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成长的边界》读后感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18 11:06:05
  • 相关推荐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长的边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开始读大卫爱泼斯坦的《成长的边界》。

  书中提到的不少科学研究结果与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感受非常合拍。在此,针对目前读到的,三种提升学习效果的方法做一个理论与实际的思考:

  一、不急于领先起跑线,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踏入学校的适龄孩子,家长和老师常常就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每天更多的是提醒孩子认真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针对孩子可能薄弱的学科能力,还会进行补充训练,目的是希望通过多加练习,来帮助孩子巩固知识点。

  有些学艺术或者体育的孩子,家长也会更多地早早选定一项艺体技能,让孩子通过每日的练习来提升艺体技能水平。

  但是我们成年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会发现,有时想要讲清一个道理,需要用打比方的方法;需要弄懂一个理论,需要用与它接近或类似的知识进行迁移。

  这里的打比方或者迁移,其实都是一种数学方法,叫做“类比”。

  一个人类比的能力越强,他就更具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而这种类比能力的建立是需要有大量的基础信息储备的。

  如果在孩子求学的过程中,只专注一项或者有限的几项知识,只在这一项或几项上进行深挖细耕,其实是不利于孩子储备大量丰富的基础信息知识的。也不利于他形成更广泛而深刻的类比思维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专注于一项学习,往往需要刻意练习,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刻意练习一点儿也不好玩,如果练习的内容和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剩下的就是比谁能坚持下来。而“坚持”这件事,往往需要真正的热爱才能靠内驱力来驱动完成。

  孩子如果能够有一个广泛尝试期,尽可能多尝试一些东西,等确认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然后在选择一个方向深入下去,这样更容易产生内部驱动。

  二、不执迷于“专注练习”,更多采用混合练习,更有助于建立更广泛的连接。

  针对学科学习,或者已经选定的自己也有兴趣的学习内容,也不要一直学一个内容,而是应该进行交替练习、混合练习。

  这从我们的数学学科练习来看就特别明显。

  我们上数学课,如果就按部就班学习一个知识,然后针对这个知识进行适应性练习,往往孩子们会形成思维定势。比如,学了加法,就全是加法的练习,学了减法就全是减法的练习,学了一个解题套路,就做十道相同题型的练习题,虽然做的时候会感觉得心应手,但是并没有帮组学生形成辨别模式,选择方法,应用实践,反思检查的学习方法体验。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设计作业时,采用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探究练习,实践练习层层递进,同时每一个类别中也不全是本课的知识,需要进行与之前的知识进行混合或者与之后的知识进行探索联系。让学生始终处于“需要辨别,再采取行动”的思维状态下。

  三、不一味帮助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让他们遇到小困难,在解决困难中进步。

  我们做教师做父母的,往往习惯于帮孩子排除学习路上的一切困难,然后看着孩子在平坦的道路上前行。

  从数学教学上来说,准备学具,要正正好好恰好能用;从教学设计上来说,学习环节层层递进,一步一步指导孩子沿着老师画好的路线上开展学习;从新课巩固练习上来说,会将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新题型进行一一展示讲解,以期孩子在自己做课后练习时不被这些“新题型,新面孔”给难住。

  即使是劳动学习,学烧一个菜,家长朋友也往往是将所有的食材工具全都准备好,一项一项细节全都教孩子,然后看着孩子按照既定顺序一一操作。

  而从实践中,我们其实发现: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允许孩子犯错,这些小失败,小挫折,小错误,其实是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反思,激发他们改进和调整原有策略,取得下一次的成功和进步的。

  可以说,遇到困难才是学习。

  皮亚杰有个理论是说孩子认识事物是按照“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与不平衡”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一开始是认识一项东西,理解概念,形成图式;

  然后看到概念的变式,与之前的图式进行比对,将变式同化到之前的图式中,巩固概念;

  然后遇到不能同化的事物,就要对一开始的图式进行修改,更新图式,拓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个过程叫做顺应;

  以后遇到能同化的,就加深和巩固了图式表示的的概念,形成平衡,不能同化的,就产生了不平衡,就再次顺应。

  孩子遇到困难就是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和顺应。

  学习过程中的混乱和不平衡是必经之路,孩子们会在混乱中自我调节,寻求顺应,将不平衡变得平衡,认知就提升了。

  由于个体的差异,这个寻求顺应的过程有快有慢。所以皮亚杰说,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从平衡到不平衡,再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我们要把教孩子的过程看作目的,而不是将“教会”这个结果当成目的。

  四、教育者要有大视野,大目标,并努力培养孩子具有通才素养。

  书中提到牛顿提出力学三大定律,书名却不是《行星运动的力学原理》,而是更大视野、更大目标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像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霍金这样的牛人,他们不仅仅是科学的“家”,他们更是能够在研究,演讲,艺术,甚至运营等多方面具有通才能力。

  创新,就像是砸在牛顿头上的苹果,是想法的连接。

  新东西,是将几个现有的东西连接在一起后,创造出来的。连接越遥远,类比越广泛,创新就越新颖。

  因此,广泛涉猎后专注研究,研究过程中综合实践,实践过程中正视困难,培养自己全局意识整体眼光,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