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比的应用说课稿
比的应用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02-20 12:22:35
  • 相关推荐
比的应用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的应用说课稿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的应用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52页例2和例3——比的应用,在本册教材中主要就是按比例分配。

  之所以将例2和例3放在一节课,主要是为了形成知识的层次和渐进,以利于通过知识点的对比,让学生坚定对知识的感知结果。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学生前面已学过的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而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学习新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以及自学能力,促进能力的发展。

  在轰轰烈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为此,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制定了这堂课的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四、说重难点

  重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

  难点:让学生知道“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具有典型的特征,理解并掌握了这种特征,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而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则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自学——比较——应用”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操作实践,复习引入,指导自学,分析比较,实际应用等教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应该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其次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安排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第三就是指导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第四就是重视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六、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程序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解决什么是按比例分配,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而感知,以加深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解决怎么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要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而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即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部分

  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操作感知,导入新课。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数学课程标准》第21页】

  以同方为单位分一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1)、按1: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2)、按2: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而第二种情况不是“平均分”。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除了“平均分”以外,还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外,还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怎样按比例分配

  (一)、复习

  (1)、甲数是8,乙数是10,则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2)、第52页出示复习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小麦和40公顷玉米;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二)、自学

  1、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自学

  先出示自学要求: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配?播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3:2,表示播种小麦和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玉米的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

  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让学生自学课本例2。其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小组自学,教师进行指导

  小组自学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程要求的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之一。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解题

  先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简略解决例2

  然后让学生汇报:把谁按什么比例分配

  4、自学例3

  让学生在学习、理解了例2的基础上自然的过渡到例3,并运用例2的技能来解决例3,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以及综合运用。

  5、比较例2、例3

  例2是把总面积100公顷按3:2进行分配,例3是把总棵树按3个班的人数所占比例进行分配。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按比例分配既可以是2个量比,还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的量比。

  (三)、练习

  多层次训练,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练习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洽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1、基础练习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9: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这个练习用采分散难点,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

  2、对应性练习。

  62页的“做一做”第1题

  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后即时得到巩固。

  3、综合性练习。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0,甲和乙的比是7: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20米,长和宽的比是3:1,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这种练习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运用

  混凝土,石子、沙和水泥的比是3:2:5,现在有20吨水泥,需要多少石子和沙才能生产出这种合格的混凝土?

  有了基础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技能。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方法的同时,教师大力提供应用时空,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形成技能和对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全新而又生疏的实际问题,这一点对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

  (五)、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这样做既检验了效果,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比的应用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我选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中的学习领域四:精打细算的巧助手——Excel软件的使用中的项目4—5分析班级学期成绩的拓展练习。该领域主要讲的是Excel的运用。上节课,学生已学过使用count、countif和Rank函数解决个数统计和数字排序问题,但由于该课内容较难,学生掌握的并不牢靠,所以组织了这次的拓展课,这样做符合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也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这项技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拓展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count、countif和Rank函数解决个数统计、数字排序问题。能够熟练通过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

  二、学情分析

  (一)生源结构及学习基础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大部分来自农村,系统学习过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的同学比较少,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边远地区的学生来校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电脑。

  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Word、Excel的操作,会使用Excel中的函数求平均值、总和等,学过使用count、countif和Rank函数解决个数统计、数字排序问题。学过通过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方式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但对于这一技能并不十分精通。

  (二)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够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上课能顾积极配合老师,踊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十分简单,有些不屑一顾。

  三、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选取的材料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式学习,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练使用COUNT、COUNTIF及RANK函数的功能、语法格式、参数设置

  2、能熟练运用COUNT、COUNTIF及RANK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个数统计、数字排序问题

  3、了解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功能及适用情况

  4、学会合理运用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实现数据的高效管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创设的一系列情境活动让学生沉浸于项目制作的全过程,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的解决来复习提高专业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的意识,能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研究、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和自我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如下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COUNT、COUNTIF及RANK函数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其运用

  2、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功能、操作方法及其运用

  (二)教学难点:

  1、RANK函数参数的设置

  2、高级筛选中与、或条件的设置

  五、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任务驱动法: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的使用,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法:由教师或学生将重点内容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练,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方法,更牢固地掌握操作步骤。

  (二)说学法

  通过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学、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六、教学过程

  EXCEL软件的使用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追捕大行动”这一虚拟案例导入,告诉学生行动背景。提供给学生破案用的线索,每后一条线索的打开必须先得到前一个线索给出的答案。请学生根据线索找出犯罪嫌疑人,最终得到“超级大侦探”的称号。

  (二)展示任务、完成任务

  线索一:根据案发现场遗留的痕迹,判断该名犯罪嫌疑人在金庸小区居住时间较长,对周边环境相当熟悉,至少有3年以上的居住史(包括3年)。学生自主探究,动手练习。教师下台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破解这一线索。(countif函数的应用)

  线索二:该名犯罪嫌疑人的性别是违规记录平均值较高的性别。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共同完成这一线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请方法错误的学生上台演示错误方法,请其他同学帮忙改正。(分类汇总的应用)

  线索三:该男子的体重较重,在所有人中排前十名,用第十名的编号作为下一个线索的密码。学生首先回答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开这一线索,教师总结方法后,学生在下面选择任一方法得到结果(Rank函数或排序的应用)

  线索四:该名男子的身高为1。75≤X≤1。85,学生独立完成线索四,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所有学生完成后,请不同解决方法的学生分别上台演示各自的方法。(自定义筛选、排序的应用)

  线索五:该名男子的年龄在剩下的犯罪嫌疑人中最小。这是最后一个线索,解开这一线索后,学生将打开一个“悬赏奖金”的文档,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排序的应用)

  (三)任务拓展

  请同学们尝试用高级筛选的.方式直接排查出犯罪嫌疑人。

  给学生展示“过往卷宗”:筛选语文≥85,数学≥80的人,提示学生如何操作。

  同学之间小组讨论如何完成该项任务,最终形成答案。教师台下巡视,遇到典型问题集体点拨,最后请学生上台演示。

  (四)反馈评价

  根据评价标准,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并客观地作出评价。

  (五)本课小结

  评选出今天的超级侦探

  概述本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及运用情况,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从素材的选择和设计来看,将整节课的内容融入了一个素材中,通过一个虚拟的案件,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复习课并不枯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最后的评选“超级大侦探”让学生们有了竞争的意识,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自我价值,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

  从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通过两个任务逐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学过程运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侧重学生操作技能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所有学生都能完成最基本的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最后的拓展练习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提高。

  项目实施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1、由于是复习课,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层次不一样,有的学生为了尽快解开下一条线索,会使用数得到方法来得到答案,而没有真正的练习到知识点,以后可能要增加数据的量,避免学生通过数来得到答案。

比的应用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59页的准备题和例5,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已经学过一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这为学习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重点编入了两个物体(两人、两车、两船等)相向运动的应用题,主要学习“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时间”的知识。本课学习“相遇求路程”,它是在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使知识类推迁移到本课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结构特征、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教材的结构层次及编排意图:

  相遇应用题的知识从一个运动物体变成两个运动物体,涉及到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等不同因素,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较少,难于理解相向运动的变化特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本课题的知识结构:

  (1)先出示一个准备题,学生通过图示加深对“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含义的领会。接着,通过填表分析每经过1分、2分、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遇”,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等于两地间的距离”这一数量关系式,为学习例题扫除障碍。最后通过例5的学习,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第一种解法:先求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再加起来就是总路程;第二种解法:先求每分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即是两人的速度和,再乘以相遇时间,就得总路程。这种解法不仅比第一种解法简便,而且是学习“相遇求时间”的基础。通过新知的学习,培养了学习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解答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方法,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十四中,除编排了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以外,还编入了一些稍有变化的题目,如:背向而行,不同时间出发的情况,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思维,防止思维定势,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重点:

  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6.教学难点:

  解答问题时对速度和的理解和运用。

  7.教学关键:

  理解清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二、说教法学法的选择

  1.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以旧引新,启动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很强。在教学新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的共同点和分化点,为学生架起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相遇问题是由两个物体运动完成的,其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是在一般的行程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先复习由一个物体运动求路程的行程问题,为学习新知作了适当的铺垫。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相遇问题的教学运用线段图或教具演示等传统手法,学生较难感知两个物体各自用不同速度运动的状态,给学生理解题意造成一定的困难。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使学生多方位感知事物,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引探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先让学生读题审题,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演示,加深理解关键的字、词、句,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出相遇问题的特征、规律,概括出其数量关系式。在已有第一种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第二种解法,并归纳出两种解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习完一个新知识后,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层次、有坡度、发展性的课堂练习,是全面落实双基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对应练习、深化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多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反馈了对此类应用题结构、解法的掌握,防止了思维定势,还培养了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口答)

  提问:为什么这样求?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

  2.李诚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_____________?

  由学生补充问题并进行计算。

  以上练习,复习了由一个物体运动求路程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使学生能顺利地应用旧知识和学习方法去获取新知识,为学习准备题做适当的铺垫。

  (二)新知探索:

  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一般的求路程应用题,它是由一个物体运动完成的。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应用题。

  承上启下的谈话,把学生引入到与所提问题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准备题:

  (1)读题看电脑演示,初步理解题意。

  问:题中告诉我们,张华和李诚是怎样出发的?他们行走的方向又是怎样?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归纳板书:“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

  (2)边演示边填写P58表格的数据,并分析数量关系。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填写1分钟的路程变化表,再让学生独立填写2分、3分的路程变化情况表,并通过电脑演示,学生校对答案。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的第4列数据,归纳出:当两人距离为0时,说明两人相遇了,并推导出: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正好相等的数量关系式。

  通过多媒体演示,积累表象认知,在屏幕上呈现出相遇问题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帮助学习顺利理解题意,为学习新知扫除障碍。同时,生动清晰、新鲜活泼的画面,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像上题,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他们所走路程之和正好等于两地的距离。我们称它为相遇问题。现在我们就学习解答相遇求路程的方法。板书课题:相遇应用题。

  4.讲授例5:

  ①出示例5,教师读题,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启发学生学习第一种解法。

  演示后提问:a.小强和小丽走的路程各是哪一段?用色段表示。

  b.两人4分钟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相距的米数有什么关系?

  c.要求两家相距多少米?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回答后,指一名学生口述解题方法,教师板书。

  ③启发学生学习第二种解法。

  先让学生尝试学习,再提问其解题思路,最后通过电脑演示来验证答案,重点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④小结两种解题方法。

  ⑤学生看P58例5。

  通过教师有机的设问、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很快得到第一种解题思路和解法;尝试学习第二种解法后,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也验证了学生的第二种解题思路,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练习:

  1.对应练习:P59“做一做”的两小题。

  2.深化练习:P61练习十四的第2题。

  运用多媒体演示两辆汽车背向而行的动态,直观生动、引入意境。使学生马上明白:当两个物体同时从一个地方背向而行,它们的结果是相距,同样可用“相遇求路程”的解法求相距路程。这样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扩展了学生思维。

  3.综合练习:

  (1)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还相距50千米,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正确的算式是( )。

  A.(38+46)×4 B.38×4+46×4+50

  C.(38+46)×4-50 D.(38+46)×4+50

  (2)A、B两城相距38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这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开出4小时后,还相距多少千米?

  正确的算式是( )。

  A.(38+46)×4 B.(38+46)×4+386

  C.386-(38+46)×4

  4.发展练习:P61练习十四的第3题。

  此题是两列火车相向行驶的相遇求路程的扩展题,由于甲车先开出1小时,即运动时间改变,求相遇路程的方法也有了变化,给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物体相向运动的行程问题,其中求路程的解答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先求出两个物体各自走的路程,再将它们各走路程合起来,求得总路程;二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也求得总路程。

  (五)布置作业: P61第1题,P62第12题。

比的应用说课稿 4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本课时内容是在以前学过的“求平均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属于教学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大都在整数范围内),为教学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大都在引进小数后)奠定基础。从教改的趋势看,他倾向与把平均数应用题与统计初步知识结合起来教学的。

  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意图很明确,重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移多补少使各部分同样多,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平均数。以往的教学较少关注“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大多是为求平均数而求平均数,关注计算方法,力求通过不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平均数”主要凸现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让学生经历学的过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平均数的真实含义,掌握用不同方法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平均数问题。把它放在三年级“统计”这一单元,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量,它所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水平,它的价值是用一个量来表征统计数据的总体水准,并应用它进行比较和合情的推测。既可以用它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能清楚地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基于对平均数的理解,在教学中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事例,初步理解平均数,知道怎么求平均数。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方法,能从生活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感悟平均数的意义;重在理解平均数在统计意义。

  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 初步认识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特征,探求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难点是探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 说教法、学法:

  1、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有一定难度,故我尽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还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三、 教学程序设计

  1、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复习部分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迁移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如我先用学生喜欢的卡通猫为对象,设计他们正在参加池塘钓鱼比赛的情景,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请学生猜一猜:哪只猫钓的鱼最多?哪只猫钓的鱼最少?并利用学生手中的12个圆片把猜的的结果动手摆起来。摆好后,再请学生想一想怎样移动使每份同样多?学生自己操作,个别同学上台来操作演示。教师结合同学的操作情况进行例举,证实学生的话是正确的。这样通过人人动手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内涵就是“移多补少”,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确性通过移动能把大小不等的数量变为相等,相等的每一份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从而揭示平均数的含义,使得概念在学生操作中生成,在主动建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本质意义的理解。当学生的建构刚刚获得平衡时,又巧妙设置认知冲突,“平均数除了通过移动得到,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得到呢?”迫使学生打破以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先合并,再平均分)。然后要求学生自己验证,从而揭示课题。

  2、 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出“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用到过求平均数?”假如我想了解一下我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那该怎么办呢?随此一问,学生的思维在起波澜。那这样一个一个算是否太麻烦?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可以从高、中、矮中选几典型代表来算一算他们的平均身高,从而推算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然后要求学生自报身高,四人小组讨论,各人列式解答,再通过集体反馈,完成问题最终解决。我这样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同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真正得到发挥。特别是求平均体重过程中,我不硬性规定几人合作,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算一算你们几个好朋友的平均体重。这时学生的学习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学生积极性也同时增强,再通过讨论、反馈,得出如何来求平均数?求平均数的关键是什么?……这样学生不仅学会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

  3、 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为了遵循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理念,我结合鲜活的热点“运动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数学生活一脉贯通。同时为了渗透对应思想,我特意设计了两道选择题,要求学生明白总数和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教学中还考虑到做游戏,搜集生活中的信息编应用题等,通过编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几解题思路,深化了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对“数学交流”的能力。

  4、进行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

比的应用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的第6章第2节。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是基因工程的理论部分,第二课时为针对安全性问题的讨论。本次说课为第一课时。本课是在前面第一节学习过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后,学习人们是如何定向地、快速地改变生物性状的一种方法。本节课也是在讨论当下热点话题——转基因安全性问题。可以说本节课对培养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中参与社会生活和个人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过DNA分子的结构,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势与不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平时的生活里也或多或少的对“转基因”这一名词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如何操作的,以及怎么看待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还没有自己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应该对于学生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讲解这部分的时候要注重运用比喻的方式,组织学生积极思考,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基因工程概念,辨别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说出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2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3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五、说教法学法

  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问答、讨论、读书指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六、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引导同学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有怎样的优、缺点。针对这些不足,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在一种生物上产生特定的性状呢引出课题。

  2、新课教学

  通过多媒体展示转基因抗冻西红柿的实例,解决上面导入的问题。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基因工程的原理部分我打算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工具和操作步骤等基本概念。

  难点部分的基本工具我会用形象的比喻,将限制酶比喻成基因工程这场“手术”的手术刀、接受手术的是DNA分子,并且让学生们注意概念里的两个“特定”,可以结合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讲解。将DNA连接酶比喻成缝合刀口的针线,将运载体比喻成抗冻基因进入西红柿细胞之前要搭载的“大巴车”。运用语言直观的同时,我还会在多媒体上展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这部分,我还是利用这个例子不变,结合多媒体动画展示操作步骤。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语言互相说一说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工程原理的理解。总结需要学生注意的部分,比如,比目鱼上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剪切,这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就可以碱基互补配对,再用DNA连接酶连接起来。将重组的DNA分子导入到西红柿的细胞里,这里用的词是“导入”等等专业性术语的介绍,规范学科术语。还有让同学们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等一些细节问题。

  接下来是基因工程的应用部分,围绕作物育种和药物研制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我打算让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我还在大屏幕展示更多、更新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关注时下热点话题的态度。进而引发思考,人类是否可以为了“一己私利”,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操纵地球上的生命人类创造的转基因生物、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危害整个生物圈,包括人类自身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反思结束第一课时的内容。

  3、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巩固。

  4、布置作业

  作业部分我留了开放式的作业:阅读教材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全班带着这样的议题展开辩论。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包含了本节课的全部核心知识点,尤其是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以及操作步骤,以便学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

比的应用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模拟方法是北师大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第3节,也是必修3最后一节,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古典概型的基础上,用模拟方法估计一些用古典概型解决不了的实际问题的概率,使学生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而模拟试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试验分析能力的好素材。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模拟方法来估计某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几何概型的概念及应用

  体会随机模拟中的统计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学难点:设计和操作一些模拟试验,对从试验中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应用随机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模拟方法估计概率的实际应用,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和处理数据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意识。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动手试验,探索、发现规律并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过程分析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出用学过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房间的纱窗破了一个小洞,随机向纱窗投一粒小石子,估计小石子从小洞穿过的概率。能用古典概型解决吗?为什么?从而引起认知矛盾,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2、以实验和问题引导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

  通过两个实验:(1)取一个矩形,在面积为四分之一的部分画上阴影,随机地向矩形中撒一把豆子(我们数100粒),统计落在阴影内的豆子数与落在矩形内的总豆子数,观察它们有怎样的比例关系?(2)反过来,取一个已知长和宽的矩形,随机地向矩形中撒一把豆子,统计落在阴影内的豆子数与落在矩形内的总豆子数,你能根据豆子数得到什么结论?

  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试验、讨论、分析,使学生主动进入探究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探讨数学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根据各小组试验结果,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得出结论:

  使学生了解结论产生的背景,轻易地理解了这个结论,并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定理、结论其实离他们很近,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3、类比迁移,注重数学与实际联系,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1)求不规则图形面积

  如图,曲线y=-x2+1与x轴,y轴围成区域A,

  如何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把不规则图形放在规则的、

  易求面积的图形中,利用模拟方法

  求不规则图形面积,在解决问题时

  学生提出了借助不同图形,教师要

  引导学生用最佳图形。让学生把不熟

  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情

  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

  的问题,培养学识知识应用、类比迁移的能力。

  本例通过介绍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来模拟,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了解另一种模拟方法。

  (2)估计圆周率π的值

  让学生设计模拟试验,估计圆周率π的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再创造过程。达到本课的目标,使学生了解模拟方法估计概率的实际应用,能够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通过设计和操作模拟试验,对得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解决本课难点。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对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3)几何概型概率计算方法

  ①通过问题:如果正方形面积不变,但形状改变,所得比例发生变化吗?

  引出几何概型的概念、特点和计算公式

  把试验的结论上升到理论,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从试验到理论的升华,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并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质的飞跃,

  ②例:如图,在墙上挂着一块边长为16cm的正方形木板,

  上面画了小、中、大三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2cm、4cm、

  6cm,某人站在3m处向此板投镖,设投镖击中线上或没有

  投中木板时都不算,可重投。

  问:(1)投中大圆内的概率是多少?

  (2)投中小圆和中圆形成的'圆环的概率是多少?

  配套习题是知识的直接运用,有助于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③通过介绍本章开篇中“蒲丰投针”问题,利用计算机动态显示投针试验,使学生对此试验有初步了解,开阔学生视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留给学生课后探究的空间。

  4、通过实际问题:小明家的晚报在下午5:30~6:30之间的任何一个时间随机地被送到,小明一家人在下午6:00~7:00之间的任何一个时间随机地开始晚餐。(1)你认为晚报在晚餐开始之前被送到和在晚餐开始之后被送到哪一种可能性更大?(2)晚报在晚餐开始之前被送到的概率是多少?

  引导学生利用转盘设计试验,并分组进行试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学生了解模拟形式的多样化,并通过模拟进一步熟悉试验的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小组协调能力。通过问题拓展,介绍用理论解决的方法,激起学生再探究的欲望,留给学生课后思考的空间。

  4、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采用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整合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中提炼数学素材,使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下、在认知冲突中展开学习,通过试验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试验、探究活动中获取原始数据,进而通过数与形的类比,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感悟出模拟的数学结论,通过结论的运用提升为数学模型并加以应用,它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发现的创作经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们在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探究中获得了对数学价值的新认识。

  五、评价分析

  本课是使学生通过试验掌握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主要是用分组合作试验、探究方法研究数学知识,因此评价时更注重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正确分析与思考,关注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的应用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

  相关复习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

  1、主线: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习

  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

  数量关系。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习

  复习题为100%)

  改变问题练习

  完成作业提高练习

  2、呈现方式:

  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

  (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

  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习题。(口答)

  [复习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复习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其中后半部分的设计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复习3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新授:

  1、例1

  (1)将复习题3中的问题改为“三好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由教师总结:用三好学生人数除以六年级人数,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例1难度小,学生已会的不要讲,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共同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1。

  2、出示例2

  (1)读题,弄清题意;

  (2)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先画什么?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及对应的数量。

  原计划造林

  16公顷

  实际造林

  20公顷实际比计划多的

  (3)结合线段图,从问题出发,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怎样想?

  (主要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维规律和分析思路,从抓关键句子入手加以分析,独立解答。)

  (4)还可以怎样列式?(难点)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可以根据复习题2的第2题,加以类比,找出理论依据:乘法分配律。

  学生看书,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100%(1)

  看书第97页,说明为什么可以把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来列式?

  [这一部分是这节课的难点,教师应让学生在复习题作铺垫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合作交流,丰富学习的经验和策略,使学生在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达到共识,从而突破难点。]

  3、将例2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1)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独立解答这道题,并说出分析思考的过程。

  (2)比较观察:这两道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因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结果也不相同。这里培养了学生比较的能力。)

  [1可以检测学生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2通过比较,讨论合作得出解这一类型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突出了重点。]

  4、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98页的对比练习。(说思考过程)

  2、完成第98页第3题。

  板演,说出思考过程,分析对比,说出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四、总结: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反思,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对于百分数应用题,你还想学哪些知识?

  五、完成作业:

  第98页2、4

  六、你能正确地解答下面的题目吗?

  1、姜堰市某小学改造办公楼,实际投资18万元,比原计划节约投资2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2、搜集你身边的数据,编一道反映实际情况的百分数应用题。

比的应用说课稿 8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部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内容,下面我着重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科书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任务能否圆满地完成。应用题部分是这一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也是这一部分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们要通过复习和比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使学生弄清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从而为中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思想上都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态度上都很严谨认真,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但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应用题的分析、解答能力较差,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成绩虽然有所攀升,也不是太尽人意。

  3.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解答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沟通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建构使知识系统化。

  能力目标: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依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在本小节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

  熟悉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解决简单

  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沟通分数、百分数之间的练习,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 说教法、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形成技能。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举例说明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巩固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然而数学复习课就内容本身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因此,在导入环节中, 我力争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事入手, 通过看广告片、观察矿泉水,引导学生从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

  1.欣赏:美丽的千岛湖和农夫山泉广告

  师:同学们有谁知道这么美丽的风景区是哪里?(千岛湖)那里不仅风景优美,还有一个我国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

  2.观察:

  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瓶来自我国最大的矿泉水生产基地浙江千岛湖的农夫山泉矿泉水,请你仔细观察这瓶矿泉水。

  3.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数学信息

  师:能说一说课前你们都了解了哪些关于农夫山泉的数学信息?

  (二)整理与复习:

  通过上面环节的教学,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本环节中,通过猜、测、量、算,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险,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缺漏,自行对知识进行内化,既巧妙地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又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1.在生活实际问题当中,探究、巩固数学知识。

  师:老师喝去了一些矿泉水,还剩下这些(举起手中的瓶子),请你猜一猜,还剩下这瓶水的几分之几?

  学生进行估算。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猜对了吗?

  学生交流测量方法。

  方法一:测量。

  学生操作后得出:满瓶矿泉水的高度是20厘米,剩下水的高度是4厘米,剩下的占这瓶水的了1/5(20%),喝去了这瓶水的4/5(80%)。

  方法二:用量杯量。

  教师示范操作,用量杯量后,看一下是多少毫升?

  现在谁能计算出还剩下几(百)分之几?

  那么喝下几(百)分之几?怎样计算?

  一边交流,一边板书:

  ① ② ③

  一瓶水550毫升 喝去440毫升 剩下110毫升

  ④ ⑤ ⑥

  “1” 4/5(80%) 1/5(20%)

  小结:求喝下几(百)分之几和剩下几(百)分之几…… 这就是我们已经学过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弄清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结合几年来教学新、旧两版教材的经验,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在实际生活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总结方法,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意在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地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练习的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多些实际演练。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设计一道“开放性”练习,虽然只围绕着一瓶矿泉水带来的几个数学信息,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筛选、学会思考、学会整合,从而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自己解答。不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些应用题的结构,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沟通了各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过交流,让学生拓展性思维得到发展,能够灵活的转换数学知识,以便于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同时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讨论、计算,得到了以下两组信息,现在老师要求大家从上述两组信息中各选择一条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组成一道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学生交流,教师调控。

  如①+⑤喝去了多少毫升?还剩多少毫升?

  ①+③还剩多少毫升?喝去多少毫升?

  ②+⑤这瓶矿泉水多少毫升?……

  四、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练习突破巩固“双基”、训练技能的局限,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算一算。

  ①工厂生产的矿泉水合格率是99.8%。如果有80瓶是不合格产品,那么这一天共生产了多少瓶矿泉水?

  ②矿泉水现在每瓶成本1.5元,比原来降低了25%,如果工厂按每天生产20000瓶计算,可以节约成本多少元?

  ③工厂降低成本后,为答谢广大顾客,决定开展“买四赠一”活动。如果矿泉水原来每瓶卖2元,那么优惠了百分之几?

  在算一算的过程中,学生当了回质检员、成本核算员和销售员,他们俨然是在为公司解决生产和销售中的实际问题,小小的心灵多了些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

  2.想一想。

  学校组织大家去春游,如果我班同学每人各自买一瓶矿泉水,单价是2元。如果整箱买:小箱12瓶可打九折,大箱20瓶可打八折。请你们小组合作,设计购买方案。

  创设开放性情境,为学生提供信息,并让学生选择相关信息,设计购买方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渗透了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不同层中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是既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为下一步进行探究的必要条件,既突出重点,又有助于突破难点,在本节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整理与复习

  ① ② ③

  一瓶水550毫升 喝去440毫升 剩下110毫升

  ④ ⑤ ⑥

  “1” 4/5(80%) 1/5(20%)

  五、教学效果预测:

  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重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据、获取数学信息,并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始,我引导学生从农夫山泉广告和矿泉水瓶的标签中收集信息,为全课展开预设铺垫;课中,和学生一起,在估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并让学生合理选择获得的信息编成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梳理;课尾,再让学生利用提供的信息设计矿泉水的购买方案。全课信息展示丰富多彩.增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新鲜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我力争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利用正确的评价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机,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除此以外,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互助和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在这样的理念下进行教学,相信课堂效果一定会很好!

比的应用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百分数的应用(三)》,这一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个知识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以及已知标准量和分率求比较量,这节课是已知比较量和对应的分率,求标准量,它是这个单元最难的一个知识点。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三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是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打算分四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复习旧知,创设情境。首先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条件找出标准量,说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式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

  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二成;

  工作效率提高了15%;

  苹果的质量比梨的质量少10%;

  生产成本降低了15%。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弄清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红太狼要灰太狼去买菜,他用手中20%的钱买葱,40%的钱买白菜,买白菜的`钱比买葱的钱多4元,它手中有多少钱?从而揭示课题。

  第二步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上分四步进行。

  1、出示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获取表中的信息,比较相关数据,说出自己的发现,即通过比较:可以感受食品支出总额在逐年减少,而其他支出总额在逐年增多,家庭的总支出也逐年增加,从而体会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

  2、简单介绍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的标准恩格尔系数。

  3、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三类问题,如1985年食品的支出比其他支出多总支出的百分之几?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百分之几?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百分之几?在这里重点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标准量是否相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4、解决实际问题:1985年我家的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1985年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首先让学生读懂题意,尝试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时,把画得又快又好的线段图展示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可以借鉴一下。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再指名汇报解题的方法;最后课件演示学生的各种解题思路,比较各种算法,此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每个学生理解透彻。

  第三步: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在练习中,我设计了四道练习题

  1、到了1995年我家的其他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

  1995年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2、到了20xx年,我们的生活更好了,食品支出和其他支出都分别占了总支出的50%,让学生猜想一下,其他支出中都有哪些支出?然后出示: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20%,食品和教育支出一共是7000元,这一年总支出多少元?

  3、我儿子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书》,现在书店的书一律九五折出售,这样比原价便宜6元。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

  4、20xx年我儿子的压岁钱是这样用的,买各种学习书籍花了一半的压岁钱,用25%购买日常用品,15%存入银行,余下的钱在献爱心活动中捐赠给有困难的同学,已知他捐献的钱和存入银行的钱共75元,他共有多少压岁钱?

  第一题是基本练习,目的是巩固新知;第二题比第一题相比有所变化,要求教育和食品支出共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第三题在叙述上与例题有所不同,但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关键是找准标准量;第四题加大了难度,关键是要知道捐献的钱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做完以上四题,然后让学生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解决开课时灰太狼手中有多少钱的问题,目的是前后呼应,学以致用。

  整个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充分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进行思想教育。

  第四步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首先是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谈谈自己的收获,然后要求学生回家后实际调查一下自己家庭消费情况,计算自己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而感受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说学法

  本节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如尝试画线段图,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用方程解题,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题,各抒己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让后进生融入到学习之中,我把简单的问题让给他们回答,让他们充满自信,找到自我。

  四、说学情

  根据和学生的接触,我发现他们习惯用算术方法解题,利用线段图分析题意,用方程解题有困难,如果遇到较复杂的问题很多学生就会束手无策,因此,让学生学会画线段图,学会用方程解题十分必要;还有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很差,很多学生心明口不明,为此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足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五、说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设计比较到位。一是情景创设有趣高效。灰太狼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卡通形象,将它引入数学课堂,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二是新知探究扎实高效。百分数应用这一内容比较枯燥,为此,我把书中笑笑家庭的消费统计表换成我家的消费情况统计表,让学生倍感亲切。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答,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学生感到轻松,学得主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三是练习应用内化增效。课标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学有所获,体验成功。在巩固练习时,设计的练习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既巩固了新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问题其实就蕴含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之中,产生了想学好它,能学好它的愿望;特别是压岁钱一题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解题的思路,也明白了不乱花钱的重要性,要科学、合好使用好自己的零花钱,融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

比的应用说课稿 10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的说课题目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中的“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打开课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的同时打开课件这个按钮〕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部分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模式,而是从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对“他们在自然界如何存在?人类如何获取这些物质”的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X望。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化学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通过 “铁三角”的学习还能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说这句话的同时打开相应按钮〕

  【知识目标】

  1、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掌握的Fe2+、Fe3+的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铁、铜制品及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技能。

  3、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使实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

  2、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说这名话时打开课件对应的按钮〕

  重点: 铁、铜的化学性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难点: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四、教法和学法〔说这句话时按课件对应的按钮(教法按一次,学法接着再按一次)〕

  教法:关于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我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法,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结论。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常识发现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然后通过结论总结铁、铜应具有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

  学法: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 模拟发现过程,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Fe2+、Fe3+的区别和转化。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达到发展学生智能的目的,同时让学生逐步掌握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

  五、教学的程序〔按教学的程序的按钮,以下按顺序点击〕

  第一部分:情景引入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以极高的兴趣进入课堂,采用图片引入法。

  铁、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它们的用途特别广泛(展示图片:江阴长江大桥、火锅、门锁、电线等)你能根据图片说出它们的物理性质吗?学生回答,教师幻灯片投影总结

  2、交流与讨论 对于铁、铜参加的一些反应,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请你写出下列(课本72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还原剂。你还知道有铁、铜参加的其他反应吗?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比一比哪组既快又正确。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活动

  1、活动与探究 ---- Fe2+、Fe3+的性质及互相转化

  先告诉学生Fe2+、Fe3+的性质及检验方法,其次介绍Fe2+、Fe3+可以相互转化,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最后由学生得出Fe2+、Fe3+转化的条件,尝试构建“铁三角”关系。

  告诉大家:Fe2+、Fe3+的检验:

  ⑴ 观察法:含Fe2+ 的溶液颜色为浅绿色;含Fe3+的溶液颜色为黄色色

  ⑵ 显色法:Fe3+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 Fe2+遇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

  【分组实验】现有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 FeCl3溶液、0.1mol·L-1 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其它试剂和仪器。怎样设计实验来证实Fe2+和Fe3+之间的转化?

  【归纳】能否用简洁的图例表示(归纳)Fe、 Fe2+、Fe3+转化的关系?

  2、活动与探究 ---- Cu、Cu2+的性质及互相转化

  这个实验由老师做,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第三部分:创新应用

  创新应用一:

  实验室中配制氯化亚铁溶液,试剂瓶中为何要放一枚光亮的铁钉?

  创新应用二: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Fe2+和Cu2+的氧化性强弱。

  第四部分:布置作业

  课本第78页 5、6、7

比的应用说课稿 11

  一、 简洁而高效的课堂教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有典型题型多、易混淆的特点,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刘老师以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切入点,接着又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这两个知识点为主线串联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常见六种基本题型的练习。用知识点串联练习题的设计,使原本杂乱的练习呈现出内在的连系,为高效的课堂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课堂教学中刘老师没有多余的情境设置,教学环节紧凑,练习重难点清晰;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楚、精炼;学生的学习通过自主编题、练习、讲解等形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和思维的开放性,课堂风格呈现出简洁而不简单,实用而高效的特点。

  二、 教知识、更教学习知识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做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最大的困难是容易混淆乘除法的应用。刘老师针对这一点紧扣“找等量关系”为核心,让学生分析题意、解决问题,形成了:编题----找等量关系式-----列式----总结规律的学习模式。比如一步乘法应用题练习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数据编一道一步乘法应用题,学生编出了1600× ……等,接着让学生找题目中的的等量关系式:全校的人数× =幼儿园人数,列式展示:1600× ,最后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有了这道练习的成功经验,接下来让学生在这个学习模式下进一步完成一步分数除法、乘减、除减形式的两步练习。学生的学习有法可依,轻松自如;也为解决其它的练习题提供了参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学学到了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思维的开放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堂课另一大亮点是:老师把思考留给了学生,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比如在一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中:刘老师一句“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编一道分数乘法的应用题吗?”,接下来就是学生独立编题、自己解答、讲解、总结。老师只是在一边观察、倾听和少量的组织,整个学习过程老师退出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留给学生去充分的思考问题和展示。也正是有了老师放心的放,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束缚,可以自由的驰骋。在展示阶段学生共编出了多种不同的一步应用题:1600× 、1600× 、1600× ……

  四、我的两点思考

  在本节课中个人觉得也有值得思考和进一步商讨的地方。分数乘除法的对比问题。将分数乘除法作相对应的对比,分析其特点,找到异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解题。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问题。本节课学生得出了大量的学习成果:如学生的编题、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式等。在处理这些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时,基本停留在了口头汇报上,并且速度较快,不利于其他同学更清楚、真切的理解。如果能多采用课件、投影、板书等可见性展示方式,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比的应用说课稿 12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平行线和三角形之后编排的,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同时又是为了后面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甚至高中立体几何打基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平行四边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也很广泛,学习他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在前一章《三角形》的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开始入门,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 教学目标:

  (1) 双基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平行线间距离,并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推导、论证、演绎、抽象知识的数学思维品质。

  (3) 非智力目标(思想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未知到已知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4.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 教法(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五点"教学法。具体如下:

  1. 以"问题"为学生学习?"起点";

  2. 以"范式"为学生学习的"焦点";

  3.以"变式"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4.以"创新"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5.以"评价"为学生学习的"疑点";

  三、 学法(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本课内容和以上教法,采用的学法如下:

  四、 教学程序(说过程)。

  1. 设问激趣,导入新课(起点):

  首先复习四边形的概念、明确四边形的性质,然后用特殊化方法设计一问题:若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则该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四边形?这样导入新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数学发展的规律,达到用问题创设数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探索和猜想。

  2. 诱导思维,以诱达思(焦点):

  其次通过设问、质疑,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四边形,进而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质。同时教师整理出一种推导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范式,再让学生联想范式,演绎其他推导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去 观察、猜想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教师的范式的有诱导下,达到演绎数学论证过程的能力。

  3. 变式问题,突出"重点":

  通过具体问题的观察、猜想、演绎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投影不同层次的典型习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让学生自己去掌握"重点"。

  4. 引导创新,化解"难点":

  设计"无图形"和"无结论"问题,引导学生读题、审题、画图、观分析、猜想、归纳,然后把问题中所有可能的结论推导出来,通过这种开放式问题的解决,既达到突出"重点",又化解"难点"的目的。

  5. 反馈补缺,消除"疑点":

  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学习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消除"难点"的目的。

  6. 总观全课,找到收获:

  教师对此课学生的表现作一小结、评价,特别是对"两头"的学生予以表扬,告诉学生本节是本章及以后学习的基础,要求他们在以后学习中会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

  7.板书设计:

  4.3平行四边形性质及应用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平行四边形表示方法: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从边看;

  (2)从角看;

  (3)从对角线看;

  4、平行线间的距离

比的应用说课稿 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例2、练一练。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公式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复习体积计算。

  (1)提问: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2)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①底面积3平方分米,高2分米。

  ②底面积4平方厘米,高4.5厘米。

  3.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圆锥体积的计算,通过练习,还要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探究:

  l.教学例2。

  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提问:你们认为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这堆沙的重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先求体积,才能求这堆沙的重量?这里底面直径和高的数据怎样获得?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讨论练习三第6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柱的底面积和圆锥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这道题,已知圆柱底面的周长,先求出什么?在怎样?理清思路后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3)讨论练习三第7题。

  底面周长相等,底面积就相等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和应用:计算体积需要知道底面积和高。如果没有告诉底面积,我们要先求半径算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有时候还可以计算出圆锥形物体的重量。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三第5题及数训。

  2.出示圆锥形模型,提问:你有什么办法算山它的体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怎样测量直径和高。请同学们回去测量你用第167页图制作的圆锥,求出它的体积来。

  3.思考练习三第8、9题。

比的应用说课稿 14

  一、教材分析及地位:

  本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并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按比例分配问题看似新知,实际上是用比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只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继而形成数学模型。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 1、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按比例分配是比的一种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以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的理解。

  2、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关注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灵活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现实意义和特征,探索并掌握其解决策略,能正确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把比转化分数或成份,再使题目转化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或归一应用题来解决。

  教具准备: 幻灯片电视

  三、教学设想:

  本着《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这一理念,对比新旧教材对该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情的需求,本节课我预设了五个环节:热身练习,复习铺垫;激趣引入,揭示概念;引导探究,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体系;分层练习,拓展延伸。力求达到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学生认知步步为营。在每个环节中也只是预设了有层次性和目的性较强的问题,而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以问题为引路,在学习活动中活跃思维、畅所欲言,使所学的知识自然生成,使学生既对只是有较深的体验和理解,又可提高能力、训练思维,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四、教法和学法

  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采用合理的教法,教给学法,掌握学法,学会用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法我总体归纳为两点:

  1、“引导—探索”是本节可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只是适当的点拨引领,而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2、紧密结合实际体现数学的应用性。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只是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而忽略了数学自身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我将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其应用性,将数学生活化。例如:截木棒,分苹果,种树,分红利等情景的引入,问题的呈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体现数学价值的同时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课堂流程

  <一>、热身练习、复习铺垫

  1、 3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2段长()米,5段长()米。

  2、六二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2:3,男生占全班的(),女生占全班的()。

  3、盐和水的比是1:10,盐占盐水的( ),水占盐水的( )。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基本的认知水平出发,复习旧知,为新知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情景引入,揭示意义

  1、一根木棒,按1:1分成两段,你如何分?

  2、一个苹果3个同学来吃,如果让你来分,你如何分?

  教师:像这样将一个物体等分成若干份,叫做平均分。

  3、生活中的比

  (1)我们喝的鲜橙中橙汁与水的比是2:9.

  (2)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是1:8.

  (3)妈妈做米饭时,水与大米的比是2:1.

  质疑:所给信息中,两个部分量是平均分吗?

  教师:像这样的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也就是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题: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易于解决的例子和生活中的比,使学生体会“平均分”和“按比例分”只是两种分配方式,“平均分”只是“按比例分”的特例,而“按比例分”是“平均分”的发展,从而体会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1.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的面积比是3:2。两中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问题2. 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各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最主要的一个环节,以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为依据,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师只是适当进行点拨,以及线段图的出示,让学生从份数转化成分数,然后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部分量和总量之间关系的掌握,让后在用份数归一的方法解决,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四>、对比归纳,形成体系

  同时呈现已解决的两个问题:

  1、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

  2、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

  3、小组交流,归纳概括。

  (设计意图:将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同时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策略,从而形成数学模型。)

  <五>、分层练习,巩固延伸

  1、基本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各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2)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3:4.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2、应用拓展

  小明说:“我爸爸和王叔叔合作投资做生意,爸爸投资8000元,王叔叔投资4000元,一年后共获利3000元,请你帮我算一算,我爸爸和王叔叔各应分得多少元钱?”

  (设计意图: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练习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和验证,我设计的练习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有利于数学知识的领会、掌握、巩固和发展,并能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设计意图:将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同时呈现,引导学生观

比的应用说课稿 15

  一、说教材

  《密度知识的应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苏教版8年级下册第六章的第四节。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密度的测定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会用量筒和量杯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会用转化替代法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会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从整体上看,本节是本章的总结,也可以说是本章内容的理解应用,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本章与第十章内容的有密贴联系,为学习“物体的沉浮”做好了铺垫,是初中阶段难理解的内容之一,也是中考必考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及本课内容确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和技能:

  (1)、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领会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及固体的体积;

  (3)、会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或固体密度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测金属螺母的密度,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2、难点:测密度时,如何安排实验步骤,才能减小误差。

  课前准备:

  托盘天平、量筒、螺母、烧杯、适量的水和细线

  二、说教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本节课利用故事导课,分组实验探究,讲授、自主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物理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结论。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通过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学习的。

  1、通过故事,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2、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及积极思考,对问题有独立判断能力。

  3、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良好的开头,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针对初二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我以阿基米德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知识的学习

  1.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生自学“物质密度的测量”,设计测量固体(小石块)密度的步骤及测量液体(盐水)密度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学会优化实验方案,以减小误差。

  活动1:测量石块的密度

  (1)实验讨论设计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依据什么原理?

  3、需要测哪些物理量?测各物理量的仪器?

  4、怎样测小石块质量和体积?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引入量筒的`使用:

  出示量筒、量杯,讨论下列问题:

  ①观察量筒、量杯,它们的刻度有何不同之处?

  ②量筒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它与立方厘米是什么关系?

  ③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

  ④使用量筒应注意什么问题?

  5、如何使用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想一想:是先测质量,还是先测体积?为什么?若步骤不合理,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归纳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

  ③用细线悬吊着石块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2;

  ④石块的密度

  设计记录用的表格

  进行实验并且处理数据

  交流与评价

  活动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1;

  (4).盐水密度

  想一想:如果先测空杯子的质量会使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2、鉴别物质

  例1. 一枚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币,它的质量为16.1g,体积为1.8cm3.试求制成这种纪念币的金属的密度,并从密度表中找出它是那种金属。

  3、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1)求质量

  让学生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

  由密度公式 ,可以得出 ,,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2)求体积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 ,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估测人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三).归纳小结

  1、鉴别物质

  根据ρ=m/V,测出质量,量出体积,算出密度,通过查密度表,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种物质了

  2 、计算一些不容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根据m=ρV,知道组成这种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量出物体体积,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

  3、计算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V=m/ ρ ,测出质量,查出密度,通过计算就可以知道该物体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巩固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后作业:

  思考:阿基米德是如何鉴别出皇冠是否是纯金的?

  补充习题:密度的应用

  五、说板书

  本板书共分三块。第一块:测量密度。包括固体和液体,学生讨论实验得出优化步骤。

  第二块:鉴别物质。通过例题的讨论、讲授得出如何鉴别物质。

  第三块: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通过身边的常见事物说明密度公式的灵活使用。

【比的应用说课稿 】相关文章: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04-08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04-20

应用文通知03-30

应用文借条05-15

应用岗位职责02-19

应用文通知范文05-08

应用推广岗位职责02-27

应用系统岗位职责03-10

应用专员岗位职责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