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曾国藩》有感
读《曾国藩》有感
更新时间:2023-04-19 17:47:59
  • 相关推荐
读《曾国藩》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曾国藩》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曾国藩》有感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残喘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极具说服力和感召力,从中可以感知其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各个方面,真实而又细密,平常而又深入,可谓字字良言,句句妙语。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曾国藩虽出身低微,却从小发愤图强,立志“澄清天下”。立志之后持之以恒,对人对己坦坦荡荡,每日自修、自省、自律,实现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理学名儒”,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名经历了几千年岁月打磨依然闪烁着金子般光芒的警世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有志之士。人贵有志。但“志”对于人来,不能仅仅作为一个符号和标记,一旦树立了远大理想,就要对它负责。一部《曾国藩家书》让我仰望到曾国藩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灵世界,感悟到一个家庭崛起自有其自身的密码,更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曾国藩认为读书要“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己矣。”讲究“志、识、恒”;鼓励其弟“不能不趁30以前立志猛进也。”、“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讲求立志需严,求强当在自修处着力,内心修养、素质的提高,经过日积月累,形成高山景行的道德品格,做到真强;教育家人“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以“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为处世为人之本,悉心体会“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勤劳、谦逊、戒骄、宽容、节俭、坚忍、自强,在其家书中屡屡可见,言之切切。

  人们常说,子孙有用,留钱没有用;子孙无用,留钱也没有用。令人感慨的是,曾国藩身为朝廷重臣,手中实权在握,竟然入不敷出,“亦将欠债”,“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再三叮嘱家人要力行节俭以不致亏空,这在一般人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廉”字,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曾国藩是做到了,与今天那些利用职权大捞钱财、中饱私囊的的“蛀虫“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尽管书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那个时代和阶级的烙印,但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又怎能以点代面、求全责备。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经济跳跃式地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雄心壮志,也引发了浮躁之气。各个领域追求短期效应、表面效应之风盛行,许多人不是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而是沉浸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比比皆是。这部家书值得每位有志之士一读,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特别是当今人民的公仆们更应好好读读曾国藩的“八本堂”,谨记“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每日审视自己的心灵,是否做到了“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读《曾国藩》有感2

  初读《曾国藩家书》,是在20xx年,我正读大二,虽然专业是历史,但本科所学毕竟有限,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实在肤浅。有一次到旧书店淘书,不经意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岳麓出版社的《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李鸿藻兄弟二人编辑而成,收录曾国藩家书435封,比较全面。书的品相九成新,书页有点泛黄,但仍能嗅到出厂时的淡淡墨香。那时捧读《家书》,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异常心细又贫困交加的人,从北京运往湖南的几两白菜种子,都要在信里反复询问收到了没有?关于兄弟子侄的教诲,也常常苦口婆心,甚至有点喋喋不休。在京城已是朝廷二品官,居然有不少书信是向家人借钱,真有点"啃老族"的感觉。那时候,身在象牙塔,年少无知、阅历较少,虽然通读《家书》,但不求甚解、感触不深。

  再读《曾国藩家书》,已是毕业之后的第五年。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压力责任,有了对工作生活浅显的思考和感悟。静夜之时,便常常将《曾国藩家书》置于床头,圈圈点点、细细品味。读书的过程,让我渐渐了解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多延续了60多年,但他处理"天津教案"受到荣禄欺骗,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致使晚节不保,成为时人眼中的"卖国贼";他地位显赫、修养精湛,但他也镇压农民起义、手段老辣,被民众冠以"曾剃头"的恶名……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但无论关于他的争议多大,我们都无法否认他的《家书》平淡中蕴含着真知良言,那些关于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带兵的感悟,是他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思想精华。

  因此,品读《曾国藩家书》,就像与一位历尽沧桑、充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变迁的独到见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孜不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比如,关于治学,他力求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他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让我想到自己读书时常半途而废,貌似博览群书,实际未通一本、未精一门;更让我联想到,读书治学如此,为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而做不到"立长志",往往在业务上"囫囵吞枣"而做不到 "如琢如磨",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觉得惭愧?

  关于做人,他力求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他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让我常常反思作为年轻人,我们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状但燥性未除,往往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自在"而不愿经受"艰难困苦",往往在处事上喜欢"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汗颜?

  关于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洁自守。他说,"予……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让我常常想到,从政做官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为荣辱的标志,更不能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胸怀,他力求心态平和、不悲不喜。他说,"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让我常常想到,我们阅历尚浅,看待"功劳""苦劳",有没有做到心态平和、随遇而安?如果没有,我们的境界和胸怀就还需要千锤百炼!

  关于忠诚,他力求表里如一、至诚至真。他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让我常常想到坦诚、真诚、忠诚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重要品行,更是为人做事、赢得认可的重要前提。只有坦诚待人,真诚做事,忠诚事业,我们才能在历史长河里做出踏石留印的事功、开拓波澜壮阔的明天,赢得大众的点赞!

  关于精神,他力求坚持不懈、昂扬上进。他说,"精神越用越多,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让我常常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活出精彩,必须时刻保持饱满向上的"精气神",不虚度、不耗费每一寸干事的光阴。这样,当我们回首人生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经历单薄、记忆苍白,才会欣慰的感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关于家风,他力求克勤克俭、杜绝浪费。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让我常常想到家庭生活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年轻人,贫困时要学会"安贫乐道",富足时要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必须时刻保持刻苦勤勉、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关于交往,他力求择善而交、净化朋友圈。他说,"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落井下石者不交,德薄者不交……".让我常常想到,社会即是江湖,往来形形色色,与人交往还需慎之又慎,时时刻刻都要守住底线。

  关于言谈,他力求老成执重、不信口开河。他说,"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最终会弄明白你在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让我常常想到,当今时代通讯便捷,手机在握,人人都是电台,面对网络流言、官场传说,必须嘴上挂起一把锁,学会辨别真假良莠。

  《曾国藩家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品读《家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两次读它,感触大不相同,但我理解的依旧比较肤浅。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丰,等我再次品读它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感受。这些感受会更深刻、更透彻,可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人生。

读《曾国藩》有感3

  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让身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多几分宁静,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正是现代人丢失并渴望得到的东西。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幼年、中年、老年,充当三种角色:子女、手足、父母。有这样一本书,可以让我们以不同的身份去体味为人处事的道理,以便我们在经历同样的阶段之时少走弯路。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以儿女的身份去体会如何成为一个孝子,以兄弟的身份体味如何尽到一个做兄长的职责,以父母的身份感受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用心去读,这本书所能带给你的是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就是《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孝顺的长子。在写给父母的信中,他曾多次提到“以繁琐为贵”。这几个字充分体现了一个远方游子对父母的关心思念之情。当椿萱并茂之时,曾国藩虽身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丧之事,无不是征求过父母之意见,方作出决断;当父母离开人世之时,虽手中大权在握仍不忘记讲求孝道,即使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仍然不忘记寄书至家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曾国藩是负责的兄长。他的家书中,许多是写给弟弟们的,这足以看出家风“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在修身上,他提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细读家书,可知曾氏与子弟们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勤”“谦”二字,勤能补拙,谦可受益。在治学上,他提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告诫弟弟们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天赋不高,也不要去抱怨外界的条不够,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努力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恒。在治家上,小到弟弟们的生活起居、为人处事,大到他们的职业前程,无不挂在心上。曾国藩认为家运恒通须有三项条,一是兄弟和睦,二是体孝道,三是实行勤俭。在为官上,他从两方面表明自己的公心,“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在待人上,曾氏提出:“求仁则人悦”,就是对人要有爱心,你关爱别人,别人也就欢迎你。

  曾国藩是仁慈的父亲。在他写给九岁儿子纪鸿的一封家书中,提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句话,百余年广为传颂。曾国藩强调功名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德行是可以由自己修炼的,他希望儿子要将重点放在德行修养上,这反衬出我们如今的教育太过重视“才”,而忽视了“德”。曾氏的这种家教启迪了千千万万望子成龙的家长:“龙”不是“大官”,而是君子。天下父母皆有疼爱子女之心,这无可厚非,但“自古奋斗出英雄,从纨绔少伟男。”家长们这样的做法让子女难以体会奋斗的'艰辛,更不懂得珍惜。今天,重温曾氏不蓄银钱给儿孙的话时,我从中感受到的是一个长者对后辈的真爱大爱。

  且不评论曾国藩的历史功过,他能够在清代这个封建社会的末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驱就实属不易。通过阅读他的家书,足以见到他成功的原因。《曾国藩家书》并不是长篇大论,也没有精工巧思,但是处处充满了朴素的人生哲理,是一本可以坐下细细品读的好书。

读《曾国藩》有感4

  曾国藩大家并不陌生,但关于他大都是从历史书上获得的,但致命的是他出现在和约签谈之中,当时的和约是有辱国家尊严的,因此他被赋了“卖国贼”的'别号。但仅仅这一面就判他的死刑,公平吗?何况当时“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皇明难违”此皆迫不得已。他办团练,见湘军,抗流寇,平太平天国,这忠精之心难得比不上岳飞吗?他审时势,办洋务,兴科教,难道功劳小吗?他做人,做事,做官之道更为人传颂。

  为人之道

  他为人之尊循“静”“诚”“谦”“敬”“谨”五大功夫。

  “静”为“养心静体”曾国藩出踏社会,血气方刚。太平天国起义后,他到湖南办团练,动辄就职责他人,尤其与绿营的磨擦斗法,与湖南官场离异不舍,还有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不静,他曾三次自杀,却自杀不成。此后他明白“静”的重要,于是希望通过读书培养静,在守孝之中,他把《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道德经》,《庄子》从头到尾看一遍。看书习惯直至死亡。

  “诚”:“诚者物以终始,不诚无物”他的弟子李鸿章从南洋到北洋接替曾国藩时,问李鸿章如何与洋人打交道,但他说跟洋人打痞子腔最适合。曾国藩听了便晓之以理地说:“诚能打动一切事物,我想洋人也是人,他们也通人情。虚伪造假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比痞子腔更靠得住。”他在《冰鉴》中写了不少观人之法,其实他知道热人最难看透的所以他说:“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

  做事之道

  曾国藩做事方式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儒家中庸思想,二是道家方圆智慧。他交相运用,因时而变化,应势而取合,做事不过分,亦不过犹不及,善于权衡利弊,拿捏分寸,圆融中有刚毅,严厉中有柔情。共两方面分为五点“志”,“恒”,“识”,“度”“退”。

  “志”他认为志向决定格局,态度决定高度,做事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并随时考验自己。

  “恒”他有“一天一小步,十天一大步,专一不二。”

  “识”他以识为主,器识为先,识量远大,不求近功。

  “变”他不拘泥于僵化的规则与方法,在宽与严之间拿分寸,在刚与柔之间变化手腕,把自强与圆融合一起,在优劣中妥当应变。

  “退”他认识到创业难,守业更难,成大事者善于在利益上退让,勇于被对方超越自己。

  经过以上了解,可见他为人处事的登峰造极。正因为他已观人生百态。当他的湘军空前壮大时,打败太平天国时,他选择了涌流急退,卸去兵权,解散湘军。也许你说他笨,但想深了却不得不佩服他的睿智。纵古博今,多少人临危受命,风浪过后而拥兵握权,有人由于看重权利最终不得上猜疑,并得到了重赏。

  也许你读了他的书籍,你以为做人做到他的地步,那么辛苦干嘛,不如逍遥游乐更好。但你知道当今的复杂,其中处事方式的黑暗时,你却不得不后悔自己没有像他一样,世界的表面好像平淡无奇,但一旦接触,其中五味,人生百态,却够你受一辈了。也许我说得悲观了点,但早点学点为人处事的方法,准没你吃亏。

读《曾国藩》有感5

  近来读曾国藩传记类书籍,很敬佩这位晚清名臣对世事的练达,对天下大势的预判。时势造英雄,没有太平天国之乱,晚清不会出曾国藩,就不会有所谓的“中兴”之论。历史向来很轻佻,玩笑间就把这人间的家国天下给弄的面目全非。

  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曾国藩之论可谓确实。太平天国14年,乱了中华半壁江山,异端邪说、残酷屠戮,有清以来最大的国乱之殇。时至18世纪末,全球文明方兴未艾之际,中华民族却遭受如此惨遇,不能不说文明之颓,民族之祸以此为甚。

  曾国藩忠君之论固然习自千年儒学之教化,然放眼当时的世界,实在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太平天国之逆正是这些自谓大儒的儒学大家教化的结果。儒学眼里有君,权力之下养儒独权。儒学最终异化成上位之工具,权力之势下赏玩儿的优伶戏子。有国学大师如今讲国学,还在字挑句论、旁征博论的赞赏祖宗的英明伟大,殊不知就算一个黄口小儿,集20xx年之时间,话语留存也能摘出几句人话来。儒学之祸,异端邪说在先,才会有太平天国愚民造祸于后。

  儒学之惨剧于中华民族实在是千年大殇,扼杀了文明的萌芽,终于让文明胎死腹中,错过了与世俱进的文明巨流,惨遭世界淘汰,羸弱屈辱达一个世纪之久,时到如今余祸不断。笔者对当今的国学热很是反感,循经导轨,翻古引今,实在是文明之世的逆流。如果我们自诩的国学大家们,能够看清如今的文明发展大势,不再故纸堆里找出路,然后引经据典的指导今世,中华民族或许会发展的更好。

  儒学之妖在于傍权为美,一个个软骨头教化出来的东西,实在是愚昧的妖孽。时到如今,中国还没有一个学识大家,能够研究透自17世纪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和未来发展的大势。动辄还以几千年所谓的文明自居,简直是愚昧至极。

  曾国藩之遇,是机遇弄人,时势造势。于晚清则幸甚,于民族也是一种幸甚。败颓相比,历史总算对中华民族不薄,选了一个相对轻一点的。然,假如没有太平天国之祸,就不会有曾国藩之遇,文明东进,历史或许改写。历史没有假如,也不会有假如。曾国藩之后,戊戌变法之败,孙氏党国登场,中华民族还是没有赶上文明发展的大潮,往邪路一路远奔。

  同治六年(1867)六月二十日,亦即太平天国灭亡三年之后,所谓“中兴将帅”之首的曾国藩与其幕僚赵烈文曾作推心置腹的长夜之谈。言及晚清之势,曾曰:“京中来人所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赵曰:“天下治安统一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德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势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根本颠仆,而后九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曰:“本朝主德正,或不至此。”赵曰:“主德正矣,而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曾国藩哀叹道:“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社之陨。”

  曾国藩之哀实其所幸,一代抱忠大儒,功业与主同腐,也算得偿所愿。此番谈话后,不出赵烈文所料,45年后清亡。国乱也果不出赵烈文所言。曾国藩的宗社之陨却也不是民族之福,可见历史的规律与文明发展相辅相成,岂儒学之能为?

读《曾国藩》有感6

  “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事业事业没有,家庭家庭焦灼,我这辈子就这样了,算是废了!”

  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听到这样带有怨气的话。有些人,三十好几,彷徨一生,但觉一事无成。

  嗟叹低沉,从此一蹶不振,总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

  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到了一定年龄还未事业有成,那么我们就应该停下脚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做错了。

  在古代,到了三十岁还未事业有成,那么很容易被人笑话的。古代人因为寿命短的原因,所以做任何事都会提前。

  有些人十几岁功成名就,有些人二十多岁可能就做官了。

  曾国藩到了三十岁的时候,才幡然醒悟。也和一开始的情况差不多,三十而立的年纪却蹉跎了十载岁月。

  可是他没有抱怨,也没有认命,而是开始了改变自己的计划。

  “吾日三省吾身”,曾国藩为了做到反省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便开始了记日记。当然,虽然一开始他也记了,然而也有断更的时候。

  这就涉及到坚持的原则,在后来,因为遇到的人以及环境的变化,让他开始一直坚持下来。

  在湖南的环境当然和在京城是不能比的.。那些身居高位或者能被宫廷选拔的人才,那都是有些东西的。

  跟优秀的人,自然学优秀的东西,于是在那时候曾国藩便有了很大的改变。

  每天写日记,这是入圣之基,所谓做圣人,那是曾国藩从上到下,从外到内,针对自己的一次改变。

  日记的作用在于“研几”,所谓研几就是细节。从细节出发,然后反省自己。

  那反省自己是不是得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啊?没错,曾国藩找到了,而且还是我们身上所拥有的。

  第一个毛病——浮躁、坐不住

  第二个毛病——为人傲慢、修养不好

  第三个毛病——虚伪

  这三个缺点或者毛病,哪怕现在也通用于很多人的身上。

  曾国藩这个人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至少和他父亲一样,科举考试连续多次,甚至曾经被主考官当众点名批评,而成为了众人的笑柄。

  他没什么好牌,甚至拿到的都是一手烂牌。然而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因此才慢慢的把烂牌换成了好牌。

  通读《曾国藩传》,我们会发现,曾国藩仕途的关键人物不仅仅是他自己,更多的是来自皇帝以及青睐他的官员。

  这和后来的李鸿章一样,是在曾国藩的培养下成长出来的人物。当然了,曾国藩能如此培养李鸿章,还是因为李鸿章有些东西。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如果没有实力,或者没有他人的青睐,那哪里能遇到贵人呢。

  如果您到了三十多岁还是事业无成,我建议您可以读一读这本《曾国藩传》,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只要我们愿意且坚持,任何时候都不晚!

读《曾国藩》有感7

  读<曾国藩家书>已经不只一次,但虽有感触,并没有留下什么文字,只是将一些有益的文句进行了勾画。今日重读,觉得还是留下一些文字的好,便于日后学习。

  曾国藩家书中,有许多文字都值得学习。如“格物诚意”“格物躬行”“求友以匡己之不逮”“言有矩,动有法”等。今天,读了他关于读书的`一段精辟之言,受益匪浅。

  之一

  盖士人读书,提议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之二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经。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人酬酢笑语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当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含此二者,更别无学矣。

  之三

  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每日习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读背诵之书不必多,十页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十页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

  看来,对于读书、习字,曾国藩是颇有一番见解,值得借鉴。

读《曾国藩》有感8

  《曾国藩传》是我最近正在读的书,作者是对曾国藩研究颇深的张宏杰。在读《曾国藩传》前,我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有几分不太理解,但今天,我的这种想法便荡然无存了。

  在书中,作者自然地引出并较详细地谈到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根本原因。在曾国藩眼中,儒学是天地间唯一的真理。而洪秀全却偏偏“唱反调”。他十分信仰西方的基督教,这个或多或少是可以理解的。但洪秀全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称之为“妖”书“妖”术,意图焚毁所有中国经典,扫灭所有中国传统信仰。

  读到这里,我的神情高度集中,绷紧了心弦。“寺观庙宇,或焚或拆”“书籍字画,可谓整洗一空”。我当时读到这些文字都感到心口痛。在那时,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累,面临全部毁灭的危险。若是换我,我也会坐不住的.,何况是曾国藩呢!单是凭太平天国这一点,曾国藩就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想要摧毁中国文化的,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根本原因即为这一点。

  书中也引用了钱穆先生的观点:太平天国如果致力推翻清王朝,是可能成功的。但是他们还要全部推翻中国历史文化,就不可能成功了。这也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我认为,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是极其明智的。曾国藩选择镇压太平军,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化得以传承,直至今日。

读《曾国藩》有感9

  轻轻的合上了书本,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哎!终于读完这本书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心也随着一起经历了许许多多。并且在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那颗原本稚幼的心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内心仿佛也经过了一场浩瀚的洗礼,人也不由的成长了许多,心中不由得升腾起一阵对这位晚清老人——曾国藩的敬畏之情。

  1811年12月16日,一个小孩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一个叫做白杨坪的偏僻小山村里呱呱落地了。他,就是后来为晚清做出巨大贡献,并带领湘军剿灭太平军起义的晚清第一人——曾国藩。曾国藩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还是一个在一般人眼里看起来很平常的人——他一生对自己苛刻无比,在自己的一生中一直进行着“一个人的战争”,他在这场战争中一直试图不断超越自己,一直在挑战自己。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晚清绚丽多彩的`历史中抹下了重重的一笔,不灭的一笔,给世人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曾国藩,让世人去评判,去议论。他是那样出众,那样独特,他始终都在做着一个真正的自己,从不去刻意模仿别人,他只是他!也正是他,为晚清付出了一切。所以,客观的说,没有他——曾国藩,也可能就没有洪秀全起义后的晚清了,是他带领湘军打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军,挽救了后来的晚清,他当之无愧为晚清第一人。我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伟人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曾国藩的一生在我看来并不是一帆风顺:他科举考试也还是考了三次才考上的,可他并没有放弃,在前两次名落孙山后,他并没有像某些人一样一蹶不振,而是回家继续学习,终于获得了成功。如果他在前两次名落孙山后就放弃了,回家老老实实的做一为农民的话,也就没有后来的曾国藩了。再者说,曾国藩在率领湘军与洪秀全的太平军作战的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屡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也曾多次面临险境,可他于别人不同,他顽强,他不屈。他就是凭着这种精神,凭着自己的毅力打败了洪秀全,剿灭了太平军。他这种精神,怎么不值的我们去学习,去领悟呢?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曾国藩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榜样,学习他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要把这种伟大的精神用在学习上,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获得成功呀!

  曾国藩,你永远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榜样!

  ……

读《曾国藩》有感10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aa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读《曾国藩》有感11

  “假设A是条件,B是结论

  由A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要条件(充分且必要条件)

  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由A不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这是几何学中的关系,同样适用于生活。如果把“成功”看做结论B。那么成功的充要条件A是什么呢?自律、有恒、志向高远。

  今日读了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所著的《曾国藩传》堪称学习、励志的典范。成功诠释了一个普通人成功成才的秘诀——自律、有恒、志向高远。

  一、自律

  曾国藩“出身平常,天赋堪称同时代大人物中最差,身体也很差。”“年轻时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差。”单是一个秀才就考了将近十年,以致成为湘人的笑柄。尤其是道光十二年,不仅落榜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成了“文理欠通”反面典型,全省“出名”。然而他并没有气馁,“回家后一头钻进书房,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找出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通关和整体气势。”功夫不负有心人,道光十三年当他再次踏上科举之路,果然中了秀才。“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紧接着又中了举人。并顺利一路进入翰林院”。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不仅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还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正因为尚拙,他认识到笨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进入翰林院,这里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他和人家一比,身上有很多严重缺陷:说一口难懂的方言、视野狭窄、观念庸俗、吸烟、浮躁坐不住、爱去菜市口看杀人等。这更坚定了他的自律信心,坚持每天写日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把日记送给朋友传阅,以达到自律的目的。这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

  直到晚年,仍然每日照常工作,每天清理文件,见客,阅理学著作,核改信稿等。

  二、志向高远。

  “曾国藩1840年到北京做官,进入翰林院,1852年离开北京。在十多年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道光朝的记录。”他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还有一身的坏毛病。为什么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呢?第一自律,自我管理能力强。第二目标高远。他在三十岁提出“学做圣人”的目标。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矩:

  1、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12。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曾国藩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有延续了六十年。他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

  三、有恒

  曾国藩从开始考秀才之举就能看出其恒心。不然怎么会连考近十年?怎么会在成为湘乡笑柄、全省反面典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科考。相反没有恒心早就放弃了,清王朝女历史就应该重写了。

  再看进入翰林院后他发现同事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自己有太多陋习,怎么办?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并以记日记的形式规范自己的行为。直到暮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省中,每天在日记中不断的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六十二岁的他已经功成名就,在日记中的自责自省依然和他三十岁时一模一样。他用三十天戒了烟,然后用三十年戒掉他更难戒的毛病。“晚年的曾国藩虽然已经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尽管右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并不好,但她还是在每年处理完公事后读一点书。有时眼晴实在太疼,就闭目默诵。直到生命的末尾,仍没有停止高强度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自省。”他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境界,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实心实意的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也可以成为一个超人。值得后人借鉴、崇拜。

  我也是一个普通人,要想成功,那就开启自律、有恒、目标高远之舟起航吧!这是通往成功之门的最直接途径。

读《曾国藩》有感12

  子岁新春之际,时之隆冬岁末,心静之余复读《曾国藩》三卷,比昔年耶岛排解寂寞添趣而读时,更有新的理解和感触,也更使我感到的其人、其事、其思、其语的博大和精深,也明白为何上朝国君的敬佩,渊出于何。

  回顾我之泱泱大国,伟人英雄辈出,却无过于与我辈如此之近者,唯曾涤生此人尔。读此书令我增智许多,看先贤也从年轻豪迈成长,历程艰辛磨难,后又感悟人生,夺其命者!实为常年之思劳也。然其思又于其笔流传于世,不妄后辈幸事。

  曾国藩值得我深思的转折有二,一为事业成功后的`转变;二为行将离世的转变。也可以说成是,首先为为人处世的行动上转变,此借助于老庄,次为精神思想上的蜕变,此借助于帝王霸业之术,变称可为经世济民之法。前者是其由成功走向成熟,后者使其由成熟徒生遗憾。曾国藩以挺经律己,终于取得巨大成功,使自己的事业走向了人生的顶峰,本应该世人称贤,但是却遭到朝廷其他官员的非议,使其徒生变故,处于惊险之中,只能自减羽翼借故归隐,虽迎合了古语中”福祸相依“道理,但更是道明了用何思路处世的含义,儒家经世之论毕竟被老庄无为而替换,此乃人生的一大精练,然若无年龄和时世的熏陶,何能为此?上善若水、大智若愚,好说却难做也!观当前之时世莫过于此,出事业、人生、朋友、理想之俗务,当以才能为建功立业之手段,以柔善为盘桓守成之方法,方可略有小成,为我等之大戒也。每岁增过天命众人士,回首往事,或成功,或失败,或痛苦,或欢乐常有感慨,悔人生不能复古重来,由衷之言脱口而出,人均不能免俗,只不过因人而异,皆由环境地位不同而不同罢了,一代大儒尚且如此,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呼!此为人生之撼事也,也是上天因岁增而给人们所带来的快乐之一吧,如能参悟朝起而闻暮鼓之人,早已跳出三界红尘之外了。

  读涤生之生平,境界难以攀越,但遇事多思之界、处惊不变之境、日常勤笔之法,皆是我等学而习之。呜呼!乐哉!此实乃静心修习之良法也!

读《曾国藩》有感1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修身治国的千古完人、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成功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更是深刻影响数代人的精神偶像。

  曾国藩是一位出身平凡、资质平庸之人,奋起而蜕变为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完人,他是放眼看世界的一位伟人。虽然他在前中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表现,更是在中年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谏言险些丢命,但是他的勤奋和恒心在后期却是几乎达到了极致。凡是做一件事,无论艰险还是容易,都必须埋头去做。曾国藩还常用“不忮不求”作为治心的方法。他说:我这一辈子粗读儒家经典,看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中最重要的是‘不忮不求’。忮,就是嫉贤害能,妒功急宠。…不去掉‘忮’,满怀都是荆棘;不去掉‘求’,满腔天天都是卑污。我对于这两项常常加以克服,只恨没能够扫除干净。所以说一个人最了不起的不是说“我天赋异秉,我有什么好的遗传”,而是说“我不管怎样,我都要把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最大的修炼。

  曾国藩受到挫折的时候也曾经想到过自杀,后来是左宗棠骂醒了他。他才意识到就算是自己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后来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缺少恒心,那一天的.日记可以说是他自我改造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后来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深耻矣。”也就是一个人要勇敢地面对自己,要能找出自己的缺点。“不惯早起,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强之祭祀斋戒。不惯劳苦,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不惯有恒,强之贞恒。”我们要记住,一个人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一个人有自知之明很难,更难的就是克服自己的缺点。

  他那超人的洞察力也很是值得钦佩。他从一介书生投笔从戎,通过自己募兵、训练出战斗力很强的湘军,最终将太平天国起义镇压下去,为保住大清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当然,在此不多评说他的政治立场,有人谓其为“元凶”就由此而来。单从他在军事行动和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表现出来的超人洞察力这点,就颇令人觉得他很不一般。他的裁军不去官、他的忍辱负重、他之后大力促进洋务运动,等等,无不证明他不愧是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这种洞察力的形成,离不开广博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善于审时度势的头脑。

  然后我还觉得他的传家八宝非常好。“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书,指读书。知书达理,德才兼备。蔬,指种菜。自种蔬菜,味道鲜美。鱼,指养鱼。池塘养鱼,自见乐趣。猪,指喂猪。家中喂猪,增加收入。早,指早起。早睡早起,精神饱满。扫,指扫地。房屋内外,洒扫干净。考,指祭祖。孝道盛行,民风醇厚。宝,指睦邻。邻居相睦,其乐融融。这些东西其实看起来都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些东西,但是我细心的观察一下我从小长大的环境,其实长辈们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就有很多东西和里面的差不多。所以从曾国藩身上体现的修身、齐家、治国都很充分,而且对于修身来说应该内外兼修。

  我也给自己做了一张每天的作息安排,但愿自己能够坚持,坚持锻炼,坚持学习,养成好的习惯。

读《曾国藩》有感14

  晚清的一个晚上,在湖南的曾家老宅里,只有一间屋子还亮着灯。一个贼在这个屋子的房梁上站着,他是今天下午来到这里的,他本想晚上下来偷点东西,可是他看见下面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儿一直没有睡觉,他在背书,背的什么书呢?《岳阳楼记》现在的`中学课本上也有这篇古文,不算太难背。那个贼认为“富二代”一般学习都不太用功,小男孩应该学一会儿就去睡觉了,但这个小男孩很有毅力,可是他有点笨,总是背的磕磕绊绊,到了深夜,他还没有背会。那个贼很困,想:这个笨小子一时半会也背不会,我先睡一会吧。想着想着,他就在房梁上睡着了。

  天刚蒙蒙亮,贼睡醒了看见那个小男孩还在背书,快气死了,在这个房梁上呆了一晚上还什么也没偷到。他跳了下来。小男孩见上面跳下来一个人,先是一愣,然后十分害怕,连话也不敢说。那贼说:“你这个笨小子,这有什么难背的?,我听你读了一晚上都背会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说着,他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然后拿起书重重的砸在了小男孩的身上,头也不回的走了。他被小男孩气的连偷东西的心情都没有了。

  这个小男孩就是曾国藩。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但他有毅力,总和自己叫真,背不会书就不能睡觉,考不上举人接着考,直到成功为止。他正是凭借这一点,从最小的七品官做起,慢慢努力往上升官,最后终于成了晚清第一大重臣。

  在学习方面我们同样也要有毅力,比如说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难得不得了的题,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当时我想:算了吧,反正这是一道选做题,既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想出来,就去做其他作业吧。但是,我刚把这道题放到一边的时候,又想:不行,这虽然是选做题,但它一定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我一定能做出来。想到这里,我又拿起了那道题,接着想,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我还没有想出来。又过去了一个小时,我终于想出来了。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读《曾国藩》有感15

  读完曾哥的发迹史,给我最大的感触莫过于对于自身的自律。曾哥严于律己,严于律贪,宽以待人。文章虽然主题性比较强,即更多的是褒扬曾哥,而无批评或指点之处,更无失算和负面描写,让人不难联想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传。但孔大圣人亦有犯错打盹之时,涤生亦能外乎。

  我想之余工作以来的诸多困恼,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不安分。这个确确不是个人能够摆脱的戾气,时代使然。一个积极向上的国家必然需要一些不安分的因素,不至于日本死气沉沉。但,不安分也是有内分的,一种是对于自己现实表现不满意,也就是自己的表现没有达到自己所要求的高度。一种就是盲目崇拜物质和硬性的精神刺激,对于内心的贪念无法把控。

  身边接触到的社会人士都是底层百姓,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艰辛和不公,但是往往他们只是一味的抱怨而忽略了自身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又或者他们是选择性遗忘。当一个人在步入中年而鲜有成就的时候,他们会给自己的命运定了基调,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只是更多的养家糊口,像尹明善和陈晓这种中年创业少之又少,当然成功的更少。因此我们身边充满了对工作和社会的'抱怨,充满着悲观的情绪,充满着潜规则和厚黑学的强大市场拥趸。我们大白纸刚出社会很容易受到这些思想的左右,无论你的蛋有多么的定,毕竟对于这些你处于未知状态,未知当然就缺乏判断力。

  拜读完此书有一个遐念徘徊在脑中,除了身边的这身衣和手上的IPhone我们跟两百年前的人真的有大的区别吗? 做事的还在做事,做人的还在做人,拍马的也会做事,做事的未必拍马,也许天上的那朵浮云就一直没有换过吧。又或者这就是黄种人的烙印吧。

  孩童的教育告诉我们好人就是好人,永远都是好人,打飞机的时候也是好人。这种单一的,固化的评判标准,让我们习惯于英雄式的崇拜。当然这些年愚民也开化了,对于粗野的李云龙宠爱说明了百姓们更爱有缺陷的英雄了。

  有一点可以确定,虽然很少人能做到,但是人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喜欢正直,睿智,海量的人。从这点出发我还是更多的相信人之初,性是善的。

【读《曾国藩》有感】相关文章:

读曾国藩有感03-17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06-30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04-28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15篇01-24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12-30

曾国藩读后感02-04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02-21

《曾国藩全集》读后感02-27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