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
更新时间:2024-04-08 11:30:37
  •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23课《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设计理念

  1、借助专题网络教学这一前瞻性的教学形式,整合课程资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整合中促进自主性,加强交互性,构建一种新型的语文课堂生活,实现同学语文素养的提升。

  2、张扬语文味,充沛凸显网络优势,让同学在研读、品味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让同学正确使用网络,用网络搭建已知与未知沟通、衍化的桥梁,学会合理而有效地处置丰富的'网络资料。

  3、带领同学抓诗眼,紧扣关键词,咀嚼重点诗句,在想象中走进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在学习中有目的地指导同学总结学习方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形成必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准备

  准备网络课件,与同学进行课前谈话。

  教学过程

  一、简言引入:

  1、导语: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美美在园林,而杭州的美则美在西湖。今天我们将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品读《古诗两首》,欣赏西湖风光,走进美丽的杭州西湖。

  2、《古诗两首》中收录了两位诗人写西湖的作品,一位是杨万里,一位是苏轼。同学们还记得吗,这学期我们就学过杨万里的一首古诗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2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诗句中对仗句的特点。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的内涵。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赠汪伦》,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品味诗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提示课题。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多感情,其中友情是非常值得留恋的。我国的古代诗人为了表现彼此之间的友情,留下许多千古名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两首古诗,这两位诗人用不同的笔法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浓厚情谊。让我们一首一首来欣赏。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赠汪伦》

  1、初读古诗。

  (1)自读《赠汪伦》,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a、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b、指名标出停顿。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学习古诗的学习方法。

  师:我们学习古诗一般可以分为四步进行。(1)释诗题,(2)知诗人,(3)明诗意,(4)悟诗情。

  3、用这四步方法自学《赠汪伦》。

  交流。

  (1)释诗题。

  赠:赠送。

  (2)知诗人。

  作者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李白。汪伦是他的朋友,这首诗是汪伦为李白送行时,李白送给汪伦的。

  (3)明诗意。

  a、交流难解的字词。

  欲:将要。闻:听到。不及:比不上。踏歌:用脚步打着拍子唱歌。

  b、朗读诗句。

  开火车读。

  齐读。逐行朗读,理解。

  c、指名说说诗意。

  李白我乘船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脚打节拍唱歌的声音。即使那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4)悟诗情。

  a、李白描写自己要走了,汪伦来送行的一件事,从诗中的哪些语句你体会到他们二人比潭水还深的情谊?

  b、如果你是李白,你看到这感人的情景,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叹与感激之情。你能来朗诵一下这首诗吗?

  指名朗读,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试背。

  三、总结全诗

  李白运用夸张的写法,向我们表达了他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一个“忽”字既表现了诗人吃惊的心情,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全诗浓烈奔放,是李白的传世名作,现在更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来表达朋友之间的浓情厚意。

  四、作业设计:

  1、背诵,默写古诗。

  2、收集有关写朋友之间友情的古诗。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会写炉、烟两个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2.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听诗意说诗句,让学生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初步学习夸张修辞。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能理解诗意即可。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难点:

  1.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2.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导入】看图猜诗

  同学们,看到老师画在黑板上的山水画,你能猜到今天我们讲哪首诗吗?

  【讲授】回忆作者

  想必你们都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了吧?

  关于李白,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讲授】解读课题

  过渡:李白特别喜欢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来到了江西省的庐山,被庐山瀑布的气势震撼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谁知道这首诗题目是什么意思?

  3.这个"望"是什么意思啊?("望"是从远处看。)

  【讲授】随文识字

  1.题目中藏着两个生字宝宝,谁发现了?(找到庐和瀑)

  2.出示瀑布图片与词语,指名读好“瀑”字。

  3.题目中还有一个生字是“庐”。它与这首诗里哪个字很相近?(找到香炉的“炉”。)

  4.你有什么好办法准确区分这两个字呢?

  对比学,明确都是形声字,偏旁不同。

  启发,广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

  5.教师解释庐山名字的来历。认识文中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

  【讲授】指导书写

  1.“炉”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文中还有一个带有火字旁的字,你发现了吗?(找到“烟”字)

  2.指导观察并说一说:要想把这两个字写规范,美观,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自评,互评。教师巡视指导。

  5.微信展示评价学生的字并修改。

  【讲授】初读感知

  1、读通诗句。

  现在生字宝宝已经回归到古诗中去了,你还认识吗?

  我们比一比,谁能把这首诗读好,声音洪亮,发音准确。

  2、读出节奏。

  要想把古诗读好听,还要注意节奏。

  (1)教师范读。

  (2)生读

  (3)全班读

  3、说印象

  过渡: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庐山瀑布的真面目。老师要在课堂交流群中发布一个问题,请你说一说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播放瀑布的视频。

  (2)在课堂交流微信群说感受。

  (3)交流感受。

  【讲授】读诗悟情

  1.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说明你们看得特别认真。同学们都知道,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唐朝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了。那么你们的想法有没有和一千多年前的诗仙李白有着相同的感受呢?

  2.过渡:你们有没有和大诗人李白相同的感受?你是从哪个词或哪个句子看出来的?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的同伴交流。老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

  3.学生交流。老师到小组了解交流情况并指导。

  4.交流。

  (1)体会瀑布之仙境美。

  出示云雾缭绕下的庐山瀑布,说一说这样的地方像什么?(仙境)

  指导读出庐山瀑布的仙境美。

  (2)感受瀑布的壮美。

  “遥”是什么意思?它与哪个字相照应呢?(“望”字,都是从远处看)读出远之意。

  是谁把瀑布挂到石壁上的呢?大自然用她那神奇的双手把这瀑布挂在这石壁之间,仿佛清风一吹,这瀑布就能飘起来一般,这瀑布美不美?请你读出瀑布的美。

  从远处看去,你们觉得瀑布像什么呢?谁再来读一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这瀑布!

  (3)体会瀑布的气势。

  从这“飞流直下”你读出了什么?(快)读出瀑布的“快”

  (4)体会瀑布之高,之长。

  “三千尺”“落九天”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的“长”。

  这瀑布真的有那么长吗?(不是)

  插入微课《夸张》,练习说夸张句。

  (5)从哪个字看出这是李白想象的呢?出示:“疑”,怎么读?谁来给它组个词?“疑”就是心里拿不准搞不清楚不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不是真的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不是)而是李白把瀑布想象成了银河。

  (6)再次拓展“想象诗”,进一步识记“疑”字。

  这不禁有让我们想起了李白在另外两首诗中的想象:【出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7)总结:你能用一个词,概括瀑布给你留下的总体感受吗?(贴字:气势雄伟)

  【讲授】伴乐美读

  1.下面,老师要提高难度了,谁能根据诗意背着说一说相对应的诗句呢?

  (1)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间的一条大河。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播放音乐,全班齐读。

  3.男女生老师配合读。

  4.随机点名,一名幸运生伴乐美读。

  【讲授】拓展升华

  1.老师给你们留一个小任务,请你在课下搜集描写庐山的诗或瀑布的诗,或是李白的其他诗,将你搜集到的内容和你的感受发回交流群。

  2.再让我们随着视频,把这首诗美美地背一背,唱一唱。老师也希望你们长大后,能身临其境,感受这气势雄伟的瀑布!

  3.播放《望庐山瀑布》水墨画朗诵视频。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4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五年级共48人。班额较大,不过,大家都很爱学语文,上课时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课前也可以自主的预习课文,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的能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习惯良好!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虽都写马,但各具特色。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作者用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全诗分前后两部分,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四蹄腾空、凌厉奔驰。这匹宝马良驹在诗人细致的刻画下,是那样的气韵生动,维妙逼真。诗的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写它纵横驰骋,穿空阔度险峻越障碍甚至足以托付生命。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豪迈情怀、壮阔胸襟、雄伟志向的写照。

  李贺的《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的渴望,但这些,诗人都是得不到的。诗歌描写了清冷大气的场面,写出了静态中的马的苍劲有力,同时诗人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来表达自己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象同于不同之处。

  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难点分析

  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展示古诗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在你们的脑海里一定储存着不少的古诗吧?你能把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古诗背给同学听一听吗?

  2.生展示古诗。

  3.同学们背得很有韵味,也很精彩。在这些古诗中,有描写祖国壮丽山川的,有抒发强烈的爱国情怀的,有倾诉思乡之情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咏马的诗。板书课题。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唐朝的诗人,随机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谈谈对作者的了解,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介绍背景。(课件出示)

  (2)都描写了马。随机设疑:写马只为写马吗?对此我们需要认真体会。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学习《房兵曹胡马》。

  (1)指名朗读古诗,读后说说题目的意思。

  (2)诗的前四句正面描写了马的哪些外形,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首句交代胡马的产地,来自“大宛”。二句写好马的形象、特征(瘦),“锋棱瘦骨”,把与人相若、神健气清、并夹裹着凌厉之风的神骏形象摆在读者面前。接着,三、四句从静动两方面续写马的形态,尖耳、蹄轻,生动地描写出马的体态的俊健。

  (3)作者向我们刻画了一匹怎样的骏马?

  (4)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把骏马之神之灵之骏写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5)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看到这匹宝马良驹时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欣赏、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6)古诗后四句,作者笔锋一转,描写马的品格。借写马的品性,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更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

  (7)“骁腾”、“横行”是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8)它为什么能“所向无空阔”?想象一下,房兵曹的这匹好马驰骋疆场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学生想象交流。

  (9)看到这匹宝马良驹,即可想象它的英勇善战。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10)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作者对宝马良驹的赞誉,对友人的激励,抒发着自己踌躇满志,充满远大抱负的情怀,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11)教师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四句是主要是通过描写马的外形特点来刻画马的雄健神骏,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后四句,则是通过转写马的品性来抒发自己的豪迈情怀,英豪之气。看到房兵曹拥有如此的好马,诗人杜甫的灵感焕然喷发,于是他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胡马”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千载之下,我们都似乎可以体会到杜甫在写作此诗时那种欲罢不能、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及诗人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壮阔胸襟!

  (12)指导朗读,配古典乐曲。(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13)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境。

  2.学习《马诗》。

  (1)过渡:如果说杜甫笔下的马是雄健俊美的,那么诗人李贺笔下的马又是什么样子?

  (2)自读诗文,启迪质疑。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学生小组试讲,感知诗意。

  (4)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5)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大漠、燕山”空阔寂寥、清冷大气的场面。师相机点拨:这悲凉、清冷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

  (6)指导朗读。生读,评议。

  (7)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8)作者多么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投笔从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献上自己的一点力量。可是昏庸腐败的朝廷不认同他的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想到这些,诗人怎能不焦急?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通诗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诗文。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基本弄清诗歌的意思。

  3.指导学生看书上附的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二.想像意境,体会感悟。

  1.在学生初步读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诗句来想像诗中的意境。

  2.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与诗中哪些句子相映照,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通过吟诵加以感悟。

  3.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在学生体会感悟的基础上一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三.作业

  1.朗读吟诵,背诵诗句。

  2.让学生体会、想像诗句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进入诗歌所描述的境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

  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

  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

  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击:撞击。若:好像。等闲:平常事。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4、指导朗读。(用高亢、赞美的语调来表明诗人的坚贞、高洁的志向。)

  5、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6、小结并尝试背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墨梅》并背诵。

  2、学会5个生字,理解诗句及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诗人借墨梅自喻,表现了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

  2、释题:《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看书中插图,从题目和插图中可知这幅梅花图是用什么作颜料画成的呢?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

  3、简介作者:王冕,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而成为诗人。他性情孤傲,鄙视权贵,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他的诗画皆负盛名,尤其擅长画梅花。

  (二)精读课文《梅花》。

  1、听录音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墨梅

  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2)生字正音:墨mo,不要读成mu。

  4、总结学法:

  (1)理解词语。

  (2)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5、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巡视。

  6、师生讨论。

  (1)理解词语。

  吾:我。痕:痕迹。淡墨痕:淡淡的墨水的痕迹。清气:清香之气。乾坤:指天地。

  (2)指名说说诗句及诗意。

  (3)看图想象:作者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他只要让梅花的清香弥留在宇宙之间,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4)朗读体会。(用自豪、高亢的语调反映出诗人的坚贞、纯洁)

  (5)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7、小结并尝试背诵。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相关文章:

(精选)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07-20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06-22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01-13

【热门】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07-20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精)07-20

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语文教案01-17

语文古诗教学反思04-05

语文古诗词04-12

语文古诗阅读及答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