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读后感>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有感
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有感
更新时间:2024-02-20 07:29:26
  • 相关推荐
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读《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现在许多的家长被孩子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弄得焦虑不堪:我的孩子又不写作业了怎么办?我这个问题强调了一百遍了,他就是不改怎么办?还没等我张嘴呢,她就不想和我说话了,怎么办?……于是,家长们就会“求医问道”,寻求各种家庭教育的方法,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做法是徒劳的,于是家长就会更加焦虑。所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本书一直在传达的一个道理就是:行为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关系的问题。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也就是说,之所以会出现孩子不好管、父母教不好得现象,不是因为父母缺乏爱和教养技巧,而是父母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关系。

  其实,当我们不断询问“怎么办”“如何做”的时候,本质上就是将问题置于一个无法解决的位置。也就是你始终都在选择,始终都在焦虑,始终都不知道未来下一步会怎么做,或即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而这种亲子教育关系也会让你非常紧张,你会不明白自己下一步究竟应该如何,才能达到你想要的结果。

  孩子成绩不佳是令许多家长头疼不已的,于是家长费劲心思给孩子找好老师,报各种精品课程,企图让孩子把成绩提上来。但是结果往往是孩子不愿去上,或者听了也没有效果。作者在书中强调,孩子的成绩不佳,和亲子关系的状况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孩子成绩好不好,或许跟他聪明与否有关系,聪明的孩子会使用捷径,但终归是取决于他有没有足够的兴趣,念头有没有放在学习上。

  对于孩子得学习成绩,依恋关系起到了很多作用。比如,当我们跟孩子之间互动良好的时候,父母是否爱学习,父母到底喜欢拿着手机还是拿着书本,多多少少也决定了孩子究竟要如何去探知世界。如果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父母给孩子铺垫的是“学习是你必须完成的事,而家长就做好交学费就可以了”,这就像是交易一样,你完成你的,我完成我的,然后我们“组建”一个家庭。

  依恋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孩子成绩不佳,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心思放在学习上。那放在哪里了?放在和父母的对抗上了。当家长铺垫完学习是孩子的责任之后,孩子会觉得家长是在用这件事和他产生分离。也就是说,之前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喜欢我,但是一提到学习,爸爸妈妈就跟我生气,所以在孩子眼里,学习就成了我们家如临大敌的东西了。

  这里想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学生会因为特别喜欢某个老师,而特别喜欢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成绩也很好;也会有因为他讨厌跟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学东西而放弃去学这个学科的现象。是孩子真的不在乎学习吗?而是因为这层关系没有使得他愿意往这个方向去踏出那一步罢了。所以,当关系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变得简单了。

  亲子关系大于一切,当孩子出现我们无法用“术”解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道”——亲子关系。放下让自己感到痛苦的部分,正确地去面对已经发生的错误,而选择更加爱对方、接纳对方,和孩子产生更好的共鸣、更良好的状态。在关系中准确而及时地回应孩子,当孩子被看见时,父母也看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