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说课稿>《泰山日出》说课稿
《泰山日出》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3-12-21 17:35:21
  • 相关推荐
《泰山日出》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泰山日出》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泰山日出》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登泰山 观日出》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我”登泰山观日出的过程,描绘了泰山的绮丽风光和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

  课文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按“登泰山”和“观日出”分成;两部分:第一节到第六节,写了“我”沿着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向上攀登,最后到达日观峰的过程和一路上的所见所感,重点写了泰山之高、云海之美、山路之险峻。第七至第九节写了日出时的壮观景象,抓住整个日出前后天空颜色、光亮的变化过程和观看时的感受,描绘了泰山日出的磅礴气势。

  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一气呵成,把云雾变化莫测以及天空颜色、光亮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本文是一篇游记。课文按游览顺序,以时间推移、地点变换为主线,将登山的苦与乐和自然风光的美妙与壮观紧密结合,写景抒情,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用精彩的语言、澎湃的热情传递美好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追求。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在课堂中可分别就字词的音形的难点和部分词义可通过预习反馈加以检测,当然一些重点词语还需结合课文加以理解。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相对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等。而相对语文学习能力的弱的学生在概括能力上还存在一点问题。

  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积累。文中出现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已不陌生后,但实际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比喻用得恰当、生动、优美,尚须多加点拨、练习。因此,教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的说写练习,以提高其整理材料、组织语言和表情达意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游览胜地、耽误、依稀可辩、层层叠叠、目不转睛、刺激、情不自禁“等词语。通读全文,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词汇。

  五年级教材不提供统一的生字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生字教学。教学中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学做针对性地指导。

  目标二: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登泰山”和“观日出”两部分内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点、展开想象,将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文章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通过朗读,品味,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再引导其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形象、写具体。

  目标三: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阔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学生在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欣赏美、享受美、体验美,从而以澎湃的热情传递美好的感情,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四、教学设计与感想

  本文描写了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泰山日出的绮丽风光。文章以登泰山和观日出分为两个部分,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其中,“登泰山”部分作者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观日出”部分详细介绍了日出的美丽与壮观景象,最后一节直抒胸臆,将登高观日出时的感受完全表达了出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拓展课外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开始,我利用“课前两分钟演讲”,请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泰山的情况,让孩子们对泰山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学习课文作一个铺垫。接着,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按课题进行分段并用一个词概括出对两部分内容的感受。这是孩子们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和感悟,让他们从整体上去认知内容。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写作技巧的积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主要抓住研读和探究进行。在“登泰山”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划出表示时间、地点和感受的词句。这不仅理清了课文思路,也让孩子们懂得了写作方法——写游记要抓住时间和地点这两条线索来描写景物。并且体会到了作为游客的“我”见到这样的景色产生的感受和心情变化。对于这样写景的文章,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没有很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品词品句来体会云雾的变幻莫测,感受日出的壮观美丽,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在课堂上,我就让学生找一找文章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通过朗读,品味,在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欣赏美、享受美、体验美,在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在“观日出”教学时,我抓住日出时动态的变化,借助于媒体图片的展示,同时利用已学过的《火烧云》写作方法进行能力迁移,并通过多形式的阅读与品味,让孩子们图文并茂、直观地去领略泰山日出的磅礴气势与壮观景象。

  另外,新课程开宗明义地要求教师充分开掘课文写作资源,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文本,设计了写作指导与训练。通过“云雾”片段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变化特征”通过动态的描写把事物写具体,写生动。在学生深入比较句子后,我出示几副比较有特点的泰山云雾风景图,问学生变幻莫测的泰山云雾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学着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以积累写作技巧。这样,学生从观察中学会了写作,从写作中领会了方法,从而提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在教学结束时,让孩子们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古人赞美泰山的诗或诗句进行交流,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搜集课外知识的本领,最终为学好语文培养兴趣。

《泰山日出》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泰山日出》(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第一方面:教材《泰山日出》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仰望苍穹为主题展开《泰山日出》是一篇散文,泰山日出是一篇写给印度诗哲泰戈尔的颂词,作者在泰山顶上观日出,希望见到特异的境界。作者从太阳微露出前的云海写起,在急切的等待中产生了奇异的幻想,让巨人拨开云雾,唤醒伟大普照的光明。通过夸张式的想象与生动细致的描绘,表现出泰山日出无比壮丽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无比的喜悦,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中大量采用比喻使文章语言生动又充满感情。具有强烈的美感,作者奔放的情感贯穿文章的始末。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1.了解作者与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在文章里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及作者诗话灵动的文章辞体。

  3.理解体验作者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德的享受。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奔放的情感,品味文章的精彩词句。

  2.理解,体会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愿望。第二方面:第二方面: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谈话法和探究法。讲授法便于教师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谈话法和探究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和勾画圈点读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第三方面:教学程序方面: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

  导入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天地自然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大概莫过于太阳了,自自古以来歌咏太阳的诗文佳作也是不胜枚举,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琅琅上口的佳句,面对的是同一颗太阳,但人们得到的感受却不一样,刘白羽看到日出想到了伟大的新中国,而徐志摩在泰山之巅看到那瑰丽的日出景象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无餍,雾霭,祈祷,涛澜等等。这样做,既为学生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注释了解作者作品的有关常识。(徐志摩,新月派诗人,著名的散文家,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秋》等)然后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课文的关键词语,概括段义,梳理文章脉络,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归纳文章脉络。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至八段,写日出之前的所见所思;(第二部分,九、十段,写日出时的景象;第三部分十一至十三段,歌颂太阳带来的光明,表达了心中对日出的礼赞之情)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或者在听读中思考问题,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三、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可以出示如下思考题:在第一部分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写日出之前的所作所想:明确答案,联想和想象,还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请学生先默读,再小组讨论,之后班级交流。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做出答案,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质疑问难

  教师启发:这篇课文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待学生提出疑问后,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这一环节重在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养成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五、拓展延伸

  21.教师介绍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徐志摩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和诗圣,并不过分,同学们在课下可以搜集一些他的诗歌作品,并找出其中感觉好的诗句进行背诵,看谁搜集的多,背得多。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

  六、课堂总结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至八段,写日出之前的所见所思;第二部分,九、十段,写日出时的景象;第三部分十一至十三段,歌颂太阳带来的光明,表达了心中对日出的礼赞之情))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

  七、布置作业如:

  背诵从“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到“在热分的驰骋”这一部分好处: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文中语言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第四方面:板书设计方面: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此板书清晰直观,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泰山日出》说课稿】相关文章:

泰山看日出作文08-21

泰山观日出作文11-19

海上日出的说课稿01-06

《海上日出》的说课稿01-07

《海上日出》说课稿01-01

海上日出说课稿02-10

爬泰山登顶看日出的唯美文案12-17

《海上日出》说课稿8篇01-06

《海上日出》说课稿(8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