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慈母情深说课稿
慈母情深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1-16 12:54:16
  • 相关推荐
慈母情深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慈母情深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理念:

  赵镜中在对语文创新教学的省思时指出:“全语言的教育观点主张语言学习是借着融入丰富的语文环境,促使学生对语文本身和其功能产生知觉。”即通过寻找文本与学生产生情感共振的“源头”,追溯情“源”创设并优化语文情境,将学生带入“真”、“情”、“思”、“美”的意境课堂,驱动他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体现的汉语言文学整体性、灵活性、形象性、语感强烈等特征的特殊作用,让学生在诵读、感悟、体味、叹赏中,体验情感。我们的语文课,应充分挖掘课文内蕴,以朗读为推进,以品析获真知,以感悟促升华;即通过咬文嚼字、品词酌句、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达到以情代言以言抒情的境界。

  二、教材分析

  《慈母深情》是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课文从各个侧面讲述父母之爱。本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作家用质朴的语言抒写人间母爱,记述了上世纪60年代一位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省吃俭用,给“我”一元五角钱买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情深。不长的篇幅却用了35个小节,短句短段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性的最美。作家对母亲的描写并没有浓笔重彩,只着重描写了自己第一次亲眼目睹母亲工作的几个特写镜头和几句简单质朴的语言就将一个瘦小疲于奔命,却仍坚守着家的温暖,坚守着对儿女的希望的母亲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只是文本的时代背景远离现在学生生活时代,远离学生的情感认知。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积累本课“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感受慈母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师生共读以及课上对文本词、句、段的体味,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四、重点、难点、关键点:

  我结合学生学情确定重难点、关键点。

  重点:通过对几个特写镜头中母亲外貌、神态、动作描写,体会母亲深情。

  难点:对大多数独生子女而言,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感动,对父母的深情常感到“理所当然”,缺少“心存感激”。因此,体会日常小事细节中所体现的慈母情深,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敬爱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关键点:“品味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是我班学生常用的语文学习方法,部分学生还能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圈圈划划,评评注注,表达个人感受。然而,本篇课文写的是六十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毛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就难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这是本课学习的关键点。

  五、教学方法

  1、课前补充阅读,追溯情“源”。

  本文生活背景远离孩子,唤起孩子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需要回归文本,寻找情感共振的源头。所以课前师生会共读《母亲》大部分原文。(我来自全寄宿制民办学校,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师生共读)

  2、品味、感悟,以情代言。

  创设情境,紧扣文本入情悟情抒情。

  3、拓展、升华,以言抒情。

  学生在回忆中捕捉母爱镜头,畅言感恩,抒发感悟。

  总之整堂课,我紧扣主旨、简中有略、略中求精,力求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阅读、课上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一次次亲吻文本,触摸文本,走进文本,从情节的“高空”潜入语言的“底部”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慈母深情!做到“追溯情源、以情代言、以言抒情”。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入情境。

  1、播放歌曲《母亲》,让旋律的律动牵引我们情感的河流。

  2、揭示课题:有一首歌名叫《母亲》;有一种爱叫做母爱,纯纯若水、沉沉似海。一生之中始终守望我们的是慈母,始终牵挂我们的还是慈母,慈母情深啊!请齐读课题:《慈母情深》,再读、三读。

  3、追溯情“源”:《慈母情深》节选自昨天师生共读梁晓声作品《母亲》。从昨天的阅读和屏幕上红线强调的句子你有什么体会?(课件播放《母亲》大部分原文)(生:生活的贫困等)

  4、小结:是的,当时正处于物资贫乏、国困民穷大饥荒结束时期,一毛钱能抵现在10块。虽然时代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但母爱没有时代和空间的界限,让我们走进文本,感受母爱。

  (二)品味文本、悟深情。

  1、初读,整体感知。

  (1)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边读边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情到深处时可以批注;

  b、思考:《青年近卫军》这本书来之容易吗?为什么?饱含了母亲怎样的深情?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感动的句子和感动的理由。

  (3)回答要求中的问题。

  引出:想的失魂落魄——————女人的阻拦—————变买了水果罐头———————又给了一元五买到了书,饱含对儿子深深的爱。

  2、精读,品味细节。

  这位慈母,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作者用捕捉镜头特写的方法刻画了母亲的外貌、神情、动作。有那几处特写呢?请生一一找出来朗读。

  (1)镜头一:“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头凑近”等词,将一位承受生活重担,辛苦劳作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2)镜头二:“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重复读、读出情感

  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特点。“我的母亲”重复三遍,你悟出了什么?(倒装的排比句式强调了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母亲,她疲惫、劳累。母亲吃惊地望着“我”,“我”又何尝不是吃惊地望着母亲,如果“我”不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也许永远不知道母亲是这样辛苦地赚钱养家。)

  (3)镜头三:“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小组读、个别读、反复读。

  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特点。感悟四个“立刻”又说明了什么。

  4、三个镜头连读,读出感情,以情代言。

  5、小结:瘦弱、疲劳母亲为了生活,在震耳欲聋的恶劣工作环境下,艰苦劳累地挣钱。作为儿子,生平第一次看到母亲这样挣钱,为之揪心。

  说明:将描写母亲怎样挣钱的三个镜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对“三个镜头”的品、读,教师的引,使这个重点环节一气呵成。体会母亲爱子情深,儿子敬爱母亲。由于这3句话的表达方式极有特色,学生平时接触不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体悟句子蕴涵的丰富情感。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以舒缓的音乐配合学生的朗读,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体验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批文如情”的目的。

  (三)拓展延伸,抒恩情

  面对这些画面,“我”鼻子酸了,买了一罐水果孝敬母亲。慈母情深,母慈子孝,情意深深。

  (1)播放生活中“母爱”镜头,在音乐声中想起、回忆自己的母亲。

  (2)或许平坦的生活中你忽视了母爱,或许感谢母恩你还没来得及说出,拿出纸笔用一个特写镜头刻画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深情吧!

  说明:至此,本文的学习已经结束。但语文学习的“大阅读观”告诉我们,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而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好的语文课应当成功的引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心理。通过本文的学习,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梁晓声的作品产生兴趣。自主的到校图书馆阅读梁晓声的作品。同时,我在做的一个课题《课内外结合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中的一个子课题《课内外结合培养小学生中高年级自主阅读的习惯》的做法就是,从我们的课本和课堂激发学生走到课外书本课外实践之中,再从课外把学生拉进我们的课堂,课内外融合形成语文的大开放阅读。

【慈母情深说课稿】相关文章:

《慈母情深》说课稿01-10

慈母情深说课稿01-15

《慈母情深》说课稿优秀11-20

《慈母情深》说课稿(14篇)01-11

《慈母情深》说课稿精选14篇01-11

《慈母情深》说课稿14篇01-11

慈母情深作文03-22

慈母情深母爱作文12-18

[精]慈母情深作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