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实用文>学习计划>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
更新时间:2024-02-19 07:14:14
  • 相关推荐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1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实施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以来,学校在具体实施这门课程时,感到它和现有的学科教学有非常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流程、组织实施、管理评价、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全方位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在我国关于学校意外事故防范和处理的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面对一些行为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少校长、老师忧心忡忡,非常担心。这种担忧,使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管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成为整个课程实施中首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整个课程流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即选择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和结题展示,换种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课程实施的流程与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多不同。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教学工作,以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育管理学中的这一定义界说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课程。但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去管理课程和教学,则完全由每一门课程组织实施本身固有的特征所决定。上面所举的种种不同表明,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由统一管理到分散管理、由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由教师管理为主到依靠学生自我管理、由单纯的校内管理到校内外相结合全过程跟踪管理为主。原来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那套常规管理,如果原封不动地用于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显得无能为力,很不适应,设立新的课程管理规范迫在眉睫。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的.组织管理系统

  1、校长和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计划和相应步骤,协调各方面工作,组织多种教育力量,监控和评价课程和各类人员的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各种保证。

  在学校层面建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是研究性学习和其他课程管理的一个不同点。研究性学习虽然作为国家课程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但是除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外,这门课程没有大纲、没有教材,其组织实施主要靠学校结合本校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因此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学校开发建设本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这一任务单靠教研组、教导处很难承担,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领导小组来组织和开展本校的课程开发工作。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成员主要由校内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同时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参加。

  2、教导处、科研处、政教处或课程开发办公室。学校实施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检查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指导,聘请和组织校内外专家的讲座,把具体的工作要求布置给年级组。

  学校现行管理的组织机构一般分教学、德育和科研三条线,各自呈单线垂直管理格局。各部门行使自己的职责,各自对自己的上级行政负责,横向间没有太多的联系。研究性学习则不同,它要求校内以教导处为主,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一门具体课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围绕着现实世界各种真实的问题而展开,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学习知识,但目的不是为了学会知识,而是为了学会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等。这一课程目标已经远远超出知识、智育和智能训练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因此,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必然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3、年级组。课程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上承校长和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级组内各班班主任和学科指导教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它根据学校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安排,具体落实本年级的学生课题研究计划,在课程实施的每个阶段,及时提出和布置对各阶段工作的具体要求,安排辅导报告,培训教师并检查督促其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以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等。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年级组则更多地直接介入课程教学的管理,如规定相对统一的课程进度,组织各种辅导报告,安排指导教师等,这是年级组工作和以往不同的地方。

  4、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要求随时了解学生课题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投入课程的积极性,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通报情况等。

  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带领学生开展课程学习的直接责任人。和学科教学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要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更要知道学生是怎么学会的,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说,除了要了解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最后是否达到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预定的目标以外,教师更要关注学生每次活动的具体情况,并给学生许多方法论和学习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教师不讲,就不是教学”的传统观念,将关注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当然的组成部分。

  5、学生课题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同学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小组人员分工,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主持小组活动和组内评价,及时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等。

  虽说学校各班级内一般都设有行政小组,都安排学生当课代表、班干部,但这些同学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教师做一些教学方面的事务性工作和组织各种班级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组长的职责和以往的学生干部不同,他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单位──学生课题组的负责人,他要具体设计、组织、决定、领导一个课题组同学的学习活动,上对教师负责,下对同学负责。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课题组长是一个身兼两任的角色:作为学生,他和其他同学有一样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作为组长,他履行着以往只有教师才承担的责任。在整个课程实施中,学生课题组长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管理主角。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加快,技术创新不断。要想跟上时代的节奏,个人需要终身学习,企业需要转化成为学习型组织,国家需要大力鼓励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行为,使整个社会保持一种锐意进取和不断发展的状态,最终成为学习型社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国外管理专家认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在企业中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制度创新使传统企业迅速向学习型组织进行转化,可以使企业的学习能力巩固和强化,并最终使学习成为企业的重要价值观和竞争力。

  有人将知识管理界定为知识经济环境中知识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这就淡化了知识管理对传统企业的重要性和适用性,很不利于传统企业管理方法的提高。其实,知识管理应该是指这样一种组织行为,即组织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对各种相关的知识资源进行开发、传递和利用的过程。在这里,知识资源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组织内部员工个人的知识,包括他们的学习成果、见闻见解、关系网络、经验教训等,针对这一类资源,知识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最大程度地收集、存档并实现组织内共享;第二类是组织内部的各类文档资料,针对这一类资源,知识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内共享;第三类是组织外部的信息和服务,针对这一类资源,知识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收集、筛选、存档、利用。这三类资源在任何组织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的系统,有的简单,有的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有的仅处在收集和重复的状态。因此,知识管理对每个组织来说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

  一、实施知识管理开发和深化企业的学习行为

  1.1把企业传统学习方式制度化、信息化,最大限度促进员工知识交流和更新

  在技术创新和信息、知识日益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决定因素的情况下,在企业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已显的日益重要。在没有知识共享平台的情况下,企业中重要员工的离职、退休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为重要员工的经验、客户关系、独特技能和专业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充分利用这些财富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同时,员工之间的交流、差别知识的互补和同心企业文化中价值观的强化,都需要一个共享的知识平台。现在局域网和Internet的普及给企业提供了这种共享平台,知识管理就可利用这个平台充分共享员工的差别知识,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知识,减少员工休假、离职而造成的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平时就要提供相应的工具收集、整理与各员工工作紧密相关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源,如报告、项目总结、模板、电子数据表、参考书、说明书等,这些信息源不仅限于印刷型资料,也包括各种工具、设备和特殊的应用软件。以企业知识库为基础,使新员工能很快地熟悉前人的工作环境,学习其他员工的经验。同时知识管理还必须将企业传统学习方式制度化、信息化,以促进企业的学习行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员工间的知识交流制度。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的方式很多,最普遍的就是“传帮带”。“传帮带”是知识传播的传统方式,但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它的有效性丝毫没有降低。新员工通过老员工的传帮带,可以直接获得与业务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缩短适应期,较快地进入角色;成长中的员工通过先进员工的传帮带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传帮带活动需要经常化、制度化、多样化和信息化,新员工不仅可直接向老员工面对面地学习,还可通过知识共享平台向企业中所有员工学习;同时老员工一方面有责任向知识共享平台提供知识,另一方面也必须不断通过知识共享平台学习和提高,从而保持其知识新鲜和创新力。

  (2)支持自学。自学是员工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较少占用组织成本。任何组织都应该支持员工各种形式的自学,同时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使员工的自学方便快捷,并有利于老员工克服面子、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障碍,使自学全面深入地展开。

  (3)定期培训。培训可分为偶发型培训、计划型培训和定期培训。定期培训是最完善的培训制度,它可以使员工及时获得本行业的最新信息和技术。知识管理应该在定期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上进行创新。

  1、2对文档资料实行开放式管理

  文档资料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跟本单位的业务直接相关的文档资料,包括上级文件、内部规章、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研究报告、行动计划、工作进展记录及沟通宣传记录等。第二类是外购资料,包括书刊音像、网络信息等。针对第一类资料,开放式管理的重点是规范化与透明化。针对第二类资料,开放式管理的重点是共建共享。所谓共建,是指资料的采购应参考使用者的意见,而不能只由个别人决定。所谓共享,是指全体员工都可以使用。

  1、3积极收集外部信息

  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收集外部信息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这些信息包括:政治政策信息、经济发展信息、法律信息、人口变化信息、社会文化信息、科技信息、自然环境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等,这些信息有的可以通过检索媒体、向人咨询、请人讲演、参加相关的会议来收集,有的则需要通过系统的调研来收集。对外部信息的收集能力是衡量知识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企业应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获取相关资料,相应调整企业战略,领导市场潮流。在当代新的经济状态下,只有那些善于捕捉新的技术机会、并转化为新产品的人,才能迅速创造财富。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状态既意味着巨大的机会,也意味着巨大的威胁。技术突破不断出现,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必须及时适应这些情况,利用知识管理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独占技术。当有突破性技术出现时,相关企业必须自我更新,建立新的结构。成功的企业有时必须自我毁灭才能保全发展自己。

  二、促进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到来使得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如何成为学习型组织将成为新的管理革命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组织是能对相互依赖并且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出有效的反应的组织,是一个能不断适应并且有变革能力的组织。深圳巨人集团因为企业总裁史玉柱对环境变化过分自信的决策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同样也是因为史玉柱在失败中迅速的学习,使巨人集团有了复苏的迹象;山东的秦池酒厂在创业初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刻,企业的管理者不是理智地分析当时国家对发展白酒的政策限制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信号,而是情绪化地争得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过分地迷信广告的作用,使企业失去了健康壮大的最佳时机而一蹶不振。我国企业这种昙花一现的现象十分常见,问题的根本在于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企业的学习能力不够,学习过程中存在种种机制上和组织上的障碍。为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和要求,企业尽快向学习型组织转化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传统企业要想将自身改造为学习型组织,必须从建立适合于学习的组织结构入手。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一般为“发现―发明―执行―推广―反馈――发现”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有的企业在“发明”环节缺乏组织保证,有的在“反馈”环节缺乏组织结构。通过对组织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分析,对照企业自身的现状,企业就可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于学习的组织结构。一般来讲,加强领导和管理、强化反馈机制、创新企业文化是传统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的首要工作。

  2.1 领导与管理。

  在学习型组织中,各级领导人和经理人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从事学习的个人和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规范学习行为;这包括: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必须接受定期的.培训,必须对企业的活动行为做定期的反思,建立专门的研发机构保证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2)建立一种促进学习的体系;这要求企业在工资、福利、休假上向学习效果突出的个人和部门倾斜。(3)鼓励员工提出创新建议;(4)保证知识传播和学习渠道的畅通;其中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渠道必须畅通,可通过制度化的垦谈会、研讨会的形式保证。(5)企业资源向从事学习的人员和团队倾斜。

  2.2信息反馈机制

  信息反馈机制是学习型组织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在管理者个人拥有绝对垄断权利的传统企业中,员工的建议和外界的批评对企业管理者往往毫无影响,或者建议无法上达,或者管理者因为权利垄断不能真正进行学习。传统企业要在向学习型组织转化,首先要建立员工建议系统和顾客意见反馈系统;其次要成立专门的组织调研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情况变化,并要把这些信息加工成对企业决策有价值的报告;第三要善于接受咨询公司的帮助,在企业重大决策前要重视外界智力的作用。

  2.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实践为基础,长期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人际关系氛围,是组织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员工之间的黏合剂,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要想收到最佳效果必须首先建立同利同心的企业文化。同利同心的企业文化需要三大支柱,即: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细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深入人心的员工黏合机制。这三类机制的任务是,使员工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全面的尊重与关心,将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点,充分保护和激励员工参与管理和进行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在组织内形成崇尚创新、学习先进、敬业助人的文化氛围。在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结构基础后,企业还要着重塑造组织的学习文化,培养组织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气氛。要开展经常性的学习,以提高企业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学习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是知识管理的最终落脚点,也是企业学习的目的。知识只有作用于实践,才能给人们带来价值。同时,也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扬弃,知识才能不断更新,适应人类改造世界的需要。一个组织能否充分利用组织的知识,能否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进行知识更新,将是其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信息技术在组织学习中的应用,可以促进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武器是让员工更快地学习,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学习是一件自主的事,只有自主地、充满乐趣地学习,才能真正了解学习的真谛。因此,在向学习型组织的转化过程中,不应死板教条。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传统企业既不能盲目借鉴和引进,又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有自身特色的、适应自身情况的学习型组织。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3

  “怎样有效管理学生”是老师们从未停止过的研究课题,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费神最多的问题。受环境的影响,学生越来越难管,班主任越来越难找,政教工作越来越没人愿干。就在我们苦苦求解而不得的时候,区教育局在分乡试点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为我们找到了有效管理的又一剂良方。

  我校八(4)班曾是因纪律差没人愿带而改组的班级。大多数学生是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却精力旺盛,请他发言无话说,不当他说没玩没了。

  xx年秋季,我校就把该班作为实验班,开始“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的探讨。

  一、形成共识,步调一致

  我们通过讲座、会议、外出考察学习,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时下的根本问题不是学生难管,而是我们的定式思维难变,我们的管理步调不一致,特别是班主任的轴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完全依靠个人威信去管,威信一旦丧失,就只好寻求卸下担子的最后一招。

  我们引导大家认识到:有效的管理应该是自我管理与相互约束,促使学生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并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就能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自律、自觉、自主,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张扬学生的个性。小组合作管理更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的管理模式。

  同时,我们要求大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不能跟风,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应付一阵子,应该自觉自愿的长期坚持。这些共识奠定了实验的基础。

  二、深入了解,科学分组

  学生合作小组的组建是关键。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进行更细致的了解,了解他们不同的个性,行为习惯,文化背景,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和个性特点初步构成分组方案,征求任课老师意见,确定小组。然后,在组内选出一些思想品德好,责任心强,成绩优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当作组长。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其领头合作、身当表率、协调各员的作用。让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彼此尊重、理解、快乐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与生活。

  三、建立机制,合作管理

  在学生中有效地开展自我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从小组合作学习入手

  在组内开展“一帮一”结队子活动。由成绩较好的同学帮助成绩较困难的同学。这样一来,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巩固知识,而成绩较差的同学能较快地进步。让成绩优秀的学生从高贵的尊位上走进同学间,让不被人重视的“弃生”尝到成功的喜悦,重拾自信心。八(4)班的卢梦哲同学过去对学习一度失去了信心,可家长对他的期望又较高,他很苦恼。在班上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实验后,老师了解到他与向昊最合得来,且向昊同学成绩又较好,便特意将他们编在一个组。这样他在小组的学习也信心大增,表现得很积极。他的成绩由年级四十七名进步到二十七名。他感慨的说:“真得感谢‘小组合作’啊!”

  (二)从小组合作生活入门

  每天按小组顺序轮流完成卫生值日工作。轮到值日的小组,要时刻监督好班级以及公共场地的卫生保持情况。小组内由组长负责,把值日任务分工到人,各司其职,定时打扫,时时保洁。在劳动中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相互体谅精神。并且彻底告别了以往的不负责任、分工不清导致一片狼藉的局面。八(4)班有一名叫杜瑞强的特殊学生,因小时打针误用药水导致弱智,在校很另类,他孤僻且不听任何人的,上课从不看书,课外也从不参与任何活动,在寝室里也很少洗澡,班上也没安排他做清洁任务。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实验后,班主任了解到他只听一个名叫向国顺的同学的话,便特意将他们安排在一个组,让他们结为对子。这学期,寝室里少了一名住读生,老师有意培养杜瑞强的劳动自理能力,便给向国顺做工作,让他引导杜瑞强每周做一天清洁工作。令人高兴的是,杜瑞强同学在别人的帮助下,做好了清洁,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增强。

  (三)利用周考评激发荣誉感

  首先由小组进行自我管理,小组间进行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然后做到组与组之间的监督与竞争。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班会留出时间给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本周优点,批评自已不佳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

  (四)积极开展小组竞赛,增强内驱力。

  各小组的所有表现以竞赛制实行。各小组每天的各项表现以分数累计,一周一小结,评出一周的优秀小组,得奖的小组提请学校表彰嘉奖。

  “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尽管实施时间不长,但班级中很快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学习氛围浓了,每天晨读年级中到得最齐的是他们;课堂上最活跃的是他们;同时,学生的文明行为成为自然,学生的能力也日益变强了。这个班在过去是年级中最差的班,如今,在年级中是进步最大的.。班上的学生自己也都知道他们的基础状况不是最好的,但他们很自豪的是他们是实验班的学生,是每天在合作中进步的学生,更让他们自豪的是在期末统考中班上产生了年级状元――李天妹,她由七年级的全区第548名进步到全区第55名。老师们都惊讶于八(四)的变化。

  邓村的教育,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我校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的实验班时,没有选学生实力最强的班(我校是平行分班,在七下根据期末统测成绩由三个班分为四个班),而是选了实力最弱的班,是基于美国教育家彼得的“短板理论”,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这一剂新的教育良方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新的突破!初步尝试让我们找到了有效管理的有一剂良方。我们将在全校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

  通过实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通过实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小组合作中使学生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实施,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通过实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协调各方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让学校管理顺起来,让校园环境靓起来,让师生生活活起来,让教育质量硬起来,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高起来。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4

  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组织与实施论文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题学习教学实施

  摘要:在数学课题学习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数学新课程中数学课题学习相关内容重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与实施进行探讨,作为实施数学课题学习的参考与借鉴。

  根据当前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要在初中有效开展数学课题学习活动,除了转变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他们对课题学习的认识,使其从观念层面认同课题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他们的课题学习的教学实践能力、课题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一、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般地,数学课题学习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寻找素材、确定课题;课题实施、教师指导;成果展示、评价总结。在数学课题学习的实施中,要求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成果共享。

  1、寻找素材,确定课题

  根据课题选取的基本原则和途径,笔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育储蓄”问题,进行课题学习的教学实践。

  2、课题实施,教师指导

  数学课题学习实施的形式丰富多彩,可根据课题和培养目标的不同,灵活地在教学中运用。此课题,我们可以采用数学主题阅读或数学探究的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按照学生的意向分组,宣布分组名单,学生组成小组,推举组长,小组讨论各组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相应表格,学生有问题及时向教师反映,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

 206" data-highlighted="true"> 3、成果展示,评价总结

  在班级召开研究成果报告会,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同学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对问题解决有特色、结果呈现有个性、自主钻研有创新、问题拓展有创意、合作学习有收获的成果予以肯定和表彰,而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具体地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积极合作的意识,解决问题的信心,数学思维习惯,自我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等;注重学生在“课题学习”中的'变化和发展:数学知识、技能的发展,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能力的发展等;

  (2)注重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多种解题策略,清楚表达解题思路及过程,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回顾和反思解题过程等;

  (3)评价手段和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采用活动观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口头汇报,撰写活动等;

  (4)多采用鼓励性的定性评价。用评语描述学生在“课题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进步,需要改正的错误和努力的方向等;

  (5)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

  二、课题学习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课题学习中,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课题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新奇性和独特性,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层次的多样性,教师在面对这些陌生的问题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逐渐失去了往日对知识的权威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和盲目遵从了。在数学课题学习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我们认为要处理好以下一些相互关系、思维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的问题。

  1、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数学课题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强调学生自主,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对学生的课题研究完全不闻不问。这里的学生自主,主要是指学生个人或小组在课题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之后,由自己来决定其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研究结果表达和展示形式等,指的是学生能积极思维,围绕一定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能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有理有据的回答,能依靠自己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并做出可靠与否的评价,指的是学生能够承担他自己决定的事情,认真负责地把这些事情做好。

  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过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师生一起学和做的过程)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深度和方式尽量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学生在课题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学习责任的承担不是天赋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培养下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逐步形成的。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学习,并且这种能力的大小和他是否会学习成正比。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无论是掌握知识、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是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发展的基础能力,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指导,也不是推卸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在数学课题学习中决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师指导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主,学生通过充分地利用教师指导则可获得更大的自主。

  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教师的观念是推动和落实新课程的关键,是数学课题学习能否有效成功地开展的关键,要使教师真正“走进”而不是“走近”课题学习,光靠行政命令,专业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的“内动力”,教师发展的职业需求,学校的管理对教师发展的驱动以及师生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氛围。

  数学课题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数学观、学习观、教学观。要求教师提高认识,这里有两个认识需要转变,首先,教师对课题学习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多参与,多独立思考和实际去做;其次,在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应该总是“正确的指导者,正确的化身”,而应该平等地参与,适时扮演“同事、参谋、建议者、欣赏者”。

  三、结语

  数学课题学习在教学中是可行的,对于不同学校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题、形式来灵活地开展数学课题学习活动。数学课题学习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式。

  参考文献:

  [1]黄锦波。初中数学“课题学习与教学”设计角度的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

  [2]杨蓓。对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几点思考[J]。贵州教育,(13)。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5

  争创教学与管理五好工程实施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系、部及全体教师、学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院决定在全院开展争创教学与学生管理“五好”活动,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内容

  针对当前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现状,要求各系、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工作,争创第一,做到“五好”:

  1、早操纪律好:出勤率高,集合迅速,队列整齐,口号响亮,精神状态好。

  2、教学质量好:教师教学积极性高,责任心强,无迟到、早退及旷课等现象,无任何安全与教学事故发生,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悉心辅导,认真加强课堂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认真听讲,主动学习,课堂纪律好,教学效果好。

  3、环境卫生好:教室和卫生区整洁、干净。公物无损坏,墙壁无污损。班级内墙报及院内黑板报内容健康,版面美观,更新及时,环境与学生精神面貌好

  4、宿舍管理好:学生宿舍要保持整洁卫生,窗明几净,文明健康,按时就寝。学生不在宿舍内抽烟、喝酒,不在宿舍内大声喧哗,无打架斗殴等违纪现象。宿舍纪律及卫生状况好。

  5、班级管理效果好:班主任熟悉班级情况,管理措施到位,班级管理有序。班主任能认真参与值班检查并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按时完成各项任务。班级和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学院的各项活动,成绩优良,学生无违纪现象,班风良好。

  二、活动开展办法

  1、活动主要围绕教学与学生管理两条线,在各部门的各项管理措施及管理办法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进行,要求各个处室及系部要围绕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认真完善各项管理办法,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活动的深入进行。

  2、学院主要对各个系部实施考核与检查,每月对考核与检查的结果予以公布。对各项工作都排在前列的系部,除了给予精神鼓励外,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奖励办法另定。

  3、各系部要在认真考核与检查的基础上按“五好”的要求,每月一次对本系部的教师、班主任及班级排出名次,报活动办公室。学院将对排在前列的教师、班主任及班级予以通报表扬。对名次靠后的要限期予以改进。

  4、学院对各个系部考核内容与具体考核办法:

  ⑴早操情况:100分

  ①由系部负责组织本系部学生会对本系部各班级学生早操出勤、纪律及班主任到操管理等情况进行日检查,周上报。要求检查的结果真实无误,不得有虚报或瞒报,检查组在确认系部所报情况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时,该项得分判为零分。(40%)

  ②由学院检查组对各个系部学生的早操情况进行抽查,并作为对各个系部所报情况的真实性的检查与核实。(60%)

  ⑵教学效果及纪律情况:200分

  ①由各个系部按《课堂教学情况检查表》组织对本系部教学情况的检查,要求日检查,周上报。(30%)

  ②各位任课教师要按教务处的要求,认真填写教学日志,对本次课的到课学生人数、遵纪情况如实记载,由系部进行周统计上报。(10%)

  ③由学院教学督导组和学院中层以上干部听课,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纪律情况打分。(20%)

  ④由学院检查组成员通过抽查、听课后打分。(40%)

  ⑶环境卫生情况:100分

  ①由各个系部对各班级的卫生情况进行日检查,周上报。(40%)

  ②由检查组组织对各系部的卫生区情况进行抽查。(60%)

  ⑷宿舍卫生与纪律情况:100分

  ①由南、北校区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组织对学生公寓日检查、周上报。(60%)

  ②由学院检查组组织抽查。(40%)

  ⑸班级管理效果:200分

  ①由系部每月上报一次对班主任工作检查的情况报表。(20%)

  ②由各个系部填写《晚自习情况及班主任到位情况检查表》。(10%)

  ③由学生工作处、团委每月填报班级及学生活动情况月报表。(%40)

  ④由学院检查组定期对班级纪律及班主任管理情况进行抽查。(40%)

  各项抽查每周至少轮流循环一次。

  三、活动组织与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

  副组长:成员:

  设立活动办公室,负责各项检查资料的收缴、统计、处理及上报。地点:学生处。由王松林任办公室主任,苏伟、白岚、刘兴旺为办公室成员。

  四、检查人员与工作分工

  由学院教务处、学生处、教研处、教学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各系部及有关处室的人员参与检查工作,一般情况下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与检查工作。参与检查的`人员必须要以为学院高度负责和认真务实的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做到公正、公平、诚信、守纪。为了便于工作,划分为五个检查组,并确定召集人,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参与人员由各组召集人负责召集,每次参加的人数不得少于5人,检查的结果由集体讨论决定:

  1、早操情况检查组。由赵军辉担任召集人。

  2、教学纪律检查组。由孟宪沭担任召集人。

  3、环境卫生检查组。由朱玲担任召集人。

  4、宿舍管理检查组。由常永春担任召集人。

  5、班级管理及学生纪律检查组。由王松林担任召集人。

  为了使全体检查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教学与学生管理情况,对各系部的情况作出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要求全体检查人员要抽出时间到各个系部听课,每人每月至少要轮流到每个系部各听一位教师的课,并做好记录。

  五、检查资料的上报与处理:

  要求周上报的报表应在下周的周一上报。要求月上报的各种检查资料应在每月的月末或下月初上报,不得迟报或漏报。为了明确责任,及时处理检查资料,特作以下规定:

  1、要求由系部上报的各种报表在规定日期未按时上报的,逾期一天,扣除该项应得分数的30%。

  2、各种处理结果应在统计月度的下个月5号之前报领导小组审核公布。

  3、对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结果公布之日起3日内要求复核,复核工作由活动领导小组负责。

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6

  学习完《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最后两章之后,我了解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与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传出信息之后,都应知道反映信息传输结果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与学中的不足,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陶冶品格的地方,也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获得专业可持续自主成长的地方。成功的教学、课堂氛围和谐融洽,师生心协力合、答问流畅,愉快轻松中就打成了教学目标。有些课堂上师生关系却冷漠淡然,学生非常被动,与老师对着干,这就是教师缺乏课堂组织与管理的常识与能力的后果。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环节与规律。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有不同的角色分配。在传统社会,教师被视为知识的绝对权威以及主宰者和管理者,学生被视为知识容器;而进入21世纪后,教师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被认为是主动的学习者。在这里,我所看到的学生和老师的地位与我以往所认识的有所不同,学生是自主的,是真正的课堂的.主人,不应该被老师“管死”,老师应该关注、尊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心里氛围。

  除此以外,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学会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学习环境、课堂环境、教学环境、物理环境及心理环境等。物理环境包括教学设备、时空环境等。我联想到上课时所使用的教具――电子白板,这个高科技的教具是学校高精力、高资金投入的,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上课时,我们可以利用PPT、Flash等软件教学,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心理环境,就是指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学生有好的心理来参与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沟通、互动让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并且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有更平和的心态去学习。

  最后,我又学习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其相关的准备。要想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读教材文本,我们只有真正读懂了所教的教材,才能将其精华讲解于学生。其次,分析学生状况,只有将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之后,才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内容传授给他们,否则讲解会出现过深或过浅导致学生理解不透。最后,上课之前还必须要编写完整的教案,其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课时,课的类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具,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总之,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是每个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学生引向正确的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