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12-14 11:37:03
  • 相关推荐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

  人在悲伤的时候总喜欢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不如死了吧。

  绝望到谷底的人选择了自杀,我曾经也动过这样的念头,但我问自己,你敢死吗?你能承受死前的痛苦吗?我想了想说,不能。最后不得不叹口气说,那就好好活着吧。

  这本书是在看史铁生先生的《病隙碎笔》中提到的,他在回答生命意义的时候引用了这本书的观点,那就是——生命的本身就是意义。

  痛苦也好,欢乐也好,都是意义的体现。作者维克多是一名精神学家,在集中营残酷的环境中幸存了下来,研究了一套心理学的精神疗法他称为——意义疗法。

  前几天奇葩大会上一个得躁郁症的女孩说,她时常感到生命毫无意义,想自杀,她问很多心理医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所得到的答案都不能令她满意。最后她问了一个哈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教授笑了笑说,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啊,我们在追求意义本身,可是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与其陷入哲学的循环命题,不如去感受,去真实的活着,去拥抱,去谅解。

  如果你在追求生命的意义不如看看这本书,它会让你有所感悟,对你悲伤甚至绝望的心理有开示作用。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2

  本书作者是以心理学家的视角来描述他在集中营的幸存历程, 换一个角度来看,是在极端情况下的人类适应的实验历程,极具研究价值——生理的,以及心理的!

  比如:

  1、集中营的人群,普遍的价值满足感和欲望需求,降低到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最底层:面包以及香烟,就能给他们带来如同“天堂”般的短暂快感——因为生理饥渴的驱使,大脑需要全力聚焦在生存机能上,如同电脑内存不足时的降频,人类降阶返回到动物层级。

  2、看到人类的心理适应性的极致:集中营后来的时段,作者看到营友尸体时的感觉是“完全没有感觉”,没有悲痛,没有恐惧,没有想法,即使这是昨天同组聊天的朋友。集中营的任何残暴行径,已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发生——温水煮青蛙,青蛙也是这般适应的么?

  本书后半部分,讲述“意义疗法”。

  作者是集中营的少数幸存者,并且是更极少数的始终保持“高贵人性“的集中营生存者。通过回溯自己的亲身经历,作者认识到“赋予生命意义”——对妻子的爱和渴望,以及必须完成的心理手稿——让他的能量小宇宙始终在线,最终借助”命运之手”,渡过浩劫。

  书中有些具体的案例,讲诉“意义疗法”是如何运作于普通患者的,可以看看。

  初步感觉:

  1、和《秘密》中的愿景模式的构造有相似之处?

  2、和日本“森田疗法”结合起来应用会更好?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3

  所以,我看到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名字很鸡汤,后来发现并不是鸡汤文,对于现在状态的我,它给了我重拾人生意义的勇气和方法(对的,这是本工具书)。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那么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你一点帮助,尽快走出阴霾。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作为一个犹太人,在二战时期,他遭受到了非人的对待。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集中营这样残酷的环境下,弗兰克尔坚强活了下来。他不仅超越了这地狱般的痛苦,同时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相结合,开创出独特的“意义疗法”。替千千万万的人们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其意义疗法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例,互相印证。

  从文学角度来讲,这本书可能不那么引人入胜,不那么吸引人的.眼球,不那么有让人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但是,作为一本心理学工具书专著,它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书中阐述了找到人生意义的三大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也许你会问:有这么神奇吗?一本书就人间值得了?接着往下看,本文会给你答案。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4

  首先,读完整本书,对作者心生崇高的敬佩。作者的经历,作者对生命的意义的探索与思考,真的让人颇受启发。作者的生命是充满意义的。作者也是伟大的。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存在之虚无,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迷茫而空洞地活着,有时候真的是一种莫大的痛苦。但是个人感觉当代的精神特征之一就是存在之虚无,迷茫与空虚。

  这段时间算是对我个人来说颇为关键的转折期吧,我在这段时期内也会感到些许的迷茫。怀着这样的心情,这几天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本书。

  我感觉自己也算有点幸运,在这段特殊的时间正好与这样的一本书相遇。虽然读的不是很连贯,但是也算有了一些收获,对自己的当下甚至未来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生命的意义,说起来很虚,但是我认为它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真的很重要。找到并去践行自己生命的意义,可以说是每个个体人生的终极使命。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得生命变得充实,而不易陷入空虚和迷茫。

  作者也在本书中也提到了三种找寻生命的意义的途径:工作;爱;痛苦。生活肯定会有许多困难,在寻找并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也必定会遇到许多挫折。但是无论外界条件多么恶劣,我们仍然拥有自由,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心态去面对的自由。很多时候,很多困难,都会涉及到心态的问题。而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做一名悲剧性的乐观主义者,能够实现自我的超越。

  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让自己的生命充实,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实现。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5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这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纳粹时期被关在集中营的故事,集中营的残酷剥削吞噬着里面的人们,通过一个个故事去探讨活下去的意义,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个做梦梦见31日会得到自由的男人,在31日越来越临近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泡影,意志消沉,最后在31日当天死去的故事。

  集中营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死亡的戏码,但是死亡率最高的时刻却是圣诞节期间,他们不是累死、饿死、病死,而是因为心里的预期被大大降低,失去勇气变得沮丧,最终减弱了他们身体的抵抗力,导致的死亡。致辞作者用尼采的话引出全书宗旨“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第二部分是作者通过哲学、心理学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出的“意义疗法”的深入探讨。人主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痛苦逆境之中,只要找到了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甚至有人会准备去受苦,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痛苦有了意义。作者列出的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三个主要途径,第一个是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第二是经历某件事或是面对某个人。第三个是即使是处于绝境中,也要勇敢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只要敢于面对就仍能超越自我从而改变自己。

  觉得这本书中不仅仅教会了我们在挫折中如何自救,也能让我们在作出人生重大选择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这复杂的百态人生。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6

  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星期一本来计划星期二准备星期三将要进行的班级讲课,但是星期二早上偶然打开了微信读书改变了这一切。这是我用最短的时间读完的一本书。对于很少读书,拖沓读书的自己,读完这本书已经是对自己的一种超越。

  生命的意义不知道周围的人是否会思考,我经常会想到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活着到底要追求些什么。记得自己在小学四年级之前,具体记不清了,就有过自杀的想法,曾一度觉得生命并没有什么意义。第一次明确的觉得生命可爱是在高中喜欢一个女孩子的时候,记得当时就是走在教学楼外边都觉得柳树可爱,微风暖暖。后来当然也就逐渐意识到,丰富着生命的意义。

  大学以后不像高中那样规划自己的'时间。自己大概从初中就有规划和给自己制定规矩的习惯,虽然绝大多数都形同虚设,哈哈,但是确实还是有作用的,并且到后来,规划也越来越实际,行动率也越来越高了。但是到了大学,除非特殊时期,很少再给自己制定段时间短内的规划了,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自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虚无状况。这种情况亟待解决。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7

  作者用事实证明,即便在集中营,他也能保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怎样看待集中营的苦难、人生的苦难呢?

  生命的意义包含了苦难、剥夺和死亡。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苦难都是有意义的。当然这不包括能避免的苦难。

  作者提出了面对困难的`态度:“那一刻,我从科学的角度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着折磨我的一切。通过这个办法,我成功地超脱出当时的境遇和苦难,好像所有这些都成了过去。我和我的痛苦都成为自己心理学研究的有趣对象。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谈到‘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借鉴。每当默默努力工作,还看不到成效时,通过想象自己将来的成功,激励当下的生活。

  对于这些客观上无法避免的磨难,别人并不能够替代你的痛苦。因此,自怜也没有用。

  芒格也认为,自怜没有用。我们常常和他人比较,总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依旧看不到收获的时候,容易自怜。

  很多理性、活得开心的人,并不是没有遭受厄运,而是他们不去想自己有多惨,把精力用在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8

  所谓活出生命的意义,就是不要去想生命到底有什么意义,而是活好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永远记住:“只要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处境的自由,我们就不会一无所有。”或“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面对侮辱、被剥夺,时刻可能会到来的死亡等感受时,弗兰克尔不断地从人类特有的能力,如天生的乐观主义、幽默、心理审视、短暂的独处、内心的自由和决不放弃也决不自杀的'意志力中获得力量。

  后半部分主要讲意义疗法:

  对于面对不利的局面:

  如果它是能够避免的,那么消除它的原因才是有意义的事,因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另一方面,如果你不能改变造成你痛苦的处境,那你仍然可以选择采取何种态度。

  我们无法选择遇不遇到厄运,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让厄运摧垮我们!

  如果恐惧死亡,那么生命的短暂就是尽量过好此生最好的提示,那就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消极的态度则会加剧痛苦,削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甚至导致抑郁或疾病。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9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弗兰克尔说,是追求生命的意义。

  人能够自由吗?

  弗兰克尔说,人能够达到内心的自由。

  苦难痛苦对人意味什么?

  弗兰克尔说,让人发现生命的意义。

  所以,弗兰克尔的心理疗法叫意义疗法。他相信人之存在,需要有一个意义。我以为,因为人无法创造自己的生命,会终其一生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活着的理由,以求能给自己安全感——有了活着的理由,我就能好好活。弗兰克尔认为,不同的时期,生命的意义是不同的。是的,活着是一个过程,变化多端。我们会追求很多意义,也得到很多意义。

  对于那些,我们不愿不想不要的人生呢?那些让我们痛苦的部分呢?那些我们觉得不好,觉得虚度了的部分呢?那些让我们眼里心里流泪的部分呢?弗兰克尔引用圣经的话:上帝会保留你的'眼泪。不要软弱,但要允许自己流泪。这是那个创造人类生命的人所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痛苦、不快、胆怯、乃至犯错,是我们在追求人生意义的旅程中一定会遇到的风景,接受它们,宽恕自己。这样,才能有力量面对以后的路,好好地走以后的路。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0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包含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讲述了他在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介绍了意义疗法,这一疗法替人们找到了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书中介绍意义疗法,是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这种意义的追求。

  意义疗法既非说教亦非祈求,既不是道德劝戒也不是逻辑推理。用一种形象的方法来比喻就是,治疗师扮演的角色好比眼科专家而不是画家。画家试图向我们表达他自己所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眼科医生试图让我们自己去观察世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意义疗法师的作用是拓展患者的视野,使他意识到其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

  意义疗法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作者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汇聚在书中的一字一句中。告诉我们无论怎样解释生命的意义,只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短短一生如蜉蝣,若能看透生命的本质,找到生而为人的源动力,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我们的生活。这一世才真的没有白白来过。

  正如诗人尼采所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1

  该书前面内容讲述了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让我看的心惊胆战,虽然内容没有涉及过于血腥的画面,但是还是让读者感觉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同时我也很佩服作者能在那种环境中存活下来,这不仅仅是机缘,更是有强大的意志力吧!

  感触很深的就是,以前的作者认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20多个人睡在一起,是不可能的事,可是进入集中营之后,环境改变了好多,曾经以为的做不到,也慢慢习惯了,好多人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不都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吗?

  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

  有时候生活确实很苦,很残酷,把你打击的体无完肤,可是,我也慢慢意识到生活真的需要幽默,幽默让自己笑笑。然后迎接着苦难,我们继续生活!

  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义、任何目标,因此觉得活着无谓的人是可怜的,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死掉。一般他们还会说:“我对生活不再抱任何指望了。

  人不活着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行尸走肉般活着,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每天虚度光阴!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2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作者从纳粹集中营恐怖的经历中汲取了力量。在那段经历中,犯人活的就像牲口一样,每天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会不会被挨打或者拖到毒气室。人和人的精神状态也大有不同,有寄希望于被解放却因为一年年圣诞节还被困在集中营而心理崩溃的,有忍耐不了这种痛苦去撞击电网自杀的,在这种牲口般的生存环境中,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维克多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去帮助别人找到他们的意义,好好地活着。于是便有一部部的著作产生了。

  对于我们来说,他给到的帮助是什么呢?如何发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呢?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者从事某项事业;2。通过体验某件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文章的最后,想起来最近看的黑泽明的一部电影《生之欲》。当男主人公患癌走到生命的尽头,看着不理解自己的儿子,无所事事的工作,没有任何朝气的自己,自己应该要如何获得快乐?花很多钱沉浸于酒色玩乐中都无法找到自己,后面通过不顾一切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群众修建好公园,安详地死去。专心做一些有意义开心的事情,少花些精力在自己的得失和别人的眼光里,会让自己纯粹的多,开心的多。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3

  最近在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书里讲了一个心理学家在纳粹集中营的故事,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很有共鸣。

  书中说: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生命的尽头,是在何时是在何地,我们的时间是无法估量的。

  还说到:对生命的意义的质疑,没有唯一的答案,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

  这两段,让我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珍珠鸟》,讲的是一只珍珠鸟和人而建立友谊建立信任的桥梁。两个独特的'生命甚至完全没有思想的交流,但是两个独特的生命依然在用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跨越物种的友好表达。

  这本书里还谈到了很多人们面对苦难时的态度。

  “没有一个人能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负重的方式中。”

  读到这里我想到: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是因为生活中所经历的不同,你所经历的磨难有可能别人没有经历过,这个磨难就是你所拥有的宝贵财富。

  最近网上有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春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天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

  对呀,就是因为经历的多了磨难克服的多了之后学习到许多的事。少年才会长大,才会承担责任和风雨,才会成为栋梁之才。

  我想,我要珍惜我所经历的,所度过的,所克服的。把磨难当作收获,把难事当作硕果。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4

  逼着让自己把这本书看完了。读书本来就是一种自虐的倾向。并不是书的内容不好,而是各种理论,第一次接触,生涩难懂。

  尼采的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并应用。——“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看到最后,作者并没有具体告诉我们“意义疗法”和“存在主义分析”该做什么,而是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那么做。

  应经常思考:花几分钟时间琢磨生命的意义,尤其是未来日子的意义及其对我的意义。

  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要实现个人的意义就必须超越主观的快乐,办法是去做某件“为了某事或者他人的'事,或者献身于某种事业或所爱的人”。

  保持积极的心态,赋予生命以意义。

  积极的态度既可使人备感欢乐与满足,也能使人经受苦难和挫折。消极的态度则会加剧痛苦,削弱快乐、幸福和满足感。

  积极态度有助于成就我们生命的意义。

  凡是人所能想到并且相信能够做到的,终究会实现;每一个逆境,每一次挫折,每一回不愉快的经验都会带来相等或更大利益的种子。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读后感15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要是将一定数目的形形色色的人置于饥饿状态,随着饥饿的加剧,他们所有的个人差别都会泯灭,取而代之的将是相同的饥饿表情。” 弗洛伊德没有亲身感受集中营的生活。他的主题都集中在维多利亚风格的松软沙发上,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亲身经历的奥斯维辛肮脏的`集中营里回复个体的差别并没有泯灭,相反,人们的差异性变得更大。大家谁也不想掩饰什么,不管是猪猡还是圣人。

  体会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悲剧三位一体的第三个方面涉及死亡,但是也涉及生命,因为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包含着死亡,而每一时刻都不会再重复。那么,生命的这种短暂性难道不是使我们尽量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的最好提示器吗?它肯定是的,因此我提出一个忠告: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最后,面对死亡如我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途径: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

  这就是我想践行的全部意义和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