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工作总结>新课改工作总结
新课改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2-11-14 08:40:51
  • 相关推荐
新课改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改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改工作总结1

  一、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角色转换了。我由原来的主讲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

  教师已成为学生最真诚的合作者,最谦虚的倾听者,最具慧眼的“伯乐”。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中的首席”悄然转变;开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开始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这种悄然的转变还体现在,教师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囿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教师们不再拒绝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也不再拒绝超乎常规的奇思妙想,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期待。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开始尝试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再独唱主旋律,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介入,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呼应、相辅相成。

  三、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新课改使课堂氛围变活了,知识点降低了,教学涉猎的面拓宽了,教师对学生用情了,学生们感到有趣了,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习态度趋于主动了,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共性与个性得到协同发展了。

  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时,课堂便会出现敏锐的思维,闪现智慧的'火花,蹦出创造的灵感。

  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教学的多维互动

  教育家杜威说过,如果让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坐着,拿着书,观念永远到不了孩子们的心灵中。让学生乐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体验、感悟课程。感悟不是分析,不是告诉,更多的是体验。

  在语文课上,我尽可能多给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空间,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动口,运用多种感官感悟知识,大大激发了学生热情,从多个角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改进与激励;淡化对结果的评价,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点。

  1、评价内容多样化。

  即单元达标、阶段性考察、古诗文背诵、大阅读、课本剧表演、手抄报、电脑报等。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评价学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2、评价方式多样化。

  (1)口头评价。如“你读得一个字也没有错。”“你读得真好!你是怎么读的,能说说吗?”“你真会动脑筋。”等。

  (2)作业评价。如:“有进步”,“你真棒”,“我真佩服你”等。

  (3)及时评价。如建立家校联系簿,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灵。强调激励、关注过程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进步,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六、改革感悟

  1、评价体制的脱轨。我们的评价改革,只是小范围的评价改革,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评价体制。在贯彻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和旧有的评价体制进行正面的交锋。好像大家都能感觉得到原体制的强大,而且似乎有坚不可摧的态势。对于正面的交锋,每一位新课程的实施者都会有思想准备,但课程实施到今天,同是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的课程改革与旧有体制的力量如此不成比例,确实让人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甚至严重地削弱了参与者的信心。评价体制的改革,才是改革的关键点。

  2、对教师工作方式的改革。新课程要求教师做研究型的教师,做反思型的教师,应该说,新课程对教师,尤其是对语文教师的个人素养,文化修养,专业知识等诸多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课程改革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推进语文课改,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理念,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可惜我们的评价机制在越来越重视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却总是忽视教师这个群体,也许我们总是习惯了要求教师应该如何,却总是记不起我们还应该对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越来越强调人文化的同时,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却正在逐渐失去应有的人文。

  七、问题与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

  2、教育的起点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教育的终点是让孩子各尽其能,但学生中两级分化严重。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在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中,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教师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我们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也正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但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离目标还很远。我们的课程改革工作,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形容也许最恰当不过了。

  课改是事业,意义在奉献;课改是科学,价值在求真;课改是艺术,生命在创造。课改是面对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奠基工程。课改与我同行,课改与我成长。

新课改工作总结2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校正式推开,新课改工作总结。新课改实施一年多来,我们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校领导的全力指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活动。应该说,新课改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经过辛勤的工作,大家对此次新课改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现把我们实施新课改的具体工作做一总结。

  一、收获

  1.教学理念发生了真正的转变。

  记得新课改刚开始实施时,新课程教学理念对于我来说,是干巴巴的理论,是冷冰冰的文字,我无法理解它们的真义。随着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才对这些新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理论也实实在在成为新课堂的指针,成了有血有肉的东西。比如对思想政治课中"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一课程理念,我在实践中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不断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又给学生提供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

  2.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真正从台前退到幕后,做学生的台阶、引路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把体验的过程留给学生,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要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课改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首先由学生在自主自习独学、对学,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主动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积极思维过程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建构知识,形成观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升华情感,工作总结《新课改工作总结》。这样不仅轻松学到了知识,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融洽了人际关系,收到"一石三鸟"之功效。

  4.课堂氛围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

  讲台的拆除,让老师真正从圣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情,把握簇展动态,并给予适当点拨。这样把师生的关系拉得更近,而学生也敢敞开自己,平等地与教师交流探讨,有利于深层次地解决、理解问题。

  二、不足

  1.教学模式运用缺乏灵活性

  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套用这种模式,无论什么样的课型,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都必须按模式进行。学校在评价考核时也显得生硬教条。因此课堂千人一面,看不出较明显的特色。

  2.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做任何事情时,制订一套评价制度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科学的评价机制不但起不到激人奋进的作用,反而产生消极影响。

  三、成长

  回顾一年多来的课改工作,对课改的认识深刻了很多,现在我们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得更好的问题。也就是说课改观念已经真正深入人心并能做到常态化运用新模式,我们正在探索临帖之后的破帖之道,探索在新模式下如何让政治课堂能够大放光芒。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要求自己。

  首先,要继续加强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念和经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改培训,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新课改实验的探索、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和充实教学,为新课改实验的成功尽心尽力尽责。

  其次,丰富课改的内涵。新课程改革的实质,不在于教学形式、手段如何新,而在于教法上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让学生去感悟新知识。

  最后,做到"勤反思"。反思教师,反思学生。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坚持写教学后记,让自己在实践中出经验,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新课改工作总结3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全体教师善于把握机遇、立足本职、敢于开拓、勇于实践,有序有效地投身到所教的课程改革的教学实验工作中去。我们以“学生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为中心,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现将本年的课改工作总结:

  一、课改工作的回顾

  1、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课改研究的有效性

  全校教师把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研究融合起来了。当时我们正在研究学生在校内开展课堂学习及课余学习活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改革,这一课题当时在市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影响,这为后来我们课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创造性使用教材

  近几年来我校的课改工作立足于课堂。首先进行了学习内容的改革。同时以校为本,开展了校内实践活动的公开课,

  实践课的研究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视野,增强了教师教研的能力,为组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20xx年我们感到实践课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教师个人对的理解融入课堂,实现与编者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课堂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真正使自己成为了新课程的开发者。在研究课中教师们着力于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师从学生感知、激疑、顿悟、深化四个环节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3、基地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做课改的先行兵

  (1)通过对课堂内、外实践活动内容的探讨、研制、开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跨学科的内容组合,使实践活动成为多学科、多能力的组合,加深对实践活动外延及内涵的认识。实践活动内容可分为专题实践活动与常规实践活动的研究,使实践活动长期化、长效展开,以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以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通过对课堂内、外实践活动多样形式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创设教师导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连动的局面。关注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的意义、作用、方法、分配原则、适用范围等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促进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解学习中群体提高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关注实践活动中课堂的常规变

  化。例如研究组织教学、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化。

  (3)研究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变化规律。力求从师和生两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课内、外新型的师生关系。

  4、校本教研工作的业绩

  (1)形成了稳定的专家指导团。

  我校的教学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教研员及相关专家领导组成的比较稳定的专家指导团,市区教研员每学期多次亲临我校,具体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另外市教研员还在我校定点开展实践周活动,亲自讲学、上课、研讨,专家们的指导大大加快了我们的成长步伐。

  (2)构建了研究课体系。

  我校的'研究课已在逐渐摸索之后显现了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校内研究课先要依据个人的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的问题,其次是年级组内备课、试上,接着才是在全校的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强调全员的参与、平等的竞争、达成共识、共同进步。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后再由执教的年级汇总资料,写出活动小结。这样的一条龙研究不仅培养了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群体的凝聚力。

  (3)初成了常态课研究机制。

  常态课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需要采取对比实验法。即在某个时期找到一个共性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课堂不断的良性循环发展。

  (4)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拘限于课堂,我校开展的小故事、小游戏、小报、小论文这些活动为学生对的领悟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

  二、课改工作的展望

  实施课改以来,我们逐渐学会了用课改的新思想去科学的引导组的发展,去突显教师个人风格的形成。学会了处理学校长远的发展目标与近期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始学会了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体验。也真切的体会到学校是课改的研究基地,课堂是课改的实验田,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新课改工作总结4

  20xx年平凉五中高中新课改远程培训工作总结20xx年普通高中新课改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在上级的统一安排下对我校高三级的23名科任老师进行了培训,经过培训,老师们对新课程、新课标有了深入的了解、全新的认识,提高了理论水平、更新了教学理念,为新学期的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就我校在培训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我校共涉及9个学科,共23名科任教师参加了培训。其中:语文4人,数学5人,英语4人,物理1人,化学1人,生物2人,政治2人,历史2人,地理2人。

  二、培训实施情况

  1、培训总体计划方案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确保此次培训顺利进行,根据省市区有关培训的文件精神,借鉴20xx年培训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平凉五中高中新课改网络培训方案》、《平凉五中网络培训应急预案》,以保证培训工作的全面完成。

  2、前期准备工作

  7月11日将注册(或登陆)帐号发到各位老师,要求在7月15日前完成注册(或登陆),熟悉各平台操作流程,为7月15日的正式培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7月15日在我校电子备课室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上李校长做了讲话,对此次培训做了全面的要求,同时学校教研室印制了签到表,作业检查表,全程培训将分四次检查。

  本次普通高中新课改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假期共抽查老师培训学习情况4次,统一组织培训6次。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通力(本站向你推荐配合,分工协作。从而确保了整个培训工作的高效、平稳。使得普通高中新课改教师远程网络培训在我校的实施落到了实处,基本达到了新课改远程网络培训的预期目标。

  三、培训实施取得的成效

  1、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接受了许多理论知识,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更新了教学观念,明确了教学目标。

  2、通过远程培训,广大教师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转变,对新的培训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可。从而使广大教师更加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以适应社会和教学的要求。

  3、通过培训使高中教师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把握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

  4、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5、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增强了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了解和掌握了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征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逐步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四、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假期时间长,组织难度大。

  2、培训平台多,平台之间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培训平台如百年树人网经常出现无法登陆的现象,致使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作业。

  3、培训实施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还不够明确,即教师如果不按时参加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没有硬性的规定,从而给培训组织管理者带来很多困难。

  4、在这次培训过程中,个别学校对本次新课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新课改工作总结5

  新课改在我区已走过六年多了,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校领导教师的积极努力下,我区的课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几年来我们采取了通识性培训、骨干培训、活动带训、竞赛促训、走出去、请进来等等多种培训形式,全方位地对我区教师进行新理念培训。让"以生为本"成为我区各校的教育理念。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不断的提升

  首先建立学习型团队,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第一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标准来丰富教师的理论功底;第二组织教师学习学科专业知识及相邻学科知识来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结合区情,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品味书香"教师读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已把读书做为教师的必备功课。

  其次深化"名师工程",打造品牌,丰富课改内涵。

  时代呼唤名师,课改需要名师,"名师是一所学校的名片",培养名师,造就名师是我区新课改的重要工作。我们经过"个人申报、集中培训、调查考核、结果认定"四步让一批具有献身教育精神,追求卓越教育境界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品牌。再通过开展品牌教师教学竞赛、品牌教师挂牌讲学、品牌教师校际间交流研讨、品牌教师"一带一"等活动来锤炼他们并发挥其辐射作用,从而涌现出一批在全市叫得响的品牌教师。如新安小学的史丽萍代表省参加全国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观摩、七道的高文兴、八道的迟立新代表省参加全国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金汤的姜晓坤代表省参加全国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等等。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6人,市级骨干教师48人,区级品牌教师60人 。这批强大的名教师群体为我区的课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奠定了基础。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质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们通过开展"有效教学、状态教学"研讨、"有效教学、状态教学"教学竞赛、网上教研、"每周一校"听课活动。让全区教师真正学会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变"预设"为"生成",让教师的教学方法开始呈现出多样化。 其实新课改最大变化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对学习感到有趣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之间学会合作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因为以人为本,启发探究式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根植于每位教师的课堂,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形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课改以来我们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前一张卷定学生优劣的局面,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等特点。要更多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除卷面外、各学科都增加了学生作业、课堂表现、学习习惯等内容的综合评价。各校学生都建立成长记录袋,来记录学生的成长的足迹。特别是兴仁小学探索出"一个积累、三个阶段、一个汇报"评价模式。让学生自主管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受到与会同行们的认同。

  五、校本教研扎实有效,各具特色

  新课改以来我们坚持"重心下移,亲身实践,行为跟进,专业引领"的教研原则,协助各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强化对基层学校校本教研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在具体的指导中我们采取"互动式"教研指导模式,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后反思全程跟踪,一起交流。尤其是我们教研人员每天下校后都要写下校工作日记,这是我们每天的必备作业,主要是写下校后的感悟,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等等,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使我区的课改工作跃上新的台阶。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各校的校本教研开展得扎实有效、各具特色。如八道小学、朝阳小学、新安小学将"诵读中华经典,打造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金汤小学立足课堂,把握课程改革的中心地带,积极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其中数学姜晓坤教师的"猜想与验证"有效教学模式被省数学科研课题组作为开题示范课进行展示。

  六、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有效利用图书馆、阅览室、校园文化、电视媒体、网络等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如中富小学利用多媒体每位教师开办博客,建立自己班级的主页,积极参与校园网进行的教育教学论坛、家校联系、教学反思、案例展示等。中富网站现有近百人注册用户,600多篇日志,7万多的点击率。网站成为体现学校教改特色的展示平台;师生互动、家校互联交流的平台。此外,哈小的足球小本课程、新源小学的推呼拉圈、九道小学的体操、新安小学的英语校本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突显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不足:

  1、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存在差距。个别教师甚至学校存在着新理念形似而实非的现象。新理念仅停留在思想上的还大有人在,一部分教师还没有进入课改的实质。

  2、课改的决战地是课堂,日常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有待加强。例如个别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教学手段重"新潮"轻"重点"、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等等,个别学校的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实质"等等。

  最后我希望各校能通过今天的学习,吸纳别人的长处走出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新课改之路,共创元宝教育的辉煌。

新课改工作总结6

  本学年高一,我省实行第一届新课程改革,作为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践者,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为了利于教学,扬长避短,现对高一学年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 教学成绩:

  1、 尖子生成绩明显:我校一(1)班学生汪佳慧以120分获全市语文单科第一名,一(1)班学生韩亚男以116分获全市语文单科第六名,一(1)班学生杨映辉115分获全市语文单科第十四名。

  2、 语文单科成绩前十名我校占2人,前二十名占4人,前五十名占6人,前一百名我校15人。

  二、 存在问题:

  1、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新课该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是主导者?是引导者?还是和学生共同学习者?说实话有时候真有一种找不着北的感觉!

  2、教师的讲解定位:

  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应该讲,怎么讲,讲多少等。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去年灵宝一高召开的高一语文教研会上已作争论。

  3、关于教材研究:

  新教材必修教科书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前三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教学实践中往往是只重视了“阅读鉴赏”,而“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常常置之不理。我们的问题是“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如何进行落实,如何进行教学。

  4、选修教材如何选?选修课如何开?大家都知道高二第一学期必修内容就结束了,加上要面对将来的高考,所以选修内容的确定就显得尤其重要。选修课如何开也成了首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5、将来高考如何考?考什么?新课改与高考的联系又如何?这些都是教学中要思考和存在的问题。

  6、各班学生语文成绩发展不均衡,全校语文人均分较低。当然也不能否认上次考试试卷难度较大。

  三、教学建议:

  常言道: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我们还是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主意,我有一个主意,交换之后每人人就有两个主意。这是我们提出教学建议的理论基础。

  1、加强本学校语文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这个建议主要是强调在学校内部同年级教师之间的.交流,落实集体备课,制定相同教学进度计划。

  2、增进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本县范围内的不同学校,语文学科应加强沟通、交流和学习。而事实上,本县教师之间业务就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本地区之间的学校也应增进交流。高一下学期在灵宝一高召开的语文教研会议就很好,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3、外出学习,借鉴他人,扬长避短。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教学行为注定是失败。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借鉴、分享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成果。高一下学期我校部分教师在业务校长的带领下,赴灵宝一高、实验高中深入课堂听课学习一周。他们先后在灵宝一高,灵宝实验高中座谈,听课,学习。笔者有机会参加,感觉受益匪浅。再比如高一下学期在灵宝召开的河南省语文年会,就让三门峡市的语文教师开了眼界,饱尝了一次语文教学经验大餐。

  4、通过借助网络、媒体等建立我市语文教学经验交流论坛,为我市语文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感受、札记、心得、体会等提供沟通平台。

  5、定期召开语文新课改教研会议,及时学习新课改的新精神和新理念。

新课改工作总结7

  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轰轰烈烈的推开了。我校虽然新课程只进行实验了三年,但是,这三年,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

  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①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的新课改培训外,我校自己利用各种讲座、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开学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②实施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

  学校要求教师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六个解放":

  一是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当今教师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

  二是要"解放头脑"敢为先。教育者要在改革中勤动脑,才能有新思路,素质教育期待着教师更大程度的思维创新。三是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教师用双手去开辟,教育新观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

  四是要"解放嘴巴"多质疑。教师要谈天论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五是要"解放空间"觅食粮。"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教师要超越习惯和经验的束缚,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向大自然,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

  六是要"解放时间"寻乐趣。教师要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读书刊、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艺术,活动筋骨,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①通过"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的指导培养、教研、集备活动、教师课堂比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②学习、培训、科研多投入,让更多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有外出学习、考察提高的机会。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开学两个月来,我校已派出教师赴太原、桂林、贵阳、上海等地参加新课改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又派出两名教师参加省骨干培训班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新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课改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素质的`舞台,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三年来,新课改的教师外出课已近二十节,这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新课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我校的教学研究有着优良的传统,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

  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

  ①集体备课要突出研究风气,增强实效性。

  集体备课要研教研学,尤其要研课堂之教,学生之学,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备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②发挥教研组作用,集集体之智慧,按教材内容(尤其是新教材)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备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

  ③鼓励倡导教师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集体备课意义在于教师之间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但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在加强同学科教师交流的同时,特别倡导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沟通,文、理相通,相互借鉴。

  ④加大集体备课的管理力度。

  每周定期进行集备,每周教研做到"三定""五统一"即定时、定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及思考题、作业和答案。为把握好新教材,教师备课更加注重探讨新教材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特点,研究出合适的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老师们共同合作、探讨、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每次课后,针对课堂反馈的实际情况,老师再一起研究、反思,相互交流自己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力争使教案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达到最好效果。

  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

  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每节课前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每节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还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新课改,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宗旨,现在就要倡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

  1、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

  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

  2、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做大量的尝试工作

  1、首先,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理科教学中,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收集收集图片资料及其它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科学探究方法。

  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作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视探究报告的撰写和交流,提倡报告形式的创新。

  在文科教学中我们加强了学生课堂阅读的主动参与性,只有学生投入的参与课堂,才能真正的上好课。所以老师们把精力一致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老师们采用激情导入、鼓励质疑、讨论合作等办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并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3、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5、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新课改,初步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过去我们对学生评价是不够全面,只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生平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因此,在进行新课改的时候,我们改变了过去的评价方式,尝试运用活动法、学生课堂情况纪录法、学生学习档案收集法、与考试测查相结合,各个方面都占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学习档案袋",将学生参加的课内、课外活动,如课堂三分钟演讲、课堂小品剧表演、课堂讨论、发言、课下完成作业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查阅的资料、收集的图片、剪报等,与学生课堂教学相结合,每次活动教师及负责的学生都进行详细记录并将学生活动情况和成果收集进学生学习档案袋中,作为综合测评的依据。

  我们将考试测查平时与期末结合,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教育。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较全面、客观,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对教师来说,可以从多个方位、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同时,通过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观察出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五、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

  1、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抢着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主张,以至为维护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脸红脖子粗的辩论,甚至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看着孩子们情绪这么高涨,精神这么投入,教师是不忍心打断他们的,教师在充分保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再从不同角度总结问题的同时,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成了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2、关于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讨,到底该怎样更好的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应该有怎样的标准,我们还是感到很困惑。

  走近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显得沉甸甸的,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为新课改闯出一条新路,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育才人应有的贡献!

  xxxx

  20xx

新课改工作总结8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作为生物教师的一员,本人经历了新课程课改的全程教学。经过三年的新课程、新理念的学习和研究,我取得了不少的收获,也遇到了一些较难处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投入到以后的课程改革中去,现根据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归纳以下几点教学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1、经过对新教材的使用,我深深地领会到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并且将新课标新理念贯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另外,新教材知识构架的简单化,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学习更加容易成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新教材更加适应提高普通公民的素质,它利用图文并茂吸引学生,产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2、教材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如观察与思考、社会调查、资料分析、模拟制作等等,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巩固拓展学生的课本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新课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既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又尊重有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全套教材里面,处处都是生物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3、生物新课程确实能体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必修模块体现了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强化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生物新课程能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热点和前沿,并且在选修上设计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4、新课程结构和内容无疑是恢复了生物科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和尊严,使学生能打好生物科学基础。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一样的要求,恢复了生物科学的地位。

  二、对教材的处理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于教材中有不少实验材料和教学中涉及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都需要提前准备或搜集,因此教师必须提前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将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资料准备好,才不至于临到要用时,才发现还没有合适的材料,以至于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建议教师的储备课最好是提前备出一个单元。至于需要学生课前准备的工作最好提前一周布置,而且要做好落实工作,如课前交上来,或指定课代表课前进行检查、记录等。

  2、新教材中的插图较旧教材大大增加,这些插图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字同等重要,具有很好的直观效果,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新教材不再像旧教材那样对每副插图配以大段的带有解释性的文字说明,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对课本中的插图重视不够,往往是看一看就过去了,并不仔细去深究这些插图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各类考试中对学生进行考查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这些插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必修1中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与呼吸作用过程示意图;必修2中的基因的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示意图等。

  三、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困难和疑惑。

  1、探究教学活动耗费的时间较多,加入学生探究实验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问题,由于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使用都不会,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这也迫使我不得不又占用课堂时间进行介绍和讲解,因此常出现实验时间较仓促,有时做完实验却没有了总结的时间,甚至是出现了还未做完实验就已经下课了的情况。

  2、在课时的安排上,我感觉有不少章节的授课是“高不成,低不就”安排一节课讲时间很紧,但安排两节课来上,时间又多了,且按目前所给的一周两节课的课时,也不允许你把知识线索拉得太长。

  3、新课程教学更适合于小班授课和开展小组讨论,目前多数学校的班级教学规模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探究学习的全部过程。因此这种学习方式对一些规模较大的班级来讲,操作存在一些难度。

  4、探究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探究的很高兴,但探究后在脑海中形成的知识点却非常零乱,若再不记笔记,那么到了考试的时候,很难自己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所以有不少同学在复习时感到很茫然,不知该复习什么、怎样复习。

  四、教学教法的体会。

  上述几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困惑着我,因此本人经过多次尝试,总结出一些教学经验,通过这些经验在某些方面能够使上述的矛盾得到缓解甚至解决。

  1、在新课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备课时我们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这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时间不足的问题。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生物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发展。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仿照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己发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 “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时处理教材的出发点。

  (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应尽量安排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关系。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的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我们认为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从关心自己到关心同桌,从独立学习到同桌的互帮互学。同桌既是学习的合作者,又是评价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合作流于形式,要追求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统一。我们发现以前课上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着,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

  (2)如何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

  (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备课时只有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5)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三点:

  ①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②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③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2、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我觉得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要对整个复习过程有个总体策略和法案,接下来我就将我在这两年高考复习中的感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1)、注意安排复习进度第一轮复习:从高三上学期到下学期的的市质检前。这段时间的复习工作以必修内容的复习为主,并在复习过程必须注意联系复习和选修内容相关知识。这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必修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形成一定的章节知识的联系,这是以后第二轮的复习的基础。为了到达这复习目的,在这段时间的复习必须要有一定的复习辅助材料。

  第二轮复习:从市质检到5月份前。这段时间的复习工作是要加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生物来说这段时间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复习加强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本学科知识体系。

  最后一轮的复习:5月份到高考。这段时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整理,理清学科知识系统结构。在这段时间教师应注意总结以往学生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并帮助学生克服。

  (2)及时捕捉、解读高考信息

  在具体复习过程中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必须及时收集和了解正确高考信息,从而及时调整复习内容和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高考信息来源就是由考试部颁发的考试说明。对于从事高三复习教学的教师而言正确解读考试说明的要求是进行高三复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正确理解了当年的考试说明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并通过比较以往的高考考试说明,从中发现新说明与以往的说明的不同之处,往往在新考试说明中体现出来的和以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今年高考内容的重要变革所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当年的考试说明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复习指导材料。除了考试说明外也要注意各大媒体传达的国家考试中心的相关信息以及本地区组织的相关的一些考试信息汇报会,尽量做到与高考信息同步更新。这对我们的复习工作的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①探究性学习能力:这是对学生学科知识能力的一个高层次的考查,以探究性学习角度作为实验题命题原则也是课改思想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时候要注意以下9大环节:

  1、从生物科学角度出发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阐明与解决该问题有关的的概念;

  3、确认变量(注意准确、科学、合理性原则),该变量必须是探究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我们在这几年高考中碰到的`对照实验的重要原则:单一变量原则);

  4、必须作出科学假设和预期结果,结果的预测也是实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5、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注意可行性,必须联系实际;

  6、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7、运用数学方法(图表等)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8、用准确的术语描述实验方法、阐明实验观点;

  9、运用证据与逻辑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解和必要的修改。以上9个环节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全部涉及,但是在实验设计题目中往往就会考查到其中某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在复习工作中应该注意从这9大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②图表分析能力:通过图表分析的题目充分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各类相关知识的整理联系的能力,它通过一些科学实验的数据形成相应的数据表格或绘制成数学坐标曲线图,或者通过各种代谢生理过程的相互关系绘制成图形对学生进行考查,有时还会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相关的图形曲线。如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在碰到这类题目的往往就会不知如何下手解题。由于图表图象题可以大大简化表述,所以在整个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值。要做这类题我们必须锻炼读图识图能力,要学会理解如何从图表图象中抽取生物信息。要注意整个曲线表达的生物学含义,曲线的的升降变化原因,还要注意给出的相关条件之间以及与整个题目的联系,注意区别给出对照曲线的变化含义:是增加了?降低了?为什么?限制因素是什么?解题的切入点还是要落脚到书本知识。

  (4)、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由于是高考,所以它不可能单纯考知识点,因此在复习时要注重前后联系比较密切的知识点的复习,这便是学科内综合的支点,但注意不必太深。对知识的掌握主要由学生自己融会贯通,不要在偏题、难题上下功夫,那样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又给学生造成了不必要心理负担和对考试方向的误解。因此我们在高三生物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学生本学科内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打破原来的章节知识线索,形成自己一套新的学科知识网络体系。

  (5)、其他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学生到了高三时间就变得非常紧,因此我们在挑选每个复习阶段的复习材料时都应该注意做到精挑细选,在讲解这些练习的时候也应该精讲。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讲练结合,长期的讲和长期的练都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及时巩固消化。

  高三的学生往往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压力,所以在学习过程很容易表现出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高三的班主任工作比较多,可能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及时排除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因此高三的科任教师特别是生物老师要积极主动的配合所任教班级班主任,帮助学生减压,使学生能保持相对轻松的心情完成高三的复习。

新课改工作总结9

  自从新课程改革在我校铺开以来,我校的课程改革初见成效。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努力探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为了进一步推进课改,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根据学校的有关做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明确各自的责任

  学校领导特别重视课改工作,课改工作是每次例会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在校长办公会上,陈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学习课改理论,探求教法,探讨课改的新思路、新方法。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组织教师去外地学习考察,学习名校课改成功经验,并邀请市局基教办领导及罗城中学、李家塅中学的骨干教师来我校进行课改专题讲座。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教师们形成了一种浓厚的课改氛围。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为了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陈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工作的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构建了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的四级管理体系、分工明确、合作有效。组长主管课改的全盘工作,副 组长负责日常的事务,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的教研工作。学校每个教研组除了平时的教研外,还要承担一个课题研究,每三年内必须结一个课题,每一年创建一种教学模式。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撰写两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领导带头反思课改、营造课改反思的良好氛围。课程改革是新生事物,反思是课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程序。课改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只有认真反思,课改才能少走弯路,在反思中前进。因此,我们坚持写好课后反思,将课改中的所得所感写成案例、论文在学校交流或发表。

  二、转变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战场,师生角色的转变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质、创设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校关注的一个焦点。为此,我们采取下列措施 :①加强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素质。组织市、乡级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学习和学科培训,其中市骨干教师翁燎去湘潭教育院学习数学,乡级骨干教师袁灿去怀化学习音乐、蔡丹去衡阳学习生物。并组织叶肖、周红孝、杨婷婷等老师进行网上培训,还结合学校实际,在教研活动中学习新课标、新教法。在每周一次的课改论坛中学习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理论等。通过学习,教师的思想得到了统一,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②注重对教材的培训。为了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策略,加深广大教师对新课标所倡导的课程理念的理解,用好教材。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帮助教师把握教材 ,提升教学水平;二是加强对新教师杨婷婷的岗前培训,注重知识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实践引导作用,加强教师们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的交流和突破;三是加强备课组在单元目标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备课组在每学期初的集体备课中对单元教材进行分析,将学业校目标细化到每个单元中,通过典型课例的教学设计引领教师把握教学要点、落实单元任务。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力求探求新的教学模式

  如何不断深入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为此,我校要求各教研组大力探求新的教学模式,每年力求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教学模式:以数学为例①基础知识课教学,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仿佛是优美乐意的序曲,如果设计安排有艺术性,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总的来说,新授课的导入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原则;②定理新授课教学,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做法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组织交流——鼓励猜想——引导论证——运用结论。这种教学模式主动权在学生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物理为例:物理中的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方案→收集信息→验证假设与猜想→得出结论。通过“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得知识技能,享受探索的乐趣,形成科学探索的能力。在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中,鼓励教师上探讨课。我校的做法是:备课组集体说课、备课→安排教师上课→全校教师听课→全校教师反思→上课教师说课→全校教师评课,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探讨课,在探讨课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努力把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水平。

  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形成后,集中全校师生对教学模式进行评估,尤其重视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只有经过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学生肯定了的,才是好的教学模式,才可能在全校教师中加以推广。

  四、加强指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方式

  1.没有学生参与的课改是毫无生命力的。如何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课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课改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学校利用校会、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广泛宣传课改,宣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他们成为课改的主人,让他们多发表看法和意见。

  2.没有学生认可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为此,学校比较注重学生对教学的意见,能结合学生的意见来调整教学、改进教法。大力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组建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撰写结题报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创新评价体系

  如何评价教师和学生这是课改是否能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为了创设适应课改的评价体系。为此,我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摸索,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评价系统。评价一堂课主要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否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是否建立民主、合作的气氛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学生由过去单一的成绩测评形式变为形式多样的综合评价。

  六、加强课题研究,用课题研究促进课改。

  我校有市级课题2个、已结题的有1个。在每申请到课题后,我们迅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研究,严格按要求落实每一个环节,真正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调整教学,在研究中总结,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让课题研究成为我校课改工作的加速器。为了使课题研究贴近课改,我们所选择的课题都与课改密切相关,如《新课改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等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教师看到了课题对教学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以极高的热情投身课题研究、相互交流课题研究成果 ,有效地服务课改。

  除加强课题研究外,还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近一年来,上交省地市级的论文40多篇,获奖论文20多篇,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3篇,省级的9篇,市地级的11篇。课题和论文是促使我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转化成理论成果的有效方式,是提高我校教师理论水平的有力保障。

  七、强化各种制度

  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为了保证我校课改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格制度,如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学习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总结汇报制度和成果推广制度等。特别是学校的公开课制度,全面实行课堂开放,即“推门听课制度”随时欢迎所有老师来听课,课后授课老师与听课者广泛地交流意见。

  八、及时整改纠错

  课改工作虽然有理论做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是摸着石头过河,肯定会出现偏差,如果不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偏差,就会偏离正常的课改轨道。因此,我们及时纠正了一些偏差,如在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过分依赖媒体手段而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靠重复练习形成思维定势而忽视学生解题技法的总结。

  总之,课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开展好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动学校工作的快速发展。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新课改工作总结10

  四月份,我校为高三学生参加了省第一次质量检测,从质检的命题难度情景及我校学生参政的成绩情景,本人对20xx年的高考动向及第二轮的复习作如下的思考与反思。

  一、命题题型的相对稳定性。能够肯定的是20xx年的高考的题型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坚持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总题数和分数比例不会变,在难度上,近年试题在总体难度上是一致的,在题量,各种题型个数上坚持不变,所以平时的模拟试卷,我们要尽量使试卷的题型规范化,分数的比例接近高考大纲的分值比例,在基础题上要确保基础题占70%,命题的难度不可太大,在复习过程中始终注重从基础知识,基本的思想方法,基本本事出发,巩固学生的“三基”。

  二、注重对考试“考点”知识的复习,抽象函数的'试题是近年高考的一个命题的热点,对不等式的考查重点是解不等式,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考查目标,侧重于利用导数、单调性知识来求解,突出灵活转化和分类讨论的本事,在数列部分,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主、以转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为重点,三角函数部分、关键是在复习中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正用、逆用和变形用,同时关注三角函数与向量,解析几何等交汇性的资料、主体几何、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空间角、空间距离问题的求法及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异常应培养学生运用空间直角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解析几何注重对定义和简单几何性质的应用,突出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问题的解决。

  三、植根于课本、着眼提高和创新、高考试题中、课本例题、习题的影子比比皆是,多不胜数,所以,课本题及其改编题是高考考题的来源。从20xx年高考的解答题我们发现前三题的解答题集中体现了对课本上重点资料的考查,如数列知识、方程思想、三角函数的运算及变形、立体几何、概率、不等式、这些知识虽然可能有所变动,但又总不能脱离主题,题目的特点为:精巧简单、但又不乏创新,源于课本,但又高于课本,难度适中等。

  基于考纲要求和20xx年高考命题的动向,我们在二轮复习中的策略应是:

  (一)循序渐进,逐步由第一大题往后做,把熟练解答题的前三大题作为我们二轮的复习目标之一。

  (二)专题复习训练为主,重视查漏补缺,其中包括知识专题、方法专题,目标是: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加强重点纵横结合,优化思维提升本事,回顾基本的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回顾重点、疑点、难点、回顾基本题型、回顾经常出错的,容易搞混的知识,强调不一样知识间的迁移和相互作用,优化思维提升本事。

新课改工作总结11

  根据县局(XX)5号文件和XX年2月7日召开的全县新课程培训精神,乡教委为了搞好这次全乡教师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实效,对本次培训工作又做了一次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培训计划,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培训任务。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这十天的培训,实际上就是培训备教案的方法,在教案里面,体现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思想。设计的具有梯度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以及兴趣爱好来设计问题。教案中设计的各种故事、游戏、谜语、出示图画、以及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描一描各种实际操作,就是备方法。通过设计问题和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具体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材上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中,就不断地实现着三维目标里的其它两中目标。

  三、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动,最终解决问题,就是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具体过程。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是实施新课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因为童心本来是快乐的,快乐就体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这就是转变观念。我们要抓住“乐”和“趣”二字,但不能一味地为乐而乐、为趣二趣,要使你设计的问题和创设的`情境以及采取的游戏、故事、谜语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乐趣,这才是“乐中学和学中乐”的要义之所在。我们要还儿童美好的蓝天,通过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争得最大的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案设计得好不好,课前准备充分不充分,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设计教案时,要读大纲,明确教育目标,教学环节要大致保持齐全,如导读、新授、巩固练习、知识的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这就是我们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备教案的方法。

  四、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六、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工作总结12

  一、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二、认真钻研课标,研究教材,积极参加市区教研。

  研究新课标,并与教学大纲相结合,利用假期将所教的教材通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1、重视课前准备。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以便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活动灵活的调整教学方法。在上新课之前,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反复钻研教材,确定本节课重难点,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进行复习和强化口语训练。这种做法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方式。

  (1)坚持课前热身活动。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4)用运多媒体进行教学。

  (5)大作业的设置。

  (6)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以上是我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学生的听力、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尖子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新课改工作总结13

  回隆一中始创于1942年,1980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1996年省重点中学正式挂牌。20xx年,成为首批挂牌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自20xx年秋季起,湖南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改,我校全体教师以上级相关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入这一改革。两年来,新课改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学校教育科研气氛空前浓厚,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并已初见成效。在湖南省20xx年度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审活动中,共评选出一等奖43个,我校占了5个。回顾两年多的课改,我们着重落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培训,转变观念

  我校认真贯彻“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精神,z校长从上海学习回来后,亲自对全校教师就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做了专题辅导,并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由省、市、县和学校多个不同层次的新课程培训和各种竞赛交流活动,如送了z老师去英国圣三一学院进行专业进修;阳自田、廖敦燕、肖国乔到北师大进行新课程培训,学校要求每个进入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参加由省、市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同时学校还不定期由教务处、教科室、电教中心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提高了,观念转变了,不少教师将自己对新课改的感悟写出了很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发表在相应的杂志上。

  为提高教师新课改的实践能力,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学校组织了“六个一”活动,即号召所有教师读一本新课改理论书籍、上一堂新课改公开课、主持或参与一项关于新课改的课题研究、写一篇新课改的教育教学论文、制作一个优秀的新课改教学课件、写一次完整的新课改教学实录。学校并组织专门班子进行了评比。

  二、突出“四课”,优化教学

  1、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科室联合教务处,制订了《回隆一中集体备课管理条例》,规定每周各备课组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发挥备课组长的专业领导作用,举行集体备课,学校派有专人检查、登记。

  开学初,学校要求备课组长制订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统一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分给不同的教师主备,在下星期上课之前,必须将下周需要讲授的内容提交备课组讨论,要求每位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这样备课对学生有什么帮助,通过每位教师的发言讨论比较,再形成半成品的教案,分发给各位备课组成员,每位备课组成员再结合自己所授班级学生的特点,做适当调整,上课后,再写出教学后记,然后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再提出来讨论,最后由备课组做成成品教案,将电子稿上交教科室,由教科室交信息中心上传至回隆一中网站,供全体师生共享。

  2、开展以新课程理念为主题的“优质课”大赛活动,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定期举办了“优质课”大赛,并将在大赛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的课作为全校教师学习的“示范课”。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对青年教师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挖掘他们的教育教学潜力。

  3、评好课是对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教科室经过反复研究,启动了“课堂观察五维度法”即听每一堂课时,要求不同的教师从五个维度来观察,把观察结果做为评课的依据,这五个维度是①学生参与,主要看学生的倾听和互动程度;②问题设计,主要观察学生的问题设计意识;③教师引导,主要观察教师的主导作用;④课堂“对话”,观察课堂文化;⑤基础知识落实,观察教学目标、内容是否到位。

  4、参与观摩课交流活动,扩大教育教学的开放性,让我们的老师走出去,见识见识外面精彩的世界,把外面的专家请进来,为我们的教师把把脉,支支招。这样无疑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契机,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三、强化科研,推动课改

  新课程实施之初,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一个熟悉和理解的过程。我校为了尽快步入有序、有效的实验轨道,学校特别注重课题研究,组织了专门从事研究性学习的一套班子,制订了《回隆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让全体教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和目标,懂得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从事研究性学习指导。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验,许多研究性成果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多项奖励,我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受到了教育厅基教处和教研室的肯定,z副校长、z老师等分别在教育部全国课题组、中国未来研究会、湖南省教科院等部门举办的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z等老师带领学生在烈日下,在暴雨中钻山林、下农村,深入小沙江、虎形山;在酷暑中,在严寒里,与瑶胞交心,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写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探寻花瑶文化,弘扬创新精神》,入编进了湖南省20xx年高中研究性学习教材。z校长的《谈课题研究的几个大观点》和z副校长的《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理论研究预测报告》都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一等奖。z老师的《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课题的工作报告》、z主席的《研究性学习的管理方法》在中央教科所评为一等奖,z两老师指导的《探寻滩头年画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深入社会,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z指导的《魏源思想调查与感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z老师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变化的思考》发表于《语文学刊》20xx年第5期;z老师的《花瑶风物考察》、《花瑶特产探寻》分别发表于《科技与教育》20xx年第四期、《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20xx年第11期;z老师、范明明指导的zz参与的由湖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即兴机器人擂台赛获二等奖。z老师指导罗舒曼等同学的《小沙江地区花瑶桃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桅子花金樱子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都被市科技局评为一等奖;z老师的《研究性学习课堂创新走向研究预测报告》被评为市一等奖。

  最值得欣慰的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各种方式,通过比较、通过亲历、通过归纳、通过反思,既陶冶了情操,也学会了思考、提高了智慧、学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感恩社会。

  四、整合资源,拓展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校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

  1、教科室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组织教师到较早实施新课改的`地区考察,再结合我校实际,组织一套领导班子,制订《回隆一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例》,并在教工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再组织班主任进一步学习,然后利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和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动员发动。

  2、组织老师撰写《回隆一中校本课程纲要》和《回隆一中学生选课指南》,公布《回隆一中校本课程目录一览表》,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指导教师编写校本教程和指导学生自主选修校本课程。

  3、合理安排课时。校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每周2课时,一般每个课程课时为10—18个课时。

  4、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教科室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实行学分制管理,根据平时考勤及考核情况(成果展示、汇报表演、调查报告等)综合计分,每一模块2学分,三年必须修满6学分方能毕业。对教师则按照教学常规进行管理。并要求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评选优秀校本教材,推广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同时教科室将优秀的校本教材整理、编辑成书并送县市参评,我校阳自田老师主编的校本教材《璀璨文明的魏源故里》被评为邵阳市一等奖。

  实施高中新课改,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我们认为,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还不能完全摆脱旧的模式;对新课程与考试评价特别是高考的关系无法理清,在操作上确实感到束手无策。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问题,一是综合实践活动因担心学生安全没有时间保证,尤其是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太大;二是新的教学资源缺乏,原有的资源没有重新整合配置,新的教学教研设备更新需要较大的财政支持,而一般来说,学校的财政总是捉襟见肘,特别是我们这样的贫困地区。

  3、过程评价的形式、内容和实效三者很难很好的统一,导致过程评价实施步履艰难。

  今年我再一次教体育课,我是体育专业的,十分喜欢和孩子们一齐上体育课,于是每节体育课我都会提前到场地等这孩子们到来,又一次我在走廊上,无意走进教室,听到一群孩子在大声喊到:“体育,体育,我最爱”。虽然是课间活动时间,他们却喊得十分整齐有序,那场面看了好感动,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我不想打扰他们,默默地站在教室门口微笑地看着他们,不知是谁发现了我,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围着我问:“教师,教师,今日我们干什么?”这是我在上体育课前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会反问他们一句:“那你们最想干什么呢?”他们的回答虽然是五花八门: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跑步、游戏,但我还是有点不知所措。

  该怎样回答,才能满足他们的运动欲望,不伤他们的自尊心呢?孩子就是这样好问,作为教师不能抹杀孩子的这种进取兴趣,并且我觉得好问也是对体育课感兴趣的一种表现。

  所以我在设计课时,总是要想办法在完成本课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力所能及地安排必须的时间,让他们做些他们所喜欢的活动或游戏,来满足他们的进取兴趣和运动欲望。有时我会在宣布完本课资料之后,明确完成动作好的学生能够做自我喜欢的运动,前提是不能超出我规定的活动范围。作为一种奖励,这样学生上课的进取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学习也十分主动。但在活动中,作为教师也不能放任不管,而要适当加以引导、点拨,我想不管做什么运动,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生理,都会在必须程度的得到锻炼。学生的热情,是我们教学的一种资源,我们务必要充分利用,这就是上体育课的真正目的。当然,在教学中的安全也是不能被忽视的,但也千万不能只顾安全,什么也不让他们干,这样会丧失他们对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片热情。

  我觉得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另一方面,用心去教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这对你能否上好一节课,是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也很大。因为体育教学是以实践为主的一门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师生一齐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因为我明白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是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与学生在这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爱上体育课,喜欢上体育课。

  我是这样认为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应当是我们体育教师应有的职责。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明白任何活动项目都有必须的危险性。但只要我们教师在思想上、行为上加以教导,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在行为上规范,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那么,我想:体育课将受到孩子们更大的喜爱。

新课改工作总结14

  新课改在学校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教师,有幸投入到其中,我深深的感到了压力和挑战。新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大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身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课程改革的资料,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

  一年来,我积极的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从暑假的课改培训到一年的教学实践,从自己的亲身攻行到大家的经验交流,从思想的误区到渐入“正途”。自己在一年的实践当中也有了很多的收获,也走了许多的弯路。当然,世界上一切的改革都始于思想,新课改也不例外。应试教育在中国几千都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志,即使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但传统的教育却始终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在开始的时候,对新课改的理解全部都局限在一个“新”字上,却忽略了“新”可不是彻底的抛弃,在教学中往往丢弃了传统教学的优势,致使在教学中走了不少的弯路。如在教学口算的时候,鼓励的算法的多样性却往往忽视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少了比较,少了分析,也就少了借鉴。渐渐的我发现新课改既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也不能盲目追求表面的形势,做表面文章。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的思想来指导自己教学,才能从传统的封闭的教学中摆脱出来,找到教学的新方法。

  教学生之所想学,传学生之所疑惑,这就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在是独占课堂的“霸主”,教材也不是课程的唯一内容。新课改中是这样形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学生是内因,教师是外因。教师的教是永远也代替不来学生的学的,我要做的只是打翻知识的“五味瓶”,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其中的味道。科学无非在于实践,我想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的去实践,去探索。哪怕是自己发现的一点点小小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是莫大的刺激。在教学《位置》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让学生自己设计电影票,然后在拿出一张准备好的我自己做的电影票,让学生自己评比自己的电影票和我的电影票的差别。学生发现自己的电影票少了日期和座位,(学生按照自己座位的顺序写上了座位号)但同时也说出了自己设计的理由。然后我选了一个售票员,学生交换电影票对号入座,学生在一片欢笑中大都找到了位置,这节课也达到了它应有的效果。但是有个学生提出了疑问说自己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座位号,也没有对号入座……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强的,在他们看来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很新鲜的,对他们来说很多东西都需要一个感知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灌入的过程,这就必须体现学生在感知过程中的主体。把时间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充分的实践中做会学习的主人。当然,任何东西都是有尺度,在教学中对于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他人,认真的聆听,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新的课改让人精神一振,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创造空间,确实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我愿意为它不断的学习,大胆的实践,大胆的创新,让学生走在“阳光下”。

新课改工作总结15

  长期以来,语文在教育中的地位一直很高,一直被称为“主科”。它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众学科之首。而且,语文在高考中占的分数也相当多。所以,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很重视高中语文的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死记硬背,可以说是僵化的教学模式。而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改善,加强了对语文教学方法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主要分析如何在高中语文中用新的教学策略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巧设教法,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我们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样就会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1.设疑法。分析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原本生硬的'语文课堂就会“活”起来。比如,在学习《群英会蒋干中记》一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自己提前预习,设置疑问:文中确定是蒋干中记吗?学生经过分析讨论之后自己就会得出答案,而且还能明确文中的人物关系,从而分析了人物的性格。2.创境法。在现代这个信息化时代,情境教学法是极容易做到的,而且利用最多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讲《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荷花,让学生在此情境的熏陶下产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获得以境至趣的效果。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通过教师的精美语言、卓越的口才、美丽的图画等等。3.朗读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就是读,如果读的方法和内容把握的恰到好处的话,就会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文中的人物和情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声情并茂地朗读,把人物性格淋漓尽致的演绎出来。这样,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使得学生理解加深了,兴趣味浓了。除了朗读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诵读、表演等多种教学方式。

  二、改变传统模式,做到“教学做合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满堂灌”的模式,相对比较僵化,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失去学习主动性,而且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效果不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现象,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课前要给学生布置作业,使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只有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才会有重点,才会激发学习积极性,才会使课堂有序进行。然后,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思考,鼓励学生多提问,组织学生多分析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教师还要多向学生问“为什么”,采用“讲”“教”“学”“做”相结合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三、注重学法,提高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有很多的自主性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先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效率,这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法,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去学。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是阅读和作文,很多学生不懂如何去阅读,其实是不知道如何去赏析。如果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对段落的主体、环境、描写、情感多方面分析,阅读全文也就不难了。另外,作文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但除了积累之外,教师还要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关注情感,善于评价

  新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动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饱含热情。首先,教师要用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学生,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避免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抗拒感。其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既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又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动向,使其保持一个乐观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适当且有层次感,避免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困难的问题,打击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有一点就是语文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要充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体悟他人的思想和情感,汲取他人生活、思想中的经验和优秀的品质,进而得到人格上的培养以及思想上的升华等。另外,要想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教师要大力推进教学评价体系运用,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等形式,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更明确的改进。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思想动态,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并要合理运用评价体系,最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教学理念。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众学科之首。因此,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就应该有新的气象。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共同进步,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新课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新课改工作总结07-17

小学新课改工作总结03-05

新课改工作总结(15篇)01-03

新课改工作总结14篇02-01

新课改教学工作总结02-01

新课改工作总结集锦15篇01-26

新课改教学反思04-09

新课改学习总结06-26

新课改下教学反思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