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陈与义的诗词
陈与义的诗词
更新时间:2023-11-23 09:40:40
  • 相关推荐
陈与义的经典诗词

陈与义的经典诗词1

  1、送人归京师——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2、牡丹——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3、春寒——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4、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5、襄邑道中——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6、登岳阳楼——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7、观雨——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乾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8、次韵尹潜感怀——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9、岸帻——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闲吟。

  10、虞美人——陈与义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11、临江仙——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陈与义的经典诗词2

  《陈与义·襄邑道中》全诗阅读答案|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襄邑,宋代县名,即今河南睢县,当时有汴河通东京(今河南开封)。陈与义于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担任了三年开德府教授。任满小住数月后,于政和七年晚春经襄邑入京。本诗即此时所作。诗人在此以艺术家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生动优美的画面,塑造了自己那富有个性的青年时代的英俊形象。

  “飞花”二句,其“势如川流,滔滔汩汩,靡然东注”(胡穉《简斋诗笺又叙》),令人目不暇接。可以想像到当时的情景:一艘顺流而行的航船在扬帆前进,一会儿在夹岸花林中穿行,一会儿又在长堤榆树间急驶,半天就已行进百里。真是顺风顺水,好不快意,虽无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那样的豪迈气势,但两岸花红榆绿,亦足使人心旷神怡。起句尤为精彩,两岸花“飞”,既是船中人眼中所见,衬托出行船之速;又描绘出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成了花的世界。“照船红”是说,航船经过时,两岸“飞花”映照,泛起一片红光。唐代崔护有名句曰:“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与本句所描绘的情景有相似之处,都是以鲜花照人,渲染人物的神态。不过,两者又有不同。崔句写的乃是一位妙龄女郎在桃花丛中顾盼流眄,是一幅静态写生,显得婀娜妩媚。本句则写一位进京待选、以求施展才能的英俊青年,高卧舟中,花光相映,顺流而下,是一组动态镜头,显得潇洒俊逸。当时,陈与义不过二十七岁,即便按照当时的标准,也正是大有可为之年。作了三年学官,虽无显著政绩,却也没出岔子,此番进京,倘蒙皇上加恩,肯定会另有一番作为。何况时光是这样美好,加上天公助兴,换一个人,定会高声啸咏,以致手舞足蹈。但陈与义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能把自己内心的欢悦掩藏起来,因为他有更深的想法。

  “卧看”二句写诗人仰卧舟中,注目蓝天所产生的错觉,把内心激动、外表安详的神态更加鲜明地描摹出来,并把读者的目光引向更加高远的天空、更加广阔的世界。直到“卧看”二字,画面中才正式出现这位英姿勃发的主人公。“满天云不动”是错觉,实为云与船俱动,是以动衬动,即以白云的流动衬托行船的快速,与首句作一对照。“云与我俱东”,则有干青云而直上之概,表现了诗人的.抱负和信心,亦与次句的顺风顺水作呼应。这两句又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准确描摹。凡在蓝天白云下乘船旅行过的人,大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长时间注目蓝天,就会以为那朵朵白云总是停留不动,殊不知这乃是云随风飘、船趁风势,大致采取了相同速度作相同方向运动而使人产生的错觉。这两句诗准确地描绘了这种一般人所有而未能道出的感觉,表现出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这首诗以红、绿、蓝、白相间,着色鲜艳,全用白描而不事雕琢,写得“光景明丽”“流荡自然”(刘辰翁《陈简斋集序》)。陈与义“少在洛下,已称诗俊”(楼钥《简斋诗笺叙》),这首诗真不愧为俊美之作。

陈与义的经典诗词3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阅读训练一】: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和融于一体。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湖北孝感市中考试题)

  【阅读训练二】:

  6、(2分)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________”到“________”,写景由近及远。

  7、(2分)全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______和_________融于一体。

  【参考答案一】:

  1、家国之恨身世之悲(意近即可)

  2、A(“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

  【参考答案二】:

  6、“帘旌”、“夕阳”

  7、家国之恨、身世之悲(意近即可,2分)

陈与义的经典诗词4

  一、诗歌

  雨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

  二、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一号圣贤,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人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抵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陈与义为高宗旧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授参知政事(副宰相),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三、诗句分析

  潇潇秋雨、西风吹衣,燕子南归、梧桐叶落,家徒四壁、京城繁华,秋心归依、游子思乡。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燕子南归勾起归家之思,梧桐叶落兴起失志之慨。冷冷的秋风吹动远在异乡的人的衣衫,亦吹动了客居之人的思绪。不禁感觉秋风无比的凉,“一凉恩到骨”即一股凉凉的秋风恩入骨髓,身心俱冷,本在繁华京城却是闲居之人。怎能不升腾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感伤和悲慨呢?

【陈与义的诗词】相关文章:

《陈与义·襄邑道中》诗词原文11-21

《陈拾遗故宅》_杜甫的诗词12-27

情与义的句子02-03

义的作文300字07-24

义的作文600字10-30

义的作文300字(必备)10-05

【精选】义的作文400字3篇01-05

义的作文400字九篇02-13

义的作文400字3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