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观后感>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10-25 09:39:03
  • 相关推荐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推荐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推荐,欢迎大家分享。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推荐1

  纪录片总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从古至今,修缮文物。总有许多人才在里面。而其中永不变的,是深深埋在每一个文物修复师的匠人精神。文物修复师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而在故宫修文物,更是人中龙凤。修复一件文物,不仅需要匠人的细心与仔细,更需要他们几十年以来对于文物的认识和专业素养。

  我观看的是对于青铜器的修缮。青铜在经过成百上千年的腐蚀和氧化,呈现出了各种细微的纹路裂缝和微妙的颜色。在修复的.过程中,修复师门眼睛看着文物,手上染了墨色,让一件件被岁月剥蚀了墨色的青铜器重现了原本的容貌。这时我想起了不知是谁说过的一句话:”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灰关锁,金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这句话我的印象很深,这些工匠所做的,就是让这些封尘的器物重新照破山河,重见光明。

  穿过层层深锁的宫墙,除了这些古典琉璃的建筑物,能够带领我们进入历史悠长之河的,便只有这些曾经精美十分的器物。文物修复师所做的不仅仅是要修复这些文物,每一次修复,更是与古代的对话。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

  这样的工作,着实让人着迷和向往。作为一名高中生,所要学习的正是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这种热爱艺术,热爱古典文化的精神。不断钻研,不断深造。匠人的名号,便由此叫来。片中的每一位工匠,都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他们身上却肩负着不平凡的使命。我羡慕他们,也敬佩他们。

  纪录片,纪录片。百度给它定义的本质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核心是真实。也就是说,纪录片所记录的,是生活。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总是能给观看的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它能使我们带入生活,影响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传达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和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需要这种匠人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保持着高度的严谨和十分的热情来对待生活。

  所有的纪录片的目的,都是想要传达某种精神,那些优秀的精神都希望可以被传承和发展,世世代代,绵延不断。我希望我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如此。

  匠人之上,再无他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推荐2

  故宫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600年前,那儿是帝王和嫔妃们的住所,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推杯换盏与忌讳莫深并存。

  600年后,御猫们的后代已经开始吃猫粮了,一群人们在树影斑驳的宫墙边打御枣吃。如此潇洒坦荡,居然也没有人来指责什么。

  因为他们,是有自信和资本说出“我在故宫修文物”这句话的一群人。

  据说节目播出的当年,想进故宫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飙升。

  他们和我一样,被一代故宫人的`气质所吸引。那是一种,沉静到足以包罗万象的境界。

  王津师傅是钟表系的老前辈。视频里的他总是和一座座华丽古老的宫廷钟一块儿出现。

  王津师傅出场,弹幕里很多人都在夸他““帅”,但我明白,大家说的帅和平时夸明星的帅是不一样的。王师傅身上的帅,不是玉面书生的青涩少年朝气,而是一位心中通透明亮、生活清闲快活的老人,在生命里沉淀下来的静气。

  我很难想象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是这副模样。每天早晨骑着脚踏车进故宫上班,工作是和文物打交道。偶尔去逛逛博物馆里陈列的钟表,能一件件指着给别人说:“这个挺早就修复了,大概是我年轻时候和几个老师傅一起干的。”“我记得整点的时候,那扇小门会打开,这几只鸭子会动的……现在在展柜里看不了了,有点可惜。”

  也许是这些故宫人跟文物打了一辈子交道,我总觉得他们和那些文物很像。

  他们沿着自己的师傅、师傅的师傅、曾经的宫廷匠人们的足迹走着,步伐从容坚定。他们又像文物一般,仔仔细细拾掇着历史的沟壑与痕迹、慢慢承受、构造新的历史。

  他们赋予文物新面貌、文物修炼他们真性情。如今只有他们站在宫墙红边是不违和的,因为他们和这座紫禁城一起向阳而生。

  他们称自己为匠人,是对过往的一种致敬、对自己成就的小小自豪吧。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相关文章:

保护文物的作文08-25

保护文物作文02-20

文物岗位职责03-19

文物工作总结05-19

修手机作文10-16

梦见修手表09-13

梦见修大路05-03

文物局工作总结05-27

文物的作文400字四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