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4-20 09:49:29
  • 相关推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

  12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我在五年级三班上了一节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课。该课为本书第三单元第二课“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道三次技术革命,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3、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感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课本来拟采用分组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的资料,科学家的`故事,但是上课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准备明显不足,于是本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该课以“上一课我们一起回到过去,领略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技术文明,今天让我们将眼光扩展到全世界,看看近两百年间,世界科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出第一次科技革命,随后逐一介绍第二、第三次技术革命及向科学家学习。

  总体而言,本节课缺乏活力与生机老师被动讲,学生被动听。

  对此我确定了以后努力及改正方向:

  1、尽力努力备课,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与学生交流。

  2、用多媒体上课,声情并茂,活跃课堂气氛。

  3、课前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

  4、培养学生学习品社的培养学生兴趣。

  如本节课最后可以安排“畅想未来”,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在高科技的推动下日新月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及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请,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计一下你的未来生活吧!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展示自己想象的未来世界。效果会好一些。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

  今年,我担任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前,由于刚接触这门学科,总习惯一言堂的办法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思维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这些现象,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上网学习他人教学经验。通过学习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有事大家商量》一课中,我因势利导,反思自己的班级在管理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让学生参与管理,提升自主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中国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在讲到《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3

  《我们的班级》是第三单元《我是班级的主人》的第一课。本课教学总目标为让学生知道班级与个人的关系,懂得班集体离不开个人,一个集体是由每一个个体所组成,正是由于个体的贡献,才使得集体光彩夺目;同时,个体也离不开班集体,我们每一个人都从班集体中获得了知识和快乐。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热爱班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愿意为班集体做贡献。本课共有我们长在同一颗树上,咱们这颗树长得怎样,我在班级中的“特殊贡献”三个版块构成,共分三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版块“我们长在同一棵树上”。

  1.科学整合重组教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从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创设情境,重视情感的陶冶。

  本节课注重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班级的了解和对班级深深的爱。

  3.体现参与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品德与社会》教材作为一门思想教育意义的综合性课程,其教育效果如何,学生的参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通过诗朗诵、音乐、游戏、共贴“班级树”等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加深对班级的了解,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总体教学目标,特设定第一课时目标如下:

  4.通过诗朗诵、音乐、游戏、共贴“班级树”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同学,了解班集体的含义,并认识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学习和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热情,加深个人与集体的感情。

  让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班集体的含义,认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合作交流,领悟深化。

  第一步:让学生观看小品《散学之后》内容放学后,学生纷纷背着书包离开教室。但是教室是一.片狼藉。学生的课桌上抽屉中书桌下,一片片的纸屑杂物,凌乱不堪。有的学生还振振有词:“不是有值日生吗?又不是我丢的?”(这一内容是根据学生实际补的。)第二步:出示孙小皖同学的一段话,引导学生辨析对错,并说出理由。第三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班级是什么?我是什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展示对班级与个人的形象比喻。第四步: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手掌形状制作“名字树叶”(上面写清姓名、年龄、爱好、特长等),然后让学生把“名字树叶”贴到“集体大树”上。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同桌的你》。第五步:引导学生课堂朗诵表演:《我是——》

  6.主题拓展,延伸导行。

  首先让学生听诗朗诵《我们的班集体》,接着播放电视采访《班级给予了我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班集体,想想自己从班集体中得到什么。(思考:我从集体生活中得到了——;我从集体生活中懂得了——;我从集体生活中——。)再集体交流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收获。最后让每个学生对班集体说一举自己最想说的话,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7.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教师提炼学生对班集体说的一句话作为整节课的结束语。思考:我们的班集体哪些做法值得继续保留,哪些做法做法需要改进?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4

  本人从事小学三年级《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以来,感受颇丰。三年级思想品德着重强调品德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反映品德,在品德中渗透生活,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科书中图画比较多,语言较少,让学生从图画中来受教育。针对教科书的特点,我试着将品德与语文、品德与网络相联系,收效较好。

  一、思品与语文相结合

  本科教材图片较多,学生看教材学习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图片内容,从中明白了什么,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师适当引导,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的,特别注意的是,这是品德教学,不是语文看图说话,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做事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的描述图画内容。授课完成后,根据本课的重难点,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或采取老师讲故事的形式,巩固学生所学到的内容(课外阅读或讲故事的'内容一定要结合本课内容,故事所说的道理一定不能脱离本课重难点)。学过一课后,可适当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深学生印象。

  二、思品与网络相结合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利用网络可以查找资料、可以休闲娱乐。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来为教学服务。课前,我利用网络来找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在教“我们的学校时”,学生在了解了书上的各个地方的学校后,我又让学生观看了世界各地的学校,学生看的很认真,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整堂课气氛活跃。如果课堂内容较多,当堂课完成不了,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看相关的资料,下堂课来集体交流,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变得爱学思品了。

  综上所述,思品从表面上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它与其他学科是有着联系的,与社会生活更是紧密联系,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爱学思品,真正从思品中受到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5

  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交通安全每一天》一课。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鲜活的事故案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从中感受交通安全之重要,在学习中加深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德育回归生活

  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很自然地引入教学,并通过课件创造了马路音效,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这种仿真“生活场景”的设计,使学生如置身于现实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自然会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的生活中去感受问题,从而对交通安全知识充满求知欲。

  生活是德育之源,只有鲜活的生活实际,学生才会有浓厚的兴趣,进行更好的交流,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教学自然获得理想的效果。课堂所展示的交通事故图片和小资料,以及播放的交通事故视频,是学生生活中可以见到的,更是触目惊心的,使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参与课堂;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对驾驶员和行人说什么?延伸课堂教育,唤起对生命的珍视。课堂最后,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用实际行动来号召全社会的人都来遵守交通规则,使德育教育外延到生活中,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德育真正内化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这节课中,让学生根据事故图片、交通事故案例及交通事故数据统计,谈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认识深刻,真正体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总之,我力求以丰富的生活场景、真实的案例透析、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我尊重学生的想法,运用恰当的'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对学生的看法表示肯定,进行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的情感态度,进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社会的交通安全尽一份力量!

  思考:

  纵观这节课,我发现学生的理解层次是不同的。课堂上,需要我们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过程。重要的是在备课过程中,预设要充分估计更多学生在各个不同理解层次上的反应,设计应是全面且循序渐进的。在教学过程中,再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作相应的调整,在这节课上,当学生面对实际交通案例,谈出自己的见解时,学生见解不同,但又不是我所期望的效果时,我不知如何更有效的引导,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做临时调整。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疑问,在小组合作中,怎样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他们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个组员的潜力,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6

  《走近残疾人》是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5课中的第一个内容。本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残疾人生活中随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感受残疾人面对困难时的那种顽强不屈的意志,激发学生尊重残疾人、理解残疾人,从而能够愿意主动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本节课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残疾人,我设计了三个体验活动,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将这三个活动逐一进行(也可分组——每个小组领取任务后,分别展开体验,同时进行能够节省时间,但是那样的话很可能给孩子一种做游戏的感觉,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在不自觉中使这节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游戏课从而失去了我们设计这几个环节的本来意义)。

  在进行体验残疾疾人这一环节时,同学们的配合非常好,完成的比较顺利。三个体验活动中,我感觉让学生体验肢体有残疾时学生的体会最深刻。因为前面两个活动我采用的是请同学来体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的。而这次的'活动,要求所有的同学都亲自参加体验,当他们用双手将自己上衣的拉链轻轻松松就拉开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我问他们是什么感觉的时候——“太简单了”、“轻松极了”、“小意思”……这些词脱口而出。但是当我让他们将左手背到身后,只用右手将拉链再拉上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再去说上面说过的词语了,只见他们有的用牙咬;有的一只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还有的同位之间在互相帮忙……等我再问他们感觉怎么样时,他们的回答变成了——“太难了”、“真不容易”、“我可受不了”……我想,他们已经真正的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也能体会他们在做某一件事情时,需要付出比我们常人多得多的努力,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整堂课完成下来,我感觉同学们与老师的配合比较融洽,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完善。如:某些环节的衔接还不是那么连贯,对于同学们回答完问题时的评价、借助孩子们的回答及时补充、引导同学们思考问题等方面,自己说得还是过于多,应该再多给孩子们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7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则相声,主要讽刺的是那些无话找话、办事效率低下的人。本来几秒钟能够讲完的事情——邀请朋友看戏,却东拉西扯,海阔天空,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说完再见的时候,那里的戏也就差不多演完了。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跟前一课剧本相比较,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并且文章浅显易懂,又有很强的课表演性,于是在简介了文章体裁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没有做太多的讲解,而是直接由学生表演的方式,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觉得效果还是能够的:

  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给了学生比较多的学习讨论时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并且班主任教师真好有剧本在让学生们排演。所以我直接让学生们都参与到课文里。表演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主角,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这是一个需要多种才能的综合活动,需要学生的文本的理解本事,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本事,有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课文。

  但学生总归是学生,即便有了对课文的理解,但如何表达还是受到学生本身知识和阅历的限制,表达起来往往难以到达梦想的.目标,于是做适当的示范性朗读,作为相声虽然是语言的艺术,但跟诗歌的朗诵、课文的朗读又是有点区别的,相声说话更接近于平时的聊天,却又十分更夸张,是表演,所以还需要有夸张的表情、体态语言来表达。虽然不可能有演员的水平,但至少对学生能有所启发。之后,学生举手要求表演的一组十分多。

  不足之处是,限于课堂的时间,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表演,可是相信从其他同学的表演中,他们能吸收借鉴到一点东西。从他们对表演组的评价中能感悟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需要改善的。

  这一堂课,使我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平时上课教师自我要放开手脚,偶尔“跑跑题”不要太拘泥课堂目标、程序,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本事。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8

  自20世纪80~90年代起,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普遍趋向是课程的融和与综合化。综合化的课程是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基础教育的特殊功能、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以及儿童的认知特点将多学科合而为一的课程形式。

  综合课程具有三方面的教育价值取向:

  1、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杜威认为,“儿童世界是一个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他还提出,“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儿童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科学把他们的世界加以分割和肢解。”儿童的认知与兴趣直接相关,综合课程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方面比分科课程更有利。

  2、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协调发展。

  分科课程往往专注于一定领域知识的掌握,把学生定格在书本世界里,成了“书呆子”,断绝了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忽视学生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感悟,使课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知知识从哪里来,更不知用到哪里去,而综合课程强调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强调学生的学习要面向真实生活,真正让学生学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靠单科知识很难解决,综合课程发挥多视角、多学科优势,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3、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精选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分科设置课程,必须按照学科体系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从学生需要出发设置综合课程,就会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培养学生必备的机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融合性、综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绝不是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背景下的有机融合。突破了传统学习内容的线性构建方式,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新思路,《品德与社会》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

  (2)主题学习的综合性。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有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和解决问题式学习作为三种基本的学习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组织形式。

  (3)课程目标的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总目标,另外还提出三项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这在以往所有颁布的各科《教学大纲》中是没有的。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选取多种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9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同时还要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教材内容大多取自日常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四年级第1单元《由购物想到的》让学生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其中主题二“买东西的学问”《识别包装上的信息》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选购商品,知道怎样合理购物,怎样做一个聪明的小顾客。

  本课时教学设计时我注意让学生知道购物其实是个复杂的过程,里面包含着知识、规则,也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帮助学生熟悉购物的过程和方法。四年级学生对购物已经有了一些亲身的体验,很多学生有随父母购物或独自买东西的经历,对买卖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的体验与经验毕竟受到年龄的局限,对买卖过程的认识是片面的、零碎的,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里,一方面,有些卖方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的商品出现,少数商业人员素质低下,缺乏对顾客的诚信。于是我先通过PPT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正规的包装应该包括哪些信息,学生分别认识了“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QS标志、条形码、厂家信息”等重要信息,随后补充了条形码的识别知识,出示条形码的形状、结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识别条形码的方法及通过条形码辨别商品的生产国。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连连点头。之后,我让学生亲自实践,用“慧眼”识破不法商贩的“障眼法”。

  想到学生一放学就蜂拥至小卖部买一些不健康的劣质零食,这一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被反复强调,却收效甚微,我便到小卖部中预先买了这些食品作为样本,在课上让学生来观察他们最熟悉却又不熟悉的“美食”。学生们在实践环节中热情高涨,在小组内积极观察、传阅着这些小包装,然后小组代表信心满满地说明着他们鉴定的包装,“我们组观察的是‘香辣鸡翅’,它上面有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QS标志、条形码……,它的配料有……,我们认为它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六个小组相继发言,其中只有一个小组发现他们手中的食品已经过期,不能食用。其他组的结果都是肯定的。

  接着我进一步引申总结,“同学们,我们如果把这些小食品的配料表都放在一起你会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的情绪稍有降温,“这些食品的配料都差不多,小麦粉、淀粉、香辛料。”“这些原料与他们五花八门的名字相符吗?”“不相符。”“哦,原来它们都名不副实。我们在来看看这些QS质量安全的标志吧。”学生开始对比手中的印刷品和大屏幕上面的正规标志,“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纷纷举手,说出包装实物标志的“偷梁换柱”之处,随后我们又一起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让学生知道市场管理还不完善时,要练就自己的“火眼金睛”。相信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这些小食品会另眼相看了。

  课堂不再只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它应该是学生的天地,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的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学习,营造出师生交融,生生互动的平等和谐氛围,让教学活动变成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延续让学生体验的教学设计宗旨,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充分利用情感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继续重视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更要加强自身修养。

  这就是我在这次课堂实践后的所得,所思,所感。我会不断完善自己,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0

  核心提示:我讲授了《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了解了社会生活中一些民主生活形式,知道了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

  我讲授了《社会生活中的'民主》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了解了社会生活中一些民主生活形式,知道了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提问学生,应多关注学困生。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1

  我讲授了《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孩子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很善于评价学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提问学生,应多关注学困生。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2

  《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个主题《吃穿住话古今》中的一个话题。本课通过讲述“食”,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

  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学时,我就从现实生活出发,了解了现代社会的“食”之后,再追根寻源,引发学生对于人类在几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这样一来,就拉近了现实和历史的距离,不会显得很脱节。

  二、活动多样,发现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这一新课程的特点,在品社教学中创设适宜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确保学生通过活动这个中介和载体,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到中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食文化的兴趣。本课教学时设计了四个活动:食背后的故事、追溯古代饮食文化,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宣传、介绍中华食文化;同时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关的图片,穿针引线,使得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共同探究学习的和谐氛围中。

  三、探究历史,体验学习历史的方法。

  历史总是以一种过去时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讲述的是离学生生活久远的'时代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是怎样了解历史的呢?在这里,我也渗透探究历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话古今(一)》这课中,教材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最初的人类,还不能把自己的历史记载下来。人们是怎样知道他们当时的生活的?”在这里,我引导学生思考、猜测远古时代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从而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史书、成语、图片、出土文物、历史遗址等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

  四、课后留白,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的对话文本。为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留有许多弹性空间。它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再加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为学生留有一定空间,让他们自主合作学习,在交流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在上完《吃穿住话古今》这课后,我请学生自己去探究我国的饮食礼仪,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我想下节课一定能上得更贴近学生,更能走进历史!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过后,还是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学生的发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本节课内容教学内容从走近远古时代到中外饮食的比较,内容很多,跨度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项内容都想深入挖掘,导致课堂教学教学时间不够充裕,虽然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有兴致,多感官的参与过程中,但孩子参与的时间还是不够多,今后设计要注重让学生随时有话可说,不仅仅是一名“看客”。;教师语言的组织上还不够精炼;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精确;在处理一些细节问题上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在今后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问题。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3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能力的课程,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我们品德课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我们的课堂中,可以把生活中的知识有意识的渗透其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与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充分利用教材,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了解了通信的方式和分类以后,我在“联系生活、选择通信”中安排了一个交流活动:

  1、在虎年元旦和春节之时,你和你的爸爸妈妈用什么方式给谁表达了自己的新年祝福呢?

  2、举例说一说,你或你的家人曾经用过哪一种通信方式,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派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了事先调查的内容。因为有课前的调查活动铺垫,介绍的是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真事,学生介绍起来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与选择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触及学生的真情实感,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释。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4

  儿童的社会生活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进行的手段,而品德新课标也倡导通过学习者的自身体验来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

  (1)从教本走向人本

  我依据自己对课程的认识、文本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求,努力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感受与探究,为此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不局限教材设计构想,让学生畅谈熟知的家乡人的生活习惯、节令习俗,欣赏感兴趣的戏曲艺术,使教学成为学生社会经验不断发展的过程。

  (2)注重教学的实施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我们的教育应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发展。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搜集、了解相关知识,在这个发现、思考、辨析的过程中,扩大了知识面。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培养了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并且开拓思维,获得了根据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追求情感的生成与提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我注重学生情感的参与,使学生言其所想,让他们认识到家乡的美好,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体验。得到情感上的触动和提升,并且主动为建设家乡,推广家乡文化贡献力量。孩子们通过教学所得又回归生活,提升了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5

  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

  教师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又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效益意识对德育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我们不仅要以活动促活跃,引导孩子们从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高,更要注意把握好活动的尺度,以增强活动的实际效果。我认为教师要调节好自身的情感,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反应,把握好课堂得氛围度。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02-14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04-05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02-09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04-10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04-05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2-20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06-25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03-04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范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