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实用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更新时间:2023-06-02 19:11:24
  • 相关推荐
【精选】活动方案模板集合四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主题

  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活动时间

  3月29日至4月15日

  三、活动内容

  1、开展一次主题讲话

  学校星期一(4月1日)的升国旗仪式上,全校师生聆听主题讲话《感恩清明》,通过讲话让学生对清明节的来历有所了解,知道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生根、开花.感恩!

  2、举行“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各班利用4月1日至4月5日一周内的班会时间开展“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广播宣传

  学校校园广播利用一个星期中午的时间给全体学生介绍清明节来历、各种习俗,诵读清明诗词,从古人的诗韵中感受清明的含义,共同追忆先人。校团委负责更换一期宣传栏。

  4、组织学生“网上祭英烈”

  利用4月1日至4月14日两周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利用信息课时间登陆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平台,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并组织参加“清明节祭英烈网上征文活动”,组织学生攥写心得体会。

  5、组织学生到附近革命烈士墓进行扫墓活动。

  6、开展文明祭祀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向全体家长积极倡导文明、低碳、环保的绿色祭奠理念,引导人们在祭祀活动中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风,在追思缅怀汇总完成心灵的洗涤与净化,反思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7、开展“清明节.节日小报”展评活动。全体学生围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这一主题,挖掘清明节文化内涵,办一期节日小报,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广泛发动。

  各班级要把“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周密组织、安全运作,推动活动顺利开展。

  2.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各班级要积极拓展和延伸教育平台和内涵,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全体学生自觉参与、乐于参与,大力倡导文明祭扫、绿色祭扫。

  3.及时总结,按时报送。

  各班级将活动开展的情况与5月10日前进行总结,上交政教处。

活动方案 篇2

  为加强管理,.保障员工 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增加员工的归属感. 特制定此规定,让住宿员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公司员工宿舍良好形象.

  1.宿舍管理处将不定期对各宿舍内的5S进行抽查和打分,对卫生不合格的寝室进行书面通知,连续三次卫生不良的寝室将给予该寝室10元/人的处罚.

  2.每周五下午14;00有宿舍卫生评比小组共同对每个寝室进行5S的大检查,并作评分,每月进行综合评比一次.

  3.每月根据综合评比的分数,把得最高分的寝室评选为“5S”优秀寝室,对该寝室进行通报表扬,同时进行100元/寝室的现金奖励。该寝室的室长另给予50元的奖励。(室长有寝室人员进行推选。没有推选的寝室,视为该寝室放弃室长奖励。)

  4.每月根据综合评比的分数,把得最低分的寝室评选为“5S”最差寝室,对该寝室进行通报批评。同时对寝室进行20元/人的现金处罚。该寝室的室长另给予10元的处罚。(室长由寝室人员进行推选。没有推选室长的寝室,视为该寝室人员愿意接受对室长的处罚。室长罚款就分摊至该寝室人员头上。)

  5.评比方式:由宿舍管理员平时的.不定期检查分数结合每周五大检查的分数进行综合评比。最终得分将公布在宿舍宣传栏上。

  6.评比的内容及标准见附页:《宿舍5S》评比表.

  7:周五大检查评比小组人员为:

  员工宿舍5S规范

  根据公司员工宿舍管理规定第五条---宿舍5S管理内容,请各寝室住宿人员按照以下内容做好室内5S。

  1、室内地板保持干净整洁。无纸屑果壳,无污物,无痰迹,室内无积水等。垃圾篓勤倒不存放垃圾。

  2、墙壁,天花板无烟尘和蜘蛛网,无杂物无乱涂乱画和不健康的图片贴,不乱钉钉子及影响美观的赃物。

  3、床位按规定放置,不得乱放置,不得乱移动,个人武平摆放整齐,床铺上被褥叠放平整成方块状;被子和枕头分别摆放在床的两头。被子的双跌口朝外对齐,不得超出床沿。空床上的物品要整齐,不能杂乱无章。

  4、床下鞋子摆放成一条直线(中间不能有间隙),鞋跟朝外,对应放齐,不得超出床沿。床下每周必须自行处理干净,保持床底干净整洁。

  5、室内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洗澡洗发液)等个人用品要统一放在洗脸盆里、洗脸盆一律放在阳台,毛巾要统一挂在阳台上挂钩上。洗衣服统一晾晒,阳台滴有积水要及时清扫。卫生间便槽必须经常清洗,阳台及卫生间要保持干燥。

  6、宿舍个人行李包要摆放整齐。衣柜统一放置在门口的墙壁处。衣柜物品摆放整齐。

  7、门窗、窗台干净、门两面干净。玻璃明亮,灯管电扇等物品保持干净。室内不准乱拉铁丝。晾晒的衣物及拖把不能超出阳台甚至挂放在窗外。

  8、生活环境整洁,不要向窗外及楼下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能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碎纸和烟头。走廊及宿舍垃圾要投放至垃圾桶。

  9、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

  10、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公共场所及寝室内设施。节约水电,做到水灯及电扇人离关闭。

活动方案 篇3

  目的

  1、 发展幼儿走、跑、钻和平衡的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和协调的能力。

  2、 让幼儿在游戏中发挥自我,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活泼勇敢的.品质。

  准备

  道具:树若干棵,小矮人裙子12条,老巫婆扮演者一名,篮子12个;

  器材:矮凳若干,长梯一个,拱形门5个,泡沫垫若干,录音机,录音带。

  过程

  1、听音乐,小矮人出场。

  教师:"小矮人、白雪公主病了,不过我们大家都不用伤心,我知道有一棵神奇的苹果树,只要找到它,白雪公主的病就能治好,但是,神奇的苹果树在很远的地方,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可能还会遇到老巫婆呢,你们怕不怕?对,我们都是勇敢的小矮人,一定要找到苹果树!

  2、小矮人先走过窄窄的石头路,然后一起来到树林,寻找苹果树,在没有找到的情况下,继续钻过山洞向前寻找。

  3、突然下起了暴雨,小矮人们四处寻找避雨的地方,雨停了,雨水把小路淹了,小矮人要想办法走过去,利用石头搭成小桥,然后走过小桥,终于找到了苹果树。

  4、小矮人摘到苹果后,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当走到树林时,遇到了老巫婆,最后小矮人们想方法,互相团结协作,把老巫婆赶走了,然后把苹果送给白雪公主吃,治好了她的病。

  游戏规则

  1、 幼儿能有秩序的参与游戏,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 在奔跑过程中注意不与同伴碰撞。

活动方案 篇4

  设计思路

  按照教育进度又到了实施“动物”主题的时候,其实对于现在的小班幼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早已通过电视、绘本、故事、玩具、游动物园等方式对一些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主题活动中除了可以提供机会让幼儿运用自身的经验,进一步丰富他们的认知,还能如何推动幼儿思维与能力的发展呢?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期,他们对动物的经验较多停留在对名称、明显的外形特征、叫声等外显的特征把握上,因此,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幼儿主动运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学习的游戏情境。于是,我设计了学习活动“猜动物”。

  活动中教师仅需要提供一些动物的照片和卡片,设置简单的游戏规则,由幼儿决定玩法。

  活动玩法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这就迫使幼儿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动物的特征。通常幼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但如果遇到不会叫(长颈鹿)、或叫声雷同(狮子、老虎)、或动作相仿(马、斑马)的.动物,幼儿就不得不再加以辅助说明,即用语言来描述动物的特征,所以游戏情境中教师提供逼真的动物照片或卡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对于正在猜的幼儿来说,他们听到、看到同伴所表征的特征,首先就会联系自身已有的经验来判断是什么动物:而当同伴的表征同时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动物共有的特征时,猜的幼儿就会很着急,因为“猜出动物”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于是他们会主动地想办法参与,通过提问、质疑、帮助等方法丰富表征使自己能尽快猜出动物。同伴之间的互动是直接的、自然的,教师只要在一旁“推波助澜”即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表征动物的明显特征,并能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判断。

  2、体验猜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动物的照片和卡片(尽可能是动物的照片,卡片上的动物形象不宜是卡通形象)。

  展示板:前面贴有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后面贴有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第一轮游戏

  (一)出示展示板前面贴的五张动物照片(兔子、斑马、马、熊猫、狗)。

  【设计意图:游戏刚开始,就让幼儿能看到五个动物,幼儿猜动物时除了可以运用自身的已有经验,还可以用排除法、对应法来猜动物,这样的方法或许对幼儿来说更方便。】

  (二)介绍玩法:让幼儿从五个动物中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是什么动物。

  主要提问:

  1、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猜出你喜欢的动物呢?

  2、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大家来猜吗?

  3、猜动物的小朋友,你们知道他(她)选的是什么动物吗?

  【设计意图:选择这五个动物是为了便于幼儿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征,如幼儿会用“汪汪汪”的叫声来表征狗;双手在头顶做成“耳朵”状,用一蹦一跳的动作来表征兔子;用单腿在前的跑的动作表征马。但是,如果选的是斑马如何用动作表示呢?怎样区分马和斑马呢?也许幼儿会用语言来描述斑马的皮毛颜色——黑与白,这恰巧又和熊猫的皮毛颜色相一致,幼儿又会如何表达呢?教师有意识地选择这五个动物就是想为幼儿设置障碍,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难度。】

  主要关注:

  活动中幼儿是否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幼儿是否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表征。

  教学策略:

  当有的幼儿一下子想不出表征的

  方法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幼儿帮助这

  名幼儿。

  【设计意图:这样的策略既缓解了幼儿表征不出时的尴尬,又使游戏能继续进行,还能加强同伴间的互动。】

  二、第二轮游戏

  利用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玩猜动物。

  玩法:请幼儿到展示板后面,悄悄选定一个动物,然后再到前面来让大家猜(不能直接说出动物的名字,要想办法让同伴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大家猜对了,就把这个动物贴到展示板前面,幼儿集体验证。

  【设计意图:展示板后面的动物卡片和前面的五个动物形象不重复;当幼儿看不到动物卡片时,他们只能运用自身经验来猜动物,这样就增加了游戏的难度,而且更有神秘感和趣味性。】

  主要提问:

  1、现在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呢?

  2、如果他(她)做的动作(或说的话)还是没能让你们猜出这是什么动物的话,你们想不想问问他(她)呢?

  【设计意图:鼓励猜动物的幼儿提问、质疑,增加他们互动的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的机会。】

  主要关注:

  1、幼儿运用了哪些已有经验来进行判断和猜想。

  2、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否存在理解上的误差。

  教学策略:

  1、及时肯定能运用不同方式或多种方式表现动物特征的幼儿。

  2、当幼儿因互动中存在理解上的误差而猜不出来时,教师要采用鼓励和正面引导的方法:

  (1)及时公布答案,大家共同出主意寻找合适的表征方式。

  (2)鼓励幼儿追加提示:先不把答案说出来,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继续猜?

  (3)鼓励猜动物的幼儿使用各种方法猜出动物。

  三、延伸游戏

  幼儿可以自己想一种动物(卡片上没有的),让大家来猜。

  主要提问:

  这次要增加难度了,请想一种卡片上没有的动物,然后想办法让大家猜出来,行不行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可以放在多次游戏之后。有的幼儿喜欢或了解的动物卡片上没有,通过延伸游戏能进一步满足幼儿的个体需要,以及创造各种表征方式。】

【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活动的方案04-29

活动方案04-29

活动策划与活动方案04-07

体育活动的活动方案05-11

520活动创意活动方案05-02

夏季活动方案04-18

开学活动方案04-19

烘焙活动方案04-20

三八活动方案04-20

宣传活动方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