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工作计划>教学计划>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3-03-20 18:59:15
  •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热】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但是口算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口算能力、学生小组合作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整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4、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化。

  5、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了,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爱护人民币。

  6、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在动态中学会看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操作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例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4、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5、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共分10个单元,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

  “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找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这样,本套实验教材就初步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

  2、内容体系: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和统计。教材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看读写几时几分、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以外,教师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教学资源。例如教学图片、音响、课件、剪纸和拼图等都可作为教学资源来合理使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我班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设计: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习中,充分利用学生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本册教学共63课时,分16周进行。第一单元位置4课时,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课时,认识时间4课时,找规律4课时,统计3课时,复习课7课时。详情见附表。

  六、教学评价方案:

  1、评价标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评价方式和方法:

  (1)考试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定,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着眼于学生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书写情况、作业情况及是否认真检查等情况)、学习方法及合作状态等情况。

  (2)期末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

  对学生一学期学习以来,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查,仅凭期末考试,是无法完整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我们要综合期末考试与平时测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除了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等级“或”分数“。 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如:”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是否认真,作业情况如何“,”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新的特点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4.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

  5.数与计算的数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落实“四能”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

  8.安排训练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

  3.十几减8、7、6..........................2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 ...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2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3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 .............1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8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4

  学情分析

  我是从上学期10月份开始教一年级一班的数学,从上学期的教学和其他方面了解得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重视,孩子们个个长得非常可爱,很讨人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上进心较强,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也很不错;部分同学头脑灵活,课堂上回答问题总能说到点上。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表现不是特别好,上课时比较好动,不能维持一堂课认真听讲,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写字较马虎,需要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由老师加以关注,及时引导,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后,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较扎实,孩子们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低年级的孩子对一些需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平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总复习。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

  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口算及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数学思维

  的训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约59课时)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视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必须的兴趣,能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可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中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可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的所有情景。仅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景。所以对这些学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坚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乐趣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必须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自我怎样快怎样算,可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经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具体情景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经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关念。

  2、第四单元趣味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此刻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经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能够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我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趣味的图案。

  (二)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一样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空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本事逻辑思维和观察本事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教学重点是;100以内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所以,应当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数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

  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观察、数学的思维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2、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备好课,写好教案与反思。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当研究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精讲多练。教会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帮忙学生弄懂每一道题,到达计算熟练。

  4、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认真做题的习惯。

  5、及时进行学习水平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7、必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8、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本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9、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10、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50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班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学习习惯不好。尖子生很少,大部分学生一般。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比较理想,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对一些较难的问题,有几个学生的思考也很活跃。但是,也有十来位学生的基础很不扎实,他们连最基本的20以内的加法也没掌握好。因此,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两极分化。根据这些,本学期本年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优补差。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3、认识生活中几种平面图形并能进行简单拼搭,学会简单的统计。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学期除了上好课、及时改好作业、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外,为了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教育好每一位孩子,使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有所发展,本学期采取以下几点教学措施:

  1、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每天两次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并且每星期对学生进行检测,每月作好比较。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提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对待好生采用放的教学方法,对待差生采用扶的方式,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选取学生身边熟悉、新颖、有趣的内容作为素材。目的是引导学生有计划地认识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强化学生。

  2、情境串“引起问题串”。每个单元根据本单元(小单元除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密切相关的信息窗口(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口都是一个包含多少信息的“信息包”,以贯穿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真实活动情境的形式呈现,并将其排列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逻辑相关的问题,形成“情境串”

  3、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单元知识结构。该教材彻底改变了以往教材中常用的“小步骤”编排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优化了单元知识结构。比如第六单元“海边——100以内的数字加减(二)”。传统教材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与否)”和“两位数减两位数(让位与否)”的书面计算放在一起,相关的口头计算放在其他单位,人为地把书面计算和口头计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本单元的知识编排中,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无进位或让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和笔算教学有机结合,方便学生理解各种计算策略。同时根据解题需要,安排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相结合。这种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约束,导致学生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然后以新知识为工具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同一过程中整合问题解决知识学习,形成以问题解决为线索的基本框架。比如65页混合操作,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用50元钱买纪念品,珊瑚17元,贝壳25元,海豚23元,海螺13元。课本上没有直接展示公式,但是学生们解决了“50块钱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钱?”或者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再通过探索获得运算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从而实现解题能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通过信息丰富的综合态势图为学生发现问题、提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提高了学生从数学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1单元的信息窗口1“了解南极小客人数量在3335.41万以内”,学生可能会问“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几只海豹?”。本教材遵循一年级第一册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地图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题袋,旨在引导学生自己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6、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旨在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你说我说”,体现了一种开放、民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如第53页的'“你告诉我”,红点标注的问题是“你用多少贝壳来摆一艘船,而不是一艘帆船?”要解决这个问题,有各种策略。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和分析,自主探索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成果,从而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

  二、教学内容:

  新教材的第一卷由九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参观公园时对——100以内数字的理解。

  第二单元:下雨了——学会看钟。

  第三单元:农夫和牧童——方向和形象。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内数加减(一)。

  第五单元:了解小存钱罐里的——元。

  第六单元:海边——100以内数字的加减(二)。

  第七单元:阿福新衣服——cm,米。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

  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评。另外包括两个数学方块,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信息员。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在实际情况下能正确识别、读写100以内的数字。并且可以知道计数单位“100”,知道100以内数字的组成和顺序,比较100以内数字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将加减法计算在100以内。结合现实材料,学会初步估计。

  3、在真实情况下,能正确理解整小时、半小时、刚后和不久后。

  4、在真实情况下,知道元和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同学26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习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同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年级小同学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同学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同学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同学,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1 、 逛公园——20以内退位减法

  2 、下雨了 —— 学看钟表。

  3、丰收了 ——100 以内数的认识。

  4 、牧童 —— 认识图形。

  实践活动 —— 趣味拼摆

  5 、绿色行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6、小小存钱罐 —— 人民币的认识。

  7 、大海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实践活动 —— 智慧广场

  8 、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认识。

  9 、我换牙了 —— 统计

  10 、儿童乐园 —— 总复习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 、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5 、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6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8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

  20以内退位减法、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厘米、米的认识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同学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同学能力,努力激发同学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同学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习惯。

  好的习惯使同学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同学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同学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同学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五、教学具准备:

  计算器、图形、挂图、小棒、图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但口算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口算能力、学生小组合作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4、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化。

  5、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了,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爱护人民币。

  6、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在动态中学会看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操作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第1—4周

  2、位置6课时第5—6周

  3、认识图形5课时第6—7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0课时第8—9周

  5、认识人民币

  6、认识钟表6课时第10—11周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7课时第11—15周

  8、总复习16课时第16—18周

  20xx年xx月xx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28名,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本学期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习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本班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教学进度

  一、位置 6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6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6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10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七、认识时间 8课时

  八、找规律 10课时

  九、统计 6课时

  十、总复习 10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基本情况的分析:

  我们一年级一班现有学生62人,其中独生子女占90%以上。经过了半年的学习,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所以,本学期,计划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各种基本能力。

  二、本册教材知识系统及安排:

  本册教材包括“南极小客人”、“下雨了”、“农夫与牧童”、“绿色行动”、“小小存钱罐”、“大海边”、“阿福的新衣”、“我们的鞋码”、“儿童乐园”几个部分。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景中能正确地任、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景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三)、统计与概率:

  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四、教改思路及措施;

  1、认真学习区《学科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及时获取有价值的资料,学习先进的教改理论,教改经验。

  2、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 以课堂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将新思路、新方法渗透到每节课中。

  3、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活动性。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景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引导他们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

  6、改革评价模式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的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我能行”的观念意识,配合学校的评价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地运用“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全面了解学生的小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

  1、“南极小客人” 4课时

  2、“下雨了” 2课时

  3、“农夫与牧童” 4课时

  4、“绿色行动” 8课时

  5、“小小存钱罐” 4课时

  6、“大海边” 10课时

  7、“阿福的新衣” 4课时

  8、“我们的鞋码” 2课时

  9、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借鉴的朋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这学期负责一(2)班的数学,本班总数是36人,实到35人,其中女生30人,男生是6人,老生有30人,新生是6人,新生学习大部分学习都不怎么好。上学期我们班的合格率达到98%,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同学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同学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同学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这个学期我会加油的!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 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同学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同学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同学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同学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同学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同学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同学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同学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同学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同学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同学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同学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同学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同学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同学交谈,了解每个同学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同学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同学良好的行为,培养同学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同学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同学的独立思考,引导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同学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同学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同学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同学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进度安排:

  一、位置 4课时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2课时

  四、100以内的认识 10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5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16课时

  七、认识时间 4课时

  八、找规律间表 4课时

  九、统计 5课时

  十、总复习 5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 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年级一(1)和一(3)班共有学生50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比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乐趣。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7.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8.所教班级争取及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6%。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2)、(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习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习,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习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平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3。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类与整理:

  (1)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59课时)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划分 备注

  第一周 2.12—2.18 1、始业教育 2、认识图形 1课时 3课时

  第二周 2.19—2.2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2.26—3.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四周 3.5—3.1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五周 3.12——3.18 分类与整理 3课时

  第六周 3.19—3.25 100以内数的认识 5课时

  第七周 3.26—4.1 100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八周 4.2—4.8 认识人民币 4课时

  第九周 4.9—4.15 认识人民币 1课时

  第十周 4.16—4.2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一周 4.23—4.29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期中复习 3课时 2课时

  第十二周 4.30—5.6 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5.7—5.1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四周 5.14—5.2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五周 5.21—5.2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六周 5.28—6.3 整理与复习 3课时

  第十七周 6.4—6.10 找规律 4课时

  第十八周 6.11—6.17 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周 6.18—6.24 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 6.25—7.1 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4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统计和总复习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

  7、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