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群走网>教学资源>教学反思>《论语》教学反思
《论语》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2-12-29 10:00:27
  • 相关推荐
《论语》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语》教学反思1

  知识和能力:

  学会四个生字,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地默写课文。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过程和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和联系生活实际等像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对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查阅资料:

  孔子的有关资料

  第1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地默写课文。能把《论语》二则改成两段白话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学过《论语》一则,你们还记得《论语》是一部什么书吗?

  这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图片)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说一说。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看孔子又要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27、《论语》二则。

  二、学习课文:

  (一)小声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注意停顿。

  教师检查字音,出示全文:

  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教师注意指导句子间的停顿。

  (二)引导学习、理解课文的意思。

  1、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

  教师出示自学:1、运用看注释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句子中字或词的意思。如果你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把它画下来。2、提示: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小组汇报:把你的问题提出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小组内的同学能不能帮你解决,如果不能解决的等一会儿再向全班同学询问。

  (三)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1、说说你们小组读懂了什么?交流时一人说,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他说完后提出来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提出来全班交流。

  2、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故: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字典中还可以解释为:老的、旧的、过去的。想一想:以前认识的人、老朋友我们可以称为什么?(“故人”),你还能用这个意思组个词吗?(故事、故书、故宫……)板书:故

  从书上找找与“故”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吗?(新)板书:新

  或从书上找找与“新”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吗?(故)

  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及时添加板书:温故知新

  (四)读文,想一想,从孔子的这两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和同学讨论讨论。

  三、练习背一背。

  四、拓展

  你还知道其它论语吗?背一背,说一说大意。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把论语改写成白话文,学生能够基本理解论语的意思。

《论语》教学反思2

  记得有一位名师曾经说过:“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探险。尤其是教者对学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种探险之路往往会超乎想象的艰难。”去年11月,参加“语文理想课堂与教师专业发展名师论坛”执教《<论语>十二章》(重读)一课,就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一种超乎想象的艰难。

  因为事先和主办方沟通不是很顺畅,一直到上课之前,我始终不知道所执教的学校、班级学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一直到学生走进了教室,学生甚至还不知道我们这堂课要上什么内容。在课前几分钟简短的师生交流中,我才发现,这堂课我所面对的学生,原来都是一些农村的留守儿童,根本就不是我原先设想的城市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这些全寄宿的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绝大多数孩子几乎都不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看到课堂上那么多陌生的老师,不少学生怯生生地半天也讲不出一句话来。更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生走进教室,我发现,竟然有一半人只是带了一本书,其他诸如课堂笔记、语文学习常用字典词典等必须的工具书什么都没有,甚至还有两个同学连书写的笔都没有。

  面对着这样一群完全超出我想象的学生,如何开启我的《<论语>十二章》重读之旅?首先在我上课的心理上就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所以,我还是首先从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开始,尽可能地降低起点,让学生重温《<论语>十二章》一课所学的字词句,力求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让经典走进生活,走进心灵。所以,原定5-8分钟的“温故知新”的复习检测环节,在我这堂课上足足花去了25分钟。即便如此,待字词复习基本落实,指导课文朗读环节,依然有不少学生,读破句,读不准字音,甚至还有极个别学生仍然把《论语》的“论”读作lùn。所以,经过复习梳理,朗读指导,一节课的时间大约已经过去了35分钟,而原本预设的一堂经典重读课的三个环节:读进生活,读出感悟;读进心灵,读出智慧;读透文字,读出发现。本节课上只实施了第一个环节:“读进生活,读出感悟。”而原本精心预设准备让课堂出彩的两个教学环节,根本就没有能够实施。课堂就在充满遗憾中结束了。

  回顾这一次艰难的历险,开始心中似乎有一种难言的失落。一节倍受关注的公开课怎么会上成这样一个结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反思,我们的课堂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教学?是依据自身课前精心预设的教案,还是依据课堂真实的学情?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一展教师自我的风采,还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道理似乎很简单,但真的当我们遭遇的时候,能不能果断做出正确的选择,依然是考验我们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值得庆幸的是,这节课,我没有固守着预设的教案,也没有置真实的学情于不顾,去一味地展示自我,而是果断的舍弃了自我欣赏的教学环节,让课堂回归它真实的面目。这样的一堂公开课也许拿其它许许多多的公开课相比,既没有行云流水的旋律,也没有高潮迭起的情节,实在是太平淡无奇,找不到一丝亮点。但在我的心中却是一种别样的珍藏。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都会充满艰难与挑战,如何化解危机,需要智慧。而每一次危机的机智化解,其实就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成长。

《论语》教学反思3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多记语句,学习时要一句一句来理解,同时还要背诵,加以体会运用。因此,安排了两课时学习。在设计时,利用多媒体来展示重点,方便了教学;激趣导入,也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所帮助。其重点就是对句子的理解和背诵。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翻译课文,给了学生方法(留、补、删、换、调 )。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如字音、节奏等。

  在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等。在对十则内容的理解时,学生尝试用翻译的方法进行说大意,老师明确大意,使学生既对重点字词加深了理解,又明白了全句大意。并使学生自我理解每句的含义,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

  老师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爱读,百读不厌,浸润其中,涵咏体味,无形中受到文言文的熏陶感染。

  本课的教学,注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体现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初步尝试,肯定学生的自我学习成果,如第一课时第五个环节的教学,就是学生学以致用的体现,特别是学习方法、态度、为人方面对自身的影响与熏陶感染,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目的,也是传统文化气息濡染自我的过程与外化,是个性的体现、张扬。并且,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课外积累相关学习的名言,将课内伸展于了课外,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由于有了第一节课的基础,所以第二课时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文言文教学不但要设计好教学方案,从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力入手,从了解课程标准入手,如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要顺畅地朗读课文、理解常用的实词与虚词借以理解句子的大意、背诵规定的篇目等。本设计就是最好的体现。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还主要要让学生多读、合作理解句意、积累文言字词、学以致用、感染熏陶、张扬个性。

《论语》教学反思4

  《论语》教学已接近尾声,惭愧的是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对于这个新课程我并没有采用很新的教法,主要采用的还是教师串讲的古文传统教法,所以关于《论语》的文化内涵也主要是以我的评析为主。但今天在上《高山仰止》篇的时候,我尝试了“学生评《论语》"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昨天用一课时疏通字词的基础上,我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让学生在《高山仰止》篇中挑选一则自己读来最有感触的章节进行评点,在章节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心得。今天的课一开始,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文上能有思考过的痕迹,我又给了学生三分钟时间进一步整理思路,组织语言。接下来我就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想不到学生的点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能对一章内容进行多角度评点,又能将多个章节融会贯通,结合起来评点,既能读出《论语》的积极意义,又能读出其中的局限性,思想的光芒实在另我惊喜!

  比如第5.22章,学生既能读出编者把这章放在《高山仰止》篇的用意,又能结合对孔子身平的了解,从政治目的方面分析这章。

  又如第11.13章,对孔子这句“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学生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有学生认为孔子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这话说得过于直接,欠方法性;而另有学生认为正是这样直接毫无掩饰的话语,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关系亲密,是师生,更是父子。

  再如第19.23章,关于孔子的学说叔孙武叔不能理解的问题,有学生就联系到了现在经典文学无人问津,快餐文学畅销的问题,呼吁同学要静下心来读经典。

  当然,有些学生的点评由于对文本理解的偏差,说的'是“歪理”,但绝大多数能切中要害,有的甚至不逊于某些大家,而且学生的有些评点是我在备课过程中没有想到的,却也能让我感觉言之成理,让我真切得感觉到了“教学相长”的涵义。

  总之,一次简单的尝试,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很多时候我们老说学生不会说,是我们没有放心让学生说。我相信: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的思想将光芒万丈!

《论语》教学反思5

  《论语十二章》是古文中的名篇,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论语》的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章时,先让学生充分谈论日常生活中求知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如何看待时间流逝等话题,再过渡到课文时,学生既容易接受,又深受启发。现实生活中学生有许多迷惘与困惑的问题,《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相当广泛,两者联系,尤其是把《论语》与学生提到的问题挂上勾,对学生的启发是很大的。

  把《论语》与生活结合,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觉得《论语》其实很生活化,她离我们很近,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

  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能课文背过,但默写时,常出错。因此,要加强书写,巩固训练。

《论语》教学反思6

  文言文的教学,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学习的目的并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对于本文的教学,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想要质量与效率并行,不光是有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能做到的,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教学问题,课后我总结起来,具有以下几点反思: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

  文言文的学习,相对于小说、记叙文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而,在教学时,多以故事的形式去讲解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十二章里,有些是学生在小学或者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很多学生都能背诵,可以从这些入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翻译文本的同时注意心灵的感悟。

  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将文言文翻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做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注重心灵的感悟,让学生从文言语句中感受古代文言的魅力,从而体会其中渗透出来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文言文,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很多时候,文言文是学生自己读懂并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教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积累知识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4、因材施教不是一句口号。

  尤其是这样的文言文,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教学,讲多了差生不能接受,讲深了学生不能理解,最后一团雾水,老师费了力没取得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大忌。

  总的来说,本课的课时安排是2课时,但实际花了3课时,并不是因为乱了教学计划,而是因为初一的学生对文言的认识比较浅薄,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慢慢引导,在理解翻译方面就花了一个多课时,教会学生去体会具体的含义并非易事,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更难了,因为论语里的有些章节不单单是知识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泛的阅历,自然学生没有这些,只能靠老师用一个个的事例来阐释。加之文言文的背诵并不是像现代文那样顺畅,要想按教学目标要求的课堂背诵,就得花很多时间去一遍一遍的重复,逐渐熟练直至背诵。

《论语》教学反思7

  教学《凡卡》(第十二册)一文,如果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完成自习预习,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破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我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明确此种描写细腻、逼真的`写作手法。再继续抓住情感:“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到此,教学的第一板块结束。 “我们除了凡卡的语言叙述和城乡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到他悲惨的命运外,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内容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导向第三板块。而且稍微拔高了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们获得探求知识的乐趣。学习好的同学动动脑子可能会想到凡卡写信前后的心情,中下等同学可在老师的提示中得到启示,进而明白:原来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神情;写信中多次叹气;写信后还做了一个好梦,也充分地表现了凡卡悲惨的命运。到此,教学第三板块结束。

  最后,把三大块有机地结合起来。“同学们,看这板书,联系刚才所讲的内容,说说作者是什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已有清楚的三条线索: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结尾的美梦,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到此,教学任务全部完成。这样,抓住情感因素,以朗读法为主,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师教是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论语》教学反思8

  文言文的教学关键有三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二是心灵的语感很重要,这种语感并不在于教师语法的精细分析,而是学生自主探究。三是朗读指导,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从而体验文言文的美。

  学生初读,理清文章中的字、词读音,如“论”“省”等多音字,文中应该怎么读?理清文字障碍后自由读,借助教材中的'释义能自译成白话文。然后分组讨论,每一章节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理解后,分组进行背诵比赛,背诵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如何停顿。学生自主进行归类学习:一是多音字有哪些?二是通假字有哪些?三是古今义有哪些?四是特殊句式有哪些?五是重点翻译的句子有哪些?六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类,完成课后第一题。”《〈论语〉十二章》作为这一单元的压轴文章,分段为章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三个方面,以语录体形式呈现,结构简单,句式精炼,但意境深厚,值得细细品读。

《论语》教学反思9

  有人说:“不读《老子》,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智慧;不读《论语》,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而智慧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功底,所以追根溯源,架起文化发展桥梁的是《论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走进孔子,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根,并汲取营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于是让学生课前阅读与《论语》有关的资料。结果,学生从网上、图书馆、阅览室、书店获得知识信息,远远超过老师一言堂所介绍的内容。这就是课程改革,不改不知道,一改吓一跳。弟子未必不如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个语文能力强的学生,询问其诀窍,均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内容有童话,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科普,科幻图书等。新实验教材也是注重文学性、人文性,活动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就是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扩展到社会与家庭,将知识延伸到名著与网络。我在这几年教学中,立足于语文课程改革,调动利用一切因素,让学生动手,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为学习语文主动探究相关知识。

  在讲《论语》十则时,提前布置了预习作业:“查阅与《论语》相关的资料,课外阅读《论语》一书。”上课时,学生将阅读的书籍和网上查阅的资料搬上课堂。人人手中有资料,个个手中有书籍。语文课代表首先展示说:“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孔子的资料。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学,整理了古代文化典籍,并提出过一些有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紧接着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在《中国古典文学赏析》中查到孔子的学说,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470多则,与《孟子》、《大学》、《中庸》同被定为‘四书’。四书五经,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并且将自己收集的作品向同学展示。班长也介绍他读的《史记》:“我读的是《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了解到孔子生下来颊顶中间低而四周高,所以名丘。排行第二,父母向尼山祷告而得子,因此叫仲尼。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还有个学生介绍道:“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了解了诸子百家。其中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主张‘仁爱’,被称为‘孔孟之道’。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法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各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都纷纷著书立说,出现了百家争鸣、学术繁荣的盛况。后来统治阶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那以后,孔孟之道支配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的思想文化,可见孔子真的很了不起。”还有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赵普为赵匡胤当皇帝出谋划策,自称博览全书,无所不晓。赵匡胤派人到他家查看到底读了哪些书,只查到半本论语。从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传开了。可见《论语》多么重要,我也要好好拜读一下《论语》。”提起论语,马上有一学生站起来响应道:“我在《论语》的前言部分读到日本现代企业家的精神导师涩泽荣一,就是一位典型的‘儒家’。他经常把《论语》抄本随身携带,认为企业需要有强调相互关系的儒家思想,其目标是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这说明《论语》对亚洲文化圈内各国的以济腾飞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论语》不仅影响中国人,也影响了世界。”话音刚落,另一学生补充道:“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得聚会中,谈到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以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其他同学也纷纷展示自己的资料,,有从网上下载《论语》全文的,了解到很多成语出自《论语》;有买《论语》一书的,把喜欢的名句子抄到笔记本上并作了点评;还有的对《论语》中有的章节认为不妥的,也作出了点评。我受学生的.感染,也给学生展示了我的资料。由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提前预习和学习,所以这十则《论语》学得非常快,非常轻松。阅读使他们的基础提高了,在课堂上老师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灵活调节,加入了十则之外的内容供学生讨论,吸收更多的知识。有的学生通过自学“先进篇”22则,了解教学要因材施教;还有学生通过自学“雍也谝”20则,明白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通过讨论,学生打破常规,提出了对《论语》的不同看法,比如繁琐的礼节问题,培养的人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问题等。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这一环节,对我教学启示很大。实验证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占有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点拨者。师生是共同求取新知识的合作伙伴。一篇经典文章,大家动手,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庭藏书、电脑都用上了,上课时一人一本资料,各抒己见,谁有道理听谁的。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现在,我们的课堂不是一言堂皇,而是共同活动的场地。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我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候像力、思维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杜威说:“有了知识的饥渴,则知识的控求随之。”

  课外阅读带给教学最大的转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探索,一道思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自我,感受到人格的自由和尊严,感受到独特创造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谁资料查得充分,谁课外阅读读得深刻,谁主课堂上就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迫使我挤时间阅读作品,因为不读书就无法与学生交流,不读书就会被学生淘汰。所以我也经常光顾书店,下课就去阅览室上网查资料,了解新动态,也提高了我的素质。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促使我对语文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首先,课外阅读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实验教材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实验教材带来的课外阅读,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绝不是光靠课堂上老师讲课能形成的。凡是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均得益于课外阅读。个性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来自老师的一言堂,那样只会束缚学生。学生必须从不同作品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形式。其次,树立课程大于教材的观念。课程改革提出:活化课程次源,树立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即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尤其是中华经典之作,更是多少代人流传下来的不朽的精华,我他一定要继承发扬它,只有阅读,才能使它不朽、永桓。最后,课外阅读能提高人的修养。“知书达理”这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读书能明白事理,会办事,会做人。优秀的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对作品中的人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有了新的上升。

  这次课改实验给我带来太多的变化,太多的启迪。初中时期是课外阅读的重要阶段。托尔斯泰主张:“应当首先竭力阅读和了解各个时代、各个最优秀作家的书。”所以,只有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水平。

《论语》教学反思10

  英子独自去银行闯练的坚强,在毕业典礼上的骄傲,离别的感伤,爸爸去世前的从容与镇定。这成长中的苦痛与历练,都足以让英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自面对生活坎坷与艰难的大人。这一切让学生都体会到了,成长的责任与些许的沉重,在那一张张略显稚嫩的脸上写得清清楚楚。我以为学生和我一样,对成长有了一个客观而深刻的认识。当我提问:你是如何看待成长的?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没有成长,哪来成熟?没有成长,哪能独立?成长就如同喝一杯苦咖啡,开始苦得无法比喻,随之而来的是整个人的`脱胎换骨。我也频频点头,以为成长这条河已经在每个学生的心里悄悄流过,浸润着,流淌着。

  课讲到这里,我认为自己的德育目标已经渗透得很好了,而此时距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为了了解现在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顺便问了一句:虽然爸爸已经离英子远去,但英子早已长大,这是多么值得骄傲和自豪啊!那么你喜欢长大吗?

《论语》教学反思11

  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议论文的写作上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课堂,快乐学习。

  这次上课的大体流程是:先由同学们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接着简介苏洵的情况,同学们合作探究文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找出重要的字词句的知识点,小组成员发言,其它小组同学补充纠正,根据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与参与质量打出小组及个人得分,最后由教师归纳强调本节所学知识要点,并点评总结小组的评比结果,给予表扬和督促。最后布置完成作业:巩固文中总结出的字词句等知识点。

  我对这节课的感觉是:整体上同学们能按我设计的程序进行合作探究与质疑,同学们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不时出现同学们和老师快乐的笑声;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最后有些赶时间,主要是同学们发言的语言准备不够严谨,枝节问题强调过多,影响了教学进程;同事们对本节课也能认可,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讲本次课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是,收获有:

  1、合作是教学快乐的钥匙,这个合作既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又有同学们上课时的合作探究,枯燥的学习因合作而充满欢乐,倦怠的工作因合作而激情再现。

  2、巩固落实很重要,之所以个别同学语言不严谨,最后环节有些赶时间,主要原因是个别同学对内容没有进行认真的讨论,课前预习不够深入。

  3、有压力就会产生动力,要讲课的压力促使自己精心准备,收获课堂的快乐,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要有一定的'压力才会进步提高。存在的问题是:准备充分了要流畅地把教学流程完成需要长期的锻炼,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还掌握得不够熟练,课堂也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合作探究的评比标准和细节还不完美,教学流程还不够娴熟,表达不流利,课堂也有些因听课的人多而拘谨的情况。

  今后的想法是:要把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坚持运用到课堂中,教师同学们都参与,收获上课与学习的快乐,相信随着教改的深入与不断科学化与精细化,同学们的学习和教师的生活将会充满阳光。

《论语》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设计上主要考虑到了听、说、读、写、背等方面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堂的知识。但是通过反思,我发现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训练还不够,所以两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还不能背诵。看来在以后的此类教学中还应加大学生朗读的力度。

《论语》教学反思13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可取之处:

  1、通过阅读让学生整体感悟,从而把握住文章的重点。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这堂课,突出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具体做法是通过阅读课文,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知道了对方论据和论点;知道了对方论据只是部分事实,不足以证明对方的论点,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知道了本文的批驳方式——驳论证;知道了作者不仅直接批驳,还采用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列举自古至今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大量事实间接批驳的方法。最后明确了作者“说中国人失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陷”的态度。

  2、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这堂课,既有组内成员的合作交流,也有组间的合作交流。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指导与评价。这样,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作出思考。特别是有一个学生发言:现在我对学习充满信心,不怕挫折,我也是一个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说得很自豪、很骄傲,令人振奋,也给其他学生以感染。学生在学习中显得特别的精神,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3、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地方,采用了重点讲解兼引导的方法,有效的节省了课堂时间。解读文本传达出来的信息,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如文中的求神拜佛,其本质是什么;“中国的脊梁”的四种人外,还有哪些人?同时还结合文本重点讲解了“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地底下”、“脂粉”等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论语》教学反思14

  我经常反思的是我如何做人,总是想着变坏一点,可是到现在也没有变坏,真是气死我了。我一般情况下我对于教学是不反思的,因为我认为我讲的好,学生能听明白,只要把我说的记住就行了。有什么反思的呀?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水平和能力。因为有好多人有不会的题都向我请教。但是对于这一课的教学我还真得反思一下自己了。

  我曾经在一周前让两个班的学生把原文背下来,再默写一遍。我知道,他们肯定没有几个人背,照书抄上就完事了,我也没有追究这事,我的本意就是让他们有个印像。等讲完了理解了再背也不迟呀。

  这课的知识含量很多,但我不想讲的`太多,讲多了也听不明白,还不如让他们知道准确的意思呢。再知道文中哪些是学习方法哪些是学习态度哪些是个人修养就完事了,按照这个标准我讲了这一课。

  我先在十班讲的方法如下:我讲学生听记背并指出了个别的重点词句,只用了半小时讲完了课,再用余下的时间背原文和译文。在第二节课时我就开始考他们记的情况方法如下: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第一个背会的人是这个组的组长,第二三个可以帮组长考查其它组背的情况,但他们之间的考查是是互相制约的,不可能发生私情。把背会的组的票数画上“正”字。在背完以后可以选择大家公认的“水货”从新考查,结果所谓的“水货”是“无水”的纯“行货”。这样分出了各组的真实水平。全班有三十四人全背会的。我感觉这个小组评比的方法不错,打算在九班也这样做。

  说实话到九班我有点头疼,不能讲了,到现在我上了四节课了,可能是上节课说多了大脑缺氧了吧。怎么办呢?只好先让学生自己学一下了,我说给十分钟时间想尽一切办法把大意搞清楚,最后由我确定统一的译文,当我讲完的时候就下课了。只有一节课的时间背了,能背会吗?我心里有点没有底了。但也别无选择了。但也有了小的调整方法如下:我先留出了作业,让背会的并查完的同学做作业或背其它内容,不让他们无事可做。对于背会的同学不画这个小组的得标票,而是采用实名加序号方法这样对于背会的同学一目了然,我想这样可以更大的刺激他们的积极性,满足虚荣心,没办法只有投其所好了。在下课时这个班有四十五人全背会了。我在想:平时我对十班同学印像更好一些,他们学习更务实成绩会更好一些,可是今天为什么是这样呢?难道我平时看错了吗?在少用十五分钟的情况下竟然有十人的优势?难道真是方法的差距吗?看来只有在下一次课时再试一下了。

《论语》教学反思15

  笔者曾多次执教《论语》十则 ,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 “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 “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论语十则》这篇课文虽然是经典,但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东西,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更注重文言基础的传授。

  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可以肯定:一是教得比较扎实,学生对一些基础的文言知识掌握得较好;二是《论语十则》只是《论语》这部大书的几页,我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拓展学生对这部经典的认识;三是主要采用诵读的方式来教学,学生容易上手掌握,有助于增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不足的地方有教学内容有些面面俱到,学生对课文的翻译掌握得不好,没有在规定课时内按排学生背诵课文。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感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无奈,面对一些很好的文字,却不能用更加自由的方式来传达。在古代难懂的文字和现代充满活力的学生之间,我们的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变成一座美丽坚固的桥梁?