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阅读>小马过河的故事
小马过河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05-04 11:34:58
  • 相关推荐
小马过河的故事(附教案)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的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一个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听了,高兴极了,连蹦带跳地说:“好啊!怎样不行?我很高兴能够为您做事。妈妈,什么事啊?”

  老马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孩子,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突然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站在河边,为难极了,心想:这河水有多深呢?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有多好啊!可是此刻已经离家太远了,不可能再回去了,我该去问谁呢?他向四周望了望,看见一头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地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又跑回了河边,准备过去。这时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小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日,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在河边上走来走去,还是不明白该怎样办才好。他叹了一口气说:“唉!还是回家去问问妈妈吧!”

  小马甩了甩尾巴,跑回家去了。妈妈问:“咦,你怎样这么快就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有一条河挡住了路,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是这么说的。可是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还淹死了他的伙伴呢。”妈妈笑了,问道:“那么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头,说:“我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小马,你怎样还是要过河,你不要命了吗?”小马说:“让我试试吧。”他一面说,一面下了河,细心地走了过去,原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呢?小马下了河之后,发现了什么?

  小马过河的故的启示:

  做事不要光靠别人的意见来做决定,要经过自己的实践去做出决定。凡事要有实践的勇气。做事不要道听途说,因为仁者见仁,无论什么问题一定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年龄、经历以及立场和高度的不同,会有各自不同的的判断结果。没有什么对与错 ,或者说 谁也没有错 ,只是 立场和高度的不同罢了。

  创作背景

  1955年春夏之际,彭文席是中学教师,认为孩子们似乎对“答案与结果”过于重视,而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则差了。此时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彭文席受严文井、金近等儿童文学作家的影响,萌发创作寓言的想法。在一个晚上,他的脑海里突然跳出小马这个主题。他希望孩子们能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当晚就创作出《小马过溪》这篇寓言。1957年,北京市将题目改成了《小马过河》选入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继而各地的教材也陆续选用。

  人物介绍

  小马

  《小马过河》中的主角,开始时盲目听从他人,不敢过河,最后在马妈妈的启发下学会了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困难,终于勇敢地蹚过了河。

  作品鉴赏

  作品语言

  《小马过河》中的老马、小马、老牛和松鼠的语言,都是口语式的对话,都非常短小、浅显,句子结构也很简单,富有儿童语言的特性,适合儿童学习和训练儿童的表达能力。作为童话故事,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有利于训练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小马过河》的语言体现了其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的意义。

  故事情节

  《小马过河》托意于四个动物,完整而深刻地向儿童讲述了一个故事,有场景、有情节,更富有趣味性,符合儿童思维、记忆、注意等认知发展水平,能够吸引儿童去读去学,这也利于在形成和发展儿童的心理品质,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品寓意

  《小马过河》希望儿童明白,做每件事都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能够正确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儿童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尽管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优越的生活条件,在孩子面前展现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人生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困难,这就要求父母在给孩子创造平坦道路的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生活中还有很多困难,都要靠自己解决,只有这样,人生才能前进,才会有更大的辉煌。《小马过河》中的小马就是父母视野中的儿童,小马在去磨房的路上遇到了小河挡路的困难,和孩子自己不会穿衣服、自己不会过马路、自己不会独立完成作业等困难相似。

  《小马过河》希望儿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一种方法。《小马过河》中的小马面对困难时,首先想到妈妈,但是由于妈妈不在身边,便看见了一头老牛,当老牛告诉了他“河水刚没小腿,能蹚过去的”,小马便不假思索地就准备过河,幸好被松鼠叫住了,并告诉小马河水淹死了自己的小伙伴。这时小马犹豫了,害怕了,不敢过河了,便又原路返回问妈妈去了。聪明的妈妈并没有直接告诉他能否过去,而是启发他,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困难。小马在妈妈的启发下,勇敢地蹚过了河。老牛和松鼠面对同一问题,由于各自所依据的自身条件(参照物)不同,便有不同的认识。它们各自的依据都是自己的腿,腿的长短就成了能否过河的关键因素。从中可以得出小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寓意者人们应当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人们面对问题时,一是要仔细地分析问题,二是要看看有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要分析别人的经验与自身条件有何不同,再决定能否借鉴和利用别人的经验。

  作品影响

  所获荣誉

  1979年,在中国国家八部委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小马过河》获得一等奖。

  2009年,《小马过河》被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和《中华读书报》联合评选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60部(篇)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之一。

  教材收录

  《小马过河》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 二年级下册》第14课。

  话剧创作

  2014年,寓言故事《小马过河》被改编成动漫人偶童话剧《小马过河》。

  作品评价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李红叶:“《小马过河》优美简洁,含义深刻,是寓言又是童话,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其结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语言干净利落,读来音韵优美;且情境温馨,充满生活气息;从艺术形象上看,小马、老马、松鼠、老牛,无一不生动贴切,尤其是小马,言语行动,均稚态可掬;而主题则包含了哲学意义上对于经验的个体性差异的思考,又包含少儿初长成时期的主体性生成问题。整体读来,既传达少儿生命韵律,又令成人莞尔并深思,所以能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和典故。”

  瑞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林新荣:“寓言中小马妈妈鼓励小马遇事独立思考,重实践,重体验。半个多世纪以来,每年都有亿万个孩子受其熏陶,可以这样说,是《小马过河》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的成长。这一篇千字的文章虽然不长,可受益的孩子何止千千万万。”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武林:“彭文席先生的《小马过河》,就像《唐诗三百首》中一首精致的绝句,它会在时间和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泛起美丽的浪花。”

  作者简介

  彭文席(1925-2009),浙江省瑞安市云周人。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瑞安市作家协会顾问、瑞安市儿童文学学会顾问、瑞安市林垟中学教师。寓言作品有《小马过河》《牛虻和牛虱》《一天夜里》等。

  活动设计背景

  《小马过河》是许多人听着它长大的,这是一个经典而又富有教育价值的故事文本。于是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将这个故事纳入了教学计划。故事讲述了小马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故事,在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语言生动、简洁,符合大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成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在活动中我采取了利用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利用生动的头饰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语言的快乐,创造语言环境让幼儿大胆的说,有说的欲望。

  小马过河的故事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发展,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

  3、认识汉字“马”“牛”“松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让幼儿懂得遇事要想办法,动脑筋。

  活动准备

  头饰、图片、字卡、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马吗?

  幼:见过

  师:那么马是怎样跑的呢?

  2、幼儿集体学一学马儿跑。

  3、引出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马的故事,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小马过河》。

  2、认识汉字“牛”“马”“松鼠”。

  (1)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幼:马、牛、松鼠

  (2)教师出示图片吗、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应的汉字。

  (3)集体认读“马”“牛”“松鼠”,并用马、牛组词。

  3、提问:故事中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4、欣赏课件前半部分(开头—牛伯伯说可以过去)

  (1)师:故事中小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幼:去帮妈妈送麦子,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

  (2)师:当小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碰到了谁?

  幼:牛伯伯

  (3)师:小马对牛伯伯说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吗?

  (4)师: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浅,刚过小腿

  (5)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幼儿自由说,过河/没过河

  (6)师:到底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过河了没有,我们接着往下看。

  5、欣赏课件后半部分

  (1)师:当小马准备要过河的时候谁来了?

  幼:小松鼠

  (2)师:小松鼠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掉进河里淹死了。

  (3) 师:小马听了小松鼠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妈妈

  (4) 师: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那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你自己去试了吗?

  (5) 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幼:过河了

  6、理解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1)师:小马通过自己的尝试最终趟过了小河,为什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说水浅,小松鼠说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高所以说水浅,小松鼠矮所以说水深。

  (3)师小结: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变化的。

  三、看图讲述故事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观察的非常认真,请小朋友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好吗?

  2、看图片讲述故事一遍,注意动物之间的对话。

  四、故事表演

  1、出示动物头饰吸引幼儿兴趣。

  师:老师还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让我们戴着头饰把故事表演一遍好吗?

  2、要求:表演的时候说清楚动物之间的对话。

  3、教师与个别幼儿表演一遍。

  4、幼儿表演。

  5、每组表演完后教师及时给予小结,让幼儿体验到高、矮,深、浅。

  五、活动小结

  1、师:小马通过自己亲身去体验,最终趟过了小河,把麦子送到了磨坊,通过学习《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道理?

  2、幼儿自由说。

  3、师小结:碰到事情不但要多想一想,还要试一试,这样才能增长聪明才干。

  4、活动结束。

  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我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课件让幼儿对故事有更好的理解,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我想,幼儿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幼儿一定会非常喜欢,在活动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自己亲身的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幼儿的表演的欲望很强烈,把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活动的层层深入,帮助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完整地理解,活动中幼儿的情感得到满足,提问促进幼儿积极动脑,体验语言活动带来的乐趣。通过本次活动是我在幼儿语言教学上有了新的收获,不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教师的及时总结很重要。

【小马过河的故事】相关文章:

小马过河说课稿01-07

《小马过河》说课稿12-13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01-07

小马过河说课稿9篇01-07

《小马过河》说课稿9篇01-05

《小马过河》说课稿(9篇)01-05

《小马过河》说课稿11篇02-16

《小马过河》说课稿(11篇)02-16

小马过河说课稿11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