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更新时间:2023-05-06 18:55:15
  • 相关推荐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

  谈不上热爱,而立之年,迫于生计误打误撞做了一名教师,一名乡村教师。从此,一生只为此事来。刚开始的坚守,靠的是年轻人的热情和冲劲,一周28节课班主任的繁重工作也挡不住快乐的心。后来,身边同事陆续去了更好的所在,按捺着摇摆的心,依然坚守在大山。到了如今知天命的年纪,其实已经不去想“坚守”这个词了,因为它已然成了我的生活,我的使命,我的习以为常。只要心里存了上山的路,那无论什么都挡不住。

  支月英老师说:再黑的夜,只要我们抬头就有月亮。人生,可不就是在黑暗中执着的朝着那一束月光艰难前行吗?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苦过累过,也都忘了。唯一记着的,是学校有学生,我得每天上班教书。其实一个老师那会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迹,但能耐得住寂寞,一生只为这一事,便是最伟大的平凡了。

  教室越来越好,学生越来越少。当同一个教室从坐满70个学生逐渐变成7个学生,唯一没变的是这一群片区教师的坚持。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

  站在山顶,遥望城里闪烁的霓虹,恍惚中看到无数个罗如意向我们奔跑而来,脊梁挺得笔直,连辫子也甩成了一首歌……

  山上的月亮特别亮,亮的没人舍得哭。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2

  与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结缘是在9月10日八景镇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当时只是看了它的片花,黑白的画面带我回到过去,一位纯真、朴素、执着的女老师形象映入我的眼帘,走进了我的心,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开学这段时间有点忙,又要带小孩,一直没有机会观看。9月24日下午,在学校组织下才有幸观看了《一生只为一事来》。

  影片讲述一个十九岁的小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背井离乡,只身来到道路不通的偏远山村,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扎根大山为教育奉献一生的故事。影片中支老师的每一个举动都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深思。初到学校时孩子们的'捉弄,让她受尽委屈不得不含泪离开,但是在离开前一晚,为了孩子们不要受冻,安心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习,她连夜把教室的窗户用纸糊好。教育教学中支老师用她的一举一动也感动了调皮的董大山;感化了山村里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的家长们,主动把孩子送到学校;她关爱孩子、帮助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旷课、不让一个孩zi辍学。她不仅管孩子们的学习,还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的老师并不会,从不喊苦喊累。

  平凡的生活中,总有一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暖心。支老师她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怀着对家人的深深愧疚,把爱和希望播洒在这贫瘠的大山。正如她所说的“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

  “一生只为一事来”,支月英老师一生只为教育一件事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也要有支老师这般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无私的奉献。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热爱教育这份事业,努力把这份事业做好,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们要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立德树人的使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3

  9月10日下午,我们学校组织全体老师集中观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该影片根据“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展开,讲述了支月英老师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故事。整部电影温暖人心、感人至深,同时由有着让人忍俊不禁的笑点。

  “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这是女主角的信仰和人生格言,在朴实的电影画面里,可以看到中处处都充满了这种“韧劲儿”。这位不服输的老师用自己的坚持,告诉董大山他们什么叫作“希望”,而在当她失落迷茫时,孩子们又成为了支撑她走下去的动力。影片有笑有泪,真情大爱,片中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是以情节带动情感层层递进,渗透你的内心防线,点燃你的泪腺,整个放映厅被浓浓的真情大爱包围着。

  浮躁的社会,能守一生清贫并择一生为一事的人不多,我们被支老师的执著与韧劲深深地触动着。支老师是20xx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给支老师的颁奖词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她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自己的麻花辫。支老师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昆吾人,如此优越的教学条件没有理由不好好干,铆足劲为学生的成长助力奠基!加油!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4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先进师德典型的教育示范作用,不断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和人们的教育事业,9月13日至15日,我校组织教师代表观看教育影片《一生只为一事来》。

  这部影片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拍摄,讲述了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央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的乡村教师支月英的真实故事。细腻的场景刻画、真挚的`师生情感打动了观影的每一位教师。

  支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一直坚守在大山里,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带去了一个又一个希望,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命运,同时也为当地的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己数十年默默付出,把自己的韶华岁月留在了那片绿色盎然充满希望的大山里。

  本次观影活动,对全体教职员工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灵魂的升华。大家纷纷为支月英坚守大山,放弃优越生活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不少人留下热泪。作为当代教师,我们应心存职业的崇高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守四零承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支老师为榜样,坚守自己心灵净土,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修养,在教育强国的路上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5

  支月英老师时刻牢记“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有希望”的教育信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改变教育环境,拓宽每一个孩子的命运。

  1980年,偏远落后的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奇缺教师。此时,刚满十九岁的支月英没有眷恋无忧无虑的城市生活,而是带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远离家乡,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朴实无华的乡村教育者。刚到此地,支月英就被大山深处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深深震撼,她怀揣崇高教育理想的支月英并没有退缩,满腔热血默默奉献,一守就是近四十年。

  在执教的岁月里,她用自己的耐心,指引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深山,奔向远方,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支月英教师以坚定的信念,坚守着初心。时至今日,支月英还在以最质朴的人生情怀,继续坚守着大山里农民孩子的希望,始终如一。

  一生只为一事来,干部怀有教育情。

  朴实善良的村支书,懂得教育是改变家乡面貌的最根本力量。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乡亲们的山里娃得到更好的教育。可是由于深山的条件实在太差太苦,没有任何资源环境,吸引教师来到本地,改变农村的面貌。但是支月英老师的出现,给了他希望,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一生只为一事来,学生持有家国情。

  学生董大山处处和支老师作对,但是时间久了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事情,慢慢被支老师感化,变成了一个懂事好学的.孩子。之后不断发奋图强,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走出深山,成为了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为了报答支老师,特引领大家全款捐物,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面貌,为家乡的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董大山深深懂得:正是由于像支老师这样一生为教老师的坚守,当初的我们才有渊博的才华,才能担当起为国发展的重任。

  一生只为一事来,对照楷模思未来。

  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我们应当以她为荣。以她坚守教育信仰,不忘教育初心的人生观,引领自己真真切切做到为人民服务,从改变学生、改变教育开始,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困难的地方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才不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6

  “我们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这是扎根农村三十多年的农村模范教师支月英的至理名言。

  她19岁来到偏远贫困的`山区,用勤劳的双手改善环境,用一腔热忱感动乡亲,凭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坚持,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深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她用实际行动和最质朴的信念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与大山的希望,是所有教育人学习的楷模。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7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在南昌举行首映仪式。

  该片由张亚海导演,穆婷婷、谭凯、巩汉林、王姬主演。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江西省奉新县老师支月英驻守大山38年,为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感人事迹。

  导演张亚海携主演穆婷婷,小演员徐梓涵、宋心钰来到首映仪式现场,讲述了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

  张亚海谈到创作初衷时表示:当我了解到支老师的`故事时,特别感动,决心要做成电影。

  在影片中,徐梓涵饰演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王,调皮任性,给19岁的支月英制造了许多麻烦。而宋心钰饰演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学生,帮助支月英尽快地适应山里的艰苦环境。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8

  《一生只为一事来》主要讲述了年轻女教师支月英背上行囊,跋山涉水,来到偏远山区支教的真实故事,当她看到这片荒凉的土地,看到孩子们的需要时,她便决定用她的一生奉献在这片土地的教育事业上。她在大山里经历了痛苦、孤独和不被理解,然而她还是选择留下,因为这里有她的使命,她的梦想,她用了整整三十年的青春,诠释了真正的爱和教育。从"支姐姐"到"支奶奶",几十年如一日,她就像泥洋的青竹,以不可思议的倔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支老师对大山的坚守,对教育的坚守,让所有在场观影的老师都为之感动。观影结束后,我们对教育也有更多的思考:有多少人,这一生,只为了一事?有多少人,能够不忘初心,一直坚守着最初的信念?作为年轻的.教师,唯愿教育是我们璀璨的青春里最无悔的选择。

  选择行走在童心的世界里,我们首先感谢有这些在一线上几十年如一日付出和坚守的前辈们,是她们给予了我们爱、希望、鼓励和梦想,这是那一代人的芳华,那一代人的使命。困住我们的不是我们眼前的这座大山,而是我们贫瘠的知识。这也激励我们更加愿意去看远方的世界,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充电,不断地去提升自我,这也是教育信念的传承。远方长路漫漫,或是荆棘、或是沼泽,我们都会保持身体里那涌动着坚守的血液,甚愿来年桃花依旧,不忘初心,坚守传承!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9

  无悔的选择,一生的守候。今天观看由“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电影还原了30多年前的场景。支老师用她38年的教育生涯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一生只为一事来”。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为教育恪守初心、执着坚守、无私奉献的精神。

  影片中这些农村孩子坎坷不幸却自强不息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命运的转变,感动着每一位观众,支月英老师也多次感动落泪,她感慨:“当时别人都说我‘傻’,但是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没想到一眨眼30多年就过去了”。

  “支月英老师”教育生涯鲜活的例子,“不忘初心”的励志故事,向我们传递了当今极为欠缺的“坚持到底”、“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将用实际行动展现“真正的伟大”,实现“一生的追求”。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0

  今天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名叫,《一生只为一事来》。这可是一部可以改变一生的电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里面讲述了一个80年代的故事,她的名字叫--支月英。

  她为了山里的孩子都能读到书,将来有更好的前途和发展,牺牲了她自己的美好生活一直到现在还在大山里教书。

  现在我就介绍一下里面的一些故事情节吧,有一个叫--董大山的小学生,不认真学习。还有一个很孝顺而又爱学习的女孩子叫罗如意,等等一群小学生。有一次支老师想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带到小河边,叫他们一个一个的过河,到了河那边要说一个形容词每个人不能说一样的,因为老师说了明天要上《小马过河》一篇课文,就在这时候罗如意第一个过河,接着有一个叫,刘燕的小女孩害怕,老师就带她一起过河,就在这时,刘燕掉河里了,老师把她救上来了自己差点淹死了还好董大山家有条狗会游泳把老师救了。后来有些家长不喜欢她,她当初也选择了放弃回城里,后来那些学生去路上追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就控制不住了,这时我心里明白如果当初没有追到支老师,就不会有现在大学毕业的董大山大老板了。因为他后来以全乡第五的成绩考入了好的.初中,直到大学毕业,大山回来后给小孩子讲了一堂课,他说梦想必须要有知识,因为知识是梦想的翅膀,支老师也经常告诉同学,不是希望而坚持,是坚持才有希望。这部电影我基本上都是含泪看完的,太让我感动了,看完以后我的心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一样,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时代都那么的认真学习,我要像他们学习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

  同学们看过我的观后感是不是迫不及待的也想一睹为快。赶快识别二维码输入手机号码,再输入验证码就可以看了。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1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几度落泪。我哭的不是支老师悲惨的身世和命运感动世人。而是那平凡中彰显出的伟大人格魅力深深感动了我。我为支老师的坚守,为她的“傻”和“痴”而流泪。这泪水是感动、是向往、更是自豪。她的事迹激励我做一个甘于奉献的好老师。身为老师,我们图什么?当学生喊出那一句“老师好!”,我们就够了,我们还求什么呢?

  今年9月我接新班了,面对比我年纪小的新生家长时,依然是豪情万丈,希望通过家校携手共创优秀班集体,共同培育孩子成长。我也经常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家长想要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认真负责、有爱心,公平公正,有耐心,教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很想成为家长心中期盼的老师。我也愿意为他们而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努力成为他们心中期盼的样子。此生为师,终生无悔。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第35个教师节,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先进师德典型的教育示范作用,9月4日中午,教育部直属机关组织近500名党员干部,在机关礼堂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全程观看影片。

  这部影片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拍摄,讲述了曾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央视“感动中国20--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的乡村教师支月英的真实故事。支月英在偏远山村的讲台旁坚守39年,从“支姐姐”变成了“支妈妈”,从“支妈妈”变成“支奶奶”,为大山深处的孩子带去充满希望的`童年。

  细腻的场景刻画、真挚的师生情感打动了观影的每一位党员干部。大家纷纷表示这部电影堪称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为支月英坚守大山,放弃优越生活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不少人留下热泪。

  做一棵大树,守望一片远山,时至今日,支月英还在以最朴素的信念坚守着教育初心与大山的希望。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内容,本次观影活动让教育部机关党员干部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大家表示,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向先进模范学习,主动对标对表,切实查找问题、短板和不足,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担教育使命,学榜样前行,用实际行动写好教育奋进之笔。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3

  《一生只为一事来》里有特别令我泪目的一个人物,就是那个叫如意的孩子。

  她母亲有病,家境清苦,却偏偏又那么懂事,那么好学,那么渴求以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命运却并没有许她以春天。她不得不默默接受它的安排,以那柔弱的肩膀独立担起生活的重压。

  面对这种折断梦想的痛,支老师也不是万能的。除了抚慰与激励,她能做什么呢?影片里有句让人瞬间泪奔的台词,说的正是如意离校前夕和支老师的彻夜谈心。

  “那一夜的月亮很圆,圆得谁也舍不得哭”。

  此后,如意像一个村姑一样结婚成家,甚至不得不在建筑工地上谋生。生活的尖利,不断将这个女子内心的向往击成碎片。心痛身累之余,支老师才是这个世界对她的温情。那一行行、一页页的书信,陪伴着如意走过了漫长的青春,让她在坚忍中变得强大。多年后,当如意与支老师在教室相见,她捧出那些给过她最大温暖的信件,泣不成声:她并没有埋怨过命运的不公,而只是感恩生命里与支老师的遇见。我想,在中国山村,在无数看不见的地方,在无数被人忽略的角落,像如意这样的故事,或许不计其数吧。支老师以及无数支老师一样的山村教师,她们并不是让他们考入了大学改变了人生,而是给了每个故事以最大的生命成全,让他们在最美的年华或最需要光亮的'时候,得到了爱与关怀。

  因为学校与教师,无数被贫穷限制了想象的孩子,在受尽生活的磨难之后,依然含笑看见了通向未来的路。

  一生到底为什么而来?或许有人不曾想过,或许有人不想回答,或许有人无从回答。我们就这样不约而同地成了时间之流上的漂泊者。可是,在人们一再强调教育的生命性时,这样的追问却意味着历史和未来的共生,起点与终点的相连。

  在这样的提问里,分明立着一座高峰,它的名字叫哲学,生命的哲学。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4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通知要求,第一小学把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作为庆祝教师节、开展新学期师德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内容之一。9月11日下午,市第一小学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师的真实故事改编,以商人董大山的视角,讲述了支月英在偏远大山深处的艰苦条件下,以最质朴的'信念坚守初心,为大山里三代孩子带来重大命运变革的感人故事。

  该影片激发了每位教师"此生为师、终身不悔"的理想信念和爱岗敬业的职业自豪感。教师们纷纷表示:观看此影片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之旅,以后会时刻用支老师的精神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为第一小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全体教师都撰写了观后感。

  最后,副书记董秀红强调:我们要以影片中的支老师等模范教师为榜样,结合教育部今年庆祝教师节的主题"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华诞,弘扬新时代尊师风尚",坚守教育阵地,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希望全体教师铭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使命,增强立德树人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先进教师为楷模,争做"四有"好老师,争做"四个引路人"。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15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守,而是因为坚守了才有希望!”这是对一个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同一个岗位上的人民教师支月英的的褒扬,也是对千千万万的人民教师的献礼!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九岁的城市女孩支月英不顾父母反对自愿到边远山区任教的故事。期间村民对教育的轻视与对支老师的误解,以及以董大山为首的一帮调皮学生的恶作剧让支月英想到了要放弃,并准备离开。但因为一个放牛娃在她下山时远远地大声告诉她:“支老师,我爸说了,明年开春就让我去上学!”

  支月英被深深地感动,她觉得这里需要她。而学生们也意识到自己的过分行为,纷纷下山追回自己的老师。从此支月英再也没有萌生过要离开的想法。她尽心尽责,不仅操心学生的学习,还操心他们的生活。

  影片里几个典型的学生牵动着我的心。

  董大山调皮捣蛋很有一套,却是个聪明又胆大的孩子。他是村支书的儿子,父母有点文化,是那种近乎于用棍棒打进学校的学生。他只是不想努力,是属于那种稍微努力就能成为学霸的角色。加上父母的长远眼光,董大山考上大学走出大山是必然的事。

  刘燕是个胆小怕羞的女孩子,但老师告诉她有困难一定要勇敢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在村里德高望重的族长是她的爷爷。全家上下都宠着她。也给了她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难。最后刘燕成了警察。

  最让支月英老师心疼的是那个乖巧懂事又学习优秀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意,她事事不如意:成绩全县第三却从此与读书无缘;为了照顾多病的母亲过早成了家,却嫁了个好吃懒做的`家伙。旧苦未脱又添新愁——一对幼小的儿女做了留守儿童,自己独自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在工地上干着苦力活,一双儿女在家乖巧的让人掉泪。女儿从山上摔下来也瞒着所有人,最终却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成了腿部有残疾的孩子。

  记得著名的钢琴家郎朗曾说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推手。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就能够主动持续的学习下去的,很多时候需要父母推一把,助孩子一臂之力。

  电影里董大山和刘燕都是幸运儿,他们不光有支老师做推手,最重要的,他们还有来自家庭的坚强后盾。而如意,虽然也有支老师,可母亲的短浅目光,一句要照顾家里,就断送了孩子唯一的一条通往山外的路。

  乖巧的如意在放弃上学的那一天,支老师和如意聊了一个晚上,也没能挽回结果。太懂事的孩子往往都过得很苦,这话放到如意身上,一点也没毛病。她一定以为牺牲自己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很伟大,她放弃学业来照顾母亲,而后却又为了生活丢下两个孩子给母亲照顾。

  遇到一点艰难,就选择放弃。后来发现,走下去的每一步,都是举步维艰。这是我看这部电影最深的感受。

  看来,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家庭困难。老二初中叛逆期,在家里一个星期不去上学。说不给他买手机,就永远不上学。我们都劝她:不去上学拉倒,不要给他买。买了更不会读书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我的朋友借一千元给老二买了手机。就为了让他去上学。当时很不解,她说:“如果他就因为要手机而从此放弃上学,那就真的没有一点希望了,我能做的就是让他读下去,不到最后我就不会放弃。或许再坚持一会儿,也许还有希望。”朋友的话让我很触动,也由衷的佩服这个并没有多少文化的朋友。觉得自己真的不如她。

  支老师一件事情坚持了一生,有人说她值得。因为最终她获得最高荣誉——成为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

  也有人说她不值得。在花一样的年纪就扎根于深山,不曾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一生都坚守于三尺讲台,围绕于大山之间。

  但对于支老师而言,无所谓值不值得。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工作,因为深爱着大山里的孩子,所以她选择了坚守,因为坚守了才有希望。

【观《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相关文章: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07-08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05-23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5篇12-03

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03-29

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03-28

观《举起手来》有感02-14

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精选15篇11-04

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精选15篇)11-02

观《当幸福来敲门》有感1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