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8-24 17:33:37
  • 相关推荐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精选]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汤圆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最早是宋代民间所流行的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以白糖、芝麻、豆沙、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包汤圆,而软糯香甜的汤圆不仅好吃,还寓意团团圆圆。汤圆在我国流传已久,早在汉文帝时期,就已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节。

  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在碗中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再加入开水,不断揉面,直至像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揪下若干面团,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再求得中间掏个洞,双手配合把洞口揉大,将馅料放入洞中,把洞口封好,再搓圆。把汤圆放在烧开的水里,不一会儿就熟了。

  吃着美味的汤圆,妈妈给我讲了关于汤圆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昭王在复国归途经过长江时,看见有物浮于江面,色白,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皆不知此为何物,楚昭王便派人前去询问孔子,孔子曰:“此浮萍果也,得知者主复兴之兆。”楚昭王听后喜出望外,正好那日是正月十五,之后,每逢此日,便命手下仿制此果食之。

  汤圆寓意家人团团圆圆、和谐幸福,渐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后来正月十五吃汤圆,渐渐成了习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2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说起我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被誉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能各个地方的过年习惯都会有所不同。

  随着大年初一前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迎来了最开心的日子——大年初一。因为在这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压岁钱。也表示前辈对晚辈的关爱。

  传说古时候有个名叫“年”的怪兽,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出来逞凶作恶,直到残杀人们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所以人们会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来燃放烟花爆竹来驱逐这位名为“年”的怪物,还要防止自己家的孩子被“年”抓走,会在大年初一发压岁钱来驱邪。我们这边的特别之处就要莫属于拜年了。

  由于我在初一会起得比较晚,所以家人们都会早早地把我叫起来,换身新衣服,表示辞旧迎新。而这天的早上还会煮很多的饺子

家乡的风俗作文3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传说,是说从前有一个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庄里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怕火光的三个弱点。所以人们过春节的时候就再也不会看到“年”了。

  三十儿晚上吃完饭以后,我们就一起去姥姥家楼下放鞭炮。记得当时爸爸给我们买了很多,有在地上开的,有在天上开的,还有儿童鞭炮等……记得当时我和表妹一人拿了两根粉色的仙女棒她把自己当成小公主一样,却遭到我的吐槽说她太幼稚,我的弟弟和表弟一人拿了一根蓝色的仙女棒跑来跑去,把自己当英雄一样在打怪兽。当时妈妈问我们:“你们知道过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吗?”我们四个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了答案:“是因为要吓走‘年’这个怪兽!”妈妈笑着点头说我们聪明。这时,买鞭炮的`爸爸说道:“放鞭炮啊,有着辞旧迎新之说,寓意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我们几个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听着。也都明白了这些知识。

  通过这次放鞭炮,我们都明白了很多知识,希望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

家乡的风俗作文4

  过年了,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像我们家的风俗就很独特。

  首先,大年初一大家都要拜年,爷爷奶奶也要祭祖。

  然后,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习俗了——吃饺子!当然,光吃饺子肯定不行,得吃带硬币的饺子。在除夕,奶奶就早早包好饺子,其中有3个包着硬币的饺子。在初一,大家在一起吃饺子,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谁就能多拿些钱。

  有一年初一,又到了吃饺子的时候了,大家都让我先挑,我挑了一个四个饺子的碗,快速的吃了起来。第一个饺子飞速地被我吃完,我嘴巴里除了饺子皮和饺子馅,空无一物。我皱了皱眉,开始小口小口吃第二个。

  “咔,咔咔”我的牙齿好像咬到了什么东西。

  我吐出来一看,闪闪发亮的,是硬币,我无比兴奋,大喊着“我吃到硬币了,我吃到硬币啦!”四周全是称赞声,我不仅哈哈大笑起来。

  那一年的'初一,我过得美滋滋的。

  你们家有什么风俗,介绍给我听一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在无锡,那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也有着各种传统节日,而我参与最多的是无锡的清明节

  每年的四月份春暖花开是无锡最美丽的季节,在那个时候所有的花儿都绽放起来,那些树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草地上花儿都显得格外美丽。可是往往在这个美丽而又寂静的时候,总会迎来我们那悲伤的节日——清明节。

  记得每次清明假期,我家的国外亲戚都会来到上海一起开车到无锡去扫墓,看一下已去世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和一些已过世的亲戚。我们会上山去烧香祭拜,我总会见到那些大人都会拿着花,在那儿默默地祈祷。扫完墓后我们还总是会去参观以前曾祖父和曾祖母住的.老房子,爷爷奶奶们也会回忆起他们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每次听着他们的述说,我都会幻想起老人们的童年,让我身临其境仿佛回到了他们的年代。看好老房子后我们会在一起聚餐聊着闲话,每次清明节的聚餐都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总是在这个时候,他们都忘记了刚才的忧伤,都会谈论着各自的将来。

  这就是我家乡无锡的清明节,有悲伤、又有欢乐,又有童年的回忆,又有丰盛的美食,这些点点滴滴都构成了我们每次回家乡的常态。

家乡的风俗作文6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古人称夜为宵,元就是第一个意思,所以人们这天就被称为元宵节,这天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按照民间的传统,这天这天皓月当空,人们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这一天,人们还会专门制作元宵来给大家品尝,元宵就是汤圆。汤圆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用糯米粉和面粉,混合以后做成面团儿,然后再加上馅料,搓成圆形,放在水里煮好以后,就可以开始食用了。

  元宵节,人们期盼着团圆,而汤圆圆溜溜的外形,也和团团圆圆非常匹配,所以我们那天必须吃汤圆。汤圆非常好吃,咬到嘴里软软的糯糯的,让你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

  元宵节除了有好吃的还有好多好玩儿的。街上有花灯,有的店铺还专门做一些特别的造型来吸引顾客。那天还有猜谜语的'游戏,把谜语挂在灯笼上面,路过的客人能够答对问题,就能把那盏灯赢走。甚至还有走百病,踩高跷、舞狮子等活动。

  这就是元宵节,团圆的、热闹的元宵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7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最热闹的了,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会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到外面尽情的玩耍,大家开心的不得了,放着美丽的烟花,‘轰’的一声,天空中展现出美丽的.图案。大家开心地度过了着一个夜晚。

  年初一早上,我吃好团子,就去我们村上拜年,每到一家,她们就热情的迎上来,放了一把糖在我的手上。接着,让我坐在沙发上吃东西,吃好以后,我要走了,她们立即塞一个红包给我。然后有去另一家,另一家的人泡了糖茶,茶叶茶……之后她们让我坐在椅子上、吃糖,喝茶……过了一会儿,又去了另一家,另一家的人也是热情好客的,接着,去了好多好多的人家,红包越来越多了。

  年初二,家人带我去串亲戚,一到亲戚家,亲戚热情的迎上来,好泡了茶。真是太热情了。吃饭时,桌子上摆满了菜,我们喝这饮料,吃着菜,吃好菜,我们要走了,亲戚又拿了一大包东西给我们。

  年初三,亲戚到我家来了,我奶奶忙这,忙那儿,真是累坏了。我们又度过了年初四……

  我喜欢我的家乡。

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的家乡是漯河,在漯河最大的节日是12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在之前,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悉尼的成道之日也在12月初八,一此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日子,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节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节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圆在一起食用,赠送自己的亲朋好友。

  腊八粥是由各种豆类和干果熬制而成的,丰富又营养。

  刚才,腊月28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宝石,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我和妈妈一起熬过腊八粥,熬出来的腊八粥可口诱人,甜美香醇。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腊八粥美容,腊八蒜保健,你喜欢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9

  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我的家乡景色迷人、物产丰富、节日繁多,如:一月一日元旦节、三月八日妇女节······过节时也分外热闹。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来到热闹非凡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在正月十五,过节时处处张灯结彩,人们还都要去参加灯会,等会里的灯成百上千,每个单位、每个学校、每个工地,都会把他们的代表灯早早地挂到灯会上,让人们参观,人们参观后便来到旺火旁,正转三圈,倒转三圈,自己及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万事顺心如意。

  随后,人们来到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脚尖碰着脚跟,肩膀擦着肩膀,都到广场观看节目表演,人们有的'唱,有的跳舞,十分热闹。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还要烦那个鞭炮,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小朋友,每人拿着一支点燃的炮竹,兴高采烈地玩起来。每家每户都像办喜事一样,红火而美丽。在这一天,人们还要吃元宵,元宵圆圆的,里面有不同的口味,吃起来香甜可口,全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吃着元宵,那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元宵象征着团圆、美好,也祝愿自己和家人永远团圆。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家乡在诸暨、浦江、富阳三县交界的地方,山里山,弯里弯,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极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里的风俗很多,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正月初十的拜太公。如果说,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的除夕,那里的正月初十也有圣诞节那样隆重。

  顾名思义,拜太公就是祭拜陈氏的祖先,是不忘祖训、寻根探亲的一种纪念仪式。村子很大,以前有生产队时全村分成八个队,设有九厅十三堂,祭拜每年一次,就按厅轮流。在大厅正中墙上悬挂陈氏九代太公、太婆的画像,大厅中间设十多张宴席,桌上摆满各种果品、菜蔬、糖、糕点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如有米粉捏的十二生肖、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剪纸的动物,都惟妙惟肖。

  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老老少少喜气洋洋,整个村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是家里走得脱的,是一定到场的;陈氏家族居住在外的,定成群结队,携妻带子,敲锣打鼓的来。这一天,有龙灯助威,有戏班助兴,有篮球比赛、有杂技表演,整个村子是沸腾的。过年哪有这么热闹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家乡而言,一年四季最好色,就是正月初十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敬亭山,江南诗山,是这座城市不可多得的珍贵“宝藏”,散发着迷人的江南味道。

  好山自有好茶出。茶贵在清醇微苦,需要您用心去品,就像您要慢慢品尝宣城的味道一样。因为文明,宣城茶香千年。入春的宣城,三分春色,二分茗香,一分诗香,半分尘土,半分流水。

  好茶自有好酒出,宣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散发着那原汁原味的“宣酒”醇香,太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借杜康来解救自己的寂寞,太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是借醇酒来祭奠这逝去的所有云烟,那一缕缕惆怅,正是他踏足宣城这块充斥着酒和诗的土地,此刻的他是如此的.逍遥自在。

  茶欲新,酒欲醇……是因为这个千年古城,一直与文明相伴。

  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遥看水阳江,环抱着青山碧水,轻轻的低吟,捕捉每一束阳光,每一缕清风,化作一江灵气。当灰色的混凝土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就算是刺目的玻璃反光也无法再现充满生机的绿色。这一刻,我只能用回忆来滋润心田。面对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大千世界,我们如何才能够置身在碌碌众生之外,如何将宣城放在心田里。

  因为热爱,所以,一直期望着家园在创建中处处文明,在文明中时时创建。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中国有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每个又各不相同,每个都丰富多彩,但在这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

  过元宵节必须吃元宵,必须赏花灯,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挂满了各事各样的花灯,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摩肩接踵挤在大街上看灯,我们看了这家,又去那家,无暇顾及别的,灯的样式有很多有老年间的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沙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赏玩花灯,妈妈就带着我去买元宵,元宵的种类很多:有水果的,还有我最爱的黑芝麻味的。元宵圆圆的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到了家我就急着让妈妈煮元宵,想到元宵的美味我就直流口水。不一会元宵就好了,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我急忙拿出勺子往嘴里送,“啊,好烫。”我大叫一声,把元宵吐了出来,妈妈看到我这副样子就说,吃那么快干什么,又没人跟我抢……

  到了晚上,才是赏灯的最佳时候,晚上,街上的灯都亮了起来,观看的人更多了,每家都独出心裁,为了把顾客招来,人们想尽办法,有的在店前挂出一两条碧绿的长龙,赏玩花灯我们就去猜字谜去了,我一连猜中好几个,周围的人都夸我厉害。

  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我多么希望天天都是元宵节。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我的家乡在农村,家乡的风俗有很多,最热闹最有意思的就是元宵节的走会,我们村分成三个,东村,西村,南村,每年的`元宵节都要走会,通常是三天,第一天是我们东村先走,第二天,第三天就是西村,和南村了,这三天,全村人都会来参加,加上串亲戚的,看朋友的,还有专门骑小三轮来看热闹的,真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严严实实的。

  为了这个会一进腊月,村里人就开始忙活,打扫卫生,屋里屋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旧衣服垃圾成包成包地往外带,还要备足年货招待亲朋好友,街道要张灯结彩才能显示节日气氛,村里的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街道两旁,到了晚上,灯火通明,非常壮观。

  春节晚会是大人们的喜爱,我们倒不怎么感兴趣,在小院里大喊:“姥姥炮,把炮拿出来”这是姥姥就会把许多炮拿出来,可开心了,烟花炮与天上的星星互相辉映,美丽极了。

  老家过年就是这样,家乡的春节都多热闹!在家乡过春节,喜庆而快乐。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冬至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冬天中最冷的一天,在这一天我们要吃饺子。

  关于冬至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是张仲景医生发明了饺子,在东汉末年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发现在下雪的冬天,许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然后他想出了一个帮助这些人的想法。他要求他的徒弟们在街上建立一个医疗棚,把羊肉加胡椒粉和中药煮熟;切碎包进面团里让人们食用,吃完好后人们的耳朵都被治愈了。从那时起,人们就在冬至吃这种食物并将其命名为饺子。

  因此我们才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现在,饺子什么馅的都有,有羊肉馅的,猪肉大葱馅的,香菇馅的以及三鲜馅的.……一应俱全。包饺子时,先和面,把面弄成长条,再用刀把它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把它们擀成一个个小圆片。之后就是弄馅了,把羊肉剁成小肉沫,让羊肉和胡椒粉搅和在一起,再用面皮把馅包住,包好之后,把饺子一个一个放进锅,等一会儿就能吃了。再弄点酱料,把醋和辣椒和在一起就行了。把饺子蘸上醋放进嘴里,这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能吃下整整两盘呢。

  这就是冬至,一个充满特色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江鸿基同学:

  你好!

  今年夏天,我们在重庆游玩时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想请你随时到我的家乡作客。

  我的家乡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三面环海,是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之一的青岛。我们这里有许多的自然风景,如历史悠久的崂山,雄伟壮观的大海……我们这里的节日也是多种多样,春天的樱桃节、蛤蜊节,夏天的啤酒节,秋天的'柿子节,如果你现在来,我可以带你去参加鹤山的柿子节。

  鹤山柿子节上人山人海,品尝柿子的地方被人们挤的水泄不通,山上的柿子红通通的,远看像一片片红海,近看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一阵风吹过,它们又像一个个可爱的娃娃在树上和人们玩捉迷藏。吃一口柿子就像吃了蜜一样甜,滑溜溜的口感真好!不仅这些,鹤山的景色也很迷人,山上有滚龙洞、泉水阶梯、将军石。柿子节上不仅有香甜的柿子,还有迷人的风景,我们俩可以边吃边看,这是多么愉快的事呀!

  怎么样,我这样一说你肚子里的馋虫有没有想吃的欲望呢?有的话那你就来吧!我的家乡欢迎你!

  祝你玩的愉快!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07-27

家乡风俗作文02-25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2-27

家乡的风俗作文07-27

家乡的风俗12-25

家乡的风俗02-25

【必备】家乡的风俗作文08-10

(精品)家乡的风俗作文07-24

(合集)家乡的风俗作文07-24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