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作文>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更新时间:2023-08-11 13:40:25
  • 相关推荐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3篇【集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和我的祖国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1

  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小时侯,我不知道什么是祖国,后来问了父母,才知道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

  长大了以后我渐渐知道了,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5千年的历史的文明古国,是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国。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它高8844.43米。还有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墙万里长城。它像巨龙穿行在祖国的大地,连绵起伏,曲折碗蜒,总长度是8851.3千米。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墙,它不仅世界上的一大奇观,它还代表着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非常非常厉害!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很了不起,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樊映川樊映川(1900——1967),原名樊盛芹,安徽舒城县桃溪镇人,现代数学教育家,1941年至1948年任国立河南大学教授,并先后兼任数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

  民国3年(1914年)入桃溪舒城第二高等小学,1916年,樊映川只身北上天津南开中学求学,追随周恩来等进步学生,响应“五四”运动,参加罢课、请愿、示威游行等活动,被反动军警打伤腰部。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受聘任上海暨南大学数学系讲师,1929年被该校破格提升为数学系教授。1930年他受聘国立安徽大学教授,1937年秋,安徽省公费派他到美国密息耕(现译为密执安)大学进修,1940年获博士学位,他的论文《关于外侧度函数的积分》以他当时的原名樊盛芹(S.C.Fan)发表在美国数学学会《美国数学杂志》,他所在的大学还为这篇优秀论文印成单册,在校内外广为交流。1941年春,樊映川来到在河南嵩县潭头流亡办学的河南大学任教,并先后兼任数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他还利用自学知识开设天文学讲座,深受学生的欢迎。1950年到上海同济大学任教,1952年兼任该校数学教研室主任和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6年被评为二级教授。先后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并担任全国高等工科院校数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樊映川一生追求进步。在南开中学时,受包括周恩来在内的进步青年影响,投身“五四运动”,参加罢课,上街演讲,抵制日货,反对卖国。他报考北京大学,因为向往这个新思想的发源地。在美国完成学业后,他谢绝了一些大学的高薪聘用,辗转回到战火弥漫、灾难深重的祖国。抱着抗日救国和教育兴国的信念,克服周折辗转、颠簸流离的诸多困难和艰辛,以满腔的爱国情怀和笃实的职业操守坚守教学工作第一线,他以实际行动担负起了河南大学数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之重任,为河南大学数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时,他多次同河南大学教授一起营救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民主运动中被捕的学生。

  樊映川文化素养深厚。他认为,一个学者不仅本专业领域的学识要渊博,还要尽可能汲取人类的思想文化精华。樊映川教授热爱教育事业,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精益求精,虚怀若谷,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业务管理能力,具有很强的运筹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中国高等数学的贡献尤为突出。在河南大学工作期间,他十分重视基础数学的教学,以治学严谨而著称,并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他非常关心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他组织了教师读书班,并为他们开课。他讲课深入浅出,以严密的逻辑和无懈可击的论证征服师生,所教的.学生纷纷反映“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1954年由他主编的《高等数学讲义》(上、下册)(以下简称《讲义》)出版。《讲义》内容取舍得当,系统周密,论证严谨,内容精炼,文字流畅,深受欢迎。截至1983年,累计印数上册达517.5万册,下册达448.4万册。《讲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奖。他开创了理工科教材“中国化”的先河,堪称中国科技书籍出版史和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1967年,樊映川病逝于同济大学。

  那现在的中国人就更厉害了。没错,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中国人发明出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宇宙飞船,但我们尚未满意,对神舟六号进行改善,发明了神舟七号,它发射于2022年的10月份,神舟七号做出了努力,终于完成了中国第一次太空漫步,这就说明了,中国,不比别的国家差!

  中国人不但厉害,还很坚强!四川汶川发生了5.12大地震,但我们没有倒下,而是齐心协力的救助受灾人民共渡难关。最后,我们又把汶川恢复了原样。

  我们很厉害、也很坚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就是与别的国家不同的中国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2

  祖国,我的祖国,我在四大发明里认识你,我在兵马俑的坚强里看见你,我在黄河的奔腾里倾听你,我在泰山的巍峨里敬仰你,在爷爷奶奶的追忆里,我想象着你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沧桑;在爸爸妈妈的诉说里,我品味着你的努力,你的崛起;在哥哥姐姐的歌声里,我聆听你的腾飞,你的辉煌,在我生活的日日夜夜里,我感受着你的和谐,你的神奇!

  “xx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改革开放的号角就像一声声春雷惊醒了大江南北,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我以前看过一组漫画,漫画的资料是“我的爷爷挑担上集市,我的爸爸开拖拉机上集市,这天的我透过互联网上集市。”这组漫画反映了我国七十年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掩卷沉思,我不禁为画家高度的概括潜力和深邃的思想所征服!因为,艺术家所表现的,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小时候听爷爷讲在他们那个年代上学时,能有几个洋芋裹腹就很满足了;之后爸爸上学前时,有了碗蛋炒饭就能在同学面前炫耀;而此刻,我上学时虽有面包、牛奶、营养餐,也没法在同学面前神气,因为家家都这样。当年,爷爷冬天空上学时,春夏秋冬的衣服裹满一身,还冻得鼻涕横流,浑身筛糠;之后,爸爸上学时,有一身新棉衣,立即引来一片啧啧的羡慕声;而今,冬天的校园满眼是又轻又暖又漂亮的羽绒服。当年,爷爷住的那个房子,土墙草檐,四边透风,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里外一样寒冷;之后,爸爸住进土瓦坯房,已经不像爷爷那个时代要为取暖而发愁,要是谁家能有个石灰抹墙,定能引来大批的参观者;此刻,我们住着小别墅,家用电器应有尽有……当年,爷爷的'业余生活是那样的贫乏,偶尔得来一本小说,看来看去,竟能背上,听说哪有露天电影,走上十来里路不嫌远。之后,爸爸有了收音机,有事没事抱在怀里当宝贝;此刻,我对那漂亮的液晶电视已索然无味,总认为它不如电脑有趣好玩。当年,爷爷去趟城里赶集,需要走上一天一夜才能到达城里,之后,爸爸在城里读大学,爸爸骑自行车一天就能赶到;现在,我们去城里玩,坐着自家车只需几个小时就到了。想到这些,我禁不住由衷庆幸:上帝是多么的顾眷我们啊,让我们生活在这个新时代,让我们生长在这个伟大而又精彩的世界里。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对于家乡的印象完全停留在那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每天经过的路上全都是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走这条路时都要加倍小心,如果稍一不留心,就有可能被绊一脚。每次只要下雨,就真的成了“水泥路”,特别讨厌走那条路,偶尔一辆车从你身边开过,新穿的衣服鞋子一下就弄脏了,晴天时则尘土飞扬,让你几乎无法呼吸。奶奶拉着我,总是说:“唉……这地方就这样了……你要小心一点啊。”垃圾也是随地可见的东西,这里一个快餐盒,那里又是一张餐巾纸;这里一个空易拉罐,那里又是一个塑料袋;这里一张小广告,那里又是一个空包装袋……这里不仅环境不整洁、路高低不平,交通还不便捷,做个车常常要走上几站路。

  现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你第一次来到我们家乡,给你的第一印象肯定宽敞平坦的乡村公路,路上摩托车、农用车、小轿车来来往往,环境也变得整洁干净,现在每家每户都建起了水泥房,在墙壁还贴上了各种各样的瓷砖,非常宽敞,装修豪华,就像小别墅一样。这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祖国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发达。

  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改革开放前,除了军装,没有做好的衣服出售,人们只能卖布匹请裁缝或自己缝制。卖布匹还需要布票,布票计划供应,每人每年只有几尺布,根本不够做衣服,只好自己种棉花,纺棉线织土布。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甚至缺衣少穿,忍寒受冻,在走亲戚时借别人衣服穿以维持体面。我母亲说她小时候在过年前后最盼望过新年穿新衣,那时每人每年只给一尺七寸布证,实在没有办法,人们只好拆口罩,拆用来装粮食和化肥的麻布口袋或棉布口袋布做衣服穿。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服买不完也穿不完。中华大地上涌动的姹紫嫣红时装潮,正是人民生活质量的生动写照。现在的人们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一代追逐时装潮流。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目,市场上国际名品比比皆是,时装展览台上的风采隔日便成为街头时尚。

  我们的家乡在一天天发生变化,变得更加繁荣,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都是我们伟大祖国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成果,我们要感谢祖国带领我们走向幸福的小康社会。

  七十年的磨难坎坷,七十年的风雨沧桑,七十年的斗转星移,七十年的灿烂辉煌。从四九年那位伟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铿锵呐喊,到北大学生“小平你好”的亲切问候;从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到“神七”飞船在太空尽情遨游;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成功通车,到这天三峡大坝的顺利蓄水……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一路走来,一路高歌,一路创造着奇迹。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3

  我的老家水川的乡村公路,是一条大致和黄河平行、横贯东西的道路。这条道路铭刻着我少时的记忆,记录着我壮年的遗憾,交织着我的喜悦;它从一个角落反映了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发展历史。

  在我少时的记忆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川,虽说是黄河岸上的一块富庶之地,但上湾三村人要去镇上只有一条傍河小路,河水一涨,就无路可走了。下弯四村听老人们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也只有一条大车开不过去,仅供肩挑驴驮通行的狭隘曲折的道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湾三村人从傍河的红胶泥山体开辟了一条挂在半山腰的约二三里长的公路,那段道路被人们称为“红湾”。红湾的外侧是很深的河谷,汹涌的黄河擦壁流淌;里侧是光秃秃耸入云天的崇山峻岭。那个时候,人们要去莺鸽湾必须经过乱石挡道的庙儿沟口,再走上一段“之”字形的陡坡,就到了半山腰的“红湾”。距莺鸽湾二三里路的大峡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还没有通车,只有一条缠绕在山腰的像一个大写S的曲径石道连接着一段河边小路。从莺鸽湾进入关家沟的路则是从一沟乱石中间搬走大石头挪腾开的一条小道,只供人们步行,骑自行车走这条路能把人颠簸得从车子上栽下来。在水川中段还有一个叫“中坪子”的村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人们去这个地方要从一个谷口进入,经过一段土壁对峙,道窄坡长的`深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水川东头一所独立初中担任校长,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一趟。那时的乡间道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每个单程我都要上两条大坡,越一条大沟,拐一个大弯。有的路段浮土很厚,一进校门和家门,车子和人都披一身尘土。一遇雨天,有些低洼的路段盛满了水,积水淹没了自行车的轮胎,人骑着车子在很深的水中行走。有些路段简直就是沼泽和泥坑,车子负载着一百多斤重的人,轮胎就陷进稀泥里了。那个时候,我常想,何时才能修一条水泥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从水川到白银的公路也往往被山洪冲毁,几年间不能通车。而为了保证这条路的通畅,有一年全乡教师集中在华皮川村喇庙咀的那个大转弯劈山修路,从大年初一直到正月初七。尽管如此,那条从水川经大坪绕道聂窑沟的土路仍然是坑坑洼洼,坎坎坷坷;凸出的路桥,低洼的深坑,没有桥面的延长了两边坡度的过路水渠一路不知有多少。那个时候,刚包产到户的大川渡、顾家善的菜农生产的蔬菜就要经这条路送往白银。一次,我坐车从水川去白银,一路上我看到前面一辆满载青笋的手扶拖拉机在经过一个大坑时几乎跳了起来,继而几捆青笋摔到马路上,挣断捆绳的青笋被摔得断臂折腿。而一辆满载西瓜的农用车走得稍微快了点儿,一路摔下车的西瓜满路开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水川人尤其是水川上湾人沾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光,几乎与三峡工程同时,大峡水电站也开工建设,从此,白银到水川的公路变成了水泥路。一条通过“中坪子”,穿过“狼家沟”“庙儿沟”隧道直达大峡的公路修通了,昔日水川最偏僻的几个村社反倒成了交通最便捷的地方。记得道路竣工欢庆通车的那天,我和教育局几个同事也乘车体验新路,却找不见了去“中坪子”的那条峡谷,而“中坪子”这个在我的心目中与外面的世界隔绝的地方,却背靠雷祖山,面朝公路,屋舍俨然。前年我去水川最东头的五柳村,多年没有走过这条大致与黄河平行的道路了,竟是如此的平坦宽敞。我望着车窗外,脑子里搜寻着马路两边原来的景致,沿途的景物旧貌换新颜。那道陡坡变得平缓了,原来人们骑自行车下了坡再推着车子上坡的那条沟到哪里去了?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车子已经到了华皮川。我欣赏马路南侧排列整齐的小二层民宅的余味还未尽,忽又被眼前气势恢宏,腾空飘逸的足有二里路的东来北上的环形路桥惊诧了!那线条、那气韵,简直就是张旭的草书!就连白银城区北大门的立交桥也没有如此的气派,如此的壮观!从五柳村聂窑沟返回白银的路上,我坐在车子里,观望着沿路的风景,竟然感觉车子走得过快,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白银城边儿上电厂高炉、高楼大厦。

  去年8月,我去水川湿地公园、乌金峡国学院、文化园,回白银取道顺安村到大坪的那条公路,又得知水川镇蒋家湾四个村的村民上白银不再绕道金沟口就有就近便捷的两条路。蓦然间,我感到从水川到白银的道路就像是棋盘,四通八达。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相关文章: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10-07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15篇03-22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15篇)04-10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精选29篇)09-30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20篇12-31

我和我的祖国诗歌朗诵06-05

我和我的祖国诗歌(精选17首)03-29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400字(精选20篇)11-01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锦集15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