故事忽略了文字就像只看到花架忽略了架子上的繁花。

  作者是一个操弄文字的高手,作品的语言朴实平淡,像讲故事一样用最简单的话说给读者听。却时不时地在任何地方击穿读者的心,像一把有力的语言之剑。你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是文眼,却能够在此驻足停留许久,慢慢回味,顿时意味深长。作者说到阿太,会写道阿太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文后作者又对自己说: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两句话瞬间点亮了阿太的形象,不禁让我脑补阿太不服老,坚强,却又对后辈谆谆教诲的画面。讲到母亲执意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来修葺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房子时,作者说道:每次从工作的北京回到家,踏入小巷,远远看到这奇怪的房子,总会让我想起珊瑚——一只珊瑚虫拼命往上长,死了变成下一只珊瑚的房子,用以支持他继续往上长。它们的生命堆叠在一起,物化成那层层叠叠的躯壳。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文中母亲卖力地为房子画线,请工人,而作者却看到生命的轮回,母亲一生执念的房子与母亲本人就像落红散落在田里化作春泥,呵护新生的花蕾。作者说到自己:高中时父亲的病倒,让我必须保证自己积累到足够的资本,以便迅速找到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还得符合我的人生期待。这很难,就像火箭发射后,在高空必须完成一次次定点推送一样。我仿佛从这里读出了他的二十年,用这样的一段话总结了他的奋斗期被心中的“魔鬼”催促着前进,一步都不能停歇,背后的情绪是累与无奈。讲到大学的荒诞舍友厚朴在学校里勇敢地宣传自己音乐的梦想,将宿舍变成一个所谓“同道中人”的聚会之地,却没有实际的积累与脚踏实地,作者描写到:他走红后,我们的宿舍简直成了个性人士在这所大学的必游景点,这么多人来来回回,都带着打开的内心,总会有和厚朴对接上,并最终睡到一起的人。一句并最终睡到一起的人,让我突然明白了作者对厚朴所谓梦想的褒贬,短短几个字就撕开了前文对厚朴又虚又实的情感背后作者本人的所感所想。我明白了原来厚朴因为自己的“梦想”走红以后,找到的女朋友只是睡到一起的.人,原来他只是打着梦想的幌子来满足青春的躁动不安,而他自己梦想的分量,也许只对他自己很重要,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罢了。厚朴故事的文末作者内心对厚朴说:厚朴,或许能真实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文眼了,在前文的铺垫下,这句平实的话看起来是那么有道理,直指我们每一个青年的内心。

  以上的举例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甚至多到“令人发指”,有时候想快速扫过一个故事却又怕错过一句作者的“醒世恒言”,全书在走走停停中慢慢淌过。忘记了时间,抬头看表却不为付出的时间后悔,让人“着魔”。我想对于这本书,最好的办法就是慵懒安静地阅读,没有功利驱赶阅读速度,没有歇斯底里的过度解读,轻声走过花架采掷繁华中的一朵细嗅,没有非要对繁花进行分类的必要,闻过芬芳后放回原处,再等下一个有缘人前来。

  拓印在骨髓的生活

  说实话这部分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害怕让自己浅薄的经历误解了书中情感原本的价值。全书的基调是悲伤的,却悲伤的有道理有价值;全书的情感是现实的,没有英雄主义,家国情怀的大开大合,却以小搏大,像一根细小的针一点点松动读者坚实的心脏,最后发现自己的情怀与坚持也不过如此。我想无论怎样经历的人,都会有感同身受的部分,生活拓印在我们每个人的骨髓里,印记百年永存。我带着自己的印记,去享受作者的故事,无论斟赏或是扫略,都会在阅读的那一刻订下额外的印记,受用终身。这部作品能感受到作者的血与泪、愿与违,甚至能看到背后时代的创伤。不禁叹止作者平日的生活体会,想来他一定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

  我没有资格评价作品情感的好坏,但凭好恶。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剥一颗坚果,费尽心思去除硬壳,便发现白色的香甜果肉。那么这本书剥开的是有粘性的透明薄膜,你甚至可以透过薄膜看到内容,完全剥开后是黑色的苦药,却有良药苦口的韵味。因为剥开的是有粘性的薄膜,内在与外在之间被可以轻易撕开的细丝粘结,你可以轻松完全剥离,却又无法迅速从中抽离。第一次剥开它,尝到苦药,又难以下咽第二次,舍书而去,多年之后发现药劲灌满周身,大有脾益。这本书就给我这般感觉,不舒服的情感,太过现实的体验,却真实有用。

  这就是生活,有肆意长笑,有苦中作乐,有沉湎忘怀,有释然放怀,有做作,有流离,有怒嗔,有痴狂。这一切,都拓印在我们的骨髓中,生活也许没有核心,却值得慢慢品味,待养分在骨髓中吸收殆尽,留下怅然与释然便可。

  想与有心之人共勉此中情怀,希望不会味同嚼蜡。

读《皮囊》有感13

  读皮囊是一气呵成的,一个词,爽快。读皮囊之前是不认识一个叫蔡崇达的人,不知道他的背景,直接开读。皮囊是散文,讲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奶奶、父母亲、童年的伙伴等。

  开篇写的老奶奶,作者称为“阿太”。阿太的一句话点题:“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说的就是我们这一副皮囊。然后写了母亲对建房子的执着,再苦再累也要把这一方土地变成高楼,并在门前立上父亲的名字,完成最后的一点念想。

  写了父亲的懦弱和残疾,对一个家庭的打击,以及作者自己如何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有一段写的特别朴实,说的是父亲半瘫以后回到家中,一家人都在演戏。好像明天一觉醒来父亲就好了,就会恢复了。最终在全家人发脾气、大闹、一家人抱在一起痛苦中结束了。

  让我想到了我的大姨,当得知她是肺癌晚期的时候,全家人都是瞒着她的,她的媳妇整日偷偷抹眼泪。我们每天都在演戏,好像吃点药就好了,做点化疗就好了,明天一觉睡醒来就好了。我的母亲每天都去看望她,导致我们一大家人都被笼罩在这层癌症的阴影中。

  亲人的逝去犹如看着一朵花的凋零全过程,这种伤痛终其一生不能痊愈。但面对这种伤痛,有的人沉浸于回忆之中,有的人可以从悲伤中走出来,每个人面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不一样,造就了不一样的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我们多少人是活在这皮囊下的,多少人又是抛下了这副沉重的皮囊活出了自己。比如书中的阿小、文展、厚朴的遭遇、心态和生活,最终都变成了作者对于自己的提问和思考,对自己的.灵魂拷问。

  请问,皮囊到底重不重要?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请问,我们的灵魂如何安放?我们真正喜欢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去直面这些问题,并且予以回答。如何回答?从自身的遭遇去领会,从生活的点滴中、身边的人中去感悟。每个人会给的答案都不一样。

  而最终,生活和作者都给了我们答案:“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我很认同。我记得我读《沉思录》,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睡陋床、盖粗毛皮”,颠覆了我对皇帝、宫廷的想象,我以为都是富丽堂皇,我以为都是觥筹交错的画面。读后感·导致我一直不敢睡太好的床,也不敢把自己的被子从40支纱往上加。孟子也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仿佛这副皮囊只有得到了最原始最粗虐的待遇,我们的灵魂才会得到洗礼,才会清醒的意识到我们的真正渴望的东西。

  最后,说一点自己的感触。作者文笔清新流畅,叙事简洁、冷静、真实。好久没看过如此清新脱俗的文字了,感觉没过瘾就结束了,很感动很喜欢。

读《皮囊》有感14

  曾经看过,书分三种——第一种:工具书,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二种:期刊杂志,用来消遣娱乐;第三种:闲书,可读可不读,但却能滋养精神。《皮囊》就是这么一本闲书。书不厚,一共十几个小故事,大多发生在90年代福建晋江的一个小镇上,基本上是作者蔡崇达的个人成长经历。

  蔡崇达年纪不大但阅历不少,写作只是他的副业。20xx年毕业就先后在《新周刊》、《三联生活》、《中国新闻周刊》这些著名刊物担任主编,27岁又任美国《GQ》中国版报导总监,还创办了男装品牌……履历相当精彩。

  《皮囊》写亲人亡故,写农村人对土地的天然的亲近、对盖房子的执着渴望,写儿时发小在成长路上的情感疏离,写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断远离的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刘德华为他写序,讲:书当中都有普通人就会有的阅历和感悟,所以共鸣,凡尘俗世谁不是普通人?韩寒说:我会把这本书带上旅途,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拿出来慢慢看。这两个身份标签迥异但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的男人,因为这本书,有了一个温暖的交集。

  网上有个用到泛滥的金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想说:蔡崇达的灵魂足够有趣,而蔡崇达的《皮囊》也相当好看。

  书从阿太写起,也就是他的曾祖母。切菜切掉了手指头,她超冷静。她说:皮囊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这句话很牛,也算是开篇点题了。大家或多或少会从阿太身上联想到自己的奶奶、姑婆或者别的什么亲人。阿太坚强,思想独立,有个性,同时又是千万传统中国老人的缩影。

  书里面很多篇章都是描写亲情。关于亲情,龙应台有一句非常理性的发言: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纪伯伦呢,他是个哲思派,他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之渴望自身的儿女,他们来自于你,却不属于你。你是弓,孩子是弦上发出的生命之箭。(造物主)既爱那飞翔的箭,也爱那沉稳的弓……

  佛家又怎么讲呢,他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而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疼痛与无奈——生老病死对世间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贫穷又让这件事充满了不公平。蔡崇达写父亲住院:“医生会时常拿着两种药让我选,这个是进口的贵点的,这个是国产的便宜的,你要哪种?我问了问进口的价钱。‘国产的会有副作用吗?'’会,吃完会痛,进口的就不会。‘我算了算剩下的钱和可能要住院的时间,’还是国产的罢。‘然后看父亲疼了一个晚上,睡都睡不着。”

  年初的.时候,我爸爸也住院了。病房里呆着,我想给他削个梨。长这么大,我对付水果皮只用过刨刀,但医院只有小刀。怎么办呢,只好硬着头皮削。削得很丑,梨还差点掉地上,但总算削好了。下午开水房打热水,我给爸爸洗脚。这是我第一次给他洗脚。不知不觉,我的爸爸这么老了,女儿从小心里的英雄,现在行动不便需要我照顾……我在感慨之余似乎有点儿被自己感动。但我立即发现这感动是多么的可笑——对我的爸妈来说这算得了什么呀,他们养育我几十年,为我的付出,真的是恒河沙数;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给他们的,是这么笨拙的回报。

  蔡崇达还写了一段,是父亲中风以后,母亲带他去庙里拜神:“母亲在祈祷一个可怕的事情,千万让我丈夫一定死在我前面,不要让他拖累我的孩子,如果我的阳寿注定比他短,先借我几年,送完他我再走。我则任性的跪在地上乞求,请让我和我父亲母亲寿命平均,全家一起走比较好。母亲一听,气得连连追打我,然后嚎啕大哭的对着神灵说,小孩说话不算数,请神明只听我的。”

  这,就是人生七苦——明明知道苦,但还是飞蛾扑火,为什么?为爱。人生在世上,寻求爱与被爱,是本能。亲情是其中之一,也是放不开割不掉,最不能扼杀的本能。

  这本书,讨论生与死,讨论人生的价值,但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有烟火气,让人有扑面而来的亲切感。书中并没有充斥太多的抒情,而是用一个个故事,直达人性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普罗大众,谁没有面对过与朋友生离,与亲人死别?当然,书里不全是悲哀与别离,就好像生命也不可能只有苦痛。对故土的情思、对自我的解析、对生活本身的思索,都溶在这一本有着“小说质感的散文集”中,给读者带来良好的浸入式体验。一个人剥离了社会的、后天赋予的身份,最后他只是一个恋家的孩子,一个思乡的游子——当你说你想家,你想故乡的时候,你说的其实不是家和故乡,你说的是随时为你点燃那盏灯,盼你归来的人。人生来就只是一具皮囊、一颗心,我们都盼望在人生旅程中辛苦跋涉,皮囊老去时,心仍如赤子。

  写《追忆似水年华》的马塞尔。普鲁斯特有句话说得很妙:“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我也很赞同蔡崇达所阐述的“写作和阅读的终极意义”——他说:“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的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照亮彼此,温暖彼此。”是的,世间众人皮囊有异,而在皮囊之下,我们的血都流向同一片海:那里藏着对爱的渴望,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文明的探求。

读《皮囊》有感15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的时候是在高三,当时还在全力冲刺高考,偶尔周日半天假日有三个小时闲暇,一日在舍友老苗的柜面看到了它。看翻了几页,觉得很好,却没有时间细读。时光荏苒,风起青萍,如今再拿起它时已是大学生了。

  蔡崇达围绕自己周边最熟悉、最亲密的人展开描写,倔强的残疾父亲、对生活勇敢而又无奈的母亲、自尊心强烈到来杀死自己的天才文展、被古镇制度旧俗扼来生命的张美丽、满嘴“世界”和“理想”却遭受现实沉重打击的厚朴……

  每一章每一个人物都深深打动了我。对于同样是农村家庭的我而言,我可以深深体会到作者拼命学习拼命攒钱的想法与感受,或许我又是有些小幸运的,我有着一个完整的家庭,父母健康,对于我来说只需在学校安心读书别无困扰。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如此拼博的蔡崇达一心想要送父亲出国治疗。过着安逸的生活的我们也很想很想给正在为我们艰弃付出的父母做些什么,反省自己,实然对在大学有吃有住时常悠闲的自己产生了愧疚感,好想逼着自己多努力。早起看书,多做功课,不知能否坚持,但这念头时时存在。

  没有天才文展的.远大抱负,也应该有短期的计划。而不是将生活过得一团糟,每天得过且过,碌碌无为只会让将来的自己后悔。没有蔡崇达那样刻苦拼搏拿年级第一,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出发,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习,用知识塑造起的灵魂是坚不可摧的。

  没有原朴大胆无所谓的尝试,也应该去做一些自己不曾做过的又可以做的事情,当然,这里说的是好事,而不是吸毒犯罪。张美丽死之前说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她只是去追寻着自己的爱情,人生在世,哪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人义道德束缚自己,不违法不违背良心的、想要的就大胆些去追求吧。大胆些,去攀一座峰,去爱一个人。

  看完全书,想要告诉自己的有很多很多,但最让我再次记在心里的是:珍惜父母,多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牢记牢记牢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那一天再后悔莫及。

【读《皮囊》有感】相关文章:

读皮囊有感12-08

读《皮囊》有感15篇11-20

读《皮囊》有感(15篇)11-20

读皮囊有感(15篇)01-09

读皮囊有感15篇12-29

读皮囊有感集锦15篇02-22

读《皮囊》有感集锦15篇12-02

皮囊读书心得01-10

《皮囊》读书心得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