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中山陵游记作文
中山陵游记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4 12:30:56
  • 相关推荐
中山陵游记作文5篇(推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山陵游记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山陵游记作文1

  这次春假,妈妈带我去了六朝古都—南京,春天的南京花团锦簇、翠绿无边。我们游玩了中山陵、明孝陵等景点,但不知为什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山陵。

  驱车去中山陵的路上,两边是高大挺拔的梧桐树,象是在欢迎我的到来,又带给我庄严肃穆的感觉。妈妈告诉我,中山陵是中华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园,从高空往下看,整个形状就像个“警钟”,取“唤醒民众、警钟长鸣”之意。这也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我不禁好奇起来,希望能快点到达。

  走进中山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松翠柏掩映中的牌坊,牌坊高大坚固,牌坊顶上是一排排闪着光的蓝色琉璃瓦,牌坊中间刻着“博爱”两个鎏金大字,是孙中山先生手书,取“像天空一样广博的胸怀与爱天下”之意,这是他一生为之努力的信念和方向。

  走过牌坊,迎面而来的连绵不绝、通向最高处的台阶, 我赶紧往上走,便来到了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用坚固的花岗岩所建,上面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与“博爱”一样,也是孙中山倡导的。刻在这里,我想既有纪念他的意思,也是指孙中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人。

  再向上走就来到了碑亭,碑亭是两层屋檐的`建筑,中间竖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绕过它我继续踏着石阶而上,就那么来到了最顶端的祭堂,祭堂是整个陵园最大、最高的建筑,它一共有三个拱门,门额上分别刻有“民主、民权、民生”六个金字,这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也是他一生革命的政治主张。

  走进祭堂,我看见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像,孙中山高高地坐在上面,眺望着远方。我绕着雕像走了一圈,然后就出来了,站在最高处我可以看见整个陵园的全貌。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发现整个陵园果然像座古钟,而且是对称轴结构,刚才看见的博爱牌坊和墓道就像钟下的悬索,半月形的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就像钟摆锤。整个陵园用的是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在南京的那几天,我还去了明孝陵、玄武湖、雨花台和夫子庙,不知道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山陵,那一株株的苍松翠柏、那连绵不绝的石阶、那蓝色的琉璃瓦、那刻在建筑物上代表着孙中山信念的金色大字,都似乎在告诉我一些什么?

中山陵游记作文2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南京,这里是我们本次旅游的最后一站,游中山陵游记作文是我们最后的一个景点,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的,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步入中山陵大门,我被中山陵的高大和雄伟所吸引了,我们首先来到了陵园广场。广场四周屹立着一棵棵苍松,它们看上去是那样的青翠欲滴,那样的生机勃勃。它们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永远不倒,又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生生不息。继续往前走,一座巍峨耸立着的牌坊便映入眼帘,抬头仰望,由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牌坊中央,这苍劲有力的两个字告诫人们,要只求奉献,不求索取;要用大海般的胸怀去关爱天下每一个人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我们一边向上攀登,一边拍照留影。走到一半,我向上看了看发现,映入眼帘的只有台阶,没有平台。我再回头往下看时,却只能看见平台,看不见台阶了。我问导游:“中山陵的台阶设计得这么巧妙,可有什么含义呢?”导游说:“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而从上往下看,全是平台,寓意着当经过了艰辛和磨难以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平坦。”奥,我明白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旦你弄明白了,才感觉并不是那么难。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面书写着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堂中置放着孙中山先生的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再进入一扇铜门,可以看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灵柩上。听导游说,孙中山先生的躯体在紫铜棺内,被混泥土浇筑在离地面5米的地下。我久久地站着,心里默默的向这位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中山陵之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饱览美景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思考,对民族的热爱,对领袖的敬意。作为记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中山陵游记作文3

  今天,我们去中山陵游玩。我知道孙中山先生便长眠于此。

  走过牌坊,顺着墓道,跨过陵门,那连绵不断的台阶映入我的眼帘。拾级而上,来到第五层平台,可以看见一对大铜鼎,上刻“奉安大典”字样,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大家仔细看,会发现在左边那个鼎下面有两个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是1937年末日军攻占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换句话说,这两个孔是当时留下的弹坑。如今虽早已时过境迁,但这两个弹坑时时提醒我们莫忘国耻。终于登上顶处的大平台。微风徐徐,此处阵阵松涛,更觉伟人浩然正气与天地同存。这392级台阶,高差约70米,总计有大小10个平台。更妙的是,从下向上看时一望到顶,石阶连绵不断,不见平台;而各位现在朝下看时,却反而不见台阶,只见平台。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来到顶处的祭堂,祭堂内部以云南产乳白色大理石铺地。堂内有直径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墙壁下嵌黑色大理石。大家可以看见东西两壁上所刻的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孙中山着长袍马褂的石刻全身坐像,像高4.6米,底座阔2.1米。这座雕像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受孙中山葬事筹委会之托,用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并于1930年塑成后从巴黎运至中山陵的,全部造价150万法郎。坐像下四面的六幅浮雕是截取了孙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幅画面。它们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看着伟人的光辉业绩,我心中无比敬佩。

  如今,作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旅游纪念胜地,中山陵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炎黄子孙与国际友人。人们怀着伟大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彼时彼刻,倘若孙先生泉下有知,也必会含笑长眠!

中山陵游记作文4

  中山陵,顾名思义,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南京紫金山上。暑假的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中山陵。

  我们住在夫子庙,离中山陵比较远,要乘很长时间的公交车。我坐在公交车上,格外兴奋,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下车后,买了票,就进入了中山陵。

  中山陵是蓝白色调,这是我们古代的孝色。一进入陵园,就看见一道门上写着:博爱。这可以说是对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走过长长的墓道,又看见一道门,这道门的横额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字。意思是说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走过这道门,就可以看见一个碑亭,亭里有一块碑,碑上写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镏金大字。

  出碑亭,就可以远远看见山顶上的灵堂了。可是,我一看台阶,就差点吓晕过去:全是台阶!足有200级!不管了!我以超快的速度奔上台阶,回头一看,我愣住了:台阶不见了,只有10个平台!真是巧妙的设计: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不见台阶。

  灵堂的门额上,写着民族”、民生”、民权”六个字。这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走进灵堂,灵堂里很暗,东西两壁刻着孙中山手书的`《建国大纲》全文。灵堂中间有一座高大无比的石像,他就是孙中山先生。他的神情严肃,两眼直视前方,仿佛在观察中国的变化。我觉得,当人民生活安定,不受外来侵略,国家高度发达富强之时,他会欣慰地笑起来。

  接着,走进后面的墓室。墓室里有一座躺着的石像,在它身下的箱子下,还有一个用紫铜做的棺材,先生就躺在里面。

  我在中山陵里看到了中山陵的鸟瞰图,从空中看,它像个警钟。这个警钟”让人不禁想起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从现在开始,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中山陵游记作文5

  巍巍的紫金山下,滚滚的长江边有一个古老的城市――南京。南京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了。这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山陵。

  进入中山陵风景区,透过茂密的树丛,隐隐约约能看见中山陵的大牌坊的影子,走过树丛,眼睛突然一亮,哇!好大的广场呀!我找出那张中山陵的旅游图,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对照图,我这才知道,这个大牌坊叫博爱坊”,是通向孙中山先生陵墓的大门。大门是用花岗石建造,呈三门顶冲式排列,中间横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牌坊风格别致,融会了中外建筑的特色,是中外合璧的杰作。

  一进大门,我就发现这里的绿化极好。正对着博爱坊的是一条向上延伸的大路,路两边则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树。它们站得直直的.,好像让我看到了当时工作人员护送先生遗体的样子。沿着石路往前走,绕过大殿,映入眼帘的是一段较长的石阶。从下往上看,只能模糊看到石阶的顶端祭堂屋檐的一点点而已。好高呀!看了看导游图才知道这石阶大约有480多米,你说高不高?

  我向上看了看,发现映入眼帘的只有台阶,没有平台。我再回头往下看时,却只能看见平台,看不见台阶了。我问爸爸:中山陵的台阶设计得这么巧妙,可有什么含义呢?”爸爸说:从下往上看,只有台阶,寓意着前面的路很艰辛。而从上往下看,全是平台,寓意着当经过了艰辛和磨难以后,看自己走过的路,发现过去的路也很平坦。”噢,我明白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会经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一旦你弄明白了,才感觉并不是那么难。

  到了祭堂,只见祭堂有3个拱门,上书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造的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堂中有孙中山先生的大理石雕像,高4。6米,生动逼真,是世界著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祭堂四周有反映孙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上刻着孙中山先生的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写的《总理遗嘱》。

  中山陵是南京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永远不会忘记中山陵!

【中山陵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中山陵游记作文11-07

游中山陵作文04-06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06-11

江苏南京中山陵导游词04-16

南京中山陵导游词6篇06-15

游记的作文12-10

游记的作文02-29

游记香港作文12-11

写游记的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