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公开课作文
公开课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20 07:03:19
  • 相关推荐
【热门】公开课作文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开课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开课作文 篇1

  今天,我们班穿着整齐的礼服去南头小学上公开课啦!我好紧张哦!

  首先,我们坐上公交车,同桌和同桌坐,一个小组坐一起。我、孙境泽、沈梦琪、庞成仁坐在一起,孙境泽坐在里面,我坐在外面,沈梦琪和庞成仁坐在我们旁边,沈梦琪坐在外面,庞成仁坐在里面,庞成仁和孙境泽都可以看风景,我和沈梦琪可以聊天,爽呆了!

  到站了,邢老师说她左手边的同学先下车,右手边的同学等一会在下。等所有的同学都下完以后,邢老师又让我们站好队,也是同桌跟同桌对齐,一个小组站一起,按大组的顺序来站。

  到了教室里面,我们惊呆了,程子翔说:“哇,好豪华呀!”老师听了以后心里一定会美滋滋的。开始上课了,许多老师都在给我们记录,但是不知道在记录些什么。

  讲到中间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了看爸爸妈妈对我们写的信,可是怎么没有我的爸爸妈妈给我写的信呀?老师都没有发上来,我回家的时候告诉了妈妈,妈妈好失望!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黄徐梦媛在给爸爸回信的时候哭了,哭得好伤心呀!全班同学都笑了,就我没有笑,我觉得梦媛被笑了之后会更伤心。

  下课了,同学们跑到校车上,疯狂地讨论公开课的`事情,我也在想,我好紧张呀好紧张!老师上车了,同学们不在讨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这个时候,我又和王霏坐了,反正也没什么可怕的事情。

  回到学校,我们跑啊跑啊,使劲地喊:“回老家喽!”我是其中的一个。我们好开心!

  这次的公开课我觉得很有意义,有了母爱和父爱,斑比在关爱中努力地成长,成为了新的鹿王。

公开课作文 篇2

  我们要上朗诵公开课。听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都要进教室看我们上课,我又激动又紧张,想展示自己,却又怕念错了。

  上课了,老师说:“首先,让我们自我介绍。琳以,你先来!”我有点意外,但很自信地走到教室中间,面向老师和同学,大声说道:“我叫张琳以,今年9岁,在少艺校读书,爱好是舞蹈......”讲完后,老师向我做了个手势,示意我面向家长说几句话。

  看到那么多家长都瞪大眼睛盯着我看,我好紧张啊,好不容易才挤出一句话:“今——今天,有——有这么多——的家长来,我——我感到——又紧张又——又激动。欢迎你们!谢谢!”说完,我赶紧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这临时的客套话还真难说。

  后面的其他同学也紧张得不得了。他们有的边说边拉裤脚,有的只吐舌头,还有的呆呆地愣在那里,半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下半节课要开始了。因为要上新课,老师怕我们提心吊胆的'学不好,就只好请家长们出去。家长们一出教室,我们都大大地长吐了一口气。

  啊,这真是一节紧张的朗诵公开课啊!

公开课作文 篇3

  “请同学们向大臣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咦?你听,是谁在喊礼呢?哦!原来是正在给五年(2)班同学上国学公开课的张堂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向挂在黑板左侧的孔老夫子像行礼呢!

  在场的不止有同学们和张老师,还有学校的一些中学部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班听课,这样的阵势我可是头一回遇见,我的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

  开始上课了。张老师把我们全班35个同学分成了七个小组,分别以“宋、楚、秦、鲁、吴、齐、燕”七个国家命名,看着桌子上放着的“春秋七雄”桌牌,我仿佛穿越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我所在的小组是“宋”国,而我这个小组长暂时成为了宋国的君王。

  在这次国学公开课上,老师带领我们朗诵了《论语》课本里“述而第七”的第三十章:“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熟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张老师似乎知道我们短话有许多不解的问题,便让我们每个小组讨论后再提出三个问题。经过讨论后,我代表小组提问了:“周朝为什么会有这样‘同姓不婚’的礼制?巫马期是谁?为什么孔子明明被人指正了错误仍然觉得十分幸运呢?”张老师认真地听了每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讲解里他为我们一一作答。

  “昭公知礼乎?”这句话是陈司败问孔子的,昭公指鲁国的君王鲁昭公。陈司败为什么要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乎呢?原来鲁昭公娶了一位与他同姓的女子。在当时的周朝,有“同姓不婚”这样的礼制。所以鲁昭公在这一点上是违反了当时的礼制的。可孔子为什么还回答“知礼”呢?

  张老师为了解答我们心中的疑问,讲了两个故事——《弃老遗筐》和《诸葛子瑜之驴》。《诸葛子瑜之驴》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的'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大臣们看了立即议论纷纷,有的甚至哈哈大笑。诸葛恪虽然生气,但他小小年纪怎能违抗君王呢?他灵机一动,跪下来说:“请求给我一支笔”。诸葛恪拿到笔后在“诸葛子瑜”四字后面接下去写了:“之驴”两个字。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诸葛恪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赏赐。张老师告诉我们孔子的回答正如故事中的诸葛子瑜一样是“为尊者讳”。古圣先贤闻己过喜而改过自新;闻尊者过则想办法委婉劝谏。通过“弃老遗筐”和“诸葛子瑜”的生动故事,加深了“忠告而善道之”的理解。

  这次国学公开课,不仅非常有趣,还让我们学会了“为尊者讳”的道理。

【公开课作文】相关文章:

公开课作文04-01

上公开课作文04-01

公开课作文9篇05-15

公开课作文4篇04-10

【精选】公开课作文三篇04-17

精选公开课作文4篇05-02

公开课作文六篇05-01

公开课作文3篇05-03

【精选】公开课作文四篇04-29

精选公开课作文三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