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好词>导游词>鼓楼经典导游词
鼓楼经典导游词
更新时间:2022-12-08 19:25:49
  • 相关推荐
鼓楼经典导游词(通用1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鼓楼经典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

  宁波有许多名胜古迹。鼓楼就是其中之一,她(它)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路上,始建于唐朝长庆元年,也就是公元821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是历史上宁波正式设立州治,建立城市的标志。

  周末,妈妈和我一起游鼓楼。我们是被这里的美食吸引来的。

  果然,走进鼓楼就看见大街小巷都是美食。有麻花、臭豆腐、烧烤、炸鸡、棉花糖等等,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最美味的美食就属矮子馅饼了。我们可是慕名而来的。一眼望去门前人山人海。“人可真多呀!难道真的这么好吃吗?”我问妈妈。妈妈也不知道,于是我们就排了上去,一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排到我们了。一看菜单上有好多种口味,比如:椰丝味、桂花味、椒盐味、绿豆味、混合味等。我立刻选了一种。打开盒子,馅饼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流口水。咬上一口,松软香甜,好吃极了。

  鼓楼除了有各种各样美味的小吃,还有许多演出节目。鼓楼有一个大戏台子,那儿的戏非常好看。有京剧、甬剧,人们的头上戴着各式各样的帽子,脸上化着美丽的.脸谱,身上穿着不同花纹、不同颜色的衣服,手里还拿着不同的道具,有扇子、大刀、长矛。他们嘴里哼唱戏词。戏词忽高忽低,语调也不相同。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是通过他们的动作和语调也能大概猜出他们的心情。他们有时疑惑,有时着急,还有时糊涂。

  那里不管是生机勃勃的春天,烈日炎炎的夏天,秋风习习的秋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都会有不少人来观看。

  后来我问了妈妈一个问题:“她为什么叫鼓楼呢?”。妈妈向我解释说:“因为古代没有钟表,人们不知道开关城门的时间。在唐朝是晨钟暮鼓。早上钟鸣,就开城门。晚上鼓响,城门关闭。老百姓慢慢的就叫她鼓楼了。”

  经过这次游玩,我学习了很多知识,也更深刻地了解了美食、戏曲和鼓楼。我觉得鼓楼很有内涵。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2

  走进侗乡,不论向哪个寨上望去,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象征民族团结、吉祥兴旺的鼓楼。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它古朴端庄、雄伟壮观,集宝塔和亭阁的优雅于一身,全部纯杉木结构,不施一钉一铆,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运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牢固而谨严。每层檐口采用我国至今保存不多的古典建筑“人字形斗拱”艺术,数百年不斜不朽。顶部中央多安琉璃葫芦,阳光照射,耀眼生辉;翘角上雕塑的禽兽饰物,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层檐多施彩绘,玲珑雅致,五彩缤纷。其顶层常置一面牛皮大鼓,遇事则由主事击鼓聚众,决策定夺。

  侗族的鼓楼,在《北史》卷就有侗族先民“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的记载。《唐书》、《梦广杂著》等古代文献中,均对侗族的鼓楼有较详细的描写,“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由此可见,鼓楼史侗家人集会、议事、休息和娱乐的活动场所,是他们喜爱集群社会生活最明显的体现,更清楚地展示了以原始鼓楼文化的情景。

  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都爱聚集在鼓楼,吹起芦笙曲,弹起牛腿琴,跳起多耶舞,唱起琵琶歌。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歌唱美好的新生活。鼓楼成了歌的海洋,洋溢着幸福和欢笑。著名的多声部合唱——“侗族大歌调”,就是在这里得以完善和提高,为填补祖国音乐艺术的空白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侗族人民的骄傲,是侗族鼓楼文化的最好见证。

  我常想,侗族人民为什么对鼓楼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建造鼓楼格外热心?不论工程多大,耗资多少,都是侗民自愿捐款、捐料、捐工集体修建。鼓楼建成后,要推选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壮年人看护,每天把鼓楼打扫得干干净净。炎炎夏日,将一桶桶清泉水挂在楼柱上,供人们解渴;隆冬岁月,则燃起篝火,使鼓楼里温暖如春。

  鼓楼,连着侗家人的心。

  千百年来,鼓楼作为历史的证人,一直和侗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包含着侗家人的无数辛酸和欢乐。有首侗歌是这样唱的:“鼓楼是村寨的暖和窝,没有鼓楼没处寻欢乐,高高的杉竖起鼓楼架哟,有了聚集的`场所有了欢乐的歌……”

  我虽是汉人,却生长在侗乡,是鼓楼里的山歌把我养大,自然对鼓楼有着深深的眷恋。无论走到哪里它都在我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伴随着我的生活,激励我迈步在人生的旅途上……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3

  这座鼓楼高三层,楼底的一层,是用砖砌成的一座方台,下宽上窄,辟有四个拱形门洞,通行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这座台子上,修建了两层楼。第一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等。楼的第二层,悬有重三百斤的铁钟一口。楼前有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撰写的木板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清末的另一位天津诗人周楚良在一首竹枝词里写鼓楼撞钟的'景况说:"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

  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原来守鼓楼的是一位驼背的老人(俗称驼背为"锅腰"),他每日早晚两次敲钟,每次各敲五十四响,作为城门晨昏启闭的信号。 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城墙被拆除,独独留下了鼓楼幸存。不久,楼为消防队占用,作为瞭望台。民国十年,直隶省长曹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照原样重建,楼顶大梁上改复绿瓦,较前更为美观。 重建后,把鼓楼四个城门的名称"镇东","定南","安西","拱北",请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并重书了梅小树的对联。这座鼓楼,碧瓦丹楹,焕然一新重新成为津门一景。

  鼓楼的大钟直径1.4米,高2.3米,重约1500公斤,被誉为天津的"钟王"。此钟用铁铸成,铸工精细,造型古朴。钟体都是阳铸浮雕,钟钮铸成交尾双螭,片片鳞甲清析可辨双螭的两个头和四只脚,连接着钟体,另四只脚互相抓攀,弓身欲吼。钟肩倒覆莲瓣二重,沿钟身周围分隔成八块长方形框格,上下两层。钟的腰部铸着云龙和折枝花卉连续纹样,作为装饰。钟口八个莲瓣的凹处,各铸一个八卦符号。从铁钟的下框格间所铸"衮(究)州长老院"五字可知,此钟原为建于宋朝元佑年间的克州长老寺的东西,最晚铸于明末清初,是后来移到天津鼓楼悬挂的。这口大钟现 在放在邃园回廊的水泥座上,虽然不能撞响,但仍是一件铸型精美的艺术品,可供人们观赏、联想。

  重建的鼓楼与新建的商业街为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青砖瓦房,碧瓦丹楹,雕梁画栋,商铺林立,是一道天津传统文化韵味十足的风景线。

  作为天津卫标志建筑物的鼓楼,历史上曾两建两拆。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天津设卫筑城。至明弘治年间(公元1493年左右),山东副使刘福兵备天津,将土城甃以砖石,并于城中心十字街处建鼓楼。1900年,八国联军侵津。第二年城墙被迫拆除。鼓楼也日渐颓圮。1921年,鼓楼拆除重建。1952年11月7日,因贯通道路,鼓楼又被拆除。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4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大家就叫我常导吧。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参观西安钟楼吧!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看,在我们眼前的两层建筑就是钟楼,它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钟楼高36米,是古色古香的砖瓦结构,四角挑檐翘起,凌空欲飞,楼顶有各色玻璃瓦鲜艳夺目,美丽极了。钟楼四周鲜花环绕,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基座是由巨大的城砖筑成,沿着基座北面的`楼梯而上,我们便来到钟楼楼身观光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口青色的明代大钟,重五吨,里面能容纳五六个人,钟面上雕刻着精美的八卦图案,浑厚洪亮的钟声好像闷雷滚动,告诉周边的人们新一天的到来;如今,钟声祈祷老人的长寿、可以让小孩健康快乐……一跨入展厅大门,就看见三排钟从小到大的排列着,其中的一排钟形状大小一模一样,但一排和一排形状不同;周围还有许多美丽的水墨画和刚劲有力的书法,钟和书画向我们展现了明代人的技艺高超。站在钟楼上极目远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服务。鼓楼和钟楼遥相呼应,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一起参观西安鼓楼。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5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侗寨鼓楼群分多柱和独柱两类:多柱即四根主柱十二根衬柱;独柱即由一根中柱支撑,直立于鼓楼中央,直伸顶端,底层四根衬柱。不论何种建筑形式,其顶层均置放齐心鼓,故人们称之为鼓楼。鼓楼是由侗族自己的能工巧匠自行设计,没有图纸,数百根梁、柱、仿的尽寸全凭心中黔算。整体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榷衔接,不用一钉一铆,上下吻合,采用柱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造形有三层、五层、七层、九层乃至十余层不等。一般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由一根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套上陶瓷宝珠,呈葫芦型,犹如落尖,凌空而立。顶盖多为伞型,有四角、六角、八角形状。中部为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植有四角、六角、八角,每方糖角均为翘角,并雕塑禽兽,神形兼备,校期如生。翘角层层叠叠,重棺而上。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极为壮观。植板上绘有龙凤鸟兽、古今人物、花草鱼虫以及侗族生活风俗画,玲拢雅致,五彩绞纷。底部多为正方形,楼四周设有木质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圆形大火塘。鼓楼建筑独特,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联合国机构一官员称赞说:“别具一格的`侗族鼓楼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鼓楼是侗寨团结吉祥的象征,兴旺的标志,齐心的表现。因此,有侗寨即有鼓楼,或以房族修建,或几个姓氏合建。全县共有鼓楼321座。肇兴侗寨的五座鼓楼,最为集中,人们称之为“侗寨鼓楼群”;坝寨乡青寨鼓楼是县境内现存历史最久的鼓楼:岩洞乡述洞村的独柱鼓楼,是目前仅发现且保存较完整的奇特鼓楼;肇兴乡纪堂村两座鼓楼,造型最美,1982年2月13日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纪堂建楼高师最负盛名,凯里金泉湖八据、八角、十七层、高三十三米的鼓楼和北京中华民族园、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的鼓楼,都出自陆文礼等建楼高师之手。鼓楼多建在寨中央,与戏台、歌坪相结合,是集会、议事、文化娱乐的好场所。鼓楼雄伟壮观,裴声中外,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旅游生活中最温馨的一章。它含着深情的微笑,代表着一个民族,屹立在锦秀中华的大地之上。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6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是钟鼓楼及城墙沿途讲解的导游xxx,钟楼的钟声诠释了西安古城的古朴和这座历史古城的浑厚。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会在欣赏钟鼓楼城墙沿途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西安这座古城风韵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饮食文化,说起西安的饮食,大家能否说出西安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小吃吗?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边有两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话“千古风味饺子香,传奇品质德发长”,对,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德发长,德发长是以饺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尝的话可以在我们旅行完之后互相结伴去感受一下德发长的非同寻常之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没品尝过这里的饺子!不过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风味这一名号,想必一定实至名归吧!说完了饺子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羊肉泡馍在哪个地方有卖的?那么请大家随我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德发长隔壁有个同样建筑风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门口我们会不经意留意到一个雕塑,那么大家能说出这个雕塑展示了陕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来)同盛祥主营牛羊肉泡馍、各种特色小吃,而且将传统特色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所以来这个地方来就餐的话我想大家会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穿过钟鼓楼广场,我们现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优美的鼓楼,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条街,来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机会来回民一条街的话都认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独特的一面,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想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和饰品店带给我们无限的吸引,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楼到北院门一线,南北走向的街道,不过有时也会把相连的化觉巷、西羊市还有大皮院一同算进去。回民街顾名思义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大约500米左右,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两边的商铺主要是以经营餐饮和一些具有陕西特色的'饰品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经营的,具有浓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的的喜爱。

  大家现在看到的街道两旁的饭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饭店。其中有几家比较有名的饭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贾三灌汤包、红红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孙家羊肉泡馍等等。其中关于西安的羊肉泡馍还有一段比较风趣的传说,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在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饮挨饿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到他非常的可怜,所以就让他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掌柜就浇了一勺滚热肉汤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着赵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顿饭,当时他感到这顿饭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过长安时,仍忘不了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就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馍,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鲜美无比,所以就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从此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馍便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所以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民俗风味。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兼用来打更。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卫异常严格。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8

  在心急火燎的等待中,我们终于迎来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春游。游览我们翘首以待的钟鼓楼。钟鼓楼坐落在文化娱乐城的西边,是刚修建好不久的大型建筑。伴随着一车的欢歌笑语,我们班到达了目的地。

  远远望去,一座宏伟的建筑物耸立在眼前,非常有气势,非常有特色。在钟鼓楼正下方,有一面石墙,墙上有着三个浮雕大字——钟鼓楼。那苍劲有力的大字,似乎出自于古代书法家王献之之手,把古代灿烂文化重现在了我们眼前。在城墙上,还点缀着一些石雕花草,它们把城墙装饰得更美丽了。

  走在石梯上,吮吸着花草发出的清香,使人神清气爽。在那石梯的右边种着红花绿草,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走上了石阶,来到了钟鼓楼顶。我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奔上了一个石台,石台正前方有石栏,石台就如一个观景台,凭栏眺望,可以把德阳美景尽收眼底。在晨雾地笼罩下,城市变得模模糊糊,朦朦胧胧了,就像一个披上了轻纱的小姑娘,妩媚动人。

  走入楼内,又是另一番景象,一个巨大的钟从房梁上垂下来,青铜的钟上面刻着一些图案,似乎向我们述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大钟的边沿是波浪型的.。室内有着典雅的装束,还有木制楼梯,古朴、典雅。走出了屋子,又看到了那长满参天大树的文化娱乐城,苍翠欲滴的树看了让人耳目一新,一看就绿到了心里头。在青山之下,还有碧波荡漾的玄珠湖。向左望去,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辆辆跑车风驰电掣,还有那来来往往的行人都带着微笑,借着春风,把微笑送给每个人。

  在整理好队伍之后,我们从古木参天的林阴道向文化娱乐城走去。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9

  北京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北京鼓楼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暮鼓晨钟”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后停止,1990年 起,每年除夕恢复鸣钟击鼓。鼓楼是一座单体的木结构古代建筑物。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项,通高46.7米,通 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檐下有单昂单翘五踩斗,旋于彩画。楼底层共有拱券式门八座;南北各三座,东西务一座。北墙东侧有旁门,内有登楼石阶梯,南北向倾斜45度,共60级,然后拐弯向西,东西向倾斜45度,亦有9级, 即攀登69级石阶梯方到达二楼。二楼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四周有廊,宽约1.3米,带木护栏,望柱高1.55米, 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第三层是暗层。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约4米的'砖石台基上,通宽为56米,通进深为33 米。南北有砖砌阶梯,东西为墁坡路。鼓楼总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南侧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高约1.25米。

  更鼓,为报时器具,置于鼓楼二层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以代表1年24个节气)。现仅存大鼓 一面。这面大鼓鼓面直径约1.5米,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 联军侵入北京时日本军队所为。当年鼓楼击鼓报时,有一定的规律。每晚7时“定更”,击鼓两通,共108声,以后,每个 更次都击鼓两通108声,直至五更(晨5时)击最后的“亮更”鼓。击鼓也有一定的节奏,至今,北京仍流传着“紧十 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鼓楼上原有铜壶滴漏一座,但早已遗失无考。载:“鼓楼之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

  口安挠神,设机 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是增添,冬则用火温之。”民国以后,鼓楼曾改名为“明耻楼”,在楼上陈列 了一些图片和模型等实物,展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和抢劫的情形,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以后还曾先 后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第一民众教育馆”等。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0

  西安钟鼓楼建筑重檐窝拱,攒顶转角的木质结构,共有3层。每层均施斗栱装饰。楼基面积达1377.64平方米,通四街各有门洞。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宽约35.5米,用青砖砌筑。楼高27.4米。由地面至楼顶,高36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供游人登临参观。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十三年(1674)和乾隆五年(1740)先后重修,但梯体仍保持原建筑特点。楼九楹三层,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座宽38米,长52.6米,高8.7米,全用青砖砌筑。楼高24.3米,通高33米。南北正中辟有高、宽各6米的券门。北悬“声闻于天”匾额,南悬“文武盛地”匾额。楼建于基座中心,稳重厚实。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建造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藏于碑林博物馆)。据说,迁到今址之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景云钟却怎么也敲不响了。无可奈何,只有另换。

  钟楼的门扇槁窗雕楼精美繁复,表现出明清盛行的装饰艺术。仔细欣赏门扇上一幅幅浮雕,它们会告诉你古代许多饶有趣味的典故轶闻。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把桥授书。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八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

  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八幅勺“仙醉酒”画面,依次仍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1

  鼓楼是旧时天津"三宗宝"之一,位于天津老城中心,紧邻闻名遐迩的广东会馆,周围与国内外著名的古文化街、天后宫、吕祖堂等景点相辉映,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已完成主体修复工程的鼓楼时常举办各种展览,如本市危改展览,天津住宅发展史展览。展出金、元、明、清、近代、解放前几个历史时期本市住宅的发展变迁史,除此还开辟了天津风貌和名人名居展览。集中展示了70多处典型建筑和名人名居等。

  历史上的天津鼓楼曾是天津卫的“三宗宝”之一,民谚说:“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历史上,天津鼓楼曾两建两拆。公元1404年(明永乐二年)天津设卫筑城,到明弘治年间(公元1493年左右),山东兵备副使刘福将原来的'土城固以砖石,并于城中心十字街处建鼓楼。楼高三层,砖城木楼,楼基是砖砌的方形城墩台,四面设拱形穿心门洞,分别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对应。鼓楼城台建有木结构重层歇山顶楼阁,上层楼内悬大钟一口,约两吨,铁铸,为唐宋制式。大钟初用以报时,以司晨昏,启毕城门,早晚共敲钟108响。鼓楼北面有清代天津诗人梅小树撰写的一副抱柱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1900年,八国联军侵津,第二年天津城墙被迫拆除。由于遭兵燹之灾,鼓楼日渐颓圮。1921年(民国十年),有拆建鼓楼之议,并于年内完成。重建的鼓楼,用旧城四门楼之名,由天津书法家华世奎重书,镌于鼓楼四门,曰镇东、安西、定南、拱北。

  1952年11月7日,因贯通道路,鼓楼拆除。

  改革开放,中华振兴,津沽文脉,得以传承。1994年天津开始了危陋房屋大片改造工程,作为危改重点的老城厢地区也因此使鼓楼有了重建的机会。鼓楼重建工程于2000年11月25日开工,2001年9月28日竣工。

  新建的鼓楼位于天津老城厢中心。重建后的鼓楼宏伟典雅,青砖墙面,白玉栏杆,飞檐斗拱,碧瓦丹楹,油漆彩绘,雕梁画栋。鼓楼及周边的商业街,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新的旅游胜地。

  重建后的鼓楼体量增大,弥古而不拘古,雅俗共赏。为27米见方,高27米的体量。取“9”的倍数,因为“9”为阳数之极,有吉祥内涵。鼓楼广场9乘9共81平方米。鼓楼主体为钢混结构,砖城木楼,须弥基座,木楼外形按明清木作大式,设斗拱和飞檐,做殿式旋子彩画,重檐歇山屋顶。瓦作大式灰色简瓦屋面,绿琉璃券边,汉白玉栏杆,脊上飞檐走兽。砖城四面做明式七券七伏锅底券拱门,穿心门洞,四拱门上方恢复汉白玉城门石,仍镌刻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字样。新钟的体量增大,高2000毫米,寓意为2000年制作。钟的材料为响铜,重及三吨。钟上铭文由冯骥才、张仲先生撰写,字体为繁体魏碑。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2

  侗寨鼓楼,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外形像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从1层至顶,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条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鼓楼有厅堂式、干栏式、密檐式等多种。无论何种鼓楼,一般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顶尖部,用一根长约3米的'木柱或铁柱立于顶盖中央,并套上由大到小的5至7颗陶瓷宝珠,使顶尖部成葫芦型,犹如塔尖,凌空而立。顶盖是绚丽多彩的楼顶,多为伞形。顶盖形状有四角、六角或八角。顶盖下斜面的人字格斗拱,像蜂窝百孔窗,其周围木雕像燕窝垒泥点,工艺精巧,造型别致。中部是层层叠楼,形似宝塔楼身。楼檐一般都是六角,亦有简便的四角或复杂的八角。每方檐角均为翘角,层层叠叠,重檐而上。从上而下,一层比一层大。楼身以四根粗大、笔直的长杉木为主柱,从地面直通楼顶,极为壮观。楼内或雕塑,或绘画,鱼虫鸟兽,栩栩如生。鼓楼由各村寨群众投工献料,集资筹建,由侗族能工巧匠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整个建筑没有图纸,数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凭心中计算。这种能工巧匠遍布侗乡,尤以贵州黎平、从江等地为最多。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挂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项,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也击鼓呼救,这样,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所以,侗族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侗寨鼓楼为数很多,仅贵州从江、广西三江两县就有220余座;仅广西龙胜平等乡平等村就有11座;而黎平肇兴,一个寨子就有5座雄伟壮观的鼓楼,故被中外游人称为“鼓楼群”。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3

尊敬的各位游客:

  自助徒步旅行是我向往已久的,自从上一次去了贡嘎山就再也没有背着背包出去徒步旅行,这次的滴水潭旅行我们已经筹划了许久,过了两个月脚早就开始痒了,最后定下了五男三女一起同行,可到了该出发的时候天空不做美,下起大雨,本来这次旅行应该取消(我的个人意见曾经被大多数人接受。

  由于littlehat的坚持我成了反面教材),因为具我观察从网上的来的天气信息,未来的两天将是有更多的降雨,就这我在去滴水潭的一路上被其他人扁,好可怜呀!:《 (尽管实事证明我是正确的可是还是被……失败!),本来该8:00点出发的,由于上述原因一直到10:00点才在火车站通达饭店门口集合,乘上开往黄果树的汽车,开始了我们的这次旅行!一路上littlehat和同行的两个美女、一个帅哥打牌的声音,让他们的回头率一度增加了n多倍,甚至连窗外的车祸也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不过让我可记忆犹新,在路上我遇到了两起车祸,其中一起刚刚发生,车里的人还没有被救出,想想有些害怕,如果我们的车被撞的话……转念一想怕什么,不过是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事罢了!(其实心里在想:"好歹让我吃碗馄饨面嘛!要做也做个饱死鬼嘛!!"注:早晨走的太急,早饭只吃了个自己家里包的粽子,饿!),一路无话,到了黄果树!叫了三辆三轮摩托直奔我们的旅行起点--三棵树,到那里之前我们一直在猜那里是不是有三棵树,还是以前只有三棵树,现在有一片森林?结果我们都错了,那里有几根电线杆,几间房子和一小片森林(可不只三棵树)。我们的'起点从一间砖头房开始,老天可真不合作,在乘车的路上下下小毛毛雨,可是到了出发地三棵树,就开始下中雨,还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不过管它呢?你不可能不去呀!况且在"不远的地方"(结果这不远的地方就让我们走了三个多小时)就是滴水潭,不可能放弃。走吧!要紧牙,硬着头皮走吧!(可怜的一群旅行者!),滴水潭在一个峡谷里,谷底是一条河,我们沿着瀑布对面一条人工砌的路,走向瀑布。

  这里昨天下过大雨,一路上都是稀的,走了不多久每个人的裤子鞋子都脏了个透,还好我穿的是凉鞋,用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就可以洗干净,所以鞋子没有"太脏",还能看得下去,不过要是在途中没有遇见流水的话,鞋子沾上稀泥,鞋子在进些水,再加上后面沉甸甸的背包,那可够瞧的(其重无比!!),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总算到了滴水潭瀑布的跟前,具体的说应该是它的对面的河边岸上的上面,从那里看瀑布,真是气势磅礴(用稍微通俗点的话讲就是水很大),水声震耳欲聋,由瀑布冲击起来的水雾遮住了整个瀑底,很难让人看清底下的风景,还好在岸边有一片草地,于是我们放下背包,拿了一点吃的(走了三个多小时人人都饿,想一边吃一边欣赏瀑布)往下走,路很滑,水雾很大,每走一步都会有滑倒的危险;每向瀑布走进一步,水雾就大了几分……

  到了最后水雾变成了大雨,全身都湿了,本来还想在那儿吃点东西,现在不行啦,干脆往瀑布的正对面走,感受一下瀑布真正的气势。可是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越是接近瀑布对面,水雾越大,打在脸上呼吸都比较困难,现在不只是衣服湿了,连鞋子也完了,不行了,赶紧撤退,东西也顾不得吃了,狼狈的撤回到上面,到了我们放背包的地方,互相看看"惨不人睹"一个个从头到脚都是湿的,帽子上还不时滴几滴水。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4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鼓楼商业街位于天津老城厢的中心,是一条以鼓楼为中心,集旅游、文化、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大型商贸旅游步行街。如今的鼓楼商业街为T字型,东起城厢东路,西至城厢中路;北起城厢中路,南至城厢中路,呈大鹏展翅之雄姿。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该街以青瓦房的'明清建筑风格为主,主体2至4层,高低错落,犹如一首节奏跌宕起伏的乐章。

  整个布局分为三部分:北街长300米,商铺面积达15000平方米,北方经营定位为古玩城和黄金阁艺术市场;东街长580米,经营面积达21000平方米,经营定位为精品购物街;南街长240米,建筑面积为13000平方米,是以天津传统民俗文化、商业及餐饮为主的东方不夜城。其景观风格为传统味、文化味、天津味、民俗味、现代味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亲和力。整条街的人文景观表现在牌匾、楹联、店招、店幌、灯饰、霓虹灯、灯箱等的设计上。牌匾以横匾为主,其间点缀竖匾、异形匾、如扇面匾等。黑底金字红章和本色木绿字红章表现出古朴典雅、庄重大方的特点。楹联也多采用上述形式。字体有真、行、草、隶、汉简、魏碑等多种,有的还请名家题写,很少用印刷体字和黑体字。店招和店幌,分文字、形象、实物、象征四类。

  该街先后被市政府列为“20xx年天津市政府二十件实事之一”、“20xx年天津市重点建设五大旅游基地之一”、被评为“津门世纪景”之一、“20xx年天津市旅游观光线之一”。整条街集传统味、文化味、天津味、民俗味、现代味相互融合为一体,给人别具一格的古雅感受。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5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看我们身后的就是鼓楼商业街了。我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引见。鼓楼商业街重建后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北,南,东延伸,构成三条繁华的商业街道。整个街区都是明清建筑作风,是集旅游,文化,休闲,文娱,购物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商贾步行街。我们后面的就是南街,又称“东方不夜城”,它对面的北街又称古董珠宝街,东街又称“精品购物街”。

  上回说到回民街在钟鼓楼附近,那我们下一站就去钟鼓楼。钟鼓楼其实是两栋遥相呼应的建筑,顾名思义,一栋上面是大钟,一栋上面是大鼓。

  登上钟楼,一口巨钟引入眼帘,那象般巨大的铜钟被高高地挂在一个红色的的木架上,光是边上的木杵直径就有二十多厘米。可以想象清晨那古老的钟声是怎样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钟楼整个都是木质结构,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还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我终于见到真正的“雕梁画栋”,没想到那时候的做工就那么精细了。钟楼里还陈列着很多古董和齐白石爷爷的作品,简直就是精美绝伦。站在钟楼顶远眺,整个西安就像立刻缩小了,变成了一张地图。那上面以钟楼为中心的.笔直笔直的大路伸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真的很奇怪,为什么西安的路都是直的?

  鼓楼和钟楼很像。一上去最抢眼的就是一面特别特别大的鼓,那鼓立在那儿足有三米高,一米厚!让人禁不住想去敲两下。再往后接着走,就会看见整整一排的鼓,上面写着二十四节气,好似阅兵似的,特壮观,特气派。鼓楼里还有一面高达十米的大鼓,最奇怪的是那口鼓的鼓面,上面竟然没有任何接缝,哪来那么大的一张整皮呀?

  到了晚上,很多盏刺眼的灯光打在钟鼓楼上,钟鼓楼顿时变得金碧辉煌!妈妈说,那在建筑学上叫“光雕”。

  钟鼓楼真是古城西安的一大奇观!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6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津xx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旅游活动。我叫x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我旁边这位是经验丰富的驾驶员x师傅。今天就让我们这一老一少为您服务,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尽量满足。我真心的祝愿大家能在今天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现在是在南门外大街上,很快就到鼓楼了。我在这里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鼓楼商业街位于天津老城厢繁华商业区。它是天津的发源地和历史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故,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他夺取皇位后,于1404年在天津设卫,同年修建了天津城即老城厢,并以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命名四个城门。它也是鼓楼商业街的前身。

  好了,我们到鼓楼商业街了,现在是9:30,我们12:00准时回到车上,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下车时随身带好自己的物品,不要放在车上。记住我们的游览车为白色客车,车号为津A1111。

  大家看我们身后的就是鼓楼商业街了。我先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鼓楼商业街重建后是以鼓楼为中心,向北,南,东延伸,形成三条繁华的商业街道。整个街区都是明清建筑风格,是集旅游,文化,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商贾步行街。我们后面的就是南街,又称东方不夜城,它对面的北街又称古董珠宝街,东街又称精品购物街。

  而它的重中之重还要说是鼓楼。鼓楼位于城的中央,我们在这里就可以远远的看到。鼓楼其实并没有鼓,实际是钟楼。楼上原有一副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原来大钟每日早晚各敲54下,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大钟每天提醒市民的作息时间,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鼓楼被列为天津卫三宗宝,即鼓楼,炮台,铃铛阁之首。重修后的鼓楼共有四层,下面三层是天津危陋平房改造成果展,四层为钟楼,新钟重达3顿。新建鼓楼又以新的风姿成为天津的象征。

  在东街上还有全国第一座以戏剧为主题的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也是广东会馆旧址。一会儿我会在那给您做详细地介绍。下面就让走进鼓楼商业街来领略一下它独特的文化气息。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广东会馆的戏楼,这些是当时看戏的茶座,大家先找个位子坐下歇一会儿,听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始建于1903年。2001年被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收入《世界精品建筑》,天津独此一家。戏楼作为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典式戏楼。广东会馆在建筑上集南北风格为一体,外部采用北方的楼砖建筑,内部采用潮州的建筑风格雕梁画柱。大家可以看到,这整个戏楼都是金漆木雕的,它是在南方雕刻完之后运到北方,又重新拼接起来的,整个建筑没有用一个钉子,在76年唐山大地震时,它也是丝毫不动。

  我身后的这个舞台是伸出式舞台,这种舞台三面接触观众,您坐在下面时视线不受阻挡,可与演员达到充分的表情交流。自1908年上海受到西方的影响兴建了第一座镜框式舞台,也就是幕在前,台在后,我们传统的伸出式舞台就从中国舞台建筑中绝迹了。因此,广东会馆的戏台成为我国伸出式舞台建筑的绝唱。

  大家抬头看,舞台顶部有一个螺旋状的藻井,玲珑剔透,金碧辉煌。它由数以百计的斗拱组成,演员在舞台上不用扩音器,它将声音吸进,再折射出去,能够保持自然的音质和音量。而且我们发现戏楼内和舞台上没有一根柱子,您的视线不受阻挡。同时,舞台仅比地面高一米,您的视线也基本是平视的;如果您坐在高4米包厢里,俯视台上的角度为100150度,正好符合生理视觉特点;这体现出戏楼的设计者充分地为观众着想,很好地解决了视、听效果的问题。

  我们看这块匾额,写着薰衣南来,意思是好运从南方飞到北方来;在它下面是镶嵌着天官赐福的彩色镂空木雕,中间有一个穿红袍的天官,他站在祥云之上,手指着红日,意为指日高升。天官前面跪着一个仙童,手里托着一个花瓶,瓶里插着三枝毡,意为平升三级。也就是说升官发财的日子不远了,还要连升三级;在天官的身后刻有猴子,向日葵,蜜蜂,意作早日封侯。在它的四个角浮雕着口衔桃枝的蝙蝠,意作福从四方来。整个画面紧凑匀称,堪称彩色木雕的杰作。

  会馆建成后,在1912年孙中山先生北上,在此发表演讲我亿万万同胞,同心协力,何难称雄世界。还有许多艺术家像邓,颖超、梅兰芳等都在此演出过。作为全国第一座戏剧博物馆,我们在戏楼的后面展出了戏剧人偶像,一共展出了50多个剧目,将近百十人。再有,后面还有一个四合院,包括中国戏曲发展史,中国京剧发展史和梨园拜师堂。

  现场解说到此结束,下面的时间,大家可以自己游览。在此提醒大家游览中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财物,我们的集合时间是12:00,到时我会在车场恭候大家,我们的车牌号是津A1111,白色车。

  我们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提意见。俗话说:两山不能相遇,两人总能重逢。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为大家服务。谢谢!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7

尊敬的各位游客:

  人人好!

很兴奋以及人人会晤,人人就叫我常导吧。接下去就以及我一块女观光西安钟楼吧!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央,东北西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看,在我们眼前的二层修建等于钟楼,它由基座、楼身以及楼顶三全数组成。钟楼高36米,是今色今香的砖瓦结构,四角挑檐翘起,腾空欲飞,楼顶有各色玻璃瓦鲜艳夺目,美好极了。钟楼四周鲜花环绕,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基座是由伟大的乡砖筑成,沿着基座南面的楼梯而上,我们便去到钟楼楼身参观台,首先映进我们眼帘的是同心专心青色的亮代大钟,重五吨,内乱里能本谅五六小我,钟面上雕刻着俊丽的八卦图案,浑薄洪明的钟声恍如闷雷滚动,告诉周边的人们新一天的到去;如古,钟声祈祷老人的长寿、可以或许让小孩安康悲伤……一跨发展厅大门,就看见三排钟从小到大的`分列着,此中的一排钟形状大小千人一面,但一排以及一排形状没有同;周围另有许多美好的水墨画以及坚毅有力的书法,钟以及字画向我们展现了亮代人的技艺高超。站在钟楼上极目远眺,东北西南四条大街人去人来,车水马龙,冷闹不但凡。

  古天,我很兴奋为人人管事。鼓楼以及钟楼一唱一以及,使今乡西安加倍美好,下次有机会再带人人一块女观光西安鼓楼。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8

各位游客:

  人人好!

  古天我们将往观光西安乡墙、钟楼以及鼓楼。很侥幸能为人人管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今乡堡等于亮西安乡墙,是亮初在唐长安皇乡的基础上修建起去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汗青上最著名的乡垣之一,是全国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今代军事乡堡防御措施方法。

  西安做为千年今都,历代曾多次修筑乡墙。它们多数被汗青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乡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亮王朝上将徐达从山西入进陕西,将原先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乱暂安”。拉合了亮在西安修筑乡墙的序幕。用时8年修筑完的乡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乡墙高15米,顶严12—14米,底严16—18米,周长13.9千米。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开而成,干燥来后,异常坚固。

  西安今乡墙搜罗护乡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入步先辈墙、垛心等一系列军事措施方法。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去感受这座科学、宽密、完整的军事防御系统。

  乡墙最外围是护乡河,也叫“乡壕”,是乡墙的第一叙防线。它可以或许障碍仇敌入攻,致使可以或许操纵有利地形把仇敌乘隙消灭。环绕西安乡墙的护乡河严20米,跨过护乡河等于乡门,而连接护乡河与乡门的仅有通叙等于吊桥。仄时,守乡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升下吊桥,合启乡门;晚上降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发火战争,吊桥降起,乡门紧关,乡门就成为坚固封关的战斗堡垒。

  乡门是乡防系统的重点,也是双厚点。仄时,它是出进乡市的通叙。战争时,又是攻守二边夺与的主要目标。因此,亮代非常重视完善乡门防御措施方法。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冲破是采用了券拱式乡门,以防止仇敌火攻。亮西安乡的乡门十分坚固,门扇用薄达16厘米的木板造成,一扇乡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高低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二叙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进。

  为了提高乡门防御的保险系数,乡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以及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做用是降升吊桥。兼用去击柝。仇敌攻进闸楼乡门,好似入进瓮内乱争,会遭到去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乡”。箭楼在正中,正面以及二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去的也叫“瓮乡”,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下面的乡楼是乡门的主体修建,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乡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凹起于乡墙主体之外的敌台,雅称“马面”。整个乡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下面的修建叫敌楼,二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壁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乡的仇敌。因此,前人有评论说:“有乡无台,亦如无乡,是乡以是卫人,台又以是卫乡也。”。乡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心以及方孔,可供射箭以及嘹望。内乱争侧的矮墙称为“入步先辈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进墙下。在西安乡墙四角各有一座乡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乡中,有通向乡头的马叙,便于战马高低。战争期间,这里是出兵动众的咽喉要叙,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护异常宽格。

  随着功夫的变更,现在我们可以或许看到西安乡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去历也从一个侧面回响反馈了今乡沉浮衰兴。亮西安乡墙显示了我国今代办动百姓的聪亮才智,好了,西安乡墙就观光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人人往观光钟鼓楼。

  钟楼以及鼓楼是今代中国乡市的特有修建。钟与鼓原是中国最早呈现的冲击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汗青。最初做为礼器以及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合始用于军事指挥。今代中国乡市兼有军事乡堡性质,除乡市四周建筑乡墙,掘客乡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另有在乡市中央修筑钟鼓楼做为指挥中枢。仄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准时启关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宽,指挥乡防。这种宽密的乡市防御体系在亮代倒退到顶峰。西安是亮代西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以及鼓楼无论从修建规模、汗青价格或艺术价格各方面衡量,都居齐国同类修建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修建等于钟楼,位于西安市器材北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修于亮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乡市中央的东移,到了亮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去了个整体拆迁,迁至古址。

  钟楼呈典型亮代修建艺术作风,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宽。由基座,楼身以及楼顶三全数组成。基座是正方形,齐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内乱里为两层楼,楼内乱争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乱争高低二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亮代以去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充满浮雕画,作风薄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下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光辉光耀。

  钟楼的西南角上陈列着同心专心亮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吊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本先吊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制的“景云钟”。现在这心钟保匿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古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不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没有响了。不动作,只需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修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操纵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心”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乱争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以及《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建修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作了冷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建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做,具体记述了钟楼的出身。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此中有木兰退伍、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修国后,西安市百姓政府又对钟楼举行了三次大规模建葺,使这座今修建又焕收了即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北南向,南通南院门,北达西大街。鼓楼修于亮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南面有一壁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以是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严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修建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二层。北南檐下各有一块匾,北为清坤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南为咸宁县墨客李允严誊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今色今香,非常美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今乡西安加倍美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观光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人人!

  鼓楼经典导游词 篇19

各位游客:

  我们眼前一前一后两座高大的建筑就是钟鼓楼。钟鼓楼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即今天的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占地约13000平方米。

  钟鼓楼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古代,钟楼和鼓楼通常建造在城市中心地带,作为报时和聚众议事的工具,还有另一种,建于宫廷内,做报告时间和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钟鼓楼各地都有,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元明清三朝,北京的钟鼓楼相当于每日发布标准“北京时间”的国家授时中心,是钟鼓楼中的“权威”。 元代鼓楼在大都中心,原名齐政楼,取齐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义,其位置在明清鼓楼以西,今旧鼓楼大街南口。明永乐十八年营建北京城,重建钟鼓楼。据谈迁《北游录》记载,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钟楼和鼓楼毁于火灾,乾隆时重建,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时,钟鼓楼上文物遭到了破坏,建筑幸免于毁。民国年间钟鼓楼对外开放,民国十三年(1923年)将鼓楼改为“明耻楼”,第二年复改为齐政楼。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1996年,钟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早在宋朝时候,宫廷内就有了以水流作为动力的自动报时的机械钟,当时叫做水运仪象台,主要作用是观测天文,但是,由于这种技术被皇室垄断,无法普及,终于导致技术失传。所以,中国古代的城市报时装置还是使用青铜钟。钟楼建筑高大,所以钟声可以传的很远,把时间告知这个城市。

  而鼓楼在城市中的作用一般是聚集众人议事,当有重大节日或者战争时候,也用来聚集民众。此外,古代城市中夜晚是实行宵禁的,禁止一切商业活动和娱乐活动。每到傍晚,鼓声敲响,商贩们便开始收摊,铺面也纷纷打烊,待到第二天早上五点敲完亮更鼓以后,人们才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现在我们首先来到的是鼓楼,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被称为马道,大家登楼的时候可以数一数脚下的台阶,看一看到底有多少,待会儿登上主楼的时候大家把答案告诉我吧。

  好了,现在我们就站在鼓楼的上面,刚才让大家数的台阶谁能告诉我有多少台阶?对了,是69个台阶,从一层马道到二层击鼓厅,需要登60级又9级台阶, 为什么是69级台阶呢?因为60代表古代纪年的周期,60年一轮回; 9-代表九五至尊,至高无上的意思。

  现在我们登上的城楼高大敞亮,面阔五间34米、进深22.4米,建筑面积1925平方米,通体彩绘,方砖墁地,金碧辉煌,四周回廊环绕——扶栏远眺,除了南望中轴线上的景山和故宫外,就连人民大会堂旁国家大剧院那巨大的“水滴”,以及北海公园的白塔也尽收眼底。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鼓楼最有名的鼓。城楼内原有“更鼓”25面,其中主鼓1面、群鼓24面(按农历二十四节令而设置),可惜现在仅存一面残破不堪的主鼓了——它高2.22米,鼓面直径1.4米,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鼓面上有多处刀痕,是庚子年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所毁坏的。1987年,北京民族乐器厂曾按这面主鼓同样的规格复制了一面新鼓,参加过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钟鼓齐鸣”的开幕式,和首届北京文物节,如今也被陈列在这里。

  除了这两面大鼓外,如今里面还摆放着25面新的“更鼓”,它们是按照清代嘉庆年间的尺寸复制的,主鼓高2.4米,面径1.6米,群鼓24面,高1.6米,面径1.12米,主要用于定时的击鼓表演。2001年岁末的午夜11时57分,北京鼓楼沉寂了近百年的群鼓再度被敲响——25位年轻鼓手表演了《二十四节令鼓之冬》乐章(鼓谱的作者是中央民族乐团打击声乐部首席朱啸林先生),鼓声持续3分钟,到2002年元旦0 时结束。鼓楼从2002年元旦起,正式对外开放。每天将四次击鼓,每次15分钟。所以今天我们很幸运,待会儿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击鼓表演了。

  在击鼓前我们先来看看鼓楼的“铜刻漏”。

  据史书记载,鼓楼旧名“齐政”时,就已“拖置?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是增添,冬则用火温之。”可惜这座宋代的“铜刻漏”早在清初就已遗失了——如今依据史料记载仿制了一台陈列在这里,有意思的是它还依时运转,随箭尺浮升,铙神击铙报时,看来十分有趣。

  好了,欣赏完了鼓楼,接下来我们就去对面的钟楼看看吧。请大家小心下楼,不要拥挤。

  刚才,欣赏完了鼓楼的鼓,现在让我们去看一看钟楼的钟吧。 钟楼在北,距鼓楼大约100米,是昔日京城中轴线最北的端点了。青砖灰墙乌瓦,与赭红色的鼓楼相比显得别有一股灵秀。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为了防火,所以整座建筑采用无梁式砖石结构——它占地574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478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高低两层,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其中底层四面开券门,内呈十字交叉,中间是一边长6米的天井,东北角开有一登楼的小券门,内设75级石阶至二层。

  钟楼南门正中,立着一通螭首方座的御碑,是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钟楼重建后所立,碑首题额《御制肇建钟楼碑记》,不过有意思的是,碑阴则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那位京兆尹薛笃弼手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当年正是他将钟鼓楼易名为““明耻楼”,而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的。

  现在,大家沿着这75级石阶上楼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着急,慢慢上楼。二层基座为正方形的汉白玉须弥座,面阔三间,四面各有一拱券门,左右对称开券窗,周围环以汉白玉栏杆,楼内正中有一八角形木框架,悬挂着一口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铸造的大铜钟,高7.02米,下口直径3.4米,重约63吨,据说是目前我国形体最大,重量最重的铜钟,撞击时“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有“中国古钟之最”之称。它是研究古代冶金史和大型青铜器物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

  北京钟楼的传说:“古钟之王”与“铸钟娘娘”:

  在北京钟楼顶上,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铜钟。钟声浑厚有力,洪亮绵长,方圆数里都能听到,堪称“古钟之王”。如此巨大的铜钟是如何铸造的呢?传说钟楼原有一口铁钟,但声音不够洪亮,于是皇帝下令召集天下工匠来铸钟。可是3年过去,铜钟仍然没能铸好。皇帝发怒了,斩了监铸的太监,并限令80天内铸好大钟,否则就把全体工匠处斩。

  负责铸钟的师傅名叫华严,是当时有名的铜匠。为了铸造这口大钟,他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耗尽了心血。这天回到家里,他嘴里仍然念叨着:“什么原因铸不了钟呢?怕是缺什么东西吧!”

  这时,女儿华仙过来了。提起华仙,那可真是个好姑娘。她不仅自幼聪明伶俐,而且还跟父亲学会了不少铜匠活儿。由于母亲早丧,她14岁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当时她16岁了,出落得如仙女一般,大家都夸老铜匠养了个好闺女。

  为铸钟的事,她也琢磨好多日子了,见父亲发愁,忙上前说:“爹,是不是因为火候不到?”老铜匠一拍大腿:“有道理!不过,如何提高炉温呢?”“我有办法。”华仙胸有成竹地说,“铸钟那天您带我去吧。” 铸钟这天到了,朝廷命官、大小工匠也都到齐了,可炉温仍然上不去。眼见这最后一炉铜水又要失败,华严急得眼睛都红了。就在这时,一个姑娘突然从人群里飞奔出来,正是美丽的华仙。她穿一身红袄红裤,着一双绣花小红鞋。只见她冲到炉边,纵身跳进炉去。华严一把没抓住,只抓住一只绣花小鞋。刹那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老铜匠忍痛下令:“铸钟!”工匠们一齐努力,铜钟终于铸成了。

  为了纪念这位为了铸钟而献身的美丽姑娘,人们尊称她为“铸钟娘娘”。每逢风雨之夕,钟声凄凉悲切。这时,昔日北京城的妈妈们就会对孩子说:“睡觉吧,钟楼打钟啦,铸钟娘娘要她那只绣花鞋啦……” 现在钟楼的大钟不敲了,当年敲的时候,尾音里总是带着隐隐的“邪、邪、邪”的声音。这老人就该说了:这铸钟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说这铸钟师傅里有个年纪最大最受人尊重的,家里有个小女儿。这天小女儿来到铸钟厂给爸爸送饭,知道了大家的事情。没想到一头冲进了化钟炉。大家一看不好都上去拦,可都晚了一步,只有爸爸抓住了一只绣花鞋。可谁知大家一看化钟炉,铜水变成了另一种颜色。大家齐努力,竟连夜铸成了大钟。至于说后来,铸钟厂拆了在原址盖了一座铸钟娘娘庙,现在好像也拆了鼓楼后面就放着那口不用的铁钟。

  好了,钟楼的游览也结束了,很高兴和大家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大家如果对我的导游工作有什么意见的,可以提出来,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导游水平,祝大家以后过得开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