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诗词>《天净沙·秋思》诗词
《天净沙·秋思》诗词
更新时间:2023-11-22 08:10:41
  • 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思》诗词

《天净沙·秋思》诗词1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作者介绍】

  马致远(1250?~1323?)号东篱。元大都(拿北市)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晚年隐居杭州乡村。他是元代著名杂剧、散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多叹世之作,抒发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愤懑,也有浓重的隐居乐道,超然物外的消极情绪,风格豪放清逸。有近人辑本《东篱乐府》。

  二、【解题】天净沙,曲牌名。秋思,秋天的思绪。

  三、【译文】

  黄昏,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乌鸦在哀鸣;潺潺流水,小桥旁边,呈现几户人家;嗍嗍西风,荒凉古道,疲惫不堪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已经落下,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旅人,不禁又升起思乡思亲之情,简直要肝肠俱断了。

  四、【简析】

  枯藤老树昏鸦,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以乐写哀,和萧索荒凉的上下两句形成对比,反衬了作者孤独、寂寞、愁苦和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极力渲染悲凉气氛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渲染悲凉气氛。昏鸦归巢,小桥人家,为“断肠人在天涯”做铺垫,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作者直抒胸臆,强烈的表达了作者悲凉孤独愁苦和思乡之情。

  五、【主题】

  通过对秋天黄昏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悲凉的情思,抒发了一个长期飘零异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六、【艺术手法】

  1、前三句无一动词,而仅仅排列了九个独立的名词。实际上就是九个独立的意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呈现一幅生动、形象、色彩鲜明的画面,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诗歌意象的排列组合上,这首小令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功的典范之一。

  2.静景与动景相映

  3.景色与情思相融,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天净沙·秋思》诗词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5分)(1)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或:寓情于景,以悲景写悲情。 (2分)

  (2)在外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或:在外游子的客愁与乡思。(3分)

  15.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

  答:

  16.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参考答案:

  15.萧瑟(萧索)(1分)、荒凉(1分)。

  16.孤寂愁苦,思念家乡。(2分,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天净沙·秋思》诗词3

  夕阳已经准备西下,透着些许残余的光,在远处的山尖上,搭拉着太阳无精打彩的脸,它正在不耐烦地打量着人间。被云缝中透出的些许金光染黄的一小片地方,有着几棵垂着头的老树,似乎想尽最后一丝力量去回味什么。缠绕住它们的,是几根即将被风吹落的枯藤,在寒风中摇曳着,不时发出令人悚然的"吱呀"声。仿佛它们正回忆着自己曾经的花样年华!

  朦胧中,有一个小院落现在眼前,门前一条碧波荡漾的小河缓缓流过,倒影中,暖光的烛火下,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家常饭,两个孩子在院子里快乐地放着风筝,笑着,跑着……一切都被那道小桥尽收眼底,它经历了岁月的践踏,如今已残破不堪。它在那里,守护着一家人,守护着那一湾水……烟消云散,小院子不见了。家乡的路有多远?是否会像那曲折绵长的.古道一般,通向永无止境?乌鸦一曲圣歌结束,仿佛意味着某种审判的成功。夕阳终于落了下去,只留下一念情思在人世间回荡!

  西边,一轮残阳从山的一角斜射过去,为大地铺上一层薄薄的红衣裳。冷瑟瑟的风不停地刮着,如刀割,又如鞭子子一样抽在脸上,十分疼痛。我孤独地走在异乡的小路上,眼睛已经睁不开了,非常疲惫不堪,真希望能找一间简陋的屋子住下,至少能抵御这刺骨的寒风,让我好好休息会儿。

  当我走到沧桑的老树下时,一根枯藤缠着树干,老树的叶子全部掉光了,虽然它们以前是那么的粗壮美丽,可是现在只剩下几根脆弱的枯枝,在树的前方有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它也跟我差不多,疲惫不堪,马不停蹄发出悲伤的叫声,好像在召唤它迷路的主人又或是远方的马朋友。树上的天空一直飞翔着几只乌鸦,一边抖动它无力的翅膀,一边发出声声悲鸣,空旷的天地显得更加孤寂。

  黄昏来临,此时的我来到了一条小溪旁。溪水清澈见底,溪里还有几条小鱼在嬉戏,时不时地拍打着鱼尾巴,非常自由,非常惬意。我此时喉咙非常干燥,不得不喝那冰凉的溪水,我俯下身,把溪水轻轻地用手捧起喝下去,冰凉冰凉的。

  到了晚上,炊烟袅袅,几户人家开始做晚饭了,那香味已经远远地飘到我的鼻子里,我好似又想起家人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围在饭桌前,有欢有笑地吃着晚饭。一声狗吠,把我从沉思中惊起。看看眼前的这一切,我感到异常无助,彷徨,只能独自去流浪啊流浪。突然,我心里猛地一震,我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收拾好包袱行囊,向着夕阳落下的地方走去。

  黄昏十分,天边的一抹霞光染红了一大片天空,形状千奇百怪的微云似乎正聚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天空中一只孤独的乌鸦独自飞过,俯视着大地,终落在了一棵被枯藤缠绕着的老树上,发出声声寂寞的鸣叫。

  老树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伴着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草地上,小桥边,还有几个年幼的孩子正在玩耍,家中的大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老人们在谈笑风生……

  诗人独自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眼前这美不胜收的景象,看到农家小院里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便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家乡时也是这样一番情景,他沉浸在自己美好的回忆中,忽然,鸟鸣声打破了回忆,他这才想起自己早已离开了家乡在外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此时,天边的霞光渐渐消散,太阳也消失大人们的视野,孤独的游子依然牵着马,渐行渐远……

《天净沙·秋思》诗词4

  出自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傈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天净沙·秋思》诗词5

  翻译: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黄昏时纷纷归巢。小桥下溪水潺潺,溪边人家炊烟缭绕。在瑟瑟秋风中骑着一匹瘦马,缓慢地走在荒凉的古道。夕阳西下,极度伤感的游子漂泊在天涯海角。

  《天净沙·秋思》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注释

  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3、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赏析

  此曲开篇作者一连描绘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在阔大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漂泊天涯的悲痛心情。

  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作者介绍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

  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以及同别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另《误入桃源》仅存一曲。

  一说南戏《牧羊记》也是他所作。剧作文词豪放有力,内容显示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但也带有逃避现实、向往仙道的思想倾向。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天净沙·秋思》诗词6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鉴赏关键点】凄恻缠绵。构思巧妙,意境萧瑟苍凉。情景交融,抒情凄恻缠绵。

  【思想内容】 这首小令是元代散曲中的佳作,被誉为“秋思之祖”,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古道西风瘦马

  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中考链接】

  2010年四川省南充市

  7.诗词鉴赏(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1分)

  答: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参考答案:

   7.诗词鉴赏(3分) (1)深秋晚景图(1分)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意近 即可)

  2010年江苏省徐州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于 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 的气氛,表达了天涯沦落人 的心情。(3分)

  参考答案:

   (三)13.古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 (2分) 悲凉 凄苦(1分)

《天净沙·秋思》诗词7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越调]天净沙?江上 (元)张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嗈嗈(yōng):雁鸣叫声]

  (1)简要概括这两首词的`内容。(3分)

  马致远词: 。

  张可久词: 。

  (2)“枯藤老树昏鸦”与“依依孤鹜残霞”描绘的景象,其基调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

  答:

(1)表现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1分)

  表现渔翁宁静恬美的生活情景。或表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

  (2)不一致。(1分)前者凄凉,后者恬静。(2分)

《天净沙·秋思》诗词8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虽然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岁月,但岁月始终掩饰不住它那魅力的光芒,现在让我们再次品味它的平淡而又辉煌、质朴而又纯真的诗句。

  这首小令自问世以来就会有后朝的许多文人墨客赏析。元代有人称其为“秋思”之祖,清代王国维在他的《宋元戏曲考》中称此曲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曰:“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这首小令主要写游子浪迹天涯,目睹萧飒景象,以及游子产生的无限悲秋的感慨。就其写景特征来说:

  小令仅有28字,共有11个景物,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天涯”,它们都是日常人们司空见惯的事,这些景物孤零零的,似乎他们之间毫无关联。但恰恰是这11个景物,把它们构成一幅西风飒飒、古道漫漫,游子浪迹天涯的画面。

  这些平淡的景物,正是游子思乡的寄托体,由于有游子思乡之情、思亲之痛,才使得景物生动活泼起来,才是整个画面成为一幅幅场景。在心中放映。使读者的心灵与游子的心有力的结合在一起,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游子的心情,与其融合,在你的脑海中不停的闪现出那种凄凉、惨败、无尽头的秋景。使读者产生共鸣。

  作者善用渲染手法,首先出现的是枯黄的蔓藤和枯瘦的.老树。这展现出一片毫无生机的凄凉之景,此时,一只昏鸦映入眼帘,发出凄惨的叫声,此情此景让游子毛骨悚然、惊愕半天(在古代乌鸦是一种不吉利的动物,有“乌鸦至,人之将死”的传言),停留在那棵老树上的昏鸦为本来就十分凄凉的旷野中增添一种死亡的味道,形成一种石块压着游子的心灵,使其透不过气的感觉。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或者说是游子扭头一看)——“小桥流水人家”,这样让人欣慰,让人激动,让人感觉还有佛祖保佑。这是一种别样的景物啊。试想,一座小桥,还可以听到溪水潺潺的流动,仿佛还有鸡鸣狗吠之声,或许还可以听到在一户人家外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正如阴霾的冬日里的阳光那样突然袭来让人感到突然的温暖。在经历昏暗凄凉的画卷后,终于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场景。

  在这里,与“枯藤老树昏鸦”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引起游子更为强烈的思乡思亲之情。可惜小桥不是“我”家门前的那个,那户人家也不是“我”日夜思念的家,那里的欢声笑语怎么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那边风景独好,可我这边秋风瑟瑟,无情的赶走了树叶,一片残破、凄凉。孤独的“我”该向何处去呢?

  紧接着“古道西风瘦马”,游子冒着凛冽的寒风从口里吹到心里,更是吹到心灵的深处,而此刻,跟随游子身边的那批瘦弱的老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荒郊野道上与主人一起踟蹰而行,一片凄苦之景,映入眼帘。

  “夕阳西下”,这是全文的核心景物,正是夕阳缓缓而下,黄昏时刻(古代人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夕阳西下,万物归家,可是游子要回到哪里去呢?回望那户人家,可惜不是客栈,更不是家,在那西风瑟瑟、古道漫漫上,哪里才是尽头,哪里才是自己的家?这更引发了游子的辛酸、心痛、无奈……

  前面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乌鸦还知道在枯枝上栖息,小桥流水人家也有安身之地,游子和那匹瘦弱的老马,还在踟蹰而进,有家不可归,这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剧了情节的凄凉气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在看似随意的、平淡的景物安排,其实是作者的匠心设计,巧夺天工,因此全文一气呵成,毫无雕琢之感,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刻画的高超技艺,令人折服。

《天净沙·秋思》诗词9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断肠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3《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该曲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5.该诗组成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6.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1.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这里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2.B (黄昏时的乌鸦)

  3.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4.示例一:寓情于景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夕阳西下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静物与动景相互映衬的写法,如:动态的流水、与处于静态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人更添愁苦。

  5.苍凉的深秋晚景图。运用大量的名词,用这些特定的意象抒发作者的情感。

  6.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言之成理即可)

《天净沙·秋思》诗词10

  1、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

  B、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D、本曲描绘了天涯游子秋日黄昏行旅图,表现悲秋思乡的情感。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4、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下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恬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请语”,作品因此更感人。

  D、这首小令仅28个字,生动地表下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C)

  A、这首元曲虽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B、“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写出作者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烘托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境。

  C、此曲作者是马致远,字东篱,元代杂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D、此曲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6、下列错误的一项是(C)

  A、全曲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喻为“秋思之祖”。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子眼中所见,“古道西风瘦马”则是游子自身写照。

  C、此曲运用了寓景于情的手法,写出了作者的心理感受以及天涯游子的愁楚悲凉。

  D、“夕阳西下”一句动静结合,互相映衬,同时也点明了时间。

  7、下列选项错误的是(B)

  A、此曲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副深秋的景色图

  B、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C、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D、最后两句由景及人,道出天涯游子的心情,断肠是全文主旨

  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古道西风瘦马”的“瘦”表现了旅人的辛劳。

  C、 前三句勾勒出“秋”色,末二句点出了“旅”思。

  D、 这首散曲主要表现秋天的悲凉景象。

  9、选出不正确的一项(C)

  A、本文前四句写景,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B、本文使用众多意象来表达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C、本文采用悲春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D、本文只用二十八个字,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旅人凄苦的心境。

  10、选出正确的一项(B)

  A、本文以景托情,寓景于情,刻画出游子凄苦、悲凉的心境。

  B、末句“断肠人在天涯”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成为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

  C、本文运用极其华丽、复杂的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D、全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使作品更加动人。

  11、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所见到的景象,是那么的幽美恬静,使得天涯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1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

  A、此曲写出了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

  B、秋思是曲牌名,天净沙是题目

  C、此曲共描绘了九种景物,刻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

  D、此曲被誉为“春思之祖”

  13、选项错误的是(D)

  A、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B、全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C、此曲以九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D、秋郊夕照图抒发了游子回归故乡的喜悦之情(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14、选出正确的一项(D)

  A、“古道西风瘦马”(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B、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等。

  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D、全曲前两句写眼中所见,第三句是对游子自身境况的描述,最后两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天净沙·秋思》诗词1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

  答案:依次:枯藤老树西风 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 的心情。

  答案: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答案: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

《天净沙·秋思》诗词12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 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

  “____ 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 ___”。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4、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6、对《天净沙秋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

  答案:

  1、小令曲牌名题目

  2、枯藤 老树西风昏鸦古道人家断肠人在天涯

  3、孤独、凄凉、冷清的深秋晚景。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春

  4、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漂泊他乡,浪迹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5、A 6、B

《天净沙·秋思》诗词13

  「原文」

  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老树昏鸦: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落着几只在黄昏中栖息的乌鸦。昏鸦,黄昏时的乌鸦。乌鸦是黑色的,黄昏时天光昏暗,从远处看,看不清乌鸦的头脑,所以称昏鸦。

  「赏析」

  本曲描写秋原旅人的情怀。开头三句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没有动词的并列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并从中带出奔波在他乡的游子,在景物中又透露出游子的身世。作者并没有写出在古道中骑马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但用“瘦马”两字便表现出这是一个家境寒微的人,否则他就不会孤单一个人骑一匹瘦马在西风古道中奔驰。妙在用一个“瘦”字。“夕阳西下”指出游子奔驰在古道上的时间,也给整个画面更涂上一层暮色苍凉的色调。最后一句用“断肠”二字表达出游子愁思的激烈,用“天涯”二字提示出游子离乡的遥远。这首曲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句二十八字,但却雕绘出一幅深有诗情的画面和感动人心的意境。

  「题解」

  这是马致远的一首名曲。写一个飘零异乡的游子在秋日的黄昏思念家乡的情怀。

  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天净沙·秋思》诗词】相关文章:

天净沙秋思翻译09-15

天净沙秋思作文05-29

天净沙·秋思作文05-30

《天净沙·秋思》说课稿01-14

天净沙秋思作文[热门]10-15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04-03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04-10

天净沙秋思教学反思04-21

天净沙秋思作文15篇(精选)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