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教授"理解时钟"这一课程时,学生们展现出高度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知识获取与情感共鸣并行不悖。反思此课程的教学,我归纳出以下几点体会:在讲解"认识钟表"这堂课时,学生们的参与度极高,课堂洋溢着热烈的氛围,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同步发展。通过这次教学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运用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入新课程,能够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接着,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各式钟表,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将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兴趣。
二、自主发现、突出主体
在新课部分,我以渐进式的教学方式来指导学生发现钟面的三个特点:
1、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观察了这12个数字的位置特点;
2、我们关注两根形状各异的指针:其中一根更长更细的是分针,而另一根则较短且较为粗壮,即时针。请注意,当前我们的讨论仅限于时针与分针,不涉及更为复杂的秒针系统。
3、有12个大格子。这样,学生基本了解钟表的外部结构。接着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交流三个钟面的的共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小钟上拨出时刻,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
三、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这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机会,以促进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还能学会如何有效沟通,从而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了解时钟"这一部分,我们采用的是同桌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们会利用手中的学具时钟,进行操作、比较和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共享了互助与竞争的乐趣,还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感。根据实际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彼此的交流中,学生们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提升知识水平。
四、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安排了“说说你或你的家人喜欢的电视节目几时开播”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应致力于营造促进学生发展的环境,鼓励他们通过亲自动手、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来学习探索、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在实践中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理解并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日常生活中,进而对数学产生亲近感。然而,这节课确实存在一些缺陷。时间规划不够合理,课程初期的讲解过于冗长,浪费了大量时间,结果导致后续的实践练习未能完全进行,对此,在未来需要做出改进。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07-21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6-14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8-12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0-27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范文10-07
认识钟表数学教学反思09-22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精选15篇05-14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5篇)10-21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15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