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1-16 07:39:21
  •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说课的题目是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的昼夜交替和地转偏向力,此内容为本节的第一课时。我说课的程序为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六个部分组成。

  一、教材分析

  这段内容可以看成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昼夜的静态描述,即在任一时刻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划分,以及不同地区的昼夜状态。第二部分是对昼夜的动态描述,即昼夜交替的原因和周期。第三部分是地转偏向力即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力。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弄清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等基本概念。

  3、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

  4、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成因及特点。

  能力目标:

  能运用地球仪科学地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重点说明昼夜更替的形成。

  德育目标: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昼夜交替的成因。

  难点:晨昏线的判读。

  四、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演示,理解昼与夜的形成、昼夜交替产生。

  2、充分运用课本插图、板图,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来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3、演示实验法: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要采用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4、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教师以启发诱导为主,让学生多读图、多思考、多讨论、多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说学法

  高一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很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实验、图片、资料的分析,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能较好的推理阐述。

  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读图的步骤和方法。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目的。

  3、做:使学生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从现实实验中获得感知。

  4、记:即学生在初步了解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识记本节重点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学习了前三节课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处在银河系中太阳系内的金星和火星之间,它与其他行星、小行星一样,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着,按地球的自转产生怎样的地理意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地球的自转

  在初中我们就地球自转的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现在我们要作进一步的学习。

  1、地球自转的概念。

  2、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通过用地球仪演示自转来分析,通过视觉冲击让同学门更好的理解。

  重点强调自转方向的判定方法:

  (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极点法: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反之,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西经减少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排列也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练习:北极俯视图、南极俯视图判别。

  (二)昼夜交替

  1、昼和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仪演示并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分析原因。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只能反射太阳光。现在我们假设地球不运动(既不自转也不公转),同学们思考一下昼夜怎样形成?

  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刚才我们是在假设地球不运动的前提下来考虑问题的。实际上,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运动。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所以昼夜就在不断地交替。

  重点强调交替周期:24小时

  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这一运动而产生的,因光源来自太阳,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3、晨昏线的判读。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中间的大圆圈),叫做晨昏线或晨昏圈。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在地表自东向西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如:

  (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晨线。

  (2)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昏线。

  练习:

  探究问题:

  a、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的区别?

  b、线和昏线有何不同?

  c、昏线在地表的移动方向是怎样的?

  (三)地转偏向力

  实验验证地转偏向力:一学生上台做演示实验:拿一个地球仪,在它静止的时候,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滴一滴红色墨水,观察墨水的轨迹。转动地球仪,在同样的地点滴一滴红墨水,观察墨水的轨迹与刚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有什么不同。

  提问:是什么原因使红墨水的运动轨迹由直线变成了曲线呢?

  讲解: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会受到一种力的作用,使运动轨迹发生偏转,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上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曲线轨迹向直线轨迹的右方向偏移。

  学生活动:再地球仪的南极上空重复上述实验,注意地球自转方向,重新观察曲线相对直线的偏转方向(顺着墨水运动方向观察,向左偏)

  师生总结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地转偏向力是实际存在的,这种偏转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明显。地转偏向力很小,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如长江三角洲的发育(给出示意图)深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引导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注意避开地转偏向力产生的负面影响,或利用地转偏向力取得效益,请同学们思考下列三个问题:

  1、如果在北半球河岸边建楼房,最佳位置是左岸还是右岸?

  2、北半球某国一导弹实验基地要发射一枚落点在赤道的导弹,该国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射角度,正南偏东还是正南偏西?

  3、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沙中淘金,这些人一部分在左岸,一部分在右岸,你认为哪些人的收获大?为什么?

  说明:上述三个问题难度不大,但是这些问题和实际联系紧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引起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灵活思维,发展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如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予以科学的解释。本节课重点、难点较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复习、巩固。

  板书设计:

  地球自转的意义:

  1 产生昼夜更替。

  (1)昼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转,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

  (2)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

  (3)图中晨昏线的标识方法:延长太阳光至地心,过地心作一直线垂直于太阳的延长线,则这条线就是晨昏线。原因:太阳光始终于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垂直。

  (4)晨昏线的移动方向:向西移动。

  2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所谓的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就是说,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现象。

  (2)偏转的规律: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3)判断方法:面向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4)举例: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显著,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显著。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说课稿12-10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说课稿10-11

地球自转线式说课稿12-10

《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12-27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5-08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12-23

高中地理教学计划07-01

[优]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7-09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范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