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谷雨的古诗
谷雨的古诗
更新时间:2024-05-14 08:32:19
  • 相关推荐
谷雨的古诗【必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谷雨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谷雨的古诗1

  1、 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2、 谷雨初过换夹衣。——宋·陆游《入云门小憩五云桥》

  3、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4、 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5、 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6、 人卖山茶先谷雨。——宋·陆游《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7、 开籯淡淡楚山馨,入眼纤纤谷雨青。——黄衷《楚邸致新茶》

  8、 花风摆脱老红去,谷雨将迎稚绿来。——艾性夫《春晚》

  9、 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10、 谷雨夜来收。——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11、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12、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13、 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14、 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15、 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唐寅《漫兴(十首)·驰驱京国罨头尘》

  16、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仇远《浣溪沙·红紫妆林绿满池》

谷雨的古诗2

  1、穷读诗书青阁路,暂游山水别春风。

  新时谷雨正清昼,寒染孤峰送晚鸿。

  2、《芍药》

  [唐] 王贞白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3、《扇子诗》

  [宋] 李石

  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

  夜酒只堪允酌,春罗不耐轻寒。

  4、素色荼蘼破夜开,悽清谷雨掩朝來。

  几重花落悠悠水,一晌春回淡淡哀。

  5、百花凋谢送春归,布谷声中麦浪薇。

  细雨惠风荣万物,地灵人杰巨龙飞。

  6、谷雨已来春渐远,东风不舍百花颜。

  莫悲春色辞九里,布谷声声蹄新欢。

  7、春花落尽叶浓浓,细品新茶恬淡生。

  谷雨时节春将暮,雨生百谷送东风。

  8、谷雨采茶

  《牡丹》

  [宋] 方惟深

  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

  静女不言还爱日,彩云无定只愁风。

  炉烟坐觉沈檀薄,妆面回看粉黛空。

  此别又须经岁月,酒阑携烛绕芳丛。

  9、《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宋]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10、《简毕叔滋觅牡丹》

  [宋] 范成大

  冷落韶光谷雨寒,一年孤负倚阑干。

  欲知春色偏浓处,须向香风迳里看。

  11、《闲游》

  [宋] 陆游

  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12、《牡丹图》

  [明] 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13、牡丹花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 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14、《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唐] 孟浩然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15、落尽芳菲春已暮,雨生百谷物华新。

  斑斓多是三更梦,繁华散去见真纯。

  16、《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宋] 司马光

  谷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

  客来更说姚黄发,只在街西相第东。

  17、谷雨天青花满山,流芳溢翠色如烟。

  惊得塞北江边柳,忙展丝绦欲比肩。

  18、雨茁百谷气温升,鱼戏荷塘浮小萍。

  不管风吹花落尽,一壶清茶品味浓。

  19、《春日即事五首》

  [宋] 舒邦佐

  谷雨催秧蚕再眠,采桑女伴罢秋千。

  前村亦少游人到,牛歇浓阴人饷田。

  20、雨生百谷物候新,塞外春播树无荫。

  农家何须布谷劝,门锁巷空遍山人。

谷雨的古诗3

  1、谷雨初晴早景中。宋李山甫《牡丹二首》

  2、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3、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4、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5、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6、谷雨花枝号鼠姑。明唐寅《牡丹图》

  7、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8、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9、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10、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11、谷雨将迎稚绿来。宋艾性夫《春晚》

  12、1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13、茶村谷雨前。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

  14、谷雨赊犹半月期。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15、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6、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17、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18、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19、装迟谷雨催。宋杜安世《巫山一段云》

  20、谷雨笋茶俱俊美。宋刘过《春日即事》

  21、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22、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23、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24、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25、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26、谷雨干时手自锄。唐曹邺《老圃堂》

  27、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28、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29、谷雨深春近。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30、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31、 岩谷雨余生晚烟(宋·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32、 勃兴连谷雨(宋·高荷·《句》)

  33、 谷雨笋茶俱俊美(宋·刘过·《春日即事》)

  34、 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35、 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36、 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37、 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38、 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39、 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40、 人卖山茶先谷雨(宋·陆游·《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41、 谷雨花枝号鼠姑(明·唐寅·《牡丹图》)

  42、 三朝前谷雨(宋·方回·《怪梦十首》)

  43、 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44、 谷雨是今朝(宋·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45、 谷雨将应候(唐·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46、 谷雨风前(宋·元绛·《映山红慢》)

  47、 独占断、谷雨风流(元·赵秉文·《满庭芳遗山乐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辑》)

  48、 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49、 谷雨初晴早景中(宋·李山甫·《牡丹二首》)

  50、 茶将谷雨前(宋·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

谷雨的古诗4

  《谷雨》

  【宋代】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赏析:谷雨来临之际,诗人慢品生活百态,春风略花拂面,家禽

  越牢闭口,好一番似虚如梦的春景,天公如此作美!

  《木兰花慢》

  【元代】王恽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

  此词以寄。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赏析:谷雨时节,且看绿肥红瘦,国色天香,怎能不心旷神怡?徜徉于牡丹丛中,踏着花瓣铺就的通幽小径,轻嗅淡淡花香,何等快意!

  《采茶歌》

  【清代】乾隆皇帝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赏析:乾隆皇帝这一首《采茶歌》读来朗朗上口,很有民歌的感觉,写了江南茶农在谷雨日采茶的辛苦,表现了自己对民生的关心。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代】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赏析:林和靖即林逋,“梅妻鹤子”的那位兄台。要赶上现在,有人又要在他的取向上挖猛料了。幸好古人宽容,你想怎么矫情都可以。“三巡”是讲新茶泡了三泡颜色还如松色,浓淡相宜,禁得起泡,好茶啊。林老是在说,朋友喝得对路了,那意兴是越来越浓,茶泡若干泡也没觉出它的淡来。

  《七言诗》

  【清代】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赏析:表面上是指竹子一节一节地生长,实指竹子清高的`节操及

  坚韧不拔的毅力。

  《牡丹图》

  【明代】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赏析:牡丹自古以来是花中贵族,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唐寅题诗牡丹图,花开谷雨前后,颜色花中独一。

  《白牡丹》

  【唐代】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赏析:白牡丹,国色天香,纯洁可人。春雨过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堪比佳丽。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唐代】孟浩然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赏析:已然谷雨季,春风和融,诗人在草色萋萋中踏上归程,友人啊,要不要随我同去?

  《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唐代】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赏析:这首诗是曹邺描写自己的耕读生活,很显然受了东晋陶渊明的影响。曹邺有《田家效陶》诗云:“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诗所描写的景象会让我们想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避秦人。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唐代】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赏析:送行之作,前二句写送别之情与景,三四句写远游之起因,第五句是缑氏之景,第六句是南方之景,扣南游二字,七八句劝人早回家。全诗写的“悲壮郁勃”。

  《谷雨》

  作者:朱槔

  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作者:王炎

  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

  朝代:元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

  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作者:乾隆

  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作者:林和靖

  朝代: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水龙吟·牡丹》

  宋·曹组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金盏倒垂莲(牡丹)》

  曹勋[北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

  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元·王恽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庆清朝(牡丹)》

  曹勋[北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诉衷情(宫中牡丹)》

  曹勋[北宋]

  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天心故偏雨露,名品满深宫。

  开国艳,正春融。露香中。绮罗金殿,醉赏浓春,贵紫娇红。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再有诗次其韵》

  唐·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天仙子》

  苏轼[北宋]

  走马探花花发末。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

  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谷雨的古诗5

  谷雨

  【宋】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绝句

  【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白牡丹

  【唐】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老圃堂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七言诗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初春小雨幼儿园》

  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唐)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别严士元》

  刘长卿(唐)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听雨》

  方岳(宋)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

  《北斋雨后》

  文同(宋)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有美堂暴雨》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春日》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清平乐.咏雨》王夫之

  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朱小迸,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斜阳仍在天涯。

  《大浦》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

  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

  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

  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流笛中哀曲。

  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渭城曲》

  唐·王维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李白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

  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

  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

  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唐·李端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茂陵虽有病,犹得伴君行。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回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冷。

  《踏莎行》

  宋·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司马宅》

  唐·白居易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

  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赠卫八处士》

  唐·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谷雨的古诗6

  《春日即事》

  明·石宝

  林塘鸣春鸠,忽忽过谷雨。

  繁红多辞柯,绿甲半出土。

  鱼欣荷钱青,鸟悦石发古。

  凌云思高台,对日作独舞。

  为生良支离,被命孰伛偻。

  悠然东风来,兀坐听杜宇。

  《水龙吟》

  清·吴藻

  匆匆九十韶华,者番玉指将轮遍。

  知它门外,风来几阵,花飞几片。

  又值新晴,明朝谷雨,牡丹应剪。

  想画梁深处,栖香正稳,谁能似、双双燕。

  却怪丝杨成线,不藏莺、藏鸦随便。

  如潮病信,如山心事,难消遣。

  浮白杯空,踏青期阻,洗红衫浅。

  任春来春去,绮窗朱户,总无人见。

  《丑奴儿春日偶成》

  清·顾太清

  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

  未见花开。辜负多情燕子来。

  海棠憔悴东风老,绿叶成阴。

  绿叶成阴。银烛烧残无处寻。

  《山庄即事》

  清·吴兰修

  白云深处古田家,谷雨新晴课种麻。

  我亦芒鞋间不得,满山开遍碧桐花。

  《春游》

  清·张贞

  细雨微微燕啄泥,菜花满地蝶参差。

  村歌一片前山起,又是收茶谷雨时。

  《书耕隐卷后》

  元末明初·虞堪

  吴下顾家兄弟贤,养亲遗子力耕田。

  暖云谷雨春千亩,斜月犁星晓一川。

  尘市不逢真隐者,桃源忽见即神仙。

  年年但愿长丰稔,无吏徵租横索钱。

  《永定空衲者送茶》

  元·郑元

  尘虑困春华,蒙分谷雨芽。

  醍醐滋舌本,清气溢诗家。

  《南澳竹枝词其一》

  清·温立广

  榕风习习透岩阿,游客春衫试绿罗。

  谷雨过期秧已老,民间犹唱采茶歌。

  《茅庵避雨》

  清·刘尧熙

  谷雨偏多雨,看山未见山。

  落花何处径,野水不分湾。

  客已篱边入,僧方树里还。

  东风来更急,被此禅关。

  《西江月》

  清·顾翰

  已过清明挑菜,早先谷雨烹茶。

  小桃花下那人家。曾记分钱白打。

  遗却翠钿何处,画檐低堕松钗。

  暖风晴日可来邪。刚折秋千一架。

  《周守寄谷雨茶及大扇谢答二首其一》

  明·王九思

  山中谷雨后,采采碧瑶枝。

  露叶香犹湿,筠笼寄不迟。

  一瓢还自煮,七碗是吾师。

  却笑相如渴,金茎浪尔思。

  《江南春思其二》

  明·王廷相

  过却清明谷雨,开遍梨花杏花。

  眼看今春强半,王孙依旧天涯。

  《题王秀才牡丹图》

  明·康海

  何日到吾家,牡丹应著花。

  开图一见兴已发,遥似当年宴紫霞。

  雕栏不受春风抑,绿叶红蕤舞风力。

  终日回旋不肯休,根株苦被丹青匿。

  远路洄销客心,梦魂惟在草堂阴。

  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谷雨。

谷雨的古诗7

  闲游

  【作者:陆游】

  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入云门小憩五云桥

  【作者:陆游】

  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六

  【作者:朱彝尊】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舟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作者: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谷雨》

  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左河水《谷雨》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七言诗》

  作者:郑板桥 朝代:清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的古诗8

  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晚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宋·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谷雨

  明·方太古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老圃堂

  唐·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谢中上人寄茶

  唐·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江南春日

  北宋·夏竦

  江北游人春未回,江南春色傍人来。

  茶经谷雨依稀绿,花接清明次第开。

  场上斗鸡金作距,槛前妆鉴玉为台。

  六朝风物今何在,莫负流年酒百杯。 

  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北宋·梅尧臣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

  曾不争先及春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会稽绝句三首其三

  北宋·曾巩

  年年谷雨愁春晚,况是江湖两鬓华。

  欲载一樽乘兴去,不知何处有残花。

  春不雨

  清·王士祯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贱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谷雨的古诗9

  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

  陈基〔元代〕

  吴笺新制玉鸾纹,冲雨殷勤寄荜门。

  燕子不来人独立,自拈湘管认啼痕。

  陈基简介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文人,受业于当时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谷雨的'古诗10

  1、《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2、《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范成大[宋]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3、《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王炎[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4、《送徐州张建封还镇》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谷雨古诗

  5、《谷雨》方太古[明]

  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细细风双蝶,林外时时雨一鸠。

  碧海丹丘无鹤驾,绿蓑青笠有渔舟。

  尘埃漫笑浮生梦,岘首于今薄试游。

  6、《采茶歌》乾隆[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7、《老圃堂》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8、《谢中上人寄茶》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谷雨古诗

  9、《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10、《白牡丹》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谷雨的古诗11

  1、《白牡丹》-王贞白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2、《经碧云村》-区大相

  门掩松溪石路斜,碧云开尽见人家。

  客来惯煮胡麻饭,春到先收谷雨茶。

  3、《牡丹图》-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4、《谷雨》-朱槔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5、《再游龙井作》-乾隆

  清跸重听龙井泉,明将归辔启华旃。

  问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

  入目光景真迅尔,向人花木似依然。

  斯诚佳矣予无梦,天姥那希李谪仙。

  6、《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7、《暮春龟堂即事》-陆游

  东皇促驾又天涯,一片难寻堕地花。

  瘦策穿林数新笋,素屏围枕听鸣蛙。

  蚕房已裹清明种,茶户初收谷雨芽。

  欲把一杯壶已罄,谩搜诗句答年华

  8、《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9、《七言诗·不风不雨正晴和》-郑燮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10、《尝茶次寄越僧灵皎》-林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恰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筯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谷雨的古诗12

  1、 装迟谷雨催。——宋·杜安世《巫山一段云》

  2、 节换榆烟火,花残谷雨天。——李昌祺《送人之京》

  3、 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4、 寒食初过谷雨前,轻衫短帽影翩翩。——陆游《湖上·寒食初过谷雨前》

  5、 谷雨笋茶俱俊美。——宋·刘过《春日即事》

  6、 夷门子弟逞豪华,不念西京谷雨花。——晁说之《赠京师少年在海陵者》

  7、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曹勋《庆清朝·绛罗萦色》

  8、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曹邺《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9、 谷雨深春近。——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10、 谷雨初收时候,向魏紫屏帏,舞袖斓斑。——袁易《声声慢·寿张仲宝·乔木所居亭名》

  11、 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刘过《春日即事·久客无人问所须》

  12、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苏颂《再和暮春》

  13、 茶村谷雨前。——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

  14、 茶全烹谷雨,春半及花朝。——雪浪法师《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

  15、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16、 谷雨初晴早景中。——宋·李山甫《牡丹二首》

谷雨的古诗13

  《水龙吟·牡丹》

  宋·曹组

  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

  酴醿径暖,柳花风淡,千葩浓丽。

  三月春光,上林池馆,西都花市。

  看轻盈隐约,何须解语,凝情处、无穷意。

  金殿筠笼岁贡,最姚黄、一枝娇贵。

  东风既与花王,芍药须为近侍。

  歌舞筵澡,满装归帽,斜簪云髻。

  有高情未已,齐烧绛蜡,向阑边醉。

  《金盏倒垂莲(牡丹)》

  曹勋[北宋]

  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

  翠云低映,捧花王留住。

  满阑嫩红贵紫,道尽得、韶光分付。

  禁御浩荡,天香巧随天步。

  群仙倚春似语。遮丽日、更著轻罗深护。

  半开微吐,隐非烟非雾。

  正宜夜阑秉烛,况更有、姚黄娇妒。

  徘徊纵赏,任放濛濛柳絮。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谷雨日,王君德昂约牡丹之会,某以事夺,北来祁阳道中,偶得此词以寄

  元·王恽

  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

  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

  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

  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

  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题伍彬屋壁》

  唐·廖融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

  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庆清朝(牡丹)》

  曹勋[北宋]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

  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

  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

  春风暖,宝幄竞倚,名称花王。

  朝槛五云拥秀,护晓日、偏宜翠幕高张。

  秾姿露叶,临赏须趁韶光。

  最喜鉴鸾初试,数枝姚魏插宫妆。

  然绛蜡,共花拚醉,莫靳瑶觞。

  《诉衷情(宫中牡丹)》

  曹勋[北宋]

  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

  天心故偏雨露,名品满深宫。

  开国艳,正春融。露香中。

  绮罗金殿,醉赏浓春,贵紫娇红。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体裁、五律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

  作者、陆游朝代、宋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朝代、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作者、司马光朝代、宋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立夏》

  年代:宋作者: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前二日作》

  年代:宋作者: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年代:宋作者: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

  年代:宋作者:方回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閒。

  《立夏》

  年代:宋作者:方回

  齐侯北海楚南海,匹马扁舟我过之。

  一事略如陆务观,囊中真有万篇诗。

  《立夏》

  年代:宋作者:方回

  说与江湖故旧知,不曾得句未为诗。

  一更一至五更五,半是搔头不寐时。

  《立夏》

  年代:宋作者:方回

  路过偏岭暑风凉,草色连天七寸长。

  无限牛羊无树木,青青六月地椒香。

  《立夏》

  年代:宋作者:方回

  南华六祖老卢能,宇宙千灯复万灯。

  佛法平生吾不信,神交一二老诗僧。

  《四月十三日立夏》

  年代:宋作者:方回

  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将圆。

  客邸淹长日,归途逼暑天。

  莺声时一啭,蚕事欲三眠。

  节物还如旧,情怀自可怜。

  《山亭夏日》

  作者、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作者、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

  作者、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

  作者、陆游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

  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作者、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作者、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立夏》

  作者、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谷雨的古诗14

  1.《谷雨》——白居易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问柳如何花,十里不同人。

  2.《谷雨》——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3.《谷雨》——苏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谷雨》——黄庭坚

  谷雨如虎,飞燕欲舞。

  柳烟轻笼,花雨密度。

  5.《谷雨》——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凄凉,此意谁识?

  6.《谷雨》——黄景仁

  一帘疏雨梦,一池落花魂。

  人生如雨点,谷雨又何曾?

  7.《谷雨》——柳宗元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谷雨》——王之涣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丛锦官城。

  9.《谷雨》——杜荀鹤

  临岐时节苦相离,草木先衰燕子稀。

  雨雪如磐辞故国,潇湘何处寄柴扉。

  10.《谷雨》——辛弃疾

  二月春风似剪刀,发辫上头风雨摧。

  清明前后无芳草,谷雨如何不雨来。

  11.《谷雨》——晏几道

  大有谷雨时,百花各自开。

  雨后湿烟笼,春光色色来。

  12.《谷雨》——柳永

  春雨一何微,落花不曾知。

  花雨有时尽,柳雨无情时。

  13.《谷雨》——杨万里

  谷雨潜新绿,桃花浪漫红。

  舞砂风不度,燕子自来同。

  14.《谷雨》——贾岛

  雨中黄精老,满地野葛新。

  天地有清晨,人间有谷雨。

  以上是14首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词,每一首都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谷雨时节的美丽

  和特点。希望这些诗词能够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和欣赏谷雨节气的'魅力。

谷雨的古诗15

  《天仙子》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走马探花花发末。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诗人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后来父亲另给他取字子瞻,则与他的名“轼”更相关,且希望儿子高瞻远瞩),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正。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开创"尚意"书风,其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同为唐宋八大家中,合称“三苏”。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曾在立新法中反对王安石,被贬到黄州。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指的就是苏氏父子。

  《水调歌头》《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浣溪沙》 《临江仙》 《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也作婉约诗词。

  父子三人合称“三苏”,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政治家。、

  诗人生平

  公元1037年1月8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母在家乡病故,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于是苏东坡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谷雨的古诗】相关文章:

谷雨的古诗11-01

有关谷雨的古诗04-05

关于谷雨的经典古诗04-26

描写谷雨的古诗01-28

关于谷雨的古诗03-04

有关谷雨的古诗04-07

谷雨古诗词12-01

(优选)关于谷雨的古诗04-07

赞谷雨的古诗词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