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2-23 07:48:23
  • 相关推荐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时安排为1课时。今天,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进行。

  一、说教材: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掌握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判读、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可以说这节课在七年级上是最难的几节课之一,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多、难度大,大多数知识都是学生未接触的,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其中关于地形图的分析是以后学习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以及地理思维养成的的重要基础,同时,等高线还是一个难点,等高线知识也是后面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基础,在以后地形图的判读中都会用到它,对等高线的理解还有助于后面学习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的知识,对以后地理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课堂上就要给学生应有的思维、参与、当堂消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们要想学好地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图”,当然读图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在今后教学中持续培养。

  二、学情分析:

  对于我们学校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走出自己家乡的机会很少,很难形成空间、立体的概念和野外活动的经验,缺乏对山谷、山脊、鞍部等地形、地貌的概念。要学生理解用等高线的形式表示地形的起伏,即将立体的转化为平面表示,还要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即将平面的转化为立体的,要做到看图识地形,图在眼里,心中有图,这对初一学生而言的确很难。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即海拔和相对高度。理解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地图上识别五种地形。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地图上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地不同部位。学会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及绘制地形剖面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并使学生认可自己能力,增加自信;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我国及世界的地貌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说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海拔高度的计算,理解等高线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谷、山脊、山峰、陡崖等地形部位。尤其是山谷与山脊的判读,学生极易混淆。

  五、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这节课的难点,总感觉以往的讲授法、板图法、模型展示法、多媒体演示法都有不尽满意的地方,有书上得来终觉浅的感觉。“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因此,我采用了:模型配合、动手描绘、分组探究和多媒体演示相配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等高线模型上认识山体部位,动手描绘等高线,并探究各地形部位上等高线的特点。

  说学法:学生所用到的学习方法有自主操作、自学探究、合作学习、读图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其中教师需要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组织,做到合理分组和合理分工;教师还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帮助,需要对学生的比较分析及归纳总结进行引导和提示等。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著名景点驼梁去旅游(播放一组驼梁的风光图片)。刚才大家是否感受到了驼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起伏状态呢?那么,我们又怎样把这高低起伏的状态在平面图上反应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讲授新课

  对本节课的学习,将它分成四个环节完成。

  环节一:认识海拔、相对高度

  1、学生自读课本,找出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并用幻灯片演示。

  2、如何将立体的各种地形转化到平面上呢?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采用驼梁山区的照片和卫星图片,用动画的效果将等高线地形图展现出来,更有真实感,看得更真切。

  3、总结补充:同学们看到的标有高度值的闭合曲线就是等高线,同样,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4、活动1、制作地形模型,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各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纸上画出给定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

  2、用橡皮泥依照每一条等高线的轮廓,做成厚度相同的平面。

  3、将橡皮泥模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拼合在一起。

  小组展示,并给以适当的评价,比较哪个组做得更好。

  环节二:了解山体的不同部位

  在山体模型上,指出哪个部位陡峭,哪个部位较缓,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对应部位,总结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关系。

  结合实例,请同学说出山体不同部位的名称。

  此时,学生会提到山顶,但对其他山体部位就不太清楚了,教师因势利导,并结合幻灯片展示。学生在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上分别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并总结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特点。

  习题巩固

  环节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成因:人们为了更好地看清地形,于是,在等高线地形上涂上不同的颜色,就变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

  读图1.42,指出不同颜色表示陆上由低到高的变化。形象直观地表示出了地势的高低起伏,根据海拔的高低和地势的高低起伏状况,将其划分为五种地形。图片展示,读课本27页相关内容,比较它们的特点差异,填入表格中。

  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就很容易画出地形素描图了。

  环节四:

  1、对于地形剖面图,它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绘制而成的,它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采用动画演示,更形象。

  2、学生自己动手,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书上28页活动题补充完整。

  作业:同学们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绘制自己熟悉的某座山的地形图。

  总结

  七、板书设计

 一、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

  2、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等高线示意图及判读

  3、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表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名称及特征(表略)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亲手描绘等高线、小组共同探究各山体部位的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本节课还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在描绘过程中,如果不准确,特别位置的移动,会造成后面同学探究时的困难或错误,所以在描绘过程中,老师要到各小组指导改正。

  说题目学科年级章节姓名学校日期课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章第四节信巧霞郄马镇中学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相关文章: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08-10

说课稿范文说课稿 范文10-04

纯粹理性批判读后感(精选10篇)06-10

燕子的说课稿02-28

口技说课稿02-28

物态说课稿03-07

比的认识说课稿02-09

赵州桥说课稿02-09

面积说课稿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