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3-01-30 19:28:59
  • 相关推荐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

  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一件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在机房上课时的纪律问题。面对学生人数多,机子少,接触时间少,不少同学姓名也叫不出来,深入思想辅导教育难以落到实处,遇上一些不听话的学生,总不能因少数几个耽误大多同学的学习机会,因此难免会感到课堂纪律不尽人意,自己又累得要命。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如何来管理好课堂的纪律?我也曾请教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他们说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他们心目中树立威信。说起来简单,要真正做到的话,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究竟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呢?我一直在思考着。骂、惩罚那都是我自己极不愿意的做法,我希望的是学生们都能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学生坐姿端正,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举手发言等等,这被不少人视为良好的课堂纪律,开始时我也这样认为,然而,细心一想,却发现它的不足之处。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常常意味着他们能按教师的预想,教师的模式,教师要求的方法从事课堂学习行为,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的意图,顺应教师的思路,密切“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所谓教学任务。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呼吁课堂的民主化、人性化,我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发生改变,孩子是我们教育的对象,要给孩子充分发展的空间,老师也不能再用老一套的管理方法管理学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根据自己平时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维持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动,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可以动手实际操作的学科有很大的兴趣。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依据教材介绍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粗浅的知识后就反复不断地作同样类型的练习,那么学习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刚激发出来的那一点点的学习兴趣,以至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负担。如果不及时调整,学生就可能做起小动作,甚至开始捣乱。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备课过程中深挖教材,改变教学策略,让教学过程更有吸引力。

  二、精讲多练,集中学生注意力

  “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精力就会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去了。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的改善课堂纪律。

  四、结合班级管理方法

  有个别班级有些特殊,学生好像有些与众不同,我用尽了我的对策,效果不尽人意,我就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得知他们班有一套奖罚机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与批评,班干部进行登记,统计到班级中。我持之以恒发现这个班级纪律明显有了好转,不再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了。

  五、发挥学生的自身作用

  在我教学的班级里,我发现有部分学生有自身的优点:纪律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好、操作能力强、在学生中有威信。我就充分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任命他们为小辅导员,让他们在自己学好的同时,辅导其他学生,并管好其他学生的纪律。

  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要维持好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而威信的树立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七、合理运用学科资源

  信息学科的课堂是一个电子课堂,学生的行动教师是可以随时监控的,通过远程控制,容易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刚开始,我经常听到这样的喊叹——老师好厉害啊,在讲台给我辅导;老师上课控制了我的电脑,有没有控制你的?老师网络水平好高啊!

  其实那是什么老师厉害,什么水平高啊,只是将课堂教学软件很好的利用罢了!可见,要根本上管理好信息技术的课堂纪律,我们教师应该立足于人的发展,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体现人文关怀。因此教师应要多一些人性,多一些理智,对学生多一分关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发展速度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其实践性强。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们很喜欢上计算机课,特别是上机的操作课,更是有一种让我一次上个够”感觉,但是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玩”乐”为主要的情绪支配,对游戏、上网聊天情有独钟,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或者干脆来个置之不理。上机操作的秩序也比较混乱,结果一节课下来,外表上课堂气氛很轻松、活跃,其实效果很差,学生觉得自己一节课后好象什么也没学会。面对着这样的学习现象,经常会产生几许无奈,但更多的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作为从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又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那么就不能以原始的教学方式来教学

  作为中学时期的教学,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新型课程。属于初级往中级过度阶段,学生处于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初步状态,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学时,以学生为主体,课本知识为主,益智游戏为辅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能力。为此,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内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学时玩玩“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其次。受此影响,信息技术在学生们印象中属于副科。

  学生们从思想上也未得到重视。为此,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列举生活、工作中的实例,来阐述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从学生的思想上,来改变这样传统的副科无所谓”观念。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3

  《形状渐变动画》一课学生是初次学习制作“补间”动画。“补间”动画包括:形状渐变动画、运动渐变动画。本课研究“形状渐变动画”,这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设置“补间”动画的方法,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我先演示了几幅事先做好的FLASH动画例子,以便让学生能够跟我顺利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在新课的设计方面,我首先讲解了书的具体实例,在实例的讲解过程中,指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图形的打散问题:如果是字的话,需要二次的打散等重点问题)

  在练习方面,我引导学生跟据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自主、合作进行练习。

  另外,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可能会提出异议,还可能制作动画失败等等,教师要充分备课,要预料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本节课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操作不够熟练,完成速度较慢,最后自主创作时效果不尽人意。今后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引导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4

  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意以下方面:

  一、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也未尝不可;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教师加强随堂指导,使学生听明白,做正确。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如果整一堂课只讲理论不让他们动手,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上机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不错,但长期下来,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兴趣。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演示或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优生辅导差生。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演示重点内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很好。另外,将书本中的例题和练习相结合,提出典型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经验。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教学活动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识来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5

  本节课我足足用了2个课时,而且还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因为我觉得如此关键的知识光读一遍是还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理解,明白里面的重要性。上完了后,心里总算对他们才有点放心,不必担心他们会沉迷在电脑当中;不必过多的担心他们会为了好奇瞒着家长、长辈去见陌生的网友;也不会再担心他们为了贪小便宜而被网络中的人欺骗。当然,这也只是我的希望而已。关键还是在他们自己!

  中学生,许多思想还非常单纯,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太向往,当然跟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关联,教育好的或许会自觉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小孩,一旦在这个阶段上再得不到一定的指导,走上歧途的例子却是很多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举例很多,各方各面的基本都有,也把事情说得特别严重,希望他们能意识到现在网络不但精彩也很危险,稍微不小心,我们就会吃亏。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首先是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说起,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对该内容的`理解。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上的很多忙,要求他们必须以学习为中心点去使用计算机;其次了解一些网络上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版权知识产权内容;还有就是必须要文明上网,文明聊天,必须遵守相关网络上的礼仪与规则;最后从中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与能力,包括两方面的问题:

  1、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与查杀毒的意识;

  2、对自身安全的一个保护意识必须加强。

  通过作业可以看得出以下几点问题:

  1、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并能从中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决心以后会注意改正。

  2、个别少数学生对待不够认真,希望他们真的能理解到自身的处境和走好以后的每一步。

  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还不能完全意识到,需要以后不断的提醒再提醒。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6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反思备课又是备好课的前提,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反思对备课的认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已经是新课标倡导的必须学习方式之一,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意以下方面:

  一、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的学习方式应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来学习,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成员在小组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差异在小组中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耐心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但真正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得课堂井然有序。

  三、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思考。

  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也未尝不可;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教师加强随堂指导,使学生听明白,做正确。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如果整一堂课只讲理论不让他们动手,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多动手,这样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上机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由于认为太简单在操作的时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础差的学生有时又认为太难做不出来,这样“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这时候布置不同的任务,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务,另外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不错,但长期下来,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兴趣。信息技术课一般采用“任务驱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开始先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然后教师讲解、请一名学生试着演示或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优生辅导差生。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点拨关键点。。有时,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这样的效果很好。另外,将书本中的例题和练习相结合,提出典型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经验。

  以上点滴的反思,是通过教学活动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坚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识来不断的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7

  一、“学习者分析”,实行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个人理解所谓人性化教育就要一改以往以教师、教材和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使个体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学习者分析”是教学过程进行之前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学习者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初始水平和想要或应该学习的内容,进而确定教学内容时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和学的过程更有目的性;使教和学的效果让教者和学者都能满意。

  二、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信息技术课的教材都是由专家们编写的,其科学性和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针对基础不同、接受新知识能力不同的学习者个体,如果按教材安排的每一节课按部就班的话,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材中教学生使用“画图”工具的过程是“打开画图工具——了解画图窗口组成——试画简单图画---关闭窗口——……——文件的打开和保存——……”,若按此教学,学生在画了一幅图后要关闭窗口,这时所画的图会丢失,想保存又不会,这该如何呢?我们就要把教材中顺序做一下小小的调整,把“保存文件”这部分内容提到前面去讲,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过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们要结合实践经验合理的、有效的利用教材,这样才能年书在教和学的过程中真正的发挥作用。

  三、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1、传统讲解法:

  传统讲解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它不用借助其它教学设备就能完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它同样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对学习主体——受教育者没有过多的要求,小学生、中学生、成人学生、专业学生、非专业学生同样可以适应。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主要适用于信息技术常识和一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如: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等,同样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加工,防止照本宣科,教学语言要注意生动、形象,同时配合一些简单的图片和图表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2、讲练结合法:

  讲练结合法就是将传统的讲解法与实践练习结合起来,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首先是教师用传统的讲解法将知识要点,操作方法与步骤告诉学生,然后提出一些相关的题目由学生根据了解到的知识独自实践,这主要适用于一些有一定理论性,又要求很好的将理论融于实践的课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但是对于年龄较小、专业底子较差的学生来说,这各方法就不太容易接受了。

  3、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就是教师利用计算机及其辅助设施为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这种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了解各种操作过程,这种方法既可以用在讲解新课中,也可以用在课程的导入阶段,新颖的导入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利于让学生同步进入教学过程。除了少数基础较差的初学者外,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大多数的学习者来说都是行之有效的。

  4、同步教学法:

  同步教学法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操作,学生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而又难于理解的教学过程中。此教学法有两种主要模式:模式一,教师边操作边讲解,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学生跟着教师的操作和讲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对于操作性较强的信息技术学科,针对某个具体的软件的某一项具体功能,操作步骤和过程比较多,界面变化频繁,教师难于讲解,采用这种方式,教师讲一步,做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清楚、明白。模式二,教师看着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下同时进行同样的操作,一步一步直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这种模式下教师一定要控制好操作进度充分搞好组织教学,提倡互助互学,这样不但学习效果好,还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将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学习融于一体。同步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最适合大众,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5、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又称启发探索法,就是针对某一特殊内容,教师先时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独自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此法多用于趣味性强,既有一定难度,而难度又不是特别大的教学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对有

  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法。

  6、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每节课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任务,由学生在课堂上守成预定的任务。任务在含义上有以下几种:操作数量上的任务;操作速度上的任务;操作质量上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方式主要有:全体同学按同样的方式完成任务;根据学生能力完成难易程度不一样的任务,这也就将另一种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融入其中了。

  以上列举了六种信息技术课中常见教学方法,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枚举。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有机的将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紧密联系相关学科,注重教学实效。

  每一学科都不是孤立的,信息技术课更是如此。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已成为对现代人的`起码要求,所以信息技术学科的既是独立的,又是为其它学科服务的工具,我们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要牢记这一点,要教会不一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尽量为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能够更有效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化教育理论也不断的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作为新兴学科的教育者,我们不能固守着仅有的一些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提倡创新,要更新观念,要学会换位思考,用新颖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让他们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被动转为主动,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而有效的学习。我认为信息技术课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使用帮助系统学习;阅读教材和记笔记的学习习惯;利用技术解决问题,扩展性学习。

  六、及时总结和反思。

  把每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分别归纳起来,认真的分析找出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自觉的实践各种教学模式与方法,并且不断的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只有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过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8

  小学生,作为二十一世纪国家的接班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水平,而信息技术则是社会所要求中的个人综合水平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有为了使我们的接班人适应信息社会,使学生逐步具有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是必须的

  而如何能够更好的引领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呢?我有以下几个想法:

  1、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形象建模阶段,毕竟在他们脑海里很多知识都是空白的,他们要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而正好信息技术是一门可以接触许多实体或者建立模型,好让学生们直观的感知,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用小组式的完成作业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有些学生一点就通,甚至有的可以通过自学可以举一反三,而也有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的太浅怕影响了基础好的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深一点又有些学生听不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让学生们几个人为一组完成几份作业。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发挥其长项,而基础差点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到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3、为学生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我觉得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

  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还可以让他们体会玩中练,练中学的乐趣。

  新异的发现--键盘学习的深入。

  4、 边操作边练习

  操作练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往往不能很投入地听,他们的注意力绝大部分时间指向自己刚刚遇到的问题或刚受到的新异刺激上。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能不讲的地方坚决不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指导学生自学研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索研究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合理利用网络的优势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现在这个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教学平台或自己动手建立教学网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教师通过网上专题讨论为各个学生提供了单独或小组讨论的机会,每个学生可以在富有竞争性的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比如在信息技术课上,可以尝试着引入了留言板、聊天室等网上交互方式,这样可以让班的同学和老师之间可以较为自由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6、不要给学生布置太低能的任务

  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应该适当的有创新和加深。也要避免学生一味被动的学习。应该适当的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7、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中,老师先让学生演示实现功能的作品,接着提问:为什么是这样的,想要实现功能应该怎么操作,让大家想办法实现功能,自主学习。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有的学生会上网百度搜索……,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此外合理的利用电脑本身自有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做到让学生自由创作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迫不及待地想要动起手来的冲动。

  8、 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我觉得在课堂上教师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此外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我们要明白“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9

  以前我总觉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我演示一遍,学生再“照葫芦画瓢”。结果我发现,这样的效果很差,接受能力强、有电脑基础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中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

  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介绍键盘时,我提问“空格键、上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上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删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教好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软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采取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学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时,一开始老师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讲

  解,而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要用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阅读教材,然后老师再加以引导,最后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会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示学习成果,共同评价作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评价。

  利用下课前五分钟,通过电脑屏幕全班共同来欣赏完成的比较好的同学的作品,让学生来评价作品的优点所在。孩子们发言积极,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审美能力提高,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只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

  初中《信息技术》不是中考科目,在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好坏的今天,基本上得不到学校的重视,每周只有一节课;同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原因是可以玩游戏,并且机房相对教室在纪律要求上显的宽松自由,所以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一旦面对枯燥的技术学习时兴趣就会大减。因此,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摆在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及自己在实践中的探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同行参考讨论。

  一、课前复习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强调了知识复习的重要性。初中信息技术课每周一节,间隔时间长、课后作业少,学生课后也没有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导致很多学生学了下节忘了上节,很难将知识连贯起来,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课前复习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此,课前我会精心设计“课前小练习”作为“课前复习”之用,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效果很明显。

  “课前小练习”对于教学的促进,主要表现在:

  1、“课前小练习”是一种复习

  通过“课前小练习”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甚至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加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的记忆,是第二次记忆,就记忆理论来说,第二次记忆可以使遗忘的机率大大减少,从而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课前小练习”是一种补充

  通过“课前小练习”可以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要善于从学生的练习中找出所存在的对知识点的模糊和错误的理解,及时进行纠正,以免“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3、“课前小练习”是一种铺垫

  “课前小练习”是一种“承上”,也是一种“启下”,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尤其是对涉及到与新课知识点有关知识点的复习,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进一步培养寻找知识点之间相关关系的能力,会整理、梳理知识点,在自己的头脑中学会逐步建立知识框架。

  4、“课前小练习”是一种缓冲

  何为“缓冲”,即缓和一下学生激动的情绪,经历了10分钟的课间休息,特别是如果上一节课为体育课或课外实验课,那么绝大多数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心思很难一下子就收回来,他们有一个稳定情绪,调整注意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授新知识,效果可想而知。现在施行了“课前小练习”这一措施,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缓冲”,让学生在做小练习的同时调整一下情绪,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接下来的教学必会事半功倍。

  在实施“课前小练习”应做到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小练习”的内容不要过多,但覆盖的知识面要广。

  2、“课前小练习”题目不应该太难。

  3、“课前小练习”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课堂板书

  参加教研活动听信息技术课,发现很多老师不写板书或者很少写板书,主要依赖课件和投影。在传统的教学中视“板书”为“老师的责任田”,师范院校一直将“三笔一话”列为学生必修科目,由此可见“板书”的地位。

  诚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它出现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背景下,但是我个人认为“板书”不可或缺。

  三、丰富的资源

  我们学校位于城郊,学生中还有很多是外来打工者子女,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家里基本上没有电脑,平时除了上信息技术课就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更不要说上网搜索素材、观看作品,这样直接导致学生在制作电脑作品时品位不高、流于表面、内容干瘪。

  因此我在课上尽可能提供丰富、贴切、方便的教学资源,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品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反思,当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要注意的也很多。总之,我们要不断思考,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只要我们用心探索,因材施教,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

  运用小组合作策略以提高学生相关技能与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日常教学中我不断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让自己担当“导演”,学生当“演员”,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团结。现就结合平时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由于信息课的特点,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很高,一些知识并不是理解了就可以了,还要求手脑结合,能完成操作。这就要求老师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给他们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索、去操作。因为整节课学生如果只动脑不动手,容易眼高手低,而老师如果把操作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学生完成后又容易淡忘,而只有自己探索出来的才能记忆深刻。但由于是新知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肯定会遇到困难,老师又不可能全面照顾的到,这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集思广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另外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可以提高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会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比赛,比如比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快,哪个小组完成的好,哪个小组发现的问题多,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哪个小组回答问题最积极。通过这些比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我一般先让小组之间进行自评,评出小组内的最佳作品来展示,在展示时说出推荐的理由,既这个作品的优点,这样学生为了小组之间的荣誉,会更懂得团结,他们会积极的评出优秀的作品,但绝对不会徇私,在评出的作品中,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作品,他们也会帮忙修改,这样就提高了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品质。当然了,在分组时,我也是考虑到了很多因素,比如各小组之间的平衡,不能让他们存在很大的差异,否则就不存在竞争,学生的积极性也必然会降低,这样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在小组的人数上,我一般视情况而定,有时遇到比较简单的章节,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比较少,而重点是展示作品时,一般人数会比较多,有可能7、8人一组,这样更利于作品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学习别人作品上的长处为已所用;而遇到比较麻烦的问题,需要学生时时讨论时,为了避免同学之间照顾不过来,这时人数会比较少,有时3、4个,有时结对子,学生可以时时讨论,时时交流,而不必下位,这样就会方便很多,效果也比较明显。

  可以说,运用小组合作学生以来,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而课堂效率和学生各方面的品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运用,并加以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2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来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前我总得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照着操作。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你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学生走神了,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这种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一、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在计算机上作动画,上网聊天等等。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感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想法。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本节的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于是,每班在分组的基础上,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举步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失去作用,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经常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内容,为学生展示一些新知悬念,让学生课课从电脑上有新发现、有新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电脑中所蕴含的知识、技巧真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新鲜感和兴趣感。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3

  [摘要]从教信息技术课多年,对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现状有一些较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目前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上课,总体上还是很不规范,有些教师还不太了解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要求,造成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都不是很好。许多信息技术教师还不能很清楚地看清当前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现状,本文就当前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要求及现状进行一次粗浅的分析。

  [关键字]分层设计要求,电脑同步指导,任务驱动学习,课程整合误区,信息技术

  目前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上课总体上还是很不规范,有些教师还不太了解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要求,造成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都不是很好。结合有关具体情况和上级要求,我概括出以下四个方面要求:

  一:分层设计要求

  1、什么是分层设计要求:

  即每节课备课内容除常规之外,另设计一到二个较高教学目标,或与本节目标类似的其它目标,或相同目标的其它活动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分层次的训练,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科书就实行了分层设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

  2、为什么要分层设计要求:

  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学,初中的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起点不同,条件不同,只设计一个目标,会导致许多学生上课无事可干,以致有各种不良反应。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就会造成那些好的`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而那些差的学生则不会锻炼的情况出现,如此循环下去,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致使学生失去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3、分层设计要求的要点:

  针对主目标,有完整的备课各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复习引入,演示,讲授,练习,评价等。对增加的目标,要有相关性,或提高性,列出目标与练习要求,这样就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还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练习,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越来越浓,觉得这门课很重要,又很新颖。

  二:电脑同步指导

  1、什么是电脑同步指导:

  用计算机提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解,材料,要求,练习题,提高问题等,一般以WORD文件提供,放在学生机的桌面。文件中还可列出本节教学目标和测试题,评价方案。后半部分可列出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帮助的信息。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自己的一本“参考书”,他们自己也知道应该怎样去学?如何去学?能够使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的内容及一些基本技能。我曾经就使用过一次,并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2、为什么要用电脑同步指导:

  中学生在机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为20分钟以内,多讲无益,但少讲易讲不清楚,用计算机提供详细内容,教师只精练地讲解有关要求和可能碰到的问题。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收回学生机的控制权(多媒体控制软件),再次集中讲解。使学生既听得清楚,又学得开心,可谓是“一石二鸟”。

  3、电脑同步指导要点:

  教师要精心准备提供给学生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要求,习题或评价,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出现此问题原因,解决方法。在这种试验开始时,告诉学生使用这个文件的要求与方法,如不一定全看,可按标题查找。完成任务后自我加压提高等。

  任务驱动和课程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其专业论述很多,已成体系,两者互有关联。这里就一一做简单的介绍。

  三:任务驱动

  1、什么是任务驱动:

  我们所采用的普通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有关知识,学生理解并练习,通过测试反馈,再纠正,以达到学习目标。与普通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是设计一个任务,为完成该任务,学生可能需要运用多个已学知识,但必须有一个内容,特别是主要内容是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教师只给简单讲解,提示有关注意事项。学生为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学,根据教师的提示和帮助完成任务,但此时对知识掌握可能还不很牢固,教师最后给出总结或细节注意问题的讲解。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明确、完整,学习任务具体。任务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设计,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师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并要理清课前知识和课内任务的关系。

  2、为什么要用任务驱动:

  提倡在做中学,不单纯先学后用,往往是学习最有效的,可能一时效果不如传统的好,但通过后续内容的学习,教师的指点,学生更好地掌握目标。学过程序的人应有所体会,只按书本上的内容学习,最终只是懂得语句的含义,而不能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接受任务,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才会学到真正理解了的内容。初中生们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单独地讲授书本里的知识,而不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是不能让他们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的。更不用说技能了!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动手实践的学科。

  3、任务驱动的要点:

  任务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水平。为完成任务要用到多个知识或能力,可以是其它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当前一般情况是以本学科的知识为多。本节要用(用学习的)内容事先要指点,简单讲解,易出错之处可用出错答疑的形式写到电脑同步指导的WORD文件中。任务尽可能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去了解别人、增进友谊和共享资源。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4

  本节课掌握网站规划的要点,确定网站主题,勾画网站设计方案,并搜集整理资料;认识frontpage20xx,建立并管理网站。

  先让学生观赏几个优秀网站,了解优秀网站的特点: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内容新颖、信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美观、整齐,赏心悦目。激发创作兴趣。

  通过教材中探究学习让学生了解几个典型网站的内容和设计特点,使学生体验网站规划的重要性、网站设计风格新颖性,感受网站内容及内容的表现形式多样性,潜移默化的'指导学生网站规划方法和页面结构的设计。

  通过和word20xx相比较来学习frontpage20xx。学生会启动frontpage20xx,也了解其窗口的组成。但对各菜单中的命令完成相关操作任务有难度,特别在新建名为“情感小屋”的站点中,对于指定新网站的存放位置有理解操作难度。再有学生遗忘度太高,第一节在教室预习了一节课的本节任务,一周后忘得一干二净,用什么软件制作都不知了,是否有必要做笔记,怎样让学生尽可能的减少遗忘是个问题。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

  在我从教的这段时间内最令我头疼的事情就是在机房上课时的纪律问题。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多,接触时间少,深入的教学工作很难落实到位,如果碰到一些不听话的孩子,更会耽误全班同学的学习时间,因此如果课堂纪律管理不好,一切也都是空谈。

  究竟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呢?一直困扰着我,也一直思考着。中间也去找老师探讨过,也访问过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堂,但实践到自己身上总还是有难度。吵,打是不允许的,也不是上上策,更是自己及其不愿意也不能的做法。我只希望每次上课学生能保持安静,遵守课堂纪律,老师讲课时孩子们能坐姿端正,不交头接耳,不做小动作,不说废话,碰到问题可以举手发言等等,这才是我自己设想的理想状态下的课堂。然而自己仔细一想,如果不到十岁的孩子完全按照老师的设想去?在现代化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呼吁的课堂要民主化、人性化,孩子是教学的主体,孩子才是我们教育的上帝,更要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老师也不能挑战新课改的权威,套用以前的老一套了。

  通过与其他老师的沟通和学习,我了解的四年级小学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兴趣广泛,小动作多,爱交头接耳;

  2.注意力不够稳定,不能持久;

  3. 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

  4. 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等等

  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我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来应对:

  1.重复练习上下课坐姿要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2.讲解上课纪律要求和安全规范。

  3.利用多媒体演示讲解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个主要需要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深挖教材改变教学策略,让教学更生动有趣。

  4、精讲多练,集中学生注意力,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5、结合发现探究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其教学设计为:简述操作要领→操作尝试→启发引导→操作学习→反馈指导→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方法,一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6、利用班级管理方法进行分组打分。在课堂中,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表扬批评,给予相应奖励和惩罚措施,最后由班长统计到班级当中。

  7、提升教师自身魅力,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正所谓“亲其师,重其道”。

  实施过程当中课堂纪律稍有改进,刚开始应对小学生,经验上还有很多不足,也在探索摸索当中,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篇01-30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5篇)02-06

信息技术的教学反思04-10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0-1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合集15篇)02-06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集锦15篇)04-04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通用15篇)04-04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汇编15篇06-1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