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
更新时间:2022-07-28 17:55:34
  • 相关推荐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

  看完某一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

  一、教材简析

  《瑞雪图》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二单元的《瑞雪图》一课是这个单元以“风雪”为主题。《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二、教学目标

  1、继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

  2、研读课文,感受雪大、雪美、人欢乐的特点,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之情,丰富学生对下雪的认识。

  3、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中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受到美的陶冶。

  三、教学重点:

  通过品词析句,了解雪大、雪美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四、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记叙顺序,领悟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是北方孩子,每年冬天都会见到雪,大家都很喜欢下雪,因为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象。一场大雪后,往往给人们带来欣喜和快乐。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瑞雪图》的前两个部分,谁来具体说说是哪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出示幻灯片2)

  2、我想,同学们了解了下雪前和下雪时的图景,一定迫不及待的知道雪后的图景吧,下面就来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第二天早晨、雪后)

  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讨论交流)

  【先整体写:(“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出示幻灯片3)后具体写:静态美:(“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动态美:(“一阵风后,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这句话中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积雪的柳条比作“银条儿”把堆满雪的松柏枝叶比作“雪球”。色彩美:“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这里阳光和雪花交相辉映,产生了瑰丽的色彩。(出示幻灯片4—22注意:只要点击4一直到22都是自动播放)】

  3、刚才大家欣赏了图片,自己再读一读这一段体会的用词和描写方法,说说这一段突出写了雪怎么样?(适时出示幻灯片23)

  4、作者在写雪后的景色时,只是写了雪大、雪美吗?有没有人的活动?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课文,画一画,下雪后,同学们最喜欢做什么游戏?想一想,他们的心情怎样?课文怎样写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堆雪人”“掷雪球”“欢乐的叫喊声”)(适时出示幻灯片24)

  2、“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了。”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夸张)目的是什么?(突出了“欢乐的心情”。)

  3、指名再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喜爱的感情

  4、讨论:这一段突出写了人怎么样?(人欢乐)(适时出示幻灯片25)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这么好的一场雪,不光是雪地里的孩子们在欢乐,还有谁也在欢乐?(农民)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用“瑞雪兆丰年”概括)

  3、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本文写于1962年,当时国家遭受连年的自然灾害,农业得不到丰收。这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的丰收,预示着我国将从三年自然灾害中走出来。这第一场雪是第一个丰收年的信号,“瑞雪丰年”,作者能不高兴吗?

  4、出示幻灯片26,指导读“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说说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

  (五)总结课文,提升主题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这篇课文整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地图景?

  2、讨论交流后,出示幻灯片27

  3、强调:作者无比喜爱这场瑞雪,这种感情没有直接表达,而是蕴含在对雪中、雪后景色的描写上,还通过联想表达出来。

  (六)作业(出示幻灯片28)

  1、背背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收集的有关雪词语、古诗。

  3、仿照课文写一写雪景。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2

  教学目标

  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③经历方程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

  导语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实际上,一次函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的一种互相对应,互相依存。它与我们七年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着必然的联系。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着用函数的观点去看待方程(组)与不等式,并充分利用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形象地看待方程(组)不等式的求解问题。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思想方法。

  注:点明学习本节内容的必要性:

  (1)函数与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有着必然的联系;

  (2)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是我们学数学应该掌握的思想方法。给学生一个本节内容的大致框架。

  引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1)解方程2x+20=0。

  (2)当自变量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零?

  问题:

  ①对于2x+20=0和y=2x+20,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从问题本质上看,(1)和(2)有什么关系?

  ③作出直线y=2x+20(建议课前作出,以免影响本节课主题),看看(1)与(2)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

  注:用具体问题作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科书38页揭示:(1)与(2)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探讨归纳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可以与解某个相应的一次函数问题相一致。你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怎样的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与怎样的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的?

  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为什么同一?图象上怎么看?函数方程形式上怎么看?)

  师生共同归纳(教科书39页)(略)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两个问题的同一性。

  练习巩固

  1.以下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与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个问题

  序号

  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一次函数问题

  1解方程3x—2=0当x为何值时,y=3x—2的`值为O?

  2解方程8x+3=0

  3当x为何值时,y=—7x+2的值为O?

  解:(略)

  注:第4题为开放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如“解方程3x+5=8”与“当x为何值时,函数y=3x+5的值为8”是同一个问题等等

  2。根据下列图象,你能说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直接写出相应方程的解?

  解:5x=0的解是x=0;x+2=0的解是x=—2;—3x+6=0的解是x=2;

  由图象可得函数关系式是y=x—1,从而得出x—1=0的解是x=1。

  注:此处练习为补充。可以帮助学生在积累了一些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形象

  了解。

  综合应用

  教科书P.139例1(略)

  对于解法2,还可以拓展成:对于函数y=2x+5,当y=17时,求x的值。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

  注:例1可看成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一个直接应用。

  归纳提高

  框图化小结:

  从数的角度看:

  求ax+b=0(a≠O)的解x为何值时y=ax+b的值为0

  从形的角度看:

  求ax+b=0(a≠0)的解确定直线y=ax+b与x轴的横坐标

  从数和形两方面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观念。

  布置作业

  教科书P.145习题11。3第1、2题。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3、赏析语言特点,体会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诗人豁达的胸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赏析语言特点,体会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

  古人置酒会友,乃人生的一大快事,李白诗歌《将进酒》,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曹操的《短歌行》,不论“怀才不遇”,还是“求贤若渴”都似乎是借酒抒情,把个性挥洒的淋漓尽致。喝酒,喝的是美酒;赏景,赏的是美景;他们的宴集让今人感受到文雅才情以及纵兴释怀的欢乐,不禁让人心生羡慕之情。今天我们要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一次“夜宴”。下面让我们进入课文,感受他们的“夜宴”诗情。

  二、解题

  1、请学生断句并解释题目的意思

  明确: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即“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2、序:文体的一种,可放在开头,曰:序;也可放在末尾,曰跋。包括书序、赠序(欧阳修《伶官传序》)、宴集序(《兰亭集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三、 诵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诵读环节

  1、学生齐读

  2、重要字音

  琼筵(yán) 羽觞(shāng) 秉(bǐng)烛

  宴(yàn )会 国殇(shāng)

  3、朗读指导

  (理清思路;把握感情基调。分清语调语气;注意重音字词。)

  4、老师范读后,学生根据前面的.提示再读课文。

  (二)落实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

  1、重点实词

  逆旅:旅舍,客舍。

  浮生:人生漂浮不定。

  秉烛夜游:秉,拿,持;拿着蜡烛作长夜之游。

  假:借。

  琼筵:比喻珍贵的宴席。

  羽觞:椭圆形两边有耳的酒杯。觞:酒杯。

  2、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3、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4、词类活用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

  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咱们去感受一下这次宴会的欢乐气氛。)

  四、朗读、鉴赏课文

  (一)、从文章的题目看,我们可以猜想李白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叙写这一次宴饮的欢乐的呢?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

  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

  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

  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

  (二)、具体分析本文的美景美事: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宴会的情形。

  良辰美景

  烟:春天气候湿润,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都像笼着一层轻烟。烟柳、烟草、烟雨、烟霞、烟花。在这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

  赏心乐事

  所会之人:诸从弟

  所会之目的:序天伦之乐事。(不是饯别,也就不会“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与会之人,是可比工诗文、善书画的谢惠连,人物俊秀,谈吐不凡。

  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能突出表现李白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古人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乃人生的最大的乐事,在这次宴会上都具备了,文章充满了飘逸潇洒、豪情纵横诗意,同时也流露了及时行乐的思想。 )

  (三)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1、本文用典颇多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酒诗序》。

  2、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如“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比喻、拟人)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拟人)

  3、多处运用对偶。

  六、拓展探究:与《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

  首先应看到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之不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 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

  《兰亭集序》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须“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低沉清幽,李白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老师寄语: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们没有轻歌曼舞,没有管弦丝竹,而只是观花赏月、吟咏论文,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但是,切莫因为浮生若梦就消极地追求享乐。这样会使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失去理性的哀叹人生苦短会让生命的齿轮白白的消磨。人生是宝贵的,或者,她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短暂,甚至有如昙花一现。然而,如果我们的人生能够像昙花那般的玉洁、清香、美丽和动人,她在怒放的时候充满活力与豪情,我们又何须惋惜她的短暂呢?

  七、背诵指导:骈偶的特点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

  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

  八、作业:

  1、课后背诵全文,并写读后感与周记本上。

  2、完成本文《赢在课堂》练习册。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4

  一、复习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在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对课文的理解,请打开补充习题,24课独立完成第三大题。(开火车回答问题)家景:家庭近况;日里:白天的时候;无端的:无缘无故;素:一向从来;如许:如此多这么多。

  看来大家对这样陌生化的语言已有所掌握,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初步认识到这样一位少年,请看大屏幕。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向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就是闰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他是一位生气勃勃害羞朴实的农村少年,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与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闰土所说的那些新鲜事,继续发现在我心里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

  二、再读交流

  1。请大家默读6到18段,照样子用小标题概括新鲜事。

  (雪地捕鸟)()()()小标题概括可以采用划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进行完成后,同桌交流,雪地捕鸟,夏日拾贝,月下刺猹,潮汛看鱼。

  这些有趣的是,你们经历过吗?(没有)像这样没有经历过的,没看到过的,甚至连听都没听过的事,叫做什么事呢?对稀奇事。

  2。 假如闰土邀请你和他一起做这些稀奇事,你最想做哪一件?为什么?如果你是作家,鲁迅,你觉得他最想做什么?(月下刺猹,雪地捕鸟)为什么?因为用的笔墨最多,其他两个故事,只是简单的介绍,像这样的写法叫做,详略结合。

  3。让我们一起来和闰土月下刺猹吧!

  有没有人愿意读一读月下刺猹的段落?其他人注意倾听说一说你的感受,边听边批注(相机巡视指导)

  交流:从捏走刺这些动词上,我看到了一位身手敏捷的少年。

  从奔窜滑等词看出猹的狡猾,从侧面也表现出闰土的机智勇敢。

  现在我们请小伙伴到现场来了,看大屏幕,猜一猜哪个是闰土?哪个是我?(带黑帽子的是闰土,因为他在手舞足蹈的深情并茂,绘声绘色的说着,带红色帽子的是我,因为我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听着)就让我们请人来扮演他们表演当时的情景吧!

  指人表演朗读对话。真精彩,通过你们的表演,我看到了一位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认同,多么有趣的经历呀,也难怪作者对此印象深刻,在文章一开头便先写了刺猹的情景呢!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看瓜刺猹发生的时间是(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色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少年?(项带银圈),见她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而那猹却将身子一扭饭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在这一段文字中,先写景,还有雾,在写人有近有动,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紧张刺激,我们以后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写作景物人,抓住动作是描绘的内容,具有画面感。板书(景物人动作)

  4。请同学们运用刚刚学习到的方法,自主学习6到8段小组交流。①通过()等词语我们仿佛看到了()②我看到了()的闰土

  小组汇报:通过扫支撒拉等词,仿佛看到了闰土捕鸟时手脚灵活,操作熟练的画面看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闰土。

  我什么都有的鸟类列举,我看到了一位见多识广的闰土。(出示课件)

  5。看来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住景+物+人的方法,那么请大家用景物人的方法写一写海边拾贝的'画面吧!

  同学们写的都很有画面感,闰土就是这样一件一件叙述着我不知道的新鲜事,让我不由得感叹道:①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②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闰土知道这么多,而作为少爷的我知道什么呢?老师,这里摘录了一段鲁迅先生早年学习生活的文字,请快速浏览,填一填。出示《早》课文节选

  当闰土知道在雪天沙地上如何捕鸟时,我在(读书)却不知道(如何捕鸟)。当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时,我在(习字)却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当闰土在瓜地看瓜刺猹时,我在(对课)却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当闰土在潮汛看鱼时,我在(描绣像)却没听过(鱼儿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读到此你能感受到我是怎样的内心世界吗?

  我与闰土生活的对比表现,我内心的郁闷,无奈,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表现了,我对闰土的羡慕和佩服。

  6。愉快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众说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两个小伙伴是什么样的表现呢?

  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

  都是用哭来表现,依依不舍,那可不可以把两人的哭的方式换一换呢?

  (身份不同,哭的方式不同,作者语言用词的精准)

  虽然他们哭的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真挚的友谊,他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闰土的机制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深深地留在鲁迅的记忆中,即便他们从此再未见面。

  在文中,作者说从此再没有见面,但鲁迅在故乡一文中再一次回到离别20余年的故乡,见到了成人后的闰土,他们是否如少年时一般亲密无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补充习题拓展练习思考相关的题目。

  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2品读环境描写和人物细节描写的重点语段,了解母亲工作的艰辛及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

  3.感受慈母情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分配:

  8分钟

  教学方法:

  录屏型

  教学类型:

  讲授型

  适用对象:

  五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1.片头:(20秒以内)本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了解作者(ppt演示):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3.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词句,体会深情。

  4..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和对我读书的支持。

  结尾:

  (10秒以内)今天的微课就讲到这,谢谢聆听。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6

  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分层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引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话,逐步培养孩子们联想写话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借助《追赶天边的彩虹》,展示孩子们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2、引导学生用带点的词语说话的能力。训练孩子成句成段,逐步培养孩子们联想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是识字大王了。真了不起!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汉字,有什么好处呢?

  2、指名学生说。

  3、是啊,扫清了识字的障碍,我们就可以自己阅读,看更多有趣的课外书了。我们的同步阅读《追赶天边的彩虹》这本书,就是我们星级表里的词语串成的'文章。同学们,你们有信心读好吗?(有)

  二、明确标准

  1、我们的口号是:“追追追,追上十星级!”下面我们来到——“同步阅读”大擂台。老师指课件:

  同步阅读的评价标准:

  一颗星:清晰响亮;

  二颗星:清晰响亮、正确流利;

  三颗星:清晰响亮、正确流利、有感情。

  认真倾听,遇到带点的句子能模仿说话,奖励两颗星。

  三、同步阅读擂台赛

  1、每位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来读,特别长的读一两个段落。学生自由练读(学生特写)

  2、四个大组推荐代表来打擂,根据朗读情况,全班同学用手势评价等级(一星、二星、三星)。

  3、老师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见,结合自己的评价,当场在课件上点击星数。比两轮,总结擂台赛的结果,给予表扬。最后获胜的小组参与打擂的同学获得卡片等奖励。

  【设计意图:在打擂的游戏中,展示读书本领,老师点拨,同学互助,激发读书热情,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的同时,为课外阅读做准备。】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7

  一、指导思想

  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交流平台,为师生提供和展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 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教学更加精彩。根据我校电子白板配备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培训方案。通过此次培训,教师将了解和掌握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有意识地将白板所特有的交互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丰富教师的备课方式和备课内容,改变了传统多媒体教室环境的种种弊端,技术真正融合于课堂之中得以实现。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训目标

  1.对互动教学理念的认同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重在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使大多数学科的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应用,把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支持教学的工具、助手和伙伴,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实现交互式电子白板和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而互动教学理念的认同,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基石。

  2.提高教师基于互动技术的教学技能

  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电子白板及互动教学综合应用平台的操作技能,引领教师探索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学和研究:如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学中交互策略、基于交互白板的小组协作活动的开展、基于交互白板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改进教学观念、探索信息技术支持条件下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3.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的引导和支持,帮助教师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课程整合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一线教师的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基于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操作、交互式互动教学综合应用平台备授课系统应用等专业技能。

  三、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四、培训时间、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室

  五、培训内容

  1.为了确保培训过程顺利实施,制定了包含以下2个方面的培训内容:

  (1) 交互式电子白板基础功能培训

  意在通过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特色理念及操作,让教师对电子白板应用有一个细致的认识,产生兴趣。在演示型培训的过程中,讲师会逐步渗透电子白板初级使用的基本功能,如产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养的培训。

  (2) 交互式电子白板基础知识和教学应用技巧培训硬件基础知识

  软件安装及设备调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位方法,软件开启方法。版面快捷键的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四种模式及使用方法。

  2.原有教学资源应用——PPT、WORD、FLASH等,屏幕批注功能。

  3.介绍功能面板,主工具箱的使用,资源库使用。

  4.如何利软件的脱机使用进行备课。白板与学科巧结合案例,学科组进行。

  六、培训方式

  1、教务处全面负责,各分管领导协同落实。

  2、主要形式

  (1)指导教师开展讲座,讲述使用技巧。

  (2)教师听取讲座,并做笔记。

  (3)教师间充分讨论解决自己的疑惑。

  (4)每位教师做一份课件,作为本次培训考试的作业,作业要求打印上交。

  3、关于电子白板培训的视频与相关的资源的`下载地址:红原县龙日乡小学校园qq群

  七、培训要求:

  1、提高电子白板运用的意识,真正使电子白板技术与学科整合。

  我们就是要通过电子白板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电子白板运用能力,将电子白板运用与学科的教学有机的融到一起。

  2、加强技能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电子白板也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关键。在此次的培训中,我们结合学校教学和教师实际,主要培养教师电子白板的基本运用及课件制作。

  3、参培教师要遵守请假制度,有事履行请假手续。

  4、按时出席,不迟到,不早退。

  5、集中培训时,关闭手机,在老师授课过程中,教师之间不准互相说话,要求教师认真做好笔记。

  6、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中,教师要按要求进行练习,不要做与培训无关的事。

  八、保障措施

  1、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实行三级管理:即行政、教务处、教研组共同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培训项目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2、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规定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3、教师请按活动安排及时上交培训材料。每学期上交相关的材料,学校将给每位教师归类整理,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作为评优及期末考核依据。

  九、培训奖励机制

  1、每学期上交相关的材料,学校将给每位教师归类整理,记录个人成长历程,作为评优及期末考核依据。

  2、相关资料未按时上交者、未完成听课任务者扣相应考评分,具体办法见《红原县龙日乡小学教师考评细则》。

  十、培训组织

  领导小组

  1、组 长: 副组长:

  2、组 员: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8

  近期有幸参加了“国培20xx”,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源让我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这些视频资源都是我们平时急需的知识,比如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PPT教学设计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就《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这一视频与我平时自己的一些看法做个简单梳理。

  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我觉得应该具有如下几个要素。

  一是短小精悍、清晰明了。小,即微课容量小,目标明确。教学微视频时间不宜过长,最佳时长一般在5-10分钟之间,加上片头片尾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

  二是主题突出、主线分明。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准,为此在选择论据时要做充分的考虑,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以免节外生枝。此外整个微视频教学过程一般只有一条教学主线,在这一条主线上应突出重点内容,尽量避免无关的“侧枝旁叶”的.出现。

  三是知识点简练、明确,针对性强。我们在制作微课PPT的时候,教学微视频内容应相对简练、明确,以解决某个问题为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般一个微视频只选择一个知识点,应避免多而杂。此外由于微视频时间短,不允许在导入和小

  结环节花费过多时间,但不等于就此省略,这些环节处理好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导入应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小结应做到干脆利落,但不管是导入还是小结都要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耗费大量时间。

  四是联网分享,随时学习。我个人觉得,可以将制作的微课视频放在互联网网盘中进行分享。学生在家用电脑或者手机都能观看复习。也方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9

  设计意图:

  通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比喻句有几百个。这些比喻句的运用,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教师通过比喻句的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中去,更主要的是通过比喻句的教学,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目前,比喻句教学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少教师认为:小学生知识底子薄,思维能力低,不易进行比喻句教学或者只能进行极其初浅的比喻句教学。这种观点是消极落后的,是不切合实际的。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视野在不断扩展。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就认识了不少事物。进校后,由于同学间的互相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中比喻句的出现,基本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有这些都符合小学生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都为我们进行比喻句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学会写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品读句子,领会“比喻句”的作用。

  1、示图:苹果。怎么把这个苹果写得形象呢?

  2、通过比较句子,感受比喻句的作用。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

  树上挂满了红苹果,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灯笼。

  3、小结:好的比喻句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增添文章的色彩。

  二、欣赏句子,收获“比喻句”的特点。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天上的星星仿佛明亮的宝石。

  绿绿的西瓜好像一个皮球。

  红红的太阳犹如一个大火球。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特点1:具有比喻词。

  特点2:具备两种相似的.事物。

  3、小结。

  三、练习巩固,小结“比喻句”的写法。

  1、基础练习。

  把相似的两种事物连一连。

  飞机-蜻蜓,银杏树叶-扇子,蘑菇-雨伞,燕尾-剪刀

  根据所连的事物写成一句通顺的比喻句。

  1)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漂亮的小扇子。

  2)天上的蜻蜓像一架小型飞机。

  3)森林里的蘑菇像一把雨伞。

  4)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提高巩固练习。

  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树上的叶子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

  杨桃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四、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多练多写比喻句,文章生动显活力。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0

  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

  (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xx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xx。

  (引导学生说出:xx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习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习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1

  教材依据

  《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人教版的一篇自读课文。

  设计思想: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

  (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

  (2)ppt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二。听读入境,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熬分歧意思霎时散步拆散尽头粼粼背起后背蹲下。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信服熬分歧意思拆散各得其所委屈尽头粼粼自然仔细。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抢答: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分歧)

  2。想一想本文围绕着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四、深入课文,寻找真情。

  1、过渡:你们听得很认真,值得褒奖,但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还需多读。

  请看清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把握好语气、语调,注意停顿;

  b。思考: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我是怎样解决的?

  2、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作出评价。

  3、研讨。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呢?(妈妈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那么,“我”如何决定的呢?(走大路)“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c。假如,“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呢?

  d。文中能表现“我”孝敬母亲的句子还有那些?

  4。其实一个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家庭和美,还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下面,请分小组交流一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这家人的相亲相爱?试着用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我”孝顺;

  妻子贤良;

  母亲慈爱、谦让、有涵养;

  儿子乖巧、可爱。

  这是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令人羡慕的家庭……)

  四、品味语言,探寻美点。

  1、导入。

  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是因为它的语言。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会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赏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1、把握好角度:遣词、修辞、句式、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等角度。

  2、交流时请用上“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它……”等句式。)

  2、请同学说说喜欢的句子。

  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因为这句话描绘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3、引导、点拨。

  4、过渡语。

  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这里有崇尚美德的人,这里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老师也深爱这篇文章。我最喜欢文章最后一段,尤其是最后一句话。

  五、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投影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

  2、请同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背母亲是尊老的表现,妻子背儿子是爱幼的表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尊老爱幼。

  母亲老了,容不得什么闪失;孩子太小,不得不小心。

  3、着重谈“整个世界”,顺势谈谈“以小见大”手法)

  4、结语。

  是啊!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他们既善待衰老生命,又呵护幼小的生命!有了他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才能得以发扬,我们的家庭才能日趋和谐!他们真了不起!

  六、畅谈收获、畅叙亲情。

  那么,三十年后,各位同学也人到中年,你们会以文中的“我”与“妻子”为榜样,善待老人,勇敢地挑起那份沉甸甸的担子吗?同学们,旅途中你一定受益匪浅吧?请谈一谈。

  2、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

  3、同桌交流。

  七、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八。板书设计

  散步

  1、人物:母亲:老迈、顺从、爱幼

  我:孝敬

  妻子:贤惠、孝顺、克己、体贴、温柔

  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2、时间:春初

  3、地点:南方田野

  4、事件:散步,一波三折:

  ⑴母亲不愿出来

  ⑵走大路小路分歧

  ⑶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

  5、情感:浓浓亲情: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祖孙情【敬老爱幼、互敬互爱】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蜡笔、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小朋友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背诵了许多古诗,你们还记得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展示展示吧!(指名背诵)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为了表扬你们,下面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识字3》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好吗?(看视频)

  1、观看视频。

  2、师: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3、师:对呀,看到这如诗如画的风景,老师都想把它们画出来了,你们知道老师最想画什么吗?

  三、教学儿歌

  1、配乐范读儿歌。

  师:老师读得好吗?给老师来点掌声呀!小朋友们想读吗?老师要问小朋友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读懂儿歌,读出感情。

  (1)自由读。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9页,大声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儿歌。(强调读书姿势)

  (2)同桌互读。

  师:您能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吗?读书建议:如果同桌的小朋友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读得不好,你就帮帮他。

  (3)检查儿歌中的生字词。

  ①、出示词语:蜡笔竹子河川石头小燕什么我们好河山

  ②、指名读。

  ③、开火车读。

  ④、去掉拼音读

  ⑤、齐读。

  (4)检查儿歌朗读情况。

  师:把词语宝宝放到儿歌中,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

  (5)讨论交流,解决疑难。

  学习第一句

  ①、拿出“绿、蓝、青、黑”四种颜色的'蜡笔,辨别这四种颜色。

  ②、质疑:为什么用绿蜡笔画竹子呢?用蓝蜡笔画河川呢?青蜡笔画石头呢?黑蜡笔画小燕呢?

  指名说。

  ③、齐读第一句。

  ④、拓展。

  师:课文中的小朋友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子就是我们祖国河山的一部分,如果给你许多颜色的蜡笔,你想画什么呢?

  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红蜡笔,画,

  黄蜡笔,画,

  绿蜡笔,画,

  青蜡笔,画,

  白蜡笔,画。

  (同桌先交流再展示)

  听到小朋友们说得这么美,老师也想用五彩的画笔来画一画,看,这就是老师想画的,谁来读一读?

  红蜡笔,画太阳,

  黄蜡笔,画菊花,

  绿蜡笔,画小草,

  青蜡笔,画石头,

  白蜡笔,画云朵。

  (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句。

  ①、师:我们祖国的河山还有很多很多,下面老师再给小朋友们介绍几处,看!这是秀美的黄山、这是巍峨的长城、这是美丽的青藏高原,这是波涛汹涌的黄河……

  ②、师:这些地方风景优美,不仅咱们中国人喜欢去,还吸引了了无数的外国人呢!所以书上说――引读:要问我们画什么?“画我祖国好河山”。

  (6)诵读韵文

  ①、配乐朗读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吗?

  下面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儿歌。(老师为你们配上好听的音乐)

  ②、指导背诵

  这么好听的儿歌,你能永远地记住它吗?

  下面就让我们一边看图一边美美地背一背这首儿歌。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笔、画、黑、问、什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自学笔顺表,记住字的笔顺。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怀素是怎么写字的吗?你能记住它们的笔顺吗?老师给小朋友们一些帮助,请你们用1分钟的时间,借助笔顺表记住它们的笔顺。

  【设计意图:】

  识字、写字教学中,让孩子们仿照怀素写字的方法,借助笔顺表记住字的笔顺,旨在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对于写字姿势,低年级的孩子总是自控力差,所以在写字过程中,就要做到反复提醒、激励、示范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时间短,通过游戏可使学生得到适当的调节,为能更好的写好字做准备。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15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然后到小组学习查读字、词,人人过关,再到老师查读指正,最后读儿歌加以巩固。力求训练有层次,步步到位。写字“实”:我们安排了近20分钟时间,记5个字的字形并书写,读贴、描红、临贴,步步落实。求实,为的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4、描红。

  师:你能按笔顺描红吗?描红时应怎样做呢?

  强调写字姿势并示范。

  5、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同桌讨论讨论,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组词。

  6、师范写。

  7、做写字操。

  8、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学反思】

  在设计教学时,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在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设计各环节具体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一开始就为学生创设情境,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如“黑”加以示范,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河山”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黑”字加以指导,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2.求实。

  对于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力求扎实。识字“实”:我们安排近20分钟时间识字,从初读的读准字音,到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到训练词儿连读,再到老师查读指正,最后读儿歌加以巩固。力求训练有层次,步步到位。写字“实”:我们安排了近15分钟时间,记5个字的字形并书写,读贴、描红、临贴,步步落实。求实,为的是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如:读儿歌部分,师说:“这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读一读吧。”记字时,师说:“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这个字。”

  4、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检查读书习惯:两手拿书、书斜立;

  眼到、口到、心到;

  督促写字习惯:身正、足安、肩平、臂开;

  看清字形,记准笔顺,找好重点笔画,再写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发现、积累……为孩子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3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几节解方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初步掌握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基本会通过分析简单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但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下困难,就是从题设条件中找不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或虽能找到等量关系但不能列出方程。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以“等积变形”为例引入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用图形语言分析复杂问题的优点,从而抓住等量关系“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的应用等活动,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因此,本节教材的处理策略是:展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立体及平面图形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直接与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变胖了”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内容:同学们自己预习的基础上,用已经备好的橡皮泥,自制“瘦长”与“矮胖”的圆柱,观察分析个中现象。

  考虑几个问题:

  1、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有何变化?

  2、在你操作的过程中,圆柱由“瘦”变“胖”,圆柱的底面直径变了没有?圆柱的高呢?

  3、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不变的量?是什么没变?

  目的: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等体积变化的现象中蕴涵的不变量。同时分析出不变量与变量间的等量关系。

  学生能够认识到: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形状发生了变化,变胖了,变矮了。即高度和底面半径发生了改变。手压前后体积不变,重量不变。

  环节二:运用情景,解决问题

  内容:例1、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目的:将上述环节中体会到的形之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前几节的解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效果:学生解答过程布列方程很顺利,有的学生还使用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分析。

  锻压前锻压后

  底面半径5cm 10cm

  高36cm xcm

  体积π×25×36 π×100x

  由实验操作环节知“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从而得出方程。

  解:设锻压后的圆柱的高为xcm,由题意得

  π×25×36=π×100x。

  解之得x=9。

  此时有学生将π的值取3.14,代入方程,教师应在此时给予指导,不要早说,现在恰到好处!

  (1)此类题目中的π值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就已约去,无须带具体值;

  (2)若是题目中的π值约不掉,也要看题目中对近似数有什么要求,再确定π值取到什么精确程度。

  过程感悟:本节内容通过一幅几何图形展示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而实际操作的过程有同学将圆柱体变成了长方体,需要教师把握教育机会,引导学生作出相关的解释。

  分析:锻压前锻压后

  底面半径5cm长acm,宽bcm

  高36cm xcm

  体积π×25×36 abx

  环节三:操作实践,发现规律

  内容: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40厘米长的铁丝,以小组作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通过测量边长,近似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小组内六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我们知道,感知到的东西往往没有自己亲手经历操作后的感受来得实在。所以设置此环节,让学生手、眼、脑几个感官并用,在操作中体会,在计算中验证,在变化中发现。这样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数学学习中不备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也同时让学生感悟最复杂的问题中的道理,就在我们玩的过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实际效果:

  长(cm)宽(cm)面积(cm2)

  长方形1 15 5 75

  长方形2 13.6 6.4 86.4

  长方形3 12.8 7.3 93.44

  长方形4 11.6 8.4 97.44

  长方形5 11 9 99

  长方形6 10 10 100

  由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到的近似值已反映出来一个很好的规律。

  学生:由操作的过程,同学们作出的长方形形状有“胖”有“瘦”,反映到表中数据为,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逐渐变短,宽随之逐渐变长,面积在逐渐变大。当长与宽一样长时面积最大。

  过程感悟:不要把学生逼太紧,不要怕完不成进度,这个过程进行完后,学生对课本设置相关内容就剩下规范解题过程了。学生的理解远比直接先讲教材的例题效果要好的多。

  环节四:练一练,体验数学模型

  内容:课本例题

  目的:体验“数学化”过程,进一步理性地感受上一个环节中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判断推理的科学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例2、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

  (1)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1)相比,有什么变化?

  (3)若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2)相比,有什么变化?

  实际效果:学生掌握很好。课本已有完整的解题过程,留做课后作业。

  环节五:课堂小结

  1.通过对“我变胖了”的了解,我们知道“锻压前体积=锻压后体积”,“变形前周长等于变形后周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其中也蕴涵了许多变与不变的辨证的思想。

  2.遇到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并进行方程解的检验.

  3.学习中要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再由实际背景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六:布置作业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

  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1、你认识它吗?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

  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

  (1)初识赏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

  (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

  “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

  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

  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

  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 、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

  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

  思考:你对赏石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索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奇美,请参考中国灵璧石网。

  (通过欲扬先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提供相关网站,作有效引领。)

  测试题:

  1、奇石又称(ABCD),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

  A、观赏石 B、巧石 C、石玩 D、雅石

  2、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是灵璧石、(AD)、昆石。

  A、太湖石 B、雨花石 C、大化石 D、英石

  3、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为(A)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

  A、灵璧石 B、太湖石 C、英石 D、昆石

  4、灵璧石种类很多,主要有(AC)、五彩灵璧、白灵璧等。

  A、磬石 B、吕梁石 C、龙鳞石 D、菊花石

  5、灵璧石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形 、(ABCD)等方面。

  A、声 B、色 C、质 D、纹。

  进阶练习:

  1、搜集1—2首描写、评价灵璧石的诗词。

  2、搜集1—2个历史名人与灵璧石的小故事。

  3、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其它观赏性奇石。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范文15

  教学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科技术语,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一只虫子落入铁扇公主的茶杯里,随茶水进入铁扇公主肚子里的镜头。

  2.同学们,这样的情景以前就只能存在于神话世界里,而现在,这样的情景也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这就是纳米时代!今天让我们走进《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课文,去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读了课题之后,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存在于哪些地方?

  谁能来帮助同学解决这几个问题?

  2.认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词语,先让学生自己读,再指名读。

  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3.找出文中的科技术语,把它们读准确。

  课件出示,学生读。

  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臭、蔬”,在田字格中示范。(“臭”字不要少点。“蔬”是上下结构,左下方的写法要注意,是五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有关纳米的哪些知识。(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纳米和纳米技术的定义,纳米技术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的美好前景。)

  2.根据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1世纪是纳米的世纪。

  第二部分(2):具体介绍什么是纳米以及纳米技术。

  第三部分(3~4):写纳米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第四部分(5):写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3.这篇文章,作者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来写?(总—分—总)

  4.找出第2~4自然段的中心句,读一读。

  什么是纳米技术呢?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自主、合作探究纳米技术的奥秘。

  2.有科学依据地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课文。

  2.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纳米技术的材料。

  二、学习课文,了解纳米技术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什么是纳米技术?请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句子。

  2.读了这一段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3.纳米究竟有多小?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课件出示:

  ①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比较句子,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非常非常小。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第二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纳米的大小。)

  ②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直观形象)

  4.人的一根头发直径约0.6毫米,它有多少纳米呢?(约60万纳米)

  5.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这真的是太神奇了!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使用了纳米技术。

  课件出示:

  ①冰箱里面用到一种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

  ②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③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

  ④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⑤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2.在介绍这些纳米技术时,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3.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何感受?(纳米技术的使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方便……)

  4.出示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学生欣赏。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纳米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纳米技术正在逐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2.纳米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

  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在不远的将来”说明了什么?(纳米技术发展很快)

  “衣食住行”说明了什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受到纳米技术的影响。)

  3.这段话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三、拓展延伸

  1.把你收集到的运用纳米技术的新产品介绍给大家。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提到的纳米技术的应用和你课后搜集到的关于纳米技术的材料,大胆想象,小组合作,运用纳米技术来尝试进行发明创造,并把你们的发明思路介绍给大家。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表扬、鼓励。

  四、谈收获

  1.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及其应用等科学知识;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让我们对纳米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1.对纳米技术进行进一步了解。

  2.请仿照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你利用纳米技术构想的创造发明。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600字优秀】相关文章: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06-22

《金刚川》观后感05-13

金刚川观后感06-19

观金刚川有感11-03

金刚川观后感9篇06-20

金刚川观后感10篇06-20

《金刚川》观后感15篇06-22

《金刚川》观后感14篇11-07

《金刚川》观后感12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