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4-04 08:52:26
  • 相关推荐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欢迎大家分享。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1

  这是一篇寓言,但是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总觉得九年级的孩子已经知道,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只是蜻蜓点水,这里就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有想当然的因素,这是值得反思的。另外在分析“愚公愚吗”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去用文中的句子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气氛也比较活跃,可是为了赶时间,我还是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孩子们,就导致学生交流讨论的不够深入。这是一篇文言文,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多朗读。课上,虽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朗读,但是从读的时间来看,还是不足的。

  从上课的总体来看,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新知,上课积极主动,踊跃发言,我就认为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缺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进的。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校的“三精”活力课堂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抓实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这也体现了我校的`“三精”中精讲、精学和精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2

  《愚公移山》最有意思的就数愚公与智叟孰智孰愚的讨论了。放手让学生去谈,学生可以谈出很多精彩的见解。但教师的工作是在学生略显零乱的回答中梳理归纳思维的脉络,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升思维的品质,这就是有挑战性的地方,也就是课的亮点所在。

  愚公智叟到底谁更聪明?学生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莫衷一是。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即在这篇文章中评价智慧与否的标准应当是什么。

  愚公面对的问题是大山的横亘,出行受到阻碍要绕远路。那么问题的核心就是谁的看法有助于解决问题。智叟的话看似有理,但实际上回避了问题,毫无建设性的意见,无益于问题的解决,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恐怕很难称得上是智慧的。

  如果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退而求其次,能够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也还可以称得上智慧。但是我们分析智叟的话语,智叟的议论从能力薄弱和焉置土石两个方面来展开,而这个问题在之前愚公的妻子早就提过了,且如出一辙,智叟的话语无非是拾人牙慧,并无过人的`见识。如果这也叫“智”,那么愚公的妻子就应该被成为“智妪”了,这显然是荒唐的。

  抓住是否有利于解决问题这一点来评价智慧和愚笨,思路就比较清晰,问题也比较容易讲清楚,学生的思考也能上一个台阶。然而再提到小智小愚,大智大愚,愚不可及,大智若愚等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智和愚的辩证思考,让学生体悟到除了现代科学能够测算的所谓智商,智和愚还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哲学的因素,并非能够孤立片面的看待评价的。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3

  《愚公移山》是初中文言文名篇,教材改编之前一直都是九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改编之后把它放在八年级上册。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出自于《列子》。

  这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故事情节生动,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中的愚公是一位志向远大且非常有恒心的耄耋老人,他提出的“移山”的宏伟目标,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可这一家人却倔强的尊崇着这个老人的意图,艰辛的移着山“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一伟大壮举,反应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气魄和坚强毅力。坚持、坚持、最后一定会胜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涌流不息的传统美德。

  学生们在学习时,也是兴味盎然的,无不为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远见的目光所折服。在激烈的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却义正言辞的提出“愚公确实很愚昧,思考问题太过僵化,除了移山之外其实他们还可以搬家”。更有同学提出,“在今天,土地是珍贵的资源,是不可以随便挖掘的。而且挖出来的土石也就成了建筑垃圾也不可以随便乱倒。”初听到学生这样的想法,我还是很惊异的,因为作为一篇寓言,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悟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但是,寓言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只要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按照合理的逻辑展开思考,不盲目求新求奇,又能联系实际来谈就可以。孩子们有这样的声音,正是时代在发展的见证。

  首先谈谈“搬家”。搬家省力、省时,而且见效快。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这样一条捷径吧。那么,愚公为什么不选择这一点呢?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吧。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踌躇满志,回到故乡沛县,宴请父老故旧及乡中子弟,在”酒酣“之时亲子击筑,高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凸显了汉高祖刘邦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霸气,同时,他也向沛县父老乡亲吐露“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的故土情结。另外还有家喻户晓的余光中的《乡愁》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故土情结。因而可以体会愚公的心境了。再者,愚公一位有远见的智者,面对险峻的太行、王屋二山,他更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子孙后代造福,这同样也体现了我们祖先改造自然的气魄和坚强毅力。但学生的理解和愚公的做法并不冲突:移山是一种毅力,而搬家是一种智慧。因而此时可以教育学生遇事要学会选择,从各方面各个角度考虑问题。

  其次谈谈土地问题。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已使农村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而且以前最不缺的“土”,现在需要买。家里需要填个坑,都要到别处买土。农村要求统一规划,各种垃圾不能随意倾倒。这些都是目前学生能够看到的问题。学生能谈到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发展和变化的问题,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勤奋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我一直觉得,在夯实了语文基础后,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思想火花碰撞的一个过程,也是彼此互相沟通认可的一个过程。很高兴这节课能做到这点,希望以后继续努力,继续学习,争取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4

  《愚公移山》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其中愚公的精神影响了新中国一代代人的成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愚公的精神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初中学生心中,率先树立一个正确的愚公的人物形象,是课堂的重中之重。在教学策略上,我致力于以下四点:

  一、突出核心问题,带动整体思路

  在最早的设计稿中,我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比如“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要把山移到哪里?”、“愚公遇到了哪些阻碍?”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多达十几个,而且均以组的形式展示在课件中。因此第一次试讲犹如一场知识问答赛,而整个课堂都是在一问一答中缓慢推进,缺乏整体感。带教导师建议我将这些问题简化,尽可能用一个主要问题串联起其他的小问题,尽可能使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在导师的启发下,我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围绕这个问题,可以去分析“平险有什么困难”,可以分析“智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均可以过渡到愚公的人物形象分析上,同时也可以引出“对比”和“衬托”这两种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课堂的整体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许多,问题之间的联系性也得到了加强。

  二、强调朗读过程,调动学生情绪

  朗诵是我的专长,在日常的课程中,我常常示范朗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朗诵的前提是理解文章,进一步则是情绪的感染。在认识“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我要求学生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完成这一步骤需要学生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中我格外强调阅读的`过程。第一遍读是齐读,为的是晓知内容;第二遍读是自读,为的是品味思想内涵;第三遍读是诵读,为的是激发学生的情绪,同时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于是,我特意设计了三段需要重点诵读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悟:平险过程中的困难险阻、智叟的目光短浅和愚公的坚定信念。从这几个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断的深化,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也得到了逐步加强。

  三、抓住原文词句,坚持文本出发

  在一些课例中,教师往往引导学生去讨论“愚公愚不愚”的问题,有的甚至会引导学生讨论愚公该不该搬家的问题。这样的引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但却犯了脱离文本的错误。这是用一种极其现代的功利性的思维去解读古文,必然不能深刻理解原文宣扬的精神品质。我觉得,学习文言文,必须要先沉潜进文本之中,抛开现代人的惯常的思维观念,回归“文本的语词世界”。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文章的具体语句中寻找结论的依据,同时我会对这些语句中的一些词语进行追问,并通过细节之处引导学生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如关于智叟人物形象的推测,我就是从语言描写入手,从具体的语境入手,用句式和语气揣摩人物的心里和性格。

  四、追求导入创新,敢从标题入手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比较自豪的一处在于导入的设计。在导入中,我请同学们对标题“愚公移山”点上标点,表达自己第一次看到这个标题的想法。有同学点上感叹号,表示对这一举动的惊叹,有同学点上问号,表示对这一举动的质疑。而这个导入是课程结语的一个铺垫,在课程结束时,我依然让学生给这个标题点上标点,以表达他们学完课文后的想法。有的同学在“愚”上点上双引号,认为愚公并不愚;有的依然点上感叹号,表达对他精神品质的赞扬。这一设计前后呼应,先是以学生的情感判断为导引,引导走向一个更贴近文本的愚公形象。本课结束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的时刻,再次给予学生表达看法的机会。

  在课后的交流和评课中,我也体悟到本课的不足。在本课开始前,我曾用了3分钟时间检测学生预习的成果,比如通假字、特殊句式、重要的实词。设计的目的在于将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以便课文内容的分析。然而今天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将文言字词的学习进行分类处理,比如需要炼字炼句、具体分析的要带进文章深入解析,对生僻的难词难句的学习可以直接让学生参阅注释进行记忆。因此,我将所有注释均呈现在课前预习中,仅通过课前的几分钟进行强调,是难以引导所有学生进行有效而全面记忆的,而对于部分预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文言文字词的学习可能会因此而滞后。对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要尤为注意,对文言字词要分类解决,加强有效性。此外在本次课程的最后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是要求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天帝神仙的帮助,愚公是否可以完成移山这一壮举?当初预设的答案是“依然可以”,因为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体悟了愚公精神后,必然对愚公敬佩有加,也必然对他的事业抱有坚定的必胜决心。可是,同学认为他不能,理由是“等愚公的后人进入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会产生惰性,所以不会”,由此看来,该学生依然没有体会到文言文学习之初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尽量抛开现代的话语语境和现代的思维观念,去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多加反思。

  从备课到上课,从上课到反思,我思考了很多,也感悟了不少。尤其在导师的启发和帮助下,我深刻地领略到,设计核心问题的重要性。核心问题能够有力地牵动整篇文章的感知和理解,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理清学生的思路。同时我也识到,文言文的教学必须要重视“朗读”这一步骤,而且要多多地读、甚至“狠狠”地读,读出文意、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为只有“读”才能使学生暂时忘却现代话语语境,暂时离开纯现代的思维方式,从而真正地沉浸在文本之中,体悟文中人物的精神和智慧。虽然考评课上完了,我长舒一口气,但正因为上完了,我依然体味到了新的压力,因为在课堂内外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我去推敲、去反思、去纠正的,我要以更为充沛的精力和坚定的决心投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修养,引导学生去感知一个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5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我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来设计这节公开课。

  采用提问教学法。教这篇课文时,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等,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学生的读。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我主要分析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愚公的妻子和智叟。从感情,语气,称谓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体会两者的不同。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朗读,学生兴趣较高。然后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课文,借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课前预习效果较好,大部分都很积极主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学习兴趣浓厚。由于听到下课铃声,匆忙之间把“神话”写成了“神化”,拓展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6

  新一轮的拉练课正在有序地进行着。今天下午,我出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愚公移山”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本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成功的地方是:本节课学生能全体参与学习全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很友好,师生、生生之间有丰富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对于课题敢于质疑,思维活跃,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独创的见解(如:能把大山移走全是智叟的'功劳)。教师语言简练,有驾驭课堂能力。小练笔的设计为课堂增添光彩!尤其是有一个叫杜海丽的同学的发言是本节课一个精彩的的课堂生成,老师能抓住这个契机,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从不同的视角去展开联想,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小组合作学习很有效,板书工整教态和蔼。教给同学们预习的8字真言用的比较好,不仅教给了同学们的预习方法,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不足之处:面对全班同学只注重了教学流程,时刻记住自已的教学设计,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随机应变得不够,有些环节犹如“蜻蜓点水”缺乏“精雕细琢”。比如,学生朗读指导流于形式,指导得不到位,很笼统,只是让他们读出嘲笑的语气或是很自信的语气。思维训练不深不透。课堂气氛有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没调动起来,讲课的语言不够连贯。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磨砺自己,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7

  九年级的最后一篇文言文了,我希望给学生一个圆满的结局。让优等生有学习文言文的后续能力,让中等生爱上文言文,让后进生不讨厌文言文。

  以往教学文言文我都习惯先疏通文意,再分析文章内容。翻译时学生先自己翻译,老师投影上显出重点字词,学生做笔记,再抽学生逐句翻译。这个班是我这学期新接的班级,他们习惯了老师投影重点词语,他们记笔记。甚至有时如果你的重点词语少了,他们还不习惯,我佩服之前的老师培养他们记笔记的习惯很好,但我又觉得满篇的重点词语,还有重点吗?如果是长文章就一边翻译一边理解内容,逐段进行,可那样文章又缺乏了整体感,显得支离破碎。记得上《陈涉世家》一个周,自己都快吐了,何况学生,他们多烦,还指望他们喜欢文言文?总之,文言文在翻译上费时多,可一旦考试,学生在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方面仍然问题多多。文言文一直是不能言说的伤。我一直纠结,一直思考是否有个新路子。

  听了君姐的讲座《一路修行讲语文》,看了君姐《青春课堂》、《王君讲语文》等,君姐多次提到《狼》一课的教学颇受钱梦龙老先生《愚公移山》的影响,于是拜读了君姐《狼》的教学实录,又搜索到钱老先生的《愚公移山》的教学实录,于是有了一些启发,有了一些尝试。

  第一课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分人物角色读,熟读了以后,让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先翻译,翻译时做批注勾画,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疑惑。在巡视过程中也有学生不时问我问题,我也会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比如有一个小组有个学生问到:“面山而居”的“而”字怎么理解,于是我引导他先理解这句话的大意,他明白“而”字不翻译,那么是什么用法了?我进一步引导他“面山”表明了愚公居住的?生答:“地方。”“我知道了,表修饰。”这时我分明看到学生兴奋的表情。当学生们小组交流完了后,我让学生把自己还有拿不准的疑惑在全班提问,生生互答,或生问师答,最后我又问学生。通过多重对话掌握词意、句意。我感觉这样比抽学生一句句翻译更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帮助他们记忆。

  第二课时,我以听写和口答的形式强调两三个重点词语,我抽了两个平时懒惰的学生黑板上听写“始龀”,其余学生在下面写。其中有个学生没写对,我就让他下去抄写五遍,交给组长检查。又抽查了“箕畚”、“厝”的意思,翻译“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再次强化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接着从标题入手分析文章内容,并将词句理解融入其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愚公年龄如何?(2)移的是什么山?(3)移山到哪里?(4)大家伙支持吗?(5)哪些人参与移山?(6)移山的周期怎样?(7)有人反对吗?(8)移山的结果。

  我是这样操作的,先问学生愚公的年龄,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有说“年且九十”,有说“将近九十”,我又追问了一句“且”是什么意思?抽生答:“将近”。那么短短的四个字写出了“愚公?”“年龄大,力气小,能力不足。”接着问学生移的什么山?“太行、王屋二山”“山是怎样的”“方七百里,高万仞”师问:“方是什么意思”生答“面积,方圆”,“万仞”“很高”,“保留,不用换算为现代单位更符合原文的表达效果”生说“夸张”,师问“这两句写出了山?”生答“又高又大”,师问:“有什么意味”,生答:“困难艰巨”。这样将词句意和文章内容紧密结合了,学生不会觉得那么枯燥。

  这只是该堂课的一个小点。我认为这堂课的亮点在于品析愚公妻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上。依次学习了上面提到的前六个问题后,我问学生有人反对移山吗?生答“有”,师问“谁”。有人答“愚公妻”(这样的答的学生只是按照课文顺序,没有动脑筋),有人答“智叟”。我让学生从文中找依据证明自己的理解。很多学生找到“献疑”、“笑而止之”,是谁反对就不言而喻了。接着我让学生找到愚公妻和智叟话自由朗读,体会两人语言的异同;抽学生翻译句子,进一步加强语句的理解。再让学生分析这两个人物说话的语气,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态度;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把握了,再让女同学读愚公妻的话,男同学读智叟的话,又单独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无论读者还是听者都能体会到愚公妻的关切担忧,智叟的.嘲笑讥讽。在朗朗的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下课后,有同学到办公室来问我:“老师,明天还要分角色朗读课文吗?”我说:“你想读?”,生点了点头。我说:“好啊!”要知道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他们都习惯全班齐读,自由朗读就是鸦雀无声,如果是个别朗读,嘴里都说着别人的名字。看到学生们这样的表现,我的内心是喜悦的。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堂好的课是让学生课前有期待,课中有享受,课后有回味。”

  第三课时,我又从检查词句入手。“贵阳”这个地名的来历,让学生巩固“阳”、“阴”的意思。转入到内容分析。愚公妻和智叟话很相似,可我们却从中读出了两人不同的态度,我们要善于抓语言的变化。再引导分析“跳往助之”的“跳”这一细节的效果。小孩与愚公对比,那么小孩这一形象对于愚公这一形象起什么作用?重点放在愚公与智叟的比较上。方法类似分析愚公妻和智叟,抽学生朗读翻译愚公说的话、智叟说的话,顺理成章体会到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两个人物形象自然理出来了。故事的寓意也领会了。再探究神话的结尾,拓展“现代科技高速发展,不用人力,甚至也可以采用搬家的方法了,还需不需要发扬愚公精神?”学生谈得积极踊跃,还意犹未竟,有学生说:“这篇文章学完了?”

  这篇文章之所以学完后学生还有回味,我想主要成功之处在于将文章内容和词句翻译自然结合,朗读到位。特别是两组语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自己领会。本文教学原计划两课时完成的,结果用了三课时是不是费时太多了?假如第一课时答疑解惑时间安排紧凑些,第二课时着重品读愚公妻与智叟的语言、愚公与智叟的对话,这样是否课堂严谨、重点更突出。但是看着学生课堂上积极踊跃的样子,我实在不忍心打断他们的兴致。

  课堂总是遗憾的,但我愿追求即使是不完美的创新,也不要固步自封。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8

  学生们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谛,而这些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我在此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头脑中“点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充实自己,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和杂志,多了解自己学科的新动向、新理念、新观点,并适当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我将为之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而不愧这一称号。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9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特别是经毛泽东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中引用这个寓言故事后,“愚公移山”的成语更是脍炙人口,为国人所喜用。现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一、教学特色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所以我在准备上这篇课文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寓言故事浅显易懂,情节吸引人,中心人物是愚公,中心事件是移山。在文中对愚公的移山壮举早有争论,最反对的人物是智叟,智叟认为愚公移山是一件极为愚蠢的行为。文中的智叟是以自作聪明、目光短浅的艺术形象出现的,而愚公却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也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用今天的眼光看,愚公的行为到底愚不愚蠢,教学中以此为切入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的挑战欲、征服欲,围绕中心展开辩论,鼓励创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有条理,不偏离话题,发表意见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围绕中心说话的能力。

  2、介入生活体验,启发思考和感悟,进行艺术再创造。这则寓言是把奇特的钥匙,打开了学生的智慧之门,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也启迪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鼓励学生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进行艺术再造。在前面辩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观点,深入思考和感悟,写出阅读札记,可以是小议论文,也可以是读后感,还可以介入生活体验,运用联想和想像,来进行艺术再创造写作训练。这一安排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是阅读最高境界的体现。

  二、教学失误

  1、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或其他生物,寓深奥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中。好的寓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们中流传的好寓言,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特点及作用。而在本课教学内容设计中却缺少了这一部分,我感觉是一项很大的失误。

  2、在教学中没有设计重点品味愚公这一艺术形象的环节。太行、王屋既高又大,而愚公仅以全家的力量来移山,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愚蠢”的了。运土石,地点是“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路程如此遥远,而帮助他们来移山的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往返一次需时一年,这又进一步显示了愚公之“愚”。但所有这些,仅仅是事物的表象。及至智叟前来阻止移山,愚公说出了“子子孙孙无穷馈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他的形象霎时变得高大起来——原来他的见解远远超出一般人之上,他是“大智若愚”的!这种随着情节的发展由表及里地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缺憾。

  三、改进措施

  1、反复朗读、记诵,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

  2、合作探究,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的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3、补充讲解有关寓言的文体知识,对本文愚公形象特点及由表及里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作具体讲解。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10

  《愚公移山》是苏教版9年级下的一篇文言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通过精彩的语言描写展现鲜明的人物形象的特色。2.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并结合学校课改设计了“回看导入”、“精讲精练”、“直击中考”三个部分。

  “回看导入”部分,我设计学生阅读一段关于《列子》的评论性文章。并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搜集有效的信息,归纳《列子》这本书在写作艺术上的写作特点。这个设计,有意考察了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此为中考的一个考点)。并且由学生总结出“结构完整、描写精彩生动,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后,顺利的回看上课,并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学习本文精彩生动的描写,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理解寓言深刻的含义。”

  “精讲精练”部分。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觉得精彩的正面描写愚公、其妻、智叟的词句,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抓住关键字词、修辞手法、句式等,圈点批注。)这一部分,学生配合得非常好,因为是公开课,学生们课前认真做了预习,课上平时不太举手发言的学生,也积极表现自己。学生们从开始积极思考,圈点批注。到积极回答问题,补充他人的不足。到自己做出了总结归纳:1、运用修辞手法(夸张、顶真、反问),语言描写也能生动鲜明的展现人物形象。2、因为遣词造句(用词、称呼、句式)的不同能很好展现了不同的心理和情感。并归纳出了三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学生参与范围广,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其间也有不足之处:由于我仍然存在紧张心理,不能很好的在学生答题时及时把握他们的闪光点,而一味将他们引入预先设计的窠臼,整个课堂活跃却有失灵动。于此同时,为了追求板书的工整,我有意将“精彩的描写”和“鲜明的形象”分开归纳。而这两者,本应是和谐统一的,此处是一败笔。最后在理解了愚公形象后,总结寓意。这部分其实可以在上课时完成,更加统一。

  “直击中考”部分,我选择了20xx年的两道中考题作为课堂练习:1,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比较文中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的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在学生完成的期间,我走下课堂个别指导,并请学生起来回答。让其他学生总结他们回答的得分与失分。最后一同总结答题思路。切实切中中考。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11

  新课程要我们凸现学生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作引导的作用,应此在课堂教学中我试着让学生他们自己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

  《愚公移山》一文我用一个个课时引领学生完成字词句的积累与课文整体的理解把握后,上第二课时时,我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的创举的感想。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还有学生“认为愚公他不但要浪费他自己的一生,还要祸害他的子孙后代”。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

  我深明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看法,并不等同盲目同意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的个性见解也不等同于认可学生偏激的或错误的解读作者的创作本意。虽然这两个问题在性质而言是一样的',都是对文章的错误解读,都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忽略。可怎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直接说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赞扬精神而不是搬山这种做法吗?可学生肯定会表面认同而心里不以为然的。

  我踌躇了一会才决定用现实出现的现象去纠正学生的浅显观点。对“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的定论,我问同学“愚公移山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很快说:“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我接着问:“那举家搬出大山定居,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吗?”学生很肯定地说:“解决了。”我说:“山通了?”此时学生显得群情激昂了,说:“老师,我们不讨论山通否,我们讨论是否不用‘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了,愚公不用最简单明了的方法解决问题,而用看上去根本不能实现的搬山方法,那难道不是愚蠢?”我笑了,这些家伙挺有辩才的。我只好说:“我不能直接反驳你们的观点,不过老师想问你们搬山真不能实现吗?”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学生倒是团结一致,他们议论纷纷并积极从课文去找论据,一会他们就派出一个代表阐述他们的依据:“首先,他们劳动力严重不足,‘子孙荷担者’仅‘三人’;其次,路途太个遥远‘寒暑易节’才‘始一返焉’这些微薄的力量怎么能够搬‘高万仞,方七百里’的黄屋与太行山呀!”好家伙,表面是论据充足。我笑着说:“愚公是打算在他这代完成搬山吗?”学生郁郁地说:“不是,但数代去做一件事,太愚蠢。”我乘机问:“那你们也认为,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是可以完成的了?你们只是认为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太不值得了,对吗?”学生满不在乎地说:“那又怎样?”我说:“那大家知道,清朝政府在进兵中原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吗?你们知道我们追求的平等、自由又是几代人的努力才取得的吗?你们知道火箭升空前我们有多少代的科学家为此献身吗?那按大家的说法,这些事业我们就不用去做了,那我们人类会有今天吗?”学生听了,不再言语,许久才恍然大悟的样子说:“是啊,我们不能因为一时完成不了而放弃呀。”语文代表杨雨纶说:“老师,我懂了,有些人的坚持在我们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来是很傻的,可他们傻得可敬,傻得让我们自惭形遂。我们或许可以不以为然,但我们绝没有资格嘲笑他们。”一阵掌声响起。有个女生还说:“怪不得‘天帝感其诚。’这种精神确实可畏可敬。看来天帝就是天帝,老人家一听就知那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可怜我等凡人,要老师指点才能醍醐灌顶呀?看来与神仙就是神仙呀!”全班哄堂大笑。至此,学生对愚公移山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终于诚心诚意地表示敬佩。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们要做好引导者,不能因为学生是主体就放任自由,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脱离文本,一味认同,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老师就成摆设了,一切任学生那还要老师要学校何用呢?可老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解读决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要徇徇善导,最好找学生熟知的事作为切入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了悟。

  只是这样对我们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教师要有平和的心态,当学生的解读与我们的期待有差距时,万万不能急躁,更不能埋怨打击学生,这时其实正是体现我们教师机智、知识、实现教师价值的机会。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12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应该逐渐隐蔽、逐渐减少,应让学生的主体凸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假如仍然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文我已上了两课时。上第三课时时,我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的创举的感想。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更有学生开玩笑说“愚公违反了‘计划生育’”,听了使人哭笑不得。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而应该如一个洁净的读者面对一个洁净的文本一样,不带任何偏见,要让学生读解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寓言的最后一部分,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为“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思考。

  教学反思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新课程要求教和学都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 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恰到好处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13

  本周,我校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我对《愚公移山》进行了第二课时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我针对古文的重点字词进行了翻译,学生大体上能够知晓故事的内容。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以翻译重点句子进行导入。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是,对整个句子的翻译我忽视了个别重点字词的翻译,没有很好的点到,成为一个遗憾点。

  从而在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文本回答问题,拟出这则故事的提纲,为学生复述故事作准备。因为九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差,自己没有很大的把握,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模式。可是,在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几个问题的解答和故事的复述过于简单,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优秀生的教学上。另外,《愚公移山》本身就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复述在此有点重复的味道。

  在整体感知文本后,我对愚公、智叟和遗男等几个人物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人物的形象中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比和衬托,进而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一环节基本上较为完整。但是,课后,我琢磨着,学生对对比和衬托这两种手法是否都已掌握,毕竟对比和衬托中的'反面衬托有相似之处。在对比和衬托上我处理的不是很好。

  最后是进行了教学的扩展。我引用了一个英国人与一个加拿大人对愚公的评价,以求用现代人的观念去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情,来探讨愚公究竟“愚还是不愚”?但是,我这一探讨做的不够到位。没有很好的将文章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下去。就急忙解读了“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而忽视了文本的创新,回到了老课题上——愚公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整堂课,我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和愚公的形象,理解神话结尾及文中细节刻画的作用,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学习愚公的精神。但是,这堂课似乎少了一些新意,仿佛一杯白开水,解渴但不够美味。而且,在教学中,我觉得自己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困惑:有些环节犹如“蜻蜓点水”,缺乏“精雕细琢”,重形式而无实际效果。这是我今后教学中急需改变和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磨砺自己,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14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应该逐渐隐蔽、逐渐减少,应让同学的主体凸现出来,让他们自身去体验、感悟,去探究、发现。假如仍旧只是停留在一种“传授”,一种“灌输”的状态,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意义。

  《愚公移山》一文我已上了两课时。上第三课时时,我想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身对愚公“移山”的创造的感想。

  当时,同学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同学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更有同学开玩笑说“愚公违反了‘计划生育’”,听了使人哭笑不得。这充沛说明同学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而应该如一个洁净的读者面对一个洁净的文本一样,不带任何偏见,要让同学读解出自身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为了把同学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同学反复朗读寓言的最后一局部,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为“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同学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考虑。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15

  1981年4月初,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社举办过一个小型的“西湖笔会”,与会者有刘国正、章熊、顾黄初、欧阳代娜、陈钟梁、范守纲、林伟彤、陆鉴三等语文教育界的名流,东道主是《语文战线》主编张春林君。我也有幸叨陪末座。笔会的主题是探讨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未来。人数既少,兼以志同道合,笔会的气氛始终是愉快而融洽的。

  当时的西子湖畔,正是早春季节,偶或还有春寒料峭的天气,但苏堤上的垂柳已经吐出新芽,碧桃似乎也已小蕾深藏数点红,孕育着无限生机。这多么像80年代初的语文教坛:改革的春风已经微微吹拂,不少改革的先行者正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人们似乎已经听到了“语文教学的春天”日渐临近的脚步声。但是眼前,毕竟春意还不太浓,要看到一个百花烂漫的“艳阳春”,还需要等待一些时日。西湖笔会在这样的早春时节,在这样的西子湖畔召开,确实引起了与会者许多联想,也平添了几许谈兴。

  随着讨论的进展,大家的兴趣最后集中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来。为避免空谈,又觉得应该作一点实实在在的尝试。于是决定从与会者里推出一人,借班上一次“尝试课”。教哪一类课文呢?大家又认为首先要瞄准语文教改的“死角”开火,于是想到了文言文。多少年一贯的“串讲”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业已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似乎教文言文就得这样,舍此别无他途。大家希望“尝试课”教出一点新意,一改这种窒息学生性灵的刻板教法。这可是一件不太好干的活儿,由谁来承担呢?与会者中不乏教学的高手,事实上谁干都行,但张春林君提议:“这件事就交给钱老师,怎样?”一言既出,大家不便反对,于是在一片“同意”声中,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对文言文教学,我本有自己的主见,对普遍流行的“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教法,素怀“叛逆”之心,并曾为此作过长期的探索。因此,什么客套话都没有说,就欣然表示“愿意一试”了。当时定下的试教课文是《愚公移山》。事后春林对我说,当时定下这篇课文,他是有些担心的,怕我“创新”得太离谱,比如诱导学生去批判愚公“缺乏科学头脑”,称赞智叟是“智力型人才”,或提出“移山不如搬家”之类的见解,因为当时正有一些同志在报刊上鼓吹这类时髦的“新”思想。听课以后他放了心。因为我不仅没有否定愚公精神,没有削弱这篇传统课文固有的教育功能,而且把“文”和“道”交融得那样自然熨贴。他认为,传统课文被教出了新意,决定在《语文战线》发表这两堂课的全部教学实录,把它作为这次“西湖笔会”的实绩之一,也作为一份向全国语文教育界发出的“改革宣言”。

  其实《愚公移山》这样教,在我,早已不是第一次了。我教所有的文言文,用的都是这种教法。早在1979年下半年,上海市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在我任职的'嘉定二中召开,全校老师都向校长们开了课,我教的就是《愚公移山》这一课,用的就是这样的教法。这堂课使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遍语文教师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终于使我在1980年初评上了特级教师。因此,现在重教这篇课文,自然轻车熟路。不巧的是,当时正患感冒,嗓音严重嘶哑,到上课的前一天,几乎发不出声,守纲陪我到浙医大附属医院求医,他让我冒充杭州大学请来讲学的“教授”,才得到了一位已经不看门诊的著名医学教授的亲诊,而这位教授开出的药方,又是一种叫什么“散”的名贵中成药,医院里没有,守纲陪我跑了好几家中药房,才总算在一家已经打烊的药店里买到,时间己是下午6点多了。而第二天一早就要上课,真正可用于备课的时间,只有晚饭以后到入睡之前的那一小段空隙。好在我已不需要备课,否则真不知道第二天的尝试课会上成个什么样呢。

  当时我担心的倒不是自己怎样教,而是学生能否适应我这种“不串讲”的反传统教法。因为《愚公移山》是初二的教材,而其时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因此只能借一个初一的班级。为这次教学提供班级的学军中学虽说是重点中学,但毕竟学生是初一的,他们入学以来只读过少量的文言文,他们能适应我的教法吗?

  那天上课,为了保持常态的教学环境,听课者除了参加笔会的几位外,只吸收了少量当地和本校的教师。上课之前,因学生尚未看过课文,我稍作指导后先给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后来的事实证明,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他们释放的潜在能量,比我们估计的要高得多。

  “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

  “参加移山的总共几个人?”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两人对待移山的态度一样吗?”

  “愚公到底笨不笨?”

  一个个有趣的话题激起了学生“投入”的热情。

  “那个京城氏的七八岁的孩子也去移山,他的爸爸能让他去吗?”当学生一时不能回答、随即恍然大悟地叫起来“那孩子没有爸爸!”的时候,他们简直乐开了怀:想不到一向认为枯燥的文言文,居然可以学得这样开心!

  始终在一旁听课的刘国正先生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记得我在杭州听梦龙教《愚公移山》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角色’,同学生一起时而深思,时而朗笑,忘记了自己是听课者。其他听课的老师也有类似的感受。”

  这次“尝试”的结果,虽非完全出乎意料,但毕竟有些喜出望外。因为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借班上课,也是第一次在一个陌生的班级中验证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意义不同寻常的“尝试”。这次双重意义的“尝试”,使我获得了某种新的启示,再看西子湖畔的早春风光,似乎悟出了一些令人鼓舞的东西,却又一时说不清楚——只觉得我正在思考、探索着的某种教学理念,蕴涵着一股强大伯生命力。什么理念?

  我不知道。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就只能借诗的语言来表达一点朦胧的感觉:

  二月东风似女郎,

  飞红点翠写春光。

  料应难染参差柳,

  先试新梢几缕黄。

  遥看苏堤上的早春杨柳,只是淡黄一抹,尽管参差“难染”,但终究会随着艳阳春的到来而垂下万条绿丝绦的。

  “西湖笔会”以后,黄初以“江南春”的笔名在《语文战线》发表文章,介绍笔会盛况,文章标题就是《先试新梢几缕黄》。莫不是我的拙劣的诗句也唤起了黄初同样的感受?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04-11

愚公移山的教学反思范文04-24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15篇04-11

《愚公移山》说课稿12-30

愚公移山说课稿12-31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教学的反思01-07

教学反思04-19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