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实用文>日记>游记日记
游记日记
更新时间:2023-04-01 10:58:04
  • 相关推荐
精选游记日记集合7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记日记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记日记 篇1

  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马尔代夫度假,这是我期盼已久的旅行。我们坐上大飞机来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然后坐内陆飞机来到另一个机场,再乘快艇到卓美亚JD酒店,已经很晚了。我们先住进沙滩别墅,可是我们太困了,来不及仔细参观,倒头就睡。

  第二天早晨,我睁开眼睛,兴奋极了!光着脚丫就跑出去,哇!好大的房子呀!院子就在海滩边,还有一个游泳池、露天淋浴......然后,我们到海边的餐厅吃早餐,看见蓝天、白云、洁白的沙滩,海水从近到远显现各种各样的颜色,先是浅绿色、深绿色,然后是蓝绿色、蓝色,一直到很远才是深蓝色。我埋了两个小珊瑚在沙滩里,想下次来的时候再找到它们。

  下午,我们游泳,在沙滩上玩,还看到白色的小螃蟹......

  晚上,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吃烧烤......

  住了两天,我们又乘快艇转水上别墅,水上别墅更大,很大的休闲厅、卧室、游泳池,从水屋的甲板可以直接下到海里。管家叔叔Naseeh带着我下海浮潜,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鱼,有红红的小丑鱼、长长的带鱼、白白的小银鱼......,还有会动的红珊瑚。

  我们在水上屋吃早餐,用吃剩下的`面包喂鱼。

  傍晚,太阳慢慢落下去,红彤彤的晚霞将云彩映成金红色,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躺椅上静静地观赏落日,这时我在心里感叹:太美了!这样的日子多么幸福啊!

  岛上所有人都很热情,非常有礼貌,见面就打招呼。Naseeh很喜欢我,给我弹吉他听,还唱歌,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知道Naseeh唱得很好。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英语,下次再来的时候就能和Naseeh交谈了。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沙滩上,在皎洁的月光下漫步、荡秋千、抓螃蟹......

  第五天,我们终于要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地和其他人告别,真想永远留在这个美丽的地方。

  再见了,美丽的马尔代夫,再见了Naseeh,我一定会想念你们的,我一定会再来的。

游记日记 篇2

  6月28日 晴

  这是晴朗的一天,我和妈妈、阿公阿婆一起坐大巴去了海滨城市-青岛。在车上是很寂寞的,为啥?嘻嘻,因为旅游团有大半的人都坐高铁咯,我们每个人可以有4个座位哦!

  车子开了7个多小时到了黄岛,经过胶州湾海底隧道就到了青岛,阿公说我们可是在海底走的.,最深有85.6米哩。我们的酒店就坐落在青岛火车站对面,左手边就是青岛有名的栈桥。进了酒店放下行李,我兴奋地拖着阿婆就走,青岛我们来了!

  我们沿着海滨线慢慢地步行着,妈妈说这条线有很多青岛著名的景点。我们先到栈桥,吸入的全是大海的味道,有点不习惯呢。栈桥最前端在维修,很可惜只能远观了。向前是天后宫,我们不清楚是干嘛的,只是在对面照了一张,证明来过了。继续向前来到海军博物馆,我和阿公都是半票就结伴而行去参观了,里面有各种船、飞机,大炮,最好玩的是“假大船”,其实应该是军舰,上面能看到大海,真是一碧万顷、无边无际,而且和小青岛的距离真近啊!参观结束我们就坐公交车去了“八大关”,是由长城上八个关隘命名的。

  我们顺着紫荆关往下走,到了后面花石楼,从花石楼后面到了浴场,傍晚涨潮了浪涛拍打着海堤,我紧紧抓着阿公的手,就怕被浪涛卷走,呜呜!海边的晚霞真美!晚上我们在有名的劈柴院吃了海鲜,可是不开心,为什么?因为被宰啰!

  吃完饭回到酒店,哎呀呀,真累!睡觉睡觉。

游记日记 篇3

  苏欲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区25公里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它由“青松岭”、“樱桃谷”、“灵光塔”三个景区近几百个景点组成。

  苏欲口国家森林公园山体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众多,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是宁夏著名的生态景区。

  我们买了三张票,坐车到了苏欲口的“大门”,我股了股劲,往上面冲。爬山也够累的,我踏着脚下的台阶,一点一点往上走,走到了一个阴凉处,我回头看了一下爸爸妈妈,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走的够慢的了,可爸爸妈妈比我还慢一大截呢!等到了爸爸妈妈,我们又走了半个小时,我们到了“青松岭”,“青松岭”之所以叫“青松岭”,是因为那里的山岭上到处都有青绿的课件下载[***]青松,远看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我们照了几张相,在照片上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我们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就去了“灵光塔”。“灵光塔”好高呀,太阳都快把我晒死了。我们边走边休息,最终还是上去了。“灵光塔”下面有许多桌椅,我们先吃了饭,就买了票去“灵光塔”上看看。

  到了“灵光塔”顶,我用望远镜看去,领略到了苏欲口的山体巍峨,峡谷险峻,青松挺拔……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生命力之顽强。

  最后我们去了贺兰山博物馆。贺兰山博物馆地处苏欲口国家森林公园“迎宾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千平方米左右,总投人民币近千万。该馆由珍惜动物馆、植物馆、昆虫馆、珍禽馆、奇石馆、根艺馆、历史文化馆、矿产资源馆等13个馆组成。展有大熊猫、东北虎、金钱豹、羚牛、金雕、马鹿、岩羊、四合木、沙冬青、蒙古扁桃等课件下载[***]数百个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标本,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观赏价值。博物馆造型设计新颖,陈列内容丰富,并采用了先进的声、光、电程控技术,在国内堪称一流。贺兰山博物馆绿化、美化、亮化面积已达馆区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四周环绕有潺潺流水和叠叠喷泉,花草树木争奇斗艳,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广大游客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的最佳场所。

  通过这一次游玩,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还懂得了做任何事不能半途而废,只要坚持不屑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学习就像爬山。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游记日记 篇4

  今天,《扬州日报》社组织我们去界首葡萄园去采访。一进葡萄园,一股香气就扑鼻而来,真是让人陶醉。

  到了葡萄园,一串串葡萄上面的纸袋子和小瓶子就成了我的第一个问号。好在葡萄园董事长来了,他给我解开了疑惑。原来纸袋是为了保护葡萄不受害虫侵害、不让葡萄感染病毒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葡萄健康生长。而瓶子的作用则是为了驱赶鸟儿来吃葡萄。这瓶子里装着一种抗鸟的液体,让鸟儿不敢进来偷吃葡萄。忽然,我听到一阵阵鸡和鹅的叫声,一问才知道,这是葡萄鸡和葡萄鹅,这些鸡和鹅都是吃落下来的烂葡萄和小虫子长大的,非常健康。

  看着看着,就已经快到中午了。我们走到了休息室。休息室里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盘晶莹剔透的葡萄,像一个个透明的紫水晶。在葡萄园工作人员的.示意下,我拿起一颗咬了一口,真甜,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呀。

  看到这么多的葡萄,我不禁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葡萄是分几种呢?董事长曹爷爷告诉我,葡萄是分欧美和欧亚的。就像人分男的和女的一样。

  最后我们小记者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带着赠送给我们的一些葡萄,结束了这场旅行。

  我依依不舍地走出了葡萄园,真希望下次再来呀!

游记日记 篇5

  初九日 写十二诗付崑即昆石上人,已上午矣。即从草塘左循崖南下,路甚微削,伏深草中,或隐或现。直下三里,则溪自箫曲之后直从东南,与外层巨山夹而成者。盖此山即闽界,其东北度而为箫曲,西北度而为应感峰、会仙峰,两腋溪流夹而西去,犹属新城也。箫曲南溪之上,有居民数家,燕通“艺”,种植山种姜芋茶竹为业,地名坂铺。由此溪渡,东南上岭一里,则平转山腰。又南二里,复直上山顶。又二里,南下而东上,至应感岩。其岩西向,巨壑矗峭,环成一窝,置室于中,自下望之,真凭虚缀壁也。石崖之顶尚高一里,崖僧留饭后,即从崖侧蹑蹬而登,以为诸峰莫高于此;既登而后知会仙之更高于众也。应感二峰连起,东属于大山,其属处过脊甚峭。北流之水出于坂铺,南流之水即从会仙峰北向而去,自应感、会仙西流之水止此。余盖从应感南下三里,过此一水复南上,则会仙北属大山之脊也。脊东之水西出会仙之南,其南又有大山,东北而属于应感后之大山,夹此水西去,其中坞落为九坊,乃新城之五十一都也。对会仙之山名迷阳洞,南即为邵武之建宁,其大山东南为泰宁,其西南为建昌之广昌,则会仙南之大山,乃南龙北来东转之处也。自过脊至会仙,〔望之甚近,而连逾四峰皆峭刻。〕其下乱壑纵横,汇水成潭,疑所云金龟湖即此水也。〔四下四上,又四里而登会仙绝顶,则东界大山俱出其下,无论箫曲、应感矣。自会仙西至南丰百里,东南抵建宁县亦百里。其侧有数家斜界迷阳洞南,为大山寥绝处。〕

  初十日 由会仙峰西下,十里过溪,即应感西南来溪也。又五里为官公坳。又五里,下埔。应感溪自东而西,会仙南溪自南而北,俱会于下埔而北去。〔自下埔而上,悬崖瀑布,随处而是,亦俱会于下埔。〕路由下埔南而西,逾一岭,五里为黄舍。又西南逾二岭,五里至章村,山始大开,始有聚落阛闠kuán kuì街市。〔有水自南而北,源自建宁县邱家岭,去章村南十五里,又五十五里始抵建宁云。〕西五里至容田,又西三里过长江岭。又三里,乌石。有卷石桥。又二里,上坪。随溪西南四里,有大溪自西南向东北,复溯之。西三里,过木桥,溯北来小溪,渡小石桥,北上岭。三里,为茶坞坳。又西三里,为何木岭。越岭,西南二里,宿梅源。

  十一日 东方乍白,自梅源溯小流西上一岭。路应度谷梅源至黄婆三十里,黄婆至县三十里。而西,因歇店主人言,竟从北直上岭。三里,逾岭北,天渐明,问之途人,始知其误。乃从岭侧径道转而南,越岭两重,共四里得一村坞,询之,曰:“此岭即南丰界也。岭北水下新城,岭南下永丰此处‘永丰’恐为‘南丰’之误,因为永丰离此地甚远,但随小水南行一里,可得大道。”从之,至漈jì指水边,闽方言称瀑布亦为漈上坞始与梅源大道合。其处平畴一环,四山绕壑,以为下土矣。已而流忽下坠,捣级而下,最下遂成一瀑,乃知五泄、麻姑之名,以幸而独著也。是名漈山灶,去梅源始五里,余迂作十里行矣。水上人家为“漈上”,水下人家为“漈下”。又五里,夏家桥,又五里,尼姑坳,途中有两小水自北来合。又五里,乾昌桥,已胜筏。又五里,沧浪桥。又五里,黄婆桥。有一溪自北来,桥梁北溪上,水自桥南出,与漈上之水合,共下南山去;而陆路由北岭入山,迂回岭上。北行五里,曰藏石岭。又三里,又过一小溪,亦自北而南。越而西,二里,为思久铺。铺有小桥,桥下细流始西向行,路复随之。五里,西至来陂桥。又一溪颇大,自北来会,同过桥下;而漈上大溪亦自南来会,遂同注而北。又一里,溪之东有狮山,西有象山,狮山石独突兀,而象山半为斧斤所凿。二山紧束水口,架石梁其中,曰石家桥,溪自桥下俱北去,路自桥上西向府。渡桥一里,又有小溪自南而北,亦有石梁跨其上。又三里,上艾家岭。又十里至南丰,入城东门。三里,出西门,则盱江自西南抵西门,绕南门而北转,经东门而北下,想与漈上之水会于城北之下流也。西门外濒溪岸,则石突溪崖,凿道其间,架佛阁于上。濒江带城,甚可眺望,以行急不及登。又西五里,一溪自北来,渡其桥;又一溪自西来,即溯之行。有数家在溪上,曰三江口,想即二溪与盱江合,故名也。

  十二日 东方甫白,从三江西渡溪,循左路行,路渐微。六七里,日出,入山口,居舍一二家,去路颇遥。先是,有言三江再进十里,有山口可宿者,余既讶其近,又疑其居者之寡。连逾二岭,三里,遇来人询之,曰:“错矣!正道在南,从三江渡溪已误也。”指余南循小路转。盖其岭西北为吴坑,东南为东坑,去三江已十里矣。乃从南转下一坑,得居民复指上岭,共五里,至后阿大山。从其西北小路直上二里,则一小庙当路岐。从庙西北平循山半阴崖而行,又二里而至一山过脊处,南北俱有路,而西向登岭一路独仄,遂蹑之行。既登一峰,即转入山峡。其峡有溪在下,自西而东,东口破壁而下;绾wǎn口一峰,西南半壁,直倾至底,石骨如削铁;路在其对崖。循峡阴西人,〔自过脊登岭至此,〕共三里。一石飞突南崖,瞰溪撑日,日光溪影,俱为浮动。溪中大石矗立,其西两崖逼竖如门,水从崖中坠壁而下,〔潆回大石而出,盖军峰东溪源也。〕崖下新架一桥。渡而北,又登岭半里,山回水聚,得岐路入一庵,名龙塘庵。有道人曰:“西有龙潭,路棘不可入。”得茗mǐng茶,食点数枚。出庵,从左渡小溪,遂复直上岭。二里,复循山北阴崖而行,屡有飞涧从山巅坠下,路横越涧上〔流者五、六次,〕下复成溪。又三里,得横木栈崖。又二里,直转军峰之北,仰望峰顶犹刺天也,有石涧自峰顶悬凹而下,盖北溪之源矣。

  渡溪〔二百步,〕复上一岭,始与北来大路合,遂高南向峰顶,而上无重峰之隔矣。自东北路口西上一里,至北岭度脊处,有空屋三间,中有绳床土灶而无人居,其西下〔为〕宜黄之道,东即所从来大道也。自此南上,凿蹬叠级,次第间出,蹈空而上,道甚修广,则进贤金父母所助而成者。金名廷璧,自此愈上愈高,风气寒厉,与会仙异矣。〔自分道处至绝顶,悉直上无曲坠,共四千三百步,抵军峰巅。〕登顶下望,五六尖峰自西南片片成队而来,乃闽中来脉也。至绝顶之南,圆亘为着棋峰,亭亭峭削,非他峰所及。〔盖自南丰来,从车盘岭南面上,不及北道之辟;然经着棋峰栈石转崖,度西峡中,蹑蹬攀隙,路甚奇险。余从北道望见之,恨不亲历。〕北起为绝顶,则石屋中浮,丘、王、郭三仙像共列焉。其北度之脉,则空室处。其北又起一峰,直走而为王仙峰,东下而为麻姑,东北下而为云盖,以结建昌者也。自着棋峰夹中望,下有洞穹然,攀箐挂石而下,日尚下午,至洞已渐落虞渊天色黄昏,亟仍攀蹑而上,观落日焉。

  注释

  翻译

  初九日给昆石上人写了十二首诗,便已经到上午了。于是从草塘左面顺山崖往南朝下走,路很细小而且陡直,隐没在深草丛中,或隐或现。直往下三里,有条溪从箫曲峰后面一直自东南方流过来,这是箫曲峰与它外层的大山夹峙而形成的。大概这大山就是福建省省界,它往东北延伸而形成箫曲峰,往西北延伸而形成应感峰、会仙峰,两条溪夹在山的两侧而向西流去,溪流仍属于新城县。箫曲峰南面的溪岸上,有几家居民,他们以在山上种植姜、芋、茶、竹等为业,地名叫坂铺。从坂铺渡过溪,往东南朝岭上走一里,就平平地绕到了山腰。再往南二里,又直往上爬到山顶。‘又走二里,往南面下了山而往东上,到应感岩。岩洞朝向西边,下面是长而宽的深谷,崖壁高耸峻峭,壁上形成个圆状洞穴,洞穴中建有室屋,从下面望上去,真像悬空补缀在崖壁上似的。石崖的顶端还高在岩洞一里以上,居住在崖间的僧人留我们吃饭后,我们便从崖侧踩着石瞪往上登,当时以为周围其它山峰都没有此峰高;登上峰顶后才知道会仙峰更高于众峰。应感峰的两个山峰接连耸起,东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连着,连接处山脊越过来的地方很陡峭。山脊北面的水流往坂铺,南面的水就从会仙峰向北流去,从应感、会仙两峰流往西面的水到山脊为止。我大约从应感峰南面朝下走了三里,渡过那一条水后又往南向上爬,就到了会仙峰北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相连的山脊处。山脊东面的水往西面绕流出会仙峰的南边,此水的南面又有一座大山,它往东北延伸而与应感峰后面的大山连接,又与会仙峰夹在此水的两边,水流向西流去。两山间的山坞中坐落着的村子为九坊,属于新城县的五十一都地。对着会仙峰的山叫迷阳洞山,山的南面就是邵武府的建宁县,东南面为泰宁县,西南面为建昌府的广昌县,会仙峰南面的这座大山,是南面的主山脉往北延伸过来而折往东去的地方。从作为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的山脊越过来的地方到会仙峰之间,望过去很近,却要接连翻越四座山峰,峰峰都峻峭陡直。山脊下面乱壑纵横,水流汇集成潭,我怀疑所说的金龟湖就是这潭水。四下四上,又走四里便登上会仙峰最高顶,东面的'大山都低伏在它下面,更不用说箫曲峰、应感峰了。从会仙峰往西到南丰县有一百里,往东南抵达建宁县也是一百里。分界处有几户人家呈斜向坐落在迷阳洞南边,偏僻荒凉,是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初十日从会仙峰往西朝下走,十里后渡过一条溪水,它就是从应感峰西南面流来的那条。又走五里,为官公坳。又走五里,到下埔。从应感峰西南面流来的溪水自东而西,从会仙峰南面流来的溪水自南而北,都汇合在下埔而往北流去。从下埔以上,悬崖间的瀑布到处可见,也都汇合在下埔。路从下埔南面往西走,翻过一座岭,行五里为黄舍。又往西南翻越两座岭,走五里到章村,山才远离开,才有村落街市。有条水从南向北流,它发源于建宁县邱家岭,流经章村南面十五里的地方,又流五十五里到达建宁县。往西走五里到容田,又往西三里经过长江岭。又走三里,到乌石。〔那里有座卷石桥名〕又走二里,到上坪。顺一条溪往西南走四里、有条大溪自西南向东北流,又溯流而行。往西三里,过一木桥,溯从北面来的一条小溪走,跨过一座小石桥,往北上了岭。走三里,为茶坞坳。又往西三里,为何木岭。越过岭,往西南走二里,投宿在梅源。

  十一日东方刚白,就从梅源溯一条小水流往西上了一座岭。路本应越过山谷〔从梅源到黄婆有三十里,从黄婆到县城有三十里。〕往西走,因听了歇店主人的话,竟然从北面直往岭上走。三里后翻到岭北,天逐渐亮开,向过路的人打听,才知道路走错了。于是从岭侧的小路折往南,越过两重岭,共走四里见到一个有村子坐落在的山坞,向村人询问,回答说:“这座岭就是南丰县界。岭北的水流下新城县,岭南的水流下南丰县,只须顺着小水往南行一里,就可以见到大路。”我们按那人所说的走,到涤上坞才与从梅源来的大路相合。那地方是片圆形而平坦的田地,四周山环沟绕,我以为是地势低下的地方了。随后见水流忽然向下坠落,从一层层石台坎上冲泻而下,最下面便形成一条瀑布,这才知道五泄、麻姑的名字,是因为幸运才独自闻名。此地名叫潦山灶,距离梅源才五里,我们却绕了十里。水流上面居住的人家称为“潦上”,水流下面居住的人家称为“涤下”。顺水流又走五里,到夏家桥,又走五里,到尼姑坳,途中有两条小水从北面来汇合。又走五里,到乾昌桥,溪中已能够行船。又走五里,到抢浪桥。又走五里,到黄婆桥。有条溪流从北面流来,溪上架有桥,水从桥南面出来便与涤上坞流来的水汇合,共同流下南山中去,而陆路由北面山岭进入山中,在岭上曲折盘绕。往北行五里,叫藏石岭。再走三里,又渡过一条小溪,它也是自北向南流。越过溪水后往西走二里,为思久铺。那里有座小桥,桥下的细流才往西流,路又傍溪而去。走五里,往西到了来阪桥。又有一条溪水比较大,从北面流来相汇,一同流过桥下;而涤上坞流来的大溪也从南面流来,汇合后一同流往北去。又走一里,溪水的东面有座狮山,西面有座象山,狮山上的石头分立突兀,而象山的一半已被刀斧凿削过。两山紧夹着水口,一座石桥横架在两端,它叫石家桥,溪水从桥下向北流,路从桥上往西朝府城去。越过桥一里,又有条小溪自南往北流,也有石桥架在溪上。又走三里上了艾家岭。又走十里,到南丰县,进入城东门内。三里,出子城西门,便见吁江自西南面流到西门外,又绕流到南门外而后向北折,经东门外而往北流去,我猜想它与潦上坞来的溪水在城北面的下游处汇合。西门外溪岸边的山崖上,怪石突兀,崖壁间凿出道路,上面建有佛阁。那山崖濒临溪流,屏绕城池,远望上去景色十分美好,但因为行程急而来不及攀登。又往西走五里,有条溪水从北面流来,我们越过溪上的桥;军峰溪从西面流来,于是溯溪走。有几户人家住在溪岸边,地名叫三江口,我猜想就是两条溪水与吁江在此汇合,所以叫这个名。

  十二日东方刚白,就从三江口往西渡过溪流,顺左边的道路前行,越走路越小。走了六七里,太阳升起,进入一个山口,有一两户人家住在离路较远的山上。原先,有人说从三江口往前走十里,有个叫山口的地方可以投宿,我既因为这里离三江口路近而感到诧异,又怀疑居民太少。接连越过两座山岭,走三里遇到对面来的一个人,向他询问,他说:“路走错了!正路在南面,从三江口渡溪就已经错了。”他指给我往南边顺小路转往正道。大概那岭的西北面为吴坑,东南面为东坑,距离三江口已经有十里远了。于是从南面转下一个深谷中,遇到当地居民,他又指给我们上岭的路,共走五里,到后阿。从后阿西北面的小路直往上走二里,有一小座庙立在岔路边。从庙西北面平平地顺着山半腰的北侧山崖而行,又走二里到达一座山的山脊穿越过来的地方,山脊的南北边都有路,而往西攀登山岭的一条路最狭窄,于是便沿着那条路走。刚登上一座山峰,就转进山峡中。那山峡下面有一条溪水,自西向东流,到东面峡口处破壁而下;峡口盘结着一座山峰,它的西南半壁直向下斜插到底,崖壁上尖峭如骨的石头如削铁一般;道路在山峰对面的崖壁间。我们顺着山峡北面往西进去,从山脊穿越过来的地方登上山岭到这里,共三里路。有一块石头从山峡南面的崖壁上飞突出来,下临溪流,上撑天日旧光溪影都同时在它的上下飘浮晃动。溪中有块大石头矗立着.它的西面两座山崖紧相迫近而向上直立起,如同一道门,水流从中间的石壁上坠落下去,潇绕那大石头周围而后流出去。这水大概是军峰山东面溪流的源头。山崖下新架着一座桥。越过桥到了北面,又登上岭半里,山峦回环水流汇聚。见到一条岔路通到一座庵中,那庵叫龙塘庵。有个道人说:“庵西面有个龙潭,但路中荆棘丛生,不可能进去。”我们得到庵中道人给的一些茶水,于是吃了些点心。出了庵,从左面渡过一条小溪,便又直往上攀登山岭。爬了二里,又顺山北面的北侧山崖而行,不时有飞洒的山涧水从山顶坠落下来,道路五六次从山涧水上横越过,到了下面涧水又汇流成溪。又走三里,见到一根横木架在山崖间。又走二里,直转到军峰山的北面,仰望峰顶犹如刺穿了青天一般,有一条山涧水从峰顶顺着凹陷处悬流下来,它大概是军峰山北面的溪流的源头。渡过溪走二百步,又上了一岭,道路才与北面来的大路交合,于是往南向着高高的军峰山顶爬去,而上面不再有层层峰峦的阻隔了。从军峰山东北路口处往西朝上走一里,到达军峰山北面山岭等的山脊越过来的地方,有三间空屋子,屋中有绳床土灶但无人居住,从空屋西面下去是到宜黄县的路,东面就是上来时所走的路。从此处往南朝上走,人工修凿出的级级石瞪,次第涌出,从半空中攀越而上,石阶路很长很宽,它是进贤县一个姓金的人的父母资助而修成的。〔那姓金的名西金廷璧。〕从石阶路上越往上走地势越高,并且气流寒冷,与会仙峰不一样。从分路处到军峰山的最高顶端,尽是一直往上,没有弯曲和向下折的地方,共走四千三百步,抵达军峰山山顶。登上山顶往下望,五六座尖耸的山峰从西南方向连绵不断成队地奔涌过来,那是从福建省内延伸来的山脉。它们到了军峰山最高顶端的南面,形成圆形横贯的着棋峰,它高峻陡削,不是别的山峰所能比得上的。大略从南丰县来,自车盘岭南面上军峰山,不如北面的道路那样通畅;然而经过着棋峰上山,则必须走石栈,绕崖壁,穿越山峰西面的峡谷,踩着石瞪攀着石头间的缝隙而上,道路非常奇险。我从北面道路中望见着棋峰上那条路,后悔没能亲历。军峰山顶的北部耸起为最高峰,石屋中列置着浮丘、王、郭三个仙人的像。最高顶往北越过去的山脉,就是有三间空屋子的地方。那里往北又耸起一峰,它一直向北绵延而成为王仙峰,向东延伸下去而成为麻姑山,向东北延伸下去而成为云盖山,从而与建昌府城的山交错盘结在一起。从着棋峰的山峡中望过去,峰下有个洞高高隆起,攀着竹木抓着石块往下行时,还是下午,到那洞时天色已经黄昏,于是赶忙仍旧攀着草木踩着崖石上到山顶,观看落日景象。

游记日记 篇6

  放假的第四天,我和妈妈、姨妈、三伯、哥哥等一行七人去红河谷玩。三伯开车,我们六个人在车上聊着,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红河谷。

  沿着红河谷上山的小路,有很多小瀑布,我看见水很开心,就要下河踩水玩,妈妈说水太凉了,不让我下河,我很不高兴,和妈妈吵架了,三伯过来说:“你试试凉不凉,感受一下”,我脱了鞋,踩了一下水,咦,水真的很凉,看来妈妈说的是对的。

  一会儿就到了坐观光车上山的地方,我本来想和哥哥坐车,可是我们又想用水枪打水仗玩,最后决定还是爬山,不坐车了。爬山的路上,我和哥哥一路上开开心心的玩着水,妈妈爬的太慢了,我和陈明哥哥爬的最快,在爬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三只小松鼠,可惜松鼠跑的太快了,我们还发现了一条银色的小蛇。我们爬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山顶,看到了美丽的瀑布,瀑布的.水很大,妈妈给我穿上哥哥的衣服,我才不冷了。我们在山顶照了合影。下山的时候,我和陈明哥哥都想坐滑索,妈妈说危险,又不想让我坐。我说我想感受一下,妈妈最后同意了,工作人员用绳子将我和陈明哥哥的腿牢牢绑住,妈妈很担心,而我一点也不怕,大约五分钟,滑索就到达了观光车的地方,我们一起坐了观光车下山。

  我和哥哥在回来的路上睡得很香,因为我们很累,今天我真的太开心了。

游记日记 篇7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小队来到了南宋御街。远远望去南宋御街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走向南宋御街,我们随着人流来到了御街的门口。在南宋御街的对面,我们看到了用铜雕刻成的一户人家。听妈妈说这户人家一共有32个人,其中最老的已经80多岁了,这户人家以前就住在这里。走进南宋御街,我看见大门是用绿色植物装扮成的双龙戏珠,点缀着南宋御街,让它变得更美。里面的游览车也和平常看见的游览车不同,它的座位都是用木头做的,它没有喇叭,看见人的时候只是摇一摇挂在车上的铃铛。御街两旁有许多老字号,像孔凤春、边福茂等等。御街旁的'房子也和古代的房子差不多,房顶上是由很多瓦片盖的,那些门都是用木头做的,和古代的门一模一样。

  在向前走,我们看到了活字印刷,可是我弄不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字都是反的呢?我们继续向前走,我突然看到了一个人,指着它对陈旦阳说:“这个人怎么穿得这么奇特?”陈旦阳说:“不清楚。”我们跑上去问了一下。哦,原来是这里的环卫工人,连环卫工人都穿得这么奇特,是不是他用来清洁的东西也很奇特呢?果真,他看到垃圾就用他的长木头夹子把它夹起来,放进竹篓里。接着我们又看见一群人在围着看花轿,着花轿是红色的,很美丽。

  在河坊街这个十字路口,我们恋恋不舍的望着那南宋御街,心想:在南宋时期科技是多么不发达,如果让古代人来看现在的社会,那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精选游记日记3篇04-30

【精品】游记日记3篇04-11

精选游记日记汇编五篇03-29

【必备】游记日记四篇03-29

【实用】游记日记四篇03-29

【精华】游记日记三篇04-07

有关游记日记4篇04-08

关于游记日记3篇04-10

游记日记汇总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